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1-第3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祝进受爵,还樽所。太庙令俯伏,兴,再拜,赞引引还本位。太祝进,跪彻豆,
俯伏,兴,还樽所。太祝与执樽、、篚者俱复位。立定,赞引赞拜,太庙令以
下皆再拜。赞引进太庙令之左,白:“礼毕。”遂引太庙令以下出。其祝版燔于
斋所。
按:古者虽有五祀、七祀,而不言其所祭之地。然以七者观之,独司命与厉
当有祭之之所,而若中ニ、若门、若户、若行、若灶,则所祭之神即其地也。
《祭法》言王及诸侯立门、行二祀,则曰国门、国行,大夫、士则曰门、曰行而
已。窃谓有国者祀此二神,则当於国门祭之,而大夫以下则当在其家之门首;至
若中ニ、户、灶,则凡居室皆有之,皆可祀於其地,义或然也。而随唐乃祀之於
太庙,以时享祖宗之时并祭之,盖本郑康成之说。然康成注《礼记·月令》“其
祀户”条下,则言凡祭五祀於庙;注《周礼·宫正》“凡邦之事毕”条下,则言
邦之祭社稷七祀於宫中。而《正义》则谓於庙者殷礼,於宫者周礼。盖康成解经,
於制度之不吻合处,则以为或殷礼,或周礼。今郑注自为异同,而《正义》所以
释之者,亦复如是,皆臆说也。然二说之中,宫中之义为优。盖此五祀者,皆人
生日用起居之所系,故当即宫居而祭之。若庙,则所以崇奉祖宗,不当杂祭他鬼
神於其地。如门、中ニ,庙亦有之,因时享而并祀於其地,犹云可也。至於若司
命、若灶、若行,则於庙何关?又王之所祀泰厉,乃帝王之无後者,盖非我族类
也。今即太庙之中为位而祭之,得毋有相夺予享之患乎?
宋制七祀:春祀司命及户,夏祀灶,季夏祀中ニ,秋祀门及厉,冬祀行,为
小祀,用羊一、豕一,不行饮福。
神宗熙宁八年,诏置太庙司命、户、灶、中ニ、门、厉、行七祀版位。
元丰三年,太常礼院请飨遍祭七祀,诏从之。
四年,详定郊庙奉祀言:“按《礼记·祭法》曰:‘王自为立七祀,曰司命,
曰中ニ,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孟春,其祀户,祭先脾;孟
夏,其祀灶,祭先肺;中央土,其祀中ニ,祭先心;孟秋,其祀门,祭先肝;孟
冬,其祀行,祭先肾。又《传》曰:‘春祠司命,秋祠厉。’此所祀之位、所祀
之时、所用之俎也。又《周礼》司服掌王之吉服,祭群小祀则服元冕。注谓群小
祀,宫中七祀之属。又《礼记》曰‘一献熟’,注谓宫中群小神七祀之等。又
《周礼·大宗伯》:‘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此所祀之服、所献之礼、所摄之
官也。近世因则遍祭七祀,其四时则随时享分祭,摄事以卿行礼而服七旒之
冕,分太庙牲以为俎,一献而不荐熟:皆非礼制。请立春祭户於庙室户外之西,
祭司命於庙门之西,制脾於俎;立夏祭灶於庙门之东,制肺於俎;季夏土王日,
祭中ニ於庙庭之中,制心於俎;立秋祭门及厉於庙门外之西,制肝於俎;立冬祭
行於庙门外之西,制行於俎。皆用特牲,更不随时享分祭。有司摄事,以太庙令
摄礼官,服必元冕,献必荐熟;亲祠及腊享,即依旧礼遍祭。”从之。
政和时,议礼局上《五礼新仪》:太庙七祀,四时分祭,如元丰仪。腊享、
享则遍祭,设位於殿下横街之北道东,西向北上。
●卷八十七·郊社考二十
○籍田祭先农
周制:天子孟春之月,乃择元辰,亲载耒耜,置之车右,帅公、卿、诸侯、
大夫,躬耕籍田千亩於南郊(籍,借也。借人力以理之,劝天下使务农也,谓之
帝籍。天子籍田千亩於南郊。诸侯百亩,谓籍於东郊)。冕而朱,躬秉耒,天
子三推(推,发也。诸侯、三公冕而青,躬秉耒,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反,执爵於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既耕而燕饮,以劳
群臣也。大寝,路寝。御,侍也)。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童之
种,而献之於王(六宫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宫者。古者,使后宫藏种,
以其有传类蕃孳之祥。必生而献之者,示能育之,使不伤败,且以佐王耕事,供
祭祀也。先种後熟谓之童,後种先熟谓之)。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以
时入之(其属,庶人也。耨,锄也。王籍谓王者籍田千亩,帅公、卿以下亲耕之
处也。甸师帅庶人终耕之,入其收於王,以供粢盛)。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自厉王时,籍田礼废,宣王即位,不复遵古)。虢文
