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01史记 >

第78节

01史记-第78节

小说: 01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与王之贤,天
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
    “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则秦弱,秦︹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
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则鄢郢动
矣。
    “臣闻治之其未乱也,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
蚤孰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
奉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用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
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後宫,燕、代橐驼良马必实外厩。故从合则楚王,衡成则
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衡人皆欲割诸侯
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虎狼之秦,
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
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
去远矣,二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
不可亲也。而韩、魏迫於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於秦,故谋未发
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
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
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於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周显
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
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
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
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於是散千金
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乃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
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
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
矣。”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於秦。秦兵不敢
函谷关十五年。
    其後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约。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
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
    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为燕易王。易王初立,
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
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
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
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
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秦
敝其後,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柰何?”
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
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
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
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於是乃归燕之十城。
    人有毁苏秦者曰:“左右卖国反覆之臣也,将作乱。”苏秦恐得罪,归,而
燕王不复官也。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而王亲拜
之於庙而礼之於廷。今臣为王齐之兵而得十城,宜以益亲。今来而王不官臣者,
人必有以不信伤臣於王者。臣之不信,王之福也。臣闻忠信者,所以自为也;进
取者,所以为人也。且臣之说齐王,曾非欺之也。臣弃老母於东周,固去自为而
行进取也。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
王曰:“足矣。”苏秦曰:“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一宿於外,王又安能使之步
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臣,不受
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进取於齐哉?信如
尾生,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
使之步行千里齐之︹兵哉?臣所谓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燕王曰:“若不忠
信耳,岂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苏秦曰:“不然。臣闻客有远为吏而其妻私於
人者,其夫将来,其私者忧之,妻曰‘勿忧,吾已作药酒待之矣’。居三日,其
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
恐其杀主父也。於是乎详僵而弃酒。主父大怒,笞之五十。故妾一僵而覆酒,上
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於笞,恶在乎忠信之无罪也夫?臣之过,不幸而类
是乎!”燕王曰:“先生复就故官。”益厚遇之。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苏秦恐诛,乃
说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为。”
於是苏秦详为得罪於燕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
    齐宣王卒,王即位,说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
齐而为燕。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後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
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
臣以徇於市,曰‘苏秦为燕作乱於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於是如其言,
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曰:“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苏秦既死,其事大泄。齐後闻之,乃恨怒燕。燕甚恐。苏秦之弟曰代,代弟
苏厉,见兄遂,亦皆学。及苏秦死,代乃求见燕王,欲袭故事。曰:“臣,东周
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Θ耨而干大王。至於邯郸,所见者绌
於所闻於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
燕王曰:“子所谓明王者何如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
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王曰:
“夫齐者固寡人之雠,所欲伐也,直患国敝力不足也。子能以燕伐齐,则寡人举
国委子。”对曰:“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
南附楚,楚重;西附秦,秦重;中附韩、魏,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
使王重矣。今夫齐,长主而自用也。南攻楚五年,畜聚竭;西困秦三年,士卒罢
敝;北与燕人战,覆三军,得二将。然而以其馀兵南面举五千乘之大宋,而包十
二诸侯。此其君欲得,其民力竭,恶足取乎!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
敝矣。”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长城、钜防足以为塞,诚有
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
城、钜防,恶足以为塞!且异日济西不师,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
今济西河北尽已役矣,封内敝矣。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於财。王诚能
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彼将有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
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於天矣。”燕乃使一子质於齐。而苏厉因燕质子而求见
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苏厉。燕质子为谢,已遂委质为齐臣。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於齐。齐使代报燕,燕王
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
於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
苏代、苏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齐使人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秦必不
受。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不信齐王与苏子也。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则齐
不欺秦。秦信齐,齐秦合,泾阳君有宋地,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
疑齐而不信苏子矣。齐秦不合,天下无变,伐齐之形成矣。”於是出苏代。代之
宋,宋善待之。
    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
    夫列在万乘而寄质於齐,名卑而权轻;奉万乘助齐伐宋,民劳而实费;夫破
宋,残楚淮北,肥大齐,雠︹而国害:此三者皆国之大败也。然且王行之者,将
以取信於齐也。齐加不信於王,而忌燕愈甚,是王之计过矣。夫以宋加之淮北,
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一齐也。北夷方七百里,加之以鲁、卫,︹万乘
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二齐也。夫一齐之︹,燕犹狼顾而不能支,今以三齐临
燕,其祸必大矣。
    虽然,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句
践栖於会稽,复残︹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今王若欲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则莫若挑霸齐而尊之,使使盟於周室,焚秦
符,曰“其大上计,破秦;其次,必长宾之”。秦挟宾以待破,秦王必患之。秦
五世伐诸侯,今为齐下,秦王之志苟得穷齐,不惮以国为功。然则王何不使辩士
以此言说秦王曰:“燕、赵破宋肥齐,尊之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燕、赵
不利而势为之者,以不信秦王也。然则王何不使可信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
高陵君先於燕、赵?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秦为西帝,燕为北帝,
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於天下。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
下孰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伐齐,曰‘必反宋地,归楚淮北’。反宋
地,归楚淮北,燕、赵之所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原也。夫实得所利,尊
得所原,燕、赵弃齐如脱矣。今不收燕、赵,齐霸必成。诸侯赞齐而王不从,
是国伐也;诸侯赞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今收燕、赵,国安而名尊;不收燕、
赵,国危而名卑。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必若刺心然。
则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若言说秦?秦必取,齐必伐矣。
    夫取秦,厚交也;伐齐,正利也。尊厚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於
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王出走。
    久之,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
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
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正告天下。
    “告楚曰:‘蜀地之甲,乘船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
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
谋,勇土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欲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楚王为
是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
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轵,道南阳,封冀,
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弩在前,钅炎戈在後,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
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
大梁。’魏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於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寡人,
射其面。寡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