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罗斯福传 >

第32节

罗斯福传-第32节

小说: 罗斯福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很难想起一件与他们打的交道真正能使我们满意的。〃
他们在一个问题上同艾登一致,即希望美国修改中立法,并
协助英国稳定远东局势。而这显然是〃强罗斯福之所难〃。
  美国方面的行为似乎又一次地验证了张伯伦等英国人的
怀疑。1937年5月1日,正值意、德法西斯直接参加佛朗哥
作战之时,美国国会为替代已期满的1936年中立法,又正式
通过了〃永久中立法〃。该法将禁运军火的对象扩及任何发生
内战的国家,并规定今后根据〃现购自运〃的原则进行贸易。
出于同样的考虑,罗斯福签署了它,并且认为,〃现购自运〃
原则对拥有海军优势的英国有利。该法授予罗斯福的处置权
显然要比他希望的要少得多。罗斯福在致美国驻法国大使威
廉·C·布利特的信中说,报界目前正在称他为〃残忍的独裁
者〃和企图夺取制造战争权力的阴谋家,所以他不便对中立
法中关于总统处置权的规定有所异议或公然反对。
  然而,为了抚慰张伯伦等英国政治家对〃永久中立法〃的
失望和不满情绪,赫尔和他的副手萨姆纳·韦尔斯在致张伯
伦的信中经过论证得出结论说,〃永久中立法〃实际上给予了
美国总统〃相当大的自由决定权〃——当他发现两国之间处
于战争状态时,只是对武器、弹药和战争物资实施禁运;如
果一旦出于美国的安全的需要,他可以对所有其他的货物实
行〃现购自运〃原则,即他可以在运往交战国的货物离港前
坚持对这些货物实行其权限;而且,他还可以禁止用美国船
只装运某些物资,等等。
  该法受到了美国进步力量广泛而强烈的抗议。当意、德
先后有组织地派出30万正规军以志愿兵名义协助佛朗哥作
战时,美国的不少工人和青年学生都倾向于支持和同情西班
牙共和政府。他们除了募款和筹备援助的物资外,还在1937
年春组织了一支医疗队伍和3000多名美国志愿军前往西班
牙参加政府军作战,其中林肯纵队和华盛顿纵队的1800名美
国青年,为西班牙的民主事业献出了生命。正如欧内斯特·
海明威在其名著《丧钟为谁而鸣》(又译《战地钟声》)中所
言,西班牙的丧钟不仅仅是为这个不幸的国家而鸣响的。意、
德法西斯事实上的侵略已对整个西方文明传统构成了威胁。
无数揭发出来的事实已经证明,西班牙内战已演变成为法西
斯强国侵略西班牙的国际战争。此时,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美
国出现了:正是象征国会中孤立主义势力的参议员领导了一
场要求禁止美国运送军火卖给柏林和罗马的运动,而罗斯福
则反对奈的提案。不少〃国会议员、个人和机关团体〃也强
烈要求美国对柏林和罗马实施武器禁运,西班牙民主共和国
的支持者发动各个组织如北美支持西班牙民主委员会、美国
反战及反法西斯联盟、美国学生同盟、工业民主联盟、共产
党,向罗斯福发来电报、信件、请愿书,要求对佛朗哥的外
国后台实施中立法。甚至一些原来相当顽固的孤立主义者也
认识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正在利用西班牙〃内战〃作为他
们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试验场,民主政府所受的威胁比中立
教条更为紧迫。他们同时要求取消自西班牙政府军禁运武器。
15名著名科学家联名请求罗斯福总统解除对西班牙共和国
的禁运令,以〃拯救世界,使之免于堕入法西斯的深渊〃。摩
根索和伊克斯两位部长也支持这一运动。
  然而,罗斯福总统这时却引人注目地退却了。平原因值
得深思。首先,英国反对罗斯福这样做。基于竭力要把战争
局限在西班牙境内和某种反对苏联的考虑,英国宁愿佛朗哥
获胜。艾登深信,如果佛朗哥获胜,只要不损害英国在伊比
利亚半岛的利益,只要〃不干涉委员会〃继续有效地发挥作
用,全部的问题不过是西班牙人统治西班牙。同时,也就不
能认为西班牙已经同外国处于战争状态,而扩大美国的禁运
或取消对西班牙政府的禁运只能使事态复杂化。受到此观点
影响的宾厄姆大使也劝告罗斯福不要贸然扩大禁运。他认为,
只要对德、意实施中立法,就必须对苏联和法国实施;同时
此举将使英国无力把战局限制在西班牙境内。宾厄姆的继任
者约瑟夫·肯尼迪大使也告诫罗斯福,称此举极有可能使战