公谏曰(虢仲之後,为王卿士):“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
出,是故稷为大官(民之大事在农,故稷之职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
(音脉,视也)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瘅,丁佐反。瘅,厚也。愤,积也。
盈,满也。震,动也。发,起也),农祥晨正(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
日,晨中於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日月底於天庙(底音旨。底,至也。
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土乃脉发(脉,理也,《农书》曰:
“春土,长冒撅,陈根可拔,耕者急发。”)。先时九日(先,去声。先,先立
春日也),太史告稷曰:‘自今至於初吉(告,古毒反。初吉,二月朔日也。
《诗》云:“二月初吉。”),阳气俱,土膏其动(蒸,升也。膏,润也。其
动,润泽欲行)。弗震弗渝,脉其满眚,乃不殖(震,动也。渝,变也。眚,
灾也。言阳气俱升,土膏欲动,当即发动变泻其气。不然,则脉满气结,更为灾
病,乃不殖)。’稷以告(以太史之言告王)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曰:
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
民(百吏,百官也。庶民,甸师所掌之民,盖主耕耨王之籍田者),司空除坛於
籍(司空,掌地也),命农大夫咸戒农用(农大夫,田也。农用,农器也)。
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瞽,乐太师,知风声者。协,和也,风气和,时候至
也。立春曰融风),王即斋宫(斋,侧皆反,所斋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
三日(御,治也)。王乃淳濯飨醴(淳,沃也。濯,溉也。飨,饮也。谓王沐浴
饮醴酒)。及期(期,耕日也),郁人荐鬯(郁,郁金香草,宜以和鬯酒也。
《周礼》:“郁人掌器,凡祭祀宾客,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共王之斋鬯。
共音恭),牺人荐醴(牺人,司尊也,掌共酒醴者),王鬯,飨醴乃行(,
灌也。灌鬯、饮醴,皆所以自香洁),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从,
去声),膳夫、农正陈籍礼(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饮食膳羞之馈食。农正,田
大夫,主敷陈籍礼而祭其神,为农祈也),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发
(发,钵、伐二音。一发,一耜之发也。王无耦,以一耜耕),班三之
(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发,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
人终于千亩(终,尽耕也)。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省,
息耕反);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宰夫,下大夫也。膳宰,膳夫也)。膳夫
赞王,王歆太牢,班尝之,庶人终食。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於其官,
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三时,春、夏、秋。一时,冬也。讲,习也),
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於神而和於民。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
其大功,匮神之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王弗听(《国语·周语》)。
汉文帝制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躬耕,以给宗庙粢盛。”《旧
