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徐霞客_2-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矣。”实际上,霞客进入的正是岩溶地貌区。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对机械侵蚀
和物理风化作用抵抗力强,但容易为水所淋溶,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貌,如石
芽、溶沟、孤峰、石林、地下河、溶洞等,神奇瑰丽,美不胜收。我国从湖
南西南部到云南东部,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区,尤以广西最为集中。
闰四月二十八日,霞客由广西全州、兴安,经著名的兴安灵渠,接近岩
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桂林。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立刻扑入眼帘,徐霞客用
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山水画长卷:
“……则诸危峰分峙叠出于前,愈离立献奇,联翩角胜矣。石峰之下,
俱水汇不流,深者尺许,浅仅半尺。诸峰倒插于中,如出水青莲,亭亭直上。……
取径峰隙,令人应接不暇。”
“石片分列,薄岩裂绡,如张幕,如裁云,如透月,幻极纷纭,润以采
泽,不啻削芙蓉、缀蛱蝶也。……”
“漓江自桂林南来,两崖森壁回峰,中多洲渚分合,无翻流之石,直泻
之湍,故舟行屈伸石穴间,无妨夜棹。”
“碧崖之南,隔江石峰排列而起,横障南天。上分危岫,几埒(li8)巫
山,下突轰崖,数逾匡老。……而东之江流啮其北簏,怒涛翻壁,层岚倒影,
赤壁、采矶,失其壮丽……江左右自是皆石峰巑屼(w)),争奇炫诡,靡不
出人意表。……”
“晓日漾波,奇峰环棹,觉夜来幽奇之景,又翻出一段空明色相矣。南
三里,为螺丝岩,一峰盘旋上,旋峙江右,盖兴平水口山也。又七里,东南
出水绿村,山乃敛锋。……又南十里,则龙头山铮铮露骨,县(阳朔)之四
周,攒作碧莲玉笋世界矣。”
绝妙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留连忘返。我们之所以一字不易地
将原文抄录于此,是希望借此让读者领略到霞客的奇妙文采,生怕译文破坏
了其中的意韵。
徐霞客在桂林盘桓的时间长达一个半月,遍游虞山、叠彩山、七星岩、
象鼻山、屏风山等名胜,尽游六十多个地下溶洞。他对溶洞的考察、记述细
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桂林象鼻山的水月洞是一个通山洞,他记道:“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
中流,东西俱高剜(w1n)成门,阳江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
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
阳朔的龙洞(今称碧莲洞),是个多孔洞,一入洞门,“如连环贯珠,
络绎层分,宛转俱透,升陟 (zh@)于层楼复阁之间,浅深随意,叠层凭空,
此真群玉山头,蕊珠官里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六月中旬,霞客自桂林至柳州。这里的岩溶地貌又不同于桂林、阳朔,
土山和石山相间连,疏疏落落分布着一些圆锥状孤峰。
六月二十日,霞客由柳州北溯柳江,经柳城入柳江上游的怀远江,在和
… Page 23…
睦墟登岸寻访融县著名的真仙岩。
真仙岩是融县西北万山丛中众多洞穴中最为著名的一个,高悬于山岭之
间,溪流从洞中不绝而出。这个洞穴很具特色,中间岩壁有两个通道:西边
洞口朝南开,供僧人居住;东边溯溪而入,可见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其中有
一石酷似太上老君像,真仙岩名正得于此。
霞客二十五日来到真仙岩,却找不到船,无法进洞,他便和樵夫们用木
头和竹子扎了个木筏。樵夫们前拖后推,慢慢让木筏进洞。霞客端坐在木筏
上,借助洞内朦胧的光线,考察了洞内的复杂结构和地下河的来龙去脉。
八月下旬,霞客抵南宁。静闻和尚身患重病,不能同行。霞客携仆人继
续向岩溶峰林密集的桂西南进发。到达太平府的壶关时,霞客听到静闻在南