争蔓延到世界其余地区。其次,罗斯福有着极为隐秘的实用
主义的用意。他一向对国内的舆情比较敏感,他清醒地看到,
国内主张中立或对欧洲事态漠不关心的人数占了2/3以上。
同时,支持和同情西班牙政府军的人数与亲佛朗哥的天主教
徒的庞大集团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民意测验表明,支持佛
朗哥的天主教徒,其比例为新教徒的此项比例的4倍多。罗
斯福私下对伊克斯部长说:解除禁运〃就会在来年秋天失去
每一个天主教徒的选票,民主党的国会议员对此深感不安,希
望不要这样做。〃伊克斯在《日记》第2卷中写道,罗斯福等
于向他泄露了〃这历来最污浊、最卑鄙的隐秘。〃同时,参议
院外交委员会反对奈的议案,并将之搁置起来,这也给罗斯
福的退却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和借口。但是,老练的罗斯福
一直没有正面断然回绝要求取消对西班牙政府军禁运的要
求,也一直没有正面地断然回绝要求扩大禁运的要求。他总
是在说,只有当德、意的军事行动〃确实无疑地被明确宣布、
或被承认、或被证明〃了,他才能按中立法行事。他声称要
等到德、意两国〃政府正式承认参战或对此发表官方声明〃的
那一天。到7月初,他甚至认为只有在发生全面欧洲战争时,
才能对柏林和罗马实行禁运。
  从让人放风说要召开一次商议和平裁军问题的首脑会
议,到这种〃谣传〃传开后自己却在不置可否中静观各种试
探的反应;从反对国会制订中立法到主动提议修订中立法,直
至反对奈的提案,罗斯福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表现给人一种
模棱两可、难以捉摸的印象,也似乎很难再用〃国际主义
者〃、〃民族主义者〃或者甚至〃孤立主义者〃的固定概念对
其予以定位。总之,素来善于迂回、妥协、观察舆情、相机
行事以及保护自己的罗斯福采取了一条集实用主义与机会主
义于一体的不敢正面前进的道路。这种行事风格上的灵活性
所造成的摇摆在一定意义上冲淡、销钝了人们惯常所认为的
他那种威尔逊式的国际主义。这使罗斯福在时机适宜的条件
下不得不花费加倍的精力和代价去从头做起,以补偿这种退
却所造成的负面损失或影响。
  总之,1937年春夏期间由罗斯福授意而展开的一系列庞
杂、琐细的私下里的和半公开的外交活动,基本上一事无成。
有不少内容仅仅停留在口头许诺或意向性的、不着边际的试
探和讨价还价之中;在更多的内容方面,罗斯福给世人一种
默许美国退出世界舞台的印象;在对待西班牙的问题上,他
最终与伦敦一样地宁愿接受佛朗哥的胜利,也不愿冒发生更
大战争的危险。〃道义〃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看是否实用。
对此,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评价道:〃不管它是否在
实质上促成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毁灭,随之而来的却是西班
牙长枪党和法西斯叛乱在那个国家的胜利和佛朗哥独裁者的
上台。罗斯福总统迅速地对佛朗哥政府给予正式承认,鉴于
总统自称是遵从民主原则的,这就很令人吃惊了。〃罗伯特·
达莱克也认为,罗斯福在关于西班牙问题上的一系列政策的
确在实际上鼓励了侵略者,“而这种侵略原本是他如此渴望去
加以防止的。〃
  1938年1月10日,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再次向罗
断福提交了他精心规划的绥靖计划,这次比1937年10月6
日的方案更为详尽。该计划表明,美国总统将与其他大国磋
商,征询他们对召开一次世界性会议的态度;会议将确立新
的基本规范和国际行为准则、讨论军备限制并审议降低关税
及其等获取原料等问题;如果各国表示赞同,美国就将把美
洲各共和国和欧洲较小国家的代表召集到华盛顿,起草关于
这些问题的国际协定;然后将协定送交其他大国,请他们予
以认可。韦尔斯认为自己的这个绥靖计划是一个充分考虑到
局势中的政治现实的、为公众舆论所更能接受的、并且是与
英德谈判并行不悖的有价值的行动方案。
  罗斯福迅速地认可并接受了韦尔斯计划。两天后,罗斯
福将略加修改的韦尔斯计划秘密地告知了张伯伦。但张伯伦
