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 杨天石-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两种议员,一种是钦定的,就是清政府圈的。另外一种是民选的,老百姓选举的。同时清政府还宣布,在各省在普遍选举的基础上面,选举咨议局的议员,各省都有咨议局,是通过普选基础上成立的。也就是说,西太后她虽然镇压了戊戌变法。但是在《辛丑和约》之后,她不得不自我改革。这个改革的力度和范围,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戊戌变法,当年百日维新的范围。因为她已经预备立宪了,那么应该说清政府的新政是进步了,是向着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了。但是清朝政府后来为什么它还是被推翻了呢?关键是清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上严重的滞后。在这个问题上面,清朝政府它是以立宪为名,而是集权为实。当时中国已经普遍开展一个运动,叫国会请愿运动。城乡的知识分子,还包括商人百姓,普遍的要求马上召开国会。但是清朝政府在1911年,进行所谓政府改革搞的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就是说,清朝政府它的改革,它的权力主要的是集中在少数的几个满洲贵族身上。所以我们把内阁叫皇族内阁。清政府是打着要进行新政,要预备立宪的幌子,实际上它是把权力国家大权,更多地更严重地集中在皇族手上。那么清朝政府这个举动,让所有曾经对于清朝政府存有希望,存有幻想的人,都失望了。所以辛亥革命正是在清朝政府,宣布皇族内阁以后不久,就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是它的第一个意义……
意义的第二点,就说戊戌变法失败的第二点,是它激起了人们对满洲权贵的愤恨。此后,以武力推翻清朝统治为宗旨的革命党人,就进入历史舞台的中心,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康有为设计的道路,是一条和平改革,缓慢前进的道路,也是一条社会成本最小,引起的震荡和震动最小的道路。孙中山本来他的活动开始是在1894年,比康有为他们还要早。当孙中山开始活动的时候,响应支持孙中山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孙中山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也就是更多的中国人,选择了武装的革命的激进的道路。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成功,只用了13年的时间。以上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戊戌变法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最后我要想讲的是纵观戊戌变法以来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守旧派,慈禧太后的屠刀可以暂时中断历史的进程。但是,历史的总潮流,追究是无法阻拦的。正像孙中山所讲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那么当我们今天来回顾105年前戊戌变法历史的时候,我想可以更加验证这一个结论,谢谢大家。
我想问一下后来我看过一些资料,康有为后来又变成一个保皇派。他是基于什么样考虑?他怎么变成这样?您能不能分析一下?
康有为后来成为保皇派,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康有为始终想找寻一条既要改革,但是又要引起社会震荡最小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康有为他想,有一个皇帝在上面,由皇帝来主持改革,容易推行。而且不会出现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局面,所以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康有为这个人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理想和他的现实政治手段,距离很悬殊。悬殊到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一开始讲过,我说康有为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设计者。他写过《大同书》,《大同书》非常激进,激进到什么程度?废止财产,废止家庭,那当然也就没有君主,没有皇帝。但是这个呢,是他的遥远的理想。《大同书》是康有为1902年写的,写完以后,很长时期,他藏起来密不示人,他不肯给别人看。那么他所拿出来的现实政治方案,就是说无论如何皇帝要保住。后来维新派,在辛亥革命以前,还提出一个主张,叫“虚君共和”。“君”是皇帝,把他吊起来,在上面保持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下面实行的是共和制。
我再讲得明确一点,就是说世界上有两个类型的政治制度。一个是英国式的,英国到现在为止保存一个女皇,这是英国式的道路。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就是法国式的道路。法国大革命,是把皇帝送上断头台。那么康有为认为,他比较了英国的道路和法国革命之后。他认为,法国道路革命的成本太大,社会的震动太大,杀的人太多。法国大革命时代杀了很多很多人,所以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希望走英国式的,温和的,缓进的这种道路。所以他们希望有个皇帝,保持社会安定,保持整个的统治秩序,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面缓慢地进行改革。我想这个是康有为始终坚持保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杨先生的演讲,今天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扎实的史学课。他以史学家的敏锐和犀利,为我们讲述了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并深刻分析了它失败的原因。我们常说一句话读史明智,我想读史明智告诉我们,阅读历史书还有呢,像听杨先生这样的史学家的讲座。都是非常有助于我们以科学的、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事物,最后让我们向杨先生表示感谢。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