仪》,春始东耕於籍田,官祠先农以一太牢,百官皆从(先农,神农也。《五经
要义》云:立坛於田所祠之,其制度如社之坛),赐三辅二百里孝悌、力田、三
老帛。种百万斛,为立籍田仓,置令、丞。皆以给天地、宗庙、群神之祀,
以为粢盛。
景帝诏曰:“朕亲耕,为天下先。”
昭帝幼即位,耕於钩盾弄田(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
後汉明帝永平中,二月东巡,耕於下邳。
章帝元和中,正月北巡,耕於怀县。其籍田仪:正月始耕,常以乙日祠先农,
及耕於乙地。昼漏上水初纳,执事告祠先农,以享(耕日,以太牢祭先农於田所)。
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推数如周
法。力田种各讫,有司告事毕。是月,命郡国守皆劝人始耕。
魏氏天子亲耕籍田,藩镇阙诸侯百亩之礼。
晋武帝太始四年正月丁亥,帝躬耕籍田於东郊,诏曰:“近代以来,耕籍田
於数步之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而有百官车徒之费。今循千亩
之制,当与群公卿士躬稼穑之艰难,以帅先天下,处田地於东郊之南、洛水之北。”
(去宫八里,远十六里,为北千亩)。帝御木辂以耕,太牢祀先农。自惠帝後,
礼废矣。
东晋元帝将耕籍,事竟不行(时朝议:“至尊应躬祠先农不?”贺循曰:
“汉仪无躬祭之文,然王祭四望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冕,以此不为无亲祭
之义。”)。
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将亲耕(时史学生山谦之以科鸠集其仪,因巳奏闻,
诏言斟酌众条,造定图注)。先立春九日,司空、大司农、京尹、令、尉,度宫
之辰地八里之外,整制千亩,中开阡陌。立先农於中阡西陌南,御耕坛於中阡东
陌北。将耕,宿青幕於耕坛之上。皇后帅六宫之人出童之种,付籍田令。耕
日,太祝令以一太牢祠先农,如帝社仪。孟春上辛後吉亥,御乘耕根三盖车,驾
苍驷,建青,著通天冠,青帻,青衮,佩苍玉。蕃王以下至六百石皆衣青,唯
三台武卫不耕,不改章服。驾出,如郊庙仪。至籍田,侍中跪奏“至尊降车”,
临坛,大司农跪奏“先农已享,请皇帝亲耕”。太史赞曰“皇帝三推三反”,於
是群臣以次耕,王公及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籍田
令率其属耕竟亩,洒种,即,礼毕。乃班下州县,悉备其礼焉。
齐武帝永平中,耕籍田,用丁亥(时有司奏,正月丁亥可祀先农。比来并用
立春後亥,王俭以为亥日籍田,经记无文。助教周山文议曰:“蔡邕《月令章句》
解‘元辰’云:‘日,士也;辰,支也。有事於天,用日;有事於地,用辰。’”
何佟之云:“《少牢馈食礼》云:‘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於皇祖。’郑
以不必丁亥,今但直举一日以言之耳。太庙礼日用丁亥,若不得丁,则用已亥、
辛亥,苟有亥焉,可也。汉文用此日耕籍祀先农,後相承用之,非有别义。”班
固序亥位,亦云:“阴气应无射,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且亥既水辰,含
育为性,播厥取吉,其在兹乎)。使御史乘马车,载耒耜,从五辂。
梁初依宋、齐礼,以正月用事,不斋不祭。天监十二年,以启蛰而耕(时在
二月内。《尚书》云“以殷仲春”,籍田理在建卯,於是改用二月),与百官御
事并斋三日,沐浴飨。侍中奉耒耜,载於象辂,以随木辂之後(《礼》云:
“亲载耒耜,措於参保,介之御。”则置所乘辂上)。普通二年,又移籍田於
建康北岸,筑兆域如南北郊。别有观耕台在坛东。帝亲耕毕,登此台以观公卿之
推反。
後魏太武帝天兴三年春,始躬耕籍田,祭先农,用羊一。
北齐籍於帝城东南千亩内,种赤粱、白、大豆、赤黍、小豆、黑祭、麻
子、大麦、小麦,色别一顷。自馀一顷,地中通阡陌,作祠坛於陌南阡西,广轮
三十尺,四陛、三、四门。又为大营於外,设御耕坛於阡东陌北。每岁正月上
辛後吉亥,祠先农神农氏於坛上,无配飨。祭讫,亲耕。
隋制,於国南十四里启夏门外置地千亩,为坛行礼。播殖九,纳於神仓,
以拟粢盛。秸以饷牺牲
唐制,皇帝孟春吉亥,飨先农於东郊,亲耕於籍田。
太宗贞观三年正月,亲祭先农,籍於千亩之甸。
初,议籍田方面所在,给事中孔颖达曰:“《礼》,天子籍田於南郊,诸侯
於东郊。晋武帝犹於东南。今於城东,不合古礼。”帝曰:“礼缘人情,何常之
有?《虞书》云‘平秩东作’,则尧舜敬授人时,已在东矣。又乘青辂,载黛耜
者,所以顺於春气,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