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1-第16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铠、士曹,营军、刺奸、帐下都督、外都督、令史各一人(主簿以下,令史
以上,皆绛服)。司马给吏卒如长史,从事中郎给侍二人,主簿、记室都督各给
侍一人。其馀临时增崇者,则褒加各因其时为节文,不为定制(其祭酒掾属,白
盖小车七乘,轺车施耳後户、皂轮犊车各一乘。自祭酒以下,令史以上,皆皂零
辟朝服)。其为持节都督者,增参军为六人,其馀如常加兵公制(孙楚字子荆,
为佐著作郎,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才气,颇侮易苞。初至,揖曰:“天子
命我参卿军事。”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宋有
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诸府皆有长史一人,将军一人。
又各置司马一人,而太傅不置。长史、掾属,亦与後汉略同。自江左以来,诸公
置长史、仓曹掾、户曹属、东西ト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属二人,令
史无定员。领兵者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参军无定员。加崇者,置左右长
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四人,则仓曹增置属,户曹置掾。加崇,极於此
也。其司徒府若无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职僚异於馀府,有左右长史、东
西曹掾属,馀则同矣。馀府有公即置,无则省。齐有太宰、大司马,并为赠官,
无僚属。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特进位从公,诸开府仪同三司位从公,开
府仪同如公。凡公督府,置位:长史、司马各一人,谘议参军二人。诸曹有录事,
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流,贼曹,城局,法曹,田
曹,水曹,铠曹,集曹,右户,十八曹。局曹以上署正参军,法曹以下署行参军,
各一人。其行参军无署者,为长兼员。其公府佐吏,则从事中郎二人,仓曹掾、
户曹属、东西ト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御属二人。加崇者,则左右长史四人,
中郎、掾属并增数。其未及开府,则置亦有佐吏,其数有减。小府无长流,置禁
防参军。初,晋令公府长史著朝服,自宋大明以来著朱衣(齐王俭为司徒左长史,
请依《晋令》复旧制,不著朱衣,时议不许。又曰:王秀之常云“位至司徒左长
史,可以知止足矣。”又陆慧晓为司徒右长史,谢フ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子良
谓王融曰:“我府二上佐,前代谁可比?”融曰:“两贤同时,未有前例。”)。
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太
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有长史、司
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建安王为雍州刺史,表求管记,以江革
为征北记室参军。革弟观又为参军兼记室。任曰:“文房之任,总卿兄弟。”
故历代皆为文士之华选云)、主簿、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等官。其司徒则有
左、右二长史(褚球字仲宝,为司徒左长史,加貂。台佐加貂,自球始也),又
增置左西掾一人,自馀僚佐同於二府。有公则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
人,馀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
置官属。陈三师、二大,并为赠官,而无僚属。其三公有府长史、司马、谘议参
军、从事中郎、掾曹属、主簿、祭酒、录事、记室、正参军、板正参军。後魏三
师无官属。後又置太宰,以元天穆为之,增置佐吏。三公及二大并有长史,司马,
谘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参军,功曹,记室、户曹、中兵等参军,
诸曹行参军,祭酒,参军事,长兼行参军,督护(其太尉、司徒与二大属官阶同,
唯司空府官每降一阶)。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各置长史,司马,谘议参军,
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骑兵、长流、
城局、刑狱等参军事,东西ト祭酒及参军事,法、墨、田、水、铠、集、士等曹
行参军,督护等员(司徒则加左、右长史)。长史(主吏)、司马(主将)、舍
人(主ト内事),皆自秦官也。从事中郎(从事中郎,汉末官也。陈汤为大将军
王凤从事中郎。在主簿上,所掌、秩与长史同)、掾属(主诸曹事)、主簿(所
主与舍人同,祭酒所主亦同)、令史(主诸曹文书),此皆自汉官也(陈汤为大
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自後汉(孙坚参骠骑军事是也。参军所主
与掾属同)。其仪同三司如开府者,亦置长史以下官属,而减记室、仓、城属、
田、水、铠、士等七曹各一人(其品亦下三公府一阶。其三师、二大佐吏,则同
太尉府也)。後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而不见僚属。隋三师亦不见官属,
而三公依北齐置府僚。後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於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於台
ト。唐三师、三公,并无官属。
宋亦如之。
●卷四十九 职官考三
○宰相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洽,神明至(黄帝得蚩尤而明天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
苍龙而辨东方,得祝融而辨南方,得风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谓之六相)。
虞舜臣尧(为尧时臣),举八恺(仓舒、ㄨ岂攵、ρ、大临、降、庭坚、仲
容、叔达为八恺,即垂、益、禹、皋陶之伦也。庭坚则皋陶字。ㄨ,大回切。岂攵,
干来切)使主后土(后土,地官也),以揆百事,莫不时叙,地平天成(揆,度。
成,平也);举八元(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为八
元),使布五教於四方,内平外成(内,诸夏。外,夷狄),谓之十六相(亦曰
十六族)。及殷成汤居毫,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伊尹号为“阿衡”。
阿、倚也。衡,平也。汤倚伊尹而取平,故以为官名。仲虺臣名,为汤左相,以
诸侯而相天子者也,《左传》称居薛,为汤左相)。武丁得傅说,爰立作相,王
置诸其左右(武丁,殷之高宗也,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於野外,得贤
相傅说於傅岩之,於是礼命立以为佐相,使在左右也)。周时,召公为保,周
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亦其任也。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