担心美国此举将把他与德、意和谈的主动权从自己手中拿走,
张伯伦在这种和谈中已预定了自认为是上策的打算。他准备
答应德国改变《凡尔赛条约》造成的现状的要求,并初步决
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还希望德国充当反苏先锋;对意大利,
张伯伦打算正式承认其对埃塞俄比亚的征服。因此,张伯伦
立即复电回绝了罗斯福的韦尔斯计划,即美国牌的绥靖政策。
罗斯福虽然怀疑张伯伦牌的绥靖政策是否能息事宁人,但他
并不想阻止它。罗斯福甚至承认,在欧洲实行一些政治方面
的绥靖是必要的。
  面对英美的不同程度的绥靖政策,希特勒似乎摸透了对
手的心理或抓住了对手的弱点,得寸进尺,加大了侵略步伐,
提高了要价。当4月份英、法、美在事实上承认了德奥合并
时,只有苏联对德国进行了谴责。4月16日,英国正式承认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占领,美国也在国务院的坚持下予以
了承认。当9月15日张伯伦首次赴德同希特勒会谈时,赫尔
国务卿公开声称:“所有深切关心保持和平的国家都以极大的
兴趣注视着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今天举行的历史性会唔。〃在
英法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的过程中,肯尼迪大使表示
赞成,驻法大使布利特,也力主迫捷让步。罗斯福面对苍老
的捷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向他发出的吁请和求助,无动于
衷。他的态度似乎模棱两可,他既对张伯伦的绥靖计划深表
不安和惋惜,但又不希望捷克人进行抵抗,并表示倘若英国
方案能奏效,他是首先为此感到高兴并向张伯伦祝贺的人。他
只是利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敦女王大学的一次演说,声
明美洲已不再是遥远的与大洋彼岸的争端毫不相关的大陆,
并保证如果加拿大领土遭到任何其他帝国的威胁,美国人民
是不会袖手旁观的。罗斯福希望他的这种表示能够对希特勒
产生一些影响,但他又害怕把事情闹僵或扩大化,急忙辩白
这些话只是针对邻国加拿大而说的,并无他意。他甚至在私
下里承认,他这次演说即使换一个50年前的美国总统也是寻
常之举。9月26日凌晨,罗斯福以个人名义分别向希特勒、贝
奈斯、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发出呼吁,请求他们不要拒
绝谈判,〃这种谈判是希望以和平的、公正的和具有建设性的
方法解决所争论的问题的。〃同时他声明,为了避免在国内产
生不良影响,〃美国与此没有政治纠葛〃。9月27日希特勒对
罗斯福的回答以及他在讲话中的恶毒咒骂,表明他毫无退让
之意。罗斯福便在当天下午向墨索里尼呼吁,请他帮助促成
谈判解决。当晚他又向希特勒发出第2封信,建议立即在欧
洲一个中立地点开会。次日,希特勒转变了态度,邀请张伯
伦、达拉第和墨索里尼参加慕尼黑会议,张伯伦立即接受了
邀请,罗斯福打电报称这位英国首相是〃好样的!〃30日凌晨,
4国首脑签订了德国事先拟定的《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向国
民挥动着英德宣言的文本说:〃我相信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和
平。〃
  当签定《慕尼黑协定》的消息传到美国时,大多数人都
在宽慰中松了一口气。《纽约先驱论坛报》宣称,应当用〃衷
心的掌声〃来欢迎张伯伦〃谨慎周到的正直〃和〃自我牺牲
的热诚〃。孤立主义分子则将《慕尼黑协定》看成是支持他们
论点的又一活生生的事例,因为它似乎看来证明,欧洲各民
主国所关切的仅仅是它们自身的利益。纽约《邮报》当时评
论道:“如果这场超级大出卖还不能迫使华盛顿当局回到我们
的孤立政策上来,那就唯愿上帝来帮助我们大家了!〃副国务
卿韦尔斯宣称:20年内,世界有达到〃基于正义和法律的新
世界秩序〃的最良好的机会。
  纵观整个捷克事件,不难发现其主角是希特勒和张伯伦。
罗斯福在后期介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