宁病故的消息,悲痛万分,竟至夜不能寐(m6i)。静闻和尚留下遗言,希望
霞客将他的遗骨携往云南鸡足山,以了结他生前的愿望。于是,霞客在游完
桂西南之后,专程去南宁取来静闻的骨灰,背在身上,带着亡友的遗愿继续
西行。
十二月二十二日,霞客经昆仑关抵达三里城。在这里,渡过了西行以来
的第二个春节。春节其间,又逢阴雨连绵,整月不见晴日,欲留不得,欲行
更不得,霞客颇为烦闷。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十三日,霞客由三里城出发,游历了附近的
韦龟洞、琴水岩、青狮南洞和东岩等溶洞,继而过周安镇、苏吉镇。前面一
条大江“西自万峰石峡中被隘而出,横流而去,复破万峰之峡”,这条两岸
陡峻、河床深嵌在山崖之间的大河,便是红水河。它的上游即是发源于云南
曲靖附近的南北盘江,霞客此次由广西取道贵州入云南东部,目的之一即是
勘 (k1n)察南、北盘江的源头。
三月,霞客经庆远府、河池、南丹进入贵州,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黔
西南之行。这片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得也较为广泛,有许多溶洞和落水洞。
四月中旬,霞客第三次遇盗。他的路费被所雇挑夫偷走。“穷途之中,
屡遭拐窃”,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但是,使他快慰的是,几天后他见到了
全国第一大瀑布——白水河瀑布 (今称黄果树瀑布)。只见“一溪飞捣,万
练飞空……如鲛绡万幅……捣珠崩玉,飞沫反涌,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用“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这样的诗句,也不能完全表达出其雄伟的气
势。
就这样,霞客用一整年的时间,行程数千里,考察了从湘桂边境到黔滇
边境的广大石灰岩地区。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
… Page 24…
八、高原留梦滇中旅
云南高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风景优美,地势高峻,林密山幽,充满神
奇。当然,也有一些恐怖的传说,比如当时盛传云南有许多地方是“瘴疠之
地”。人畜不可能存活。“这更给这片土地披上神秘的色彩。
但徐霞客是那种愈险愈奇愈要探索的人。他在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
下,开始了这次万里之行最后一段、也是最为艰苦的旅程。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霞客由贵州进入云南。他在云南的考察分
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探访南、北盘江的源头。
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又缺乏精确可靠地图的情况下,单靠徒步行走,
在丛山峻岭之中考察河流水系,其困难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进入云南后,霞客千方百计查找古代文献和官府收藏的地图,随时随地
向当地百姓调查访问,并且不顾路途遥远和重重险阻,沿着一条条支流去追
溯南、北盘江的源头。他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才理顺了南北盘江的源流、水
系关系,写成《盘江考》一文。文中指出,北盘江的下流是广西红水河,南
盘江的上源出自曲靖东山,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所称南、北盘江至广西
南宁以西合江镇合流的错误。
尽管 《盘江考》一文由于误信人言,未能认清北盘江的上源和南盘江的
下游,但它的成就仍是巨大的。
霞客在云南考察的第二个阶段,是前往鸡足山,并应丽江土知府木公之
邀,专程赴丽江旅行。
鸡足山座落在宾川县城西北四十公里处,位于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
的交汇处,因而是当时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文化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游牧文化