甘茂为左、右丞相(茂为左,疾为右);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及始皇立,
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又《汉官仪》云,皆六国时官)。金印紫
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初有左、右(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
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也。”)。至二世,复有中丞相(二世时,右丞相去
疾,左丞相斯。及斯被诛,乃以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皆决之)。汉高帝即位,
一丞相,绿绶(高帝元年拜曹参为假左丞相,即汉初丞相当有左、右,今言一丞
相,或《汉书》之误),以萧何为之。及诛韩信,乃拜何为相国。何薨,以曹参
为之。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丞相月俸钱六万(初,
陈平为左丞相。及诛诸吕,文帝初立,平乃谢病以让周勃,乃以勃为右丞相,位
第一;平为左丞相,位第二。帝因朝问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
问:“天下钱一岁出入几何?”勃又不能对,汗出洽背。及问平,平曰:“有
主者。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四夷诸侯,内亲
附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上善之。勃谢病,请免相,平专为一丞相)。成
帝绥和元年,御史大夫何武建言:“古者民谨事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
则天三光,备三公官(三光,日、月、星),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
宰相之才不能及古,而今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大化久未洽也。宜建三公官,
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於是上拜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而何武
自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皆金印紫绶,比丞相,则三公俱为宰相(汉御史大夫副
丞相事,若今之同平章事及参知机务之类,所以《汉书》云薛、贡、韦、匡迭为
宰相。薛宣、韦贤、匡衡则是丞相,而贡禹但为御史大夫。又萧望之谓朱€曰:
“吾备位将相。”盖萧望之尝任御史大夫及前将军之职也)。至孝哀帝建平二年
正月,从朱博议,复罢大司空(大司空朱博奏曰:“帝王之道,不必相袭。高祖
置御史大夫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历载二百,天下安宁。今更为大司空,
与丞相同位。故事,选郡国守相高第为中二千石,选中二千石为御史大夫,任职
者为丞相,位次有序,所以重圣德,重国相也。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而为丞相,
非所以重国政也。今愿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为百寮率。哀帝从之)。元寿二年,
更名丞相为大司徒。初,汉制常以列侯为相,唯公孙弘布衣,数年登相位,武帝
乃封为平津侯,其後为故事。至丞相而封,自弘始也(到光武绝不复侯,或自以
际会援立见封。《汉仪注》曰:“御史大夫为丞相,更春乃封,故且赐爵关内侯。”
李奇曰:“以冬月非封候,故且先赐爵关内侯。”)。白事教令,称曰君侯(亦
谓丞相为上相,陆贾谓陈平曰“足下位为上相”是也)。《春秋》之义,尊上公
谓之宰,言海内无不统焉。故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皇帝见丞相起,
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起立乃坐,赞称曰:“敬谢行礼。”皇帝在道,
丞相某迎,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下立乃升车也);丞相有病,皇
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丞相有疾,御史大夫三朝问起居,百寮亦然。後汉
三公疾,令中黄门问疾。魏、晋即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及瘳视事,尚书令
若光禄大夫赐以养牛、上尊酒(如淳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丙
吉为丞相,尚宽大,好礼让。掾吏有罪不称职,与长休告,终无案验。客或曰:
“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乎?”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按吏
之名,吾窃陋焉。”因为故事,公府不按吏,自吉始。韦贤为丞相,年七十馀,
乞罢归私第。丞相致仕,自贤始也。有天地大变、天下大过,则以病闻。有天地
大变、天下大过,皇帝使侍中持节,乘四白马,赐上尊酒十斛、牛一头,策告殃
咎;使者居半道,丞相追上病。使者还,来白事,尚书以丞相不起病闻。若丞相
不胜任,使者策书,驾骆马,即时布衣步出府,免为庶人。若丞相有他过,使者
奉策书,驾骓鬼马,即时步出府,乘栈车牝马归田里思过。鬼京媚切)。凡
丞相府,门无,不设铃鼓,言其大开无节限也(应劭曰:“丞相旧位在长安,
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後汉废丞相
及御史大夫,而以三公综理众务,则三公复为宰相矣(前代丞相有仓头字宜禄。
至汉代,有所关白,则叩ト呼宜禄,遂以为常。ト,古沓切。)至於中年以後,
事归台阁,则尚书官为机衡之任。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
又有相国。魏黄初元年,改为司徒(吴有左、右丞相)。而文帝复置中书监、令,
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说在《中书令篇》)。其後定制,置大丞
相,第一品。後又有相国,齐王以司马师为之(晋景帝),高贵乡公以司马昭为
之(晋文帝)。晋初并不置(武帝初,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
保,义阳王子初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觊为司空,石苞为司马,陈骞为大将军,
凡八公,同时并置,唯无丞相焉)。至惠帝永康元年,改司徒为丞相;永宁元年,
罢丞相,复置司徒官;永昌元年,罢司徒并丞相,则与司徒不并置矣(丞相与司
徒废置非一)。其後或有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恒,而中书监、令常管机要,
多为宰相之任。自魏、晋以来,相国、丞相多非寻常人臣之职(晋赵王伦、梁王
彤、成都王颖、南阳王保并为之)。元帝渡江,以王敦为丞相,转司徒,荀组为
太尉,以司徒官属并丞相为留府,敦不受。成帝以王导为丞相,罢司徒府为丞相
府。导薨,罢丞相,复为司徒府。相国、丞相皆衮冕,绿绶(音吏)。宋孝
武帝初,唯以南郡王义宣为丞相,而司徒府如故。亦有相国。丞相,金章紫绶,
进贤三梁冠,绛朝服,佩山元玉,相国则绿元绶也。齐丞相不用人,以为赠官。
梁罢相国,置丞相;罢丞相,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