的交接处。此山形状酷似印度佛教胜地灵鹫(ji))山,山脊前伸三支,后有
一趾,形似鸡足。山中苍松翠柏密布,云杉冷杉挺拔。竹林丛生,溪流婉转。
另外,奇峰险障高耸,悬崖瀑布飞挂,珍奇鸟禽繁多,深壑(h6)幽谷藏秀。
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320米,登临其巅,西可望风光旖旎(y! n!)的苍山洱
海,北可眺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自蜀汉以来,山中即建有寺庙,至唐代盛
极一时。
霞客在鸡足山悉檀(t2n)寺下榻后,即着手办理静闻和尚遗骨的安葬事
宜。这时又逢岁末,霞客在山中的禅寺内度过了西行以来的第三个除夕。
正月二十二日,霞客应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增之邀,前往当地考察。
相传纳西族土司木氏世代相袭已有两千余年,宫室的华丽不亚于一方之
王,由于世代没有大的战事,且矿产富饶,丽江在云南诸土郡中,是最富庶
的。
霞客在丽江的名刹——解脱林的别墅中,会见了丽江土司木增,受到他
的热情招待。两个纵论天下,木增对霞客的广博学识深为敬佩和叹服。
霞客在丽江逗留了半个月,对这里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记述甚详。二
月十一日,继续西行,经鹤庆、剑川,于三月十三日来到苍山洱海之滨的大
理。他沿途考察了剑川的莽歇岭,登临了金华山,游览了浪穹附近四山环翠、
胜似西湖的茈 (z!)碧湖,观看了苍山脚下素有盛名的蝴蝶泉。及至大理,
正巧赶上“结棚为市”的三月街盛会。
霞客匆匆游罢屹立在洱海之滨的点苍山,渡过浊流滚滚的澜沧江和急流
… Page 25…
奔腾的怒江峡谷继续向滇西挺进。
四月十三日,霞客到达滇西的边陲重镇——腾越(今腾冲)。这是此次
云南之行最后一个重点考察地区。
腾冲境内分布着五十多座火山,而有明显火山口的火山锥,就有二十多
个。与火山密切相联系的地热现象,腾冲共有汽泉、热泉和温泉七十九个。
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大量提及火山地热现象。
在腾冲西北的打鹰山调查时,当地山民告诉霞客:这一带三十年前尽是
蒙蔽无隙的原始森林,密林深处有四个龙潭,深莫能测,只要有轻微的脚步
声,潭中之水便会涌起波浪。有一次,几个牧羊人和五六百只羊全部死亡,
原始森林也燃起熊熊大火,所有的树木竹林全部烧光,连原来的龙潭也消失
而成陆地了。
霞客听罢山民们的描述后,亲自去打鹰山实地考察,结果完全印证了山
民们提供的情况。他发现,“山顶之石,色赭(zh7)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
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真劫灰之余也。”
这种质地坚硬、份量极轻、蜂窝状的浮石,实际上就是火山喷发物。徐霞客
的这一记载要比意大利人莫洛于1707年考察维苏威火山要早七十年。
徐霞客还先后考察了腾冲北部的热水塘和县城南面的硫磺塘。热水塘位
于一个山坞中,有一条水溪自东峡向西流,溪水是冷的,但奇怪的是,溪水
之左右,泉眼随地而出,其大如管。沸腾的热水从泉眼中喷射而出,发出扑
扑的响声,跃出水面二、三寸。当地人就在水塘的下游挖一个圆池,作为露
天浴场。硫磺塘的地热现象比热水塘更壮观,方圆四、五亩,像一口沸腾的
大锅,喷射时声如虎吼,其势甚猛,水柱达数尺高。
霞客在腾冲游历时又一次历险,几乎丧失性命。
他在游巀(上:山;下:杲)(ji6 ni8)峰时,见层岩之上,有一座朝东的
山洞,却苦于无路可通。他让仆人看守行李,独自攀援而上。山坡若刀削斧
劈一般,爬了半里光景,竟无处放脚。霞客只好用手指攀着草根而上。可是,
草被他用力一拽,连根拔出。他又急忙用手指去抠住石头,谁知岩石也风化
了,手刚放上去,岩石便哗哗地往下滚。霞客欲上不能,欲下不得,只能抓
住一块比较结实的地方,紧紧地绷住脚尖,全身牢牢地贴着崖壁,情况危险
极了,稍有不慎,都会粉身碎骨。过了很久,他才慢慢试探着,摸到了一处
可以手攀脚蹬的石块。然后悬空向前移动一手,再移动一脚。一手一脚贴牢
了,这才又向前移动另一手和另一脚。幸而岩块没脱落,可是他已手脚无力,
几乎跌下来。最后终于向上移动了一段,又横贴身子往旁边走。过了约莫半
里路,又下退了一个距离,这才到达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