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文献通考1 >

第110节

文献通考1-第110节

小说: 文献通考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悦见录,仲舒虽殷勤三策,而不能引以自近也。以举贤良一事考之,帝终身之
得失皆可推矣。”
    元光五年,诏策贤良。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时公孙弘年六十,以贤良
徵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至是,复
徵贤良文学,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己尝西,用不能罢,愿更选。”国
人固推弘,弘至太常,上策诏诸儒,弘奏对。时对者百馀人,太常奏弘第居下。
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按:《武帝本纪》言元光元年策贤良,所载制策与《公孙弘传》所载文小异。
弘对策在元光五年,而本纪又於制策之末称董仲舒、公孙弘出焉。按:仲舒对策
在建元元年,俱不在元光元年,本纪误。
    弘初以贤良徵为博士,後罢归,再以贤良徵,方对策。然则贤良之未对策者,
亦可以为博士欤?董仲舒、辕固亦皆先为博士,後举贤良。
    按:西都贤良策之载於史者,晁、董、公孙、杜钦、谷永、杜邺而己。仲舒
最醇正,又值武帝即位之始,初心清明,故异其对,而复再三询叩,得以罄其所
学。弘素曲学,又值不称旨罢免之馀,宜其姑为平缓无忤之说以取容,自不足责。
晁错知治体,善议论,非弘之比,又遇谦恭好问之主如文帝,且己尝受知,辱眷
於太子家令,言事之时,又非如仲舒泛泛下僚,猝奉大对之比,乃谆复乎五帝神
圣之说,赞颂不容口而略无建明,惜哉!钦、永阿王氏,论益卑矣。邺指陈外戚,
讥切丁、傅,稍不负方正之名。王吉、贡禹之正大,朱€、何武之刚方,必有嘉
论,惜史逸其传云。
    昭帝始元元年,遣故廷尉持节郡国,举贤良。
    五年,诏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
    六年,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有司者,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也;贤良、文学者,茂陵唐生、鲁国
万生、中山刘子、九江祝生与其徒六十馀人也。其建议之首曰:“有诏书,使丞
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所疾苦。”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
防淫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而後教化可兴,风俗可
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
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悉罢之。”御史大夫桑弘羊难之,以为此国家大业,所
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罢之不便。
    按:自孝文策晁错之後,贤良方正皆承亲策,上亲览而第其优劣。至孝昭,
年幼未即政,故无亲策之事,乃诏有司问以民所疾苦。然所问者盐铁、均输、榷
酤,皆当时大事,令建议之臣与之反覆诘难,讲究罢行之宜,卒从其说,为之罢
榷酤。然则虽未尝亲奉大对,而其视上下姑相应以义理之浮文者,反为胜之。国
家以科目取士,士以科目进身者,必如此然後为有益於人国耳(贤良及大夫问难
本末,见《征榷考》)。
    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地震,诏令三辅、太常、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地节三年,诏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
    诏曰:“乃者九月地震,朕甚惧焉。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士以正朕之不逮,毋讳有司。”
    神爵四年,令内郡国举贤良可亲民者各一人。
    孝元初元二年,以地震陇西郡,诏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
极谏之士。
    永光二年,以日食,诏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何武为京兆尹,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辟雅拜(行礼容拜也。辟犹盘旋也),
有司以为诡众虚伪,武坐左迁楚内史。
    孝成建始二年,诏三辅、内郡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建始三年,以日蚀、地震,诏:“丞相、御史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及内
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朕将览焉。”
    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
    元延元年,以日食、星陨、孛见,令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经对,与内郡
国举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令公卿与内郡国共举)。
    孝哀帝元寿元年正月,以日食,有诏令公卿大夫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等,
察举贤良方正及能直言者各一人。
    ◎西汉举贤良文学
    晁错(以太子家令举,迁授中大夫) 董仲舒(以博士举,迁授江都相) 
公孙弘(以博士举,迁博士待诏) 杜钦(以武库令举,迁授议郎) 严助(郡
举,擢授中大夫) 朱€(以博士举,迁授槐里令) 王吉(以€阳令举,迁授
昌邑中尉) 贡禹(以博士举,迁授河南令) 魏相(郡卒史举,迁授茂陵令)
 盖宽饶(以郎举,迁谏大夫) 孔光(以议郎举,迁授谏大夫) 谷永(以太
常丞举,待诏公车) 杜邺(以凉州刺史举,不及拜官,卒) 何武(以太守卒
史举,迁授谏大夫) 辕固(以清河王太傅举,寻罢归里) 黄霸(以丞相长史
举,迁扬州刺史)  朱邑(以太守卒史举,迁大司农丞)
    世祖建武六年十月,诏曰:“吾德薄不明,寇贼为害,强弱相陵,元元失所,
永念厥咎,内疚於心。其敕公卿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七年四月,诏曰:“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
下。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朕将览试焉。”
    章帝建初元年三月,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夙夜栗栗,不敢荒宁,
而灾异仍见,与政相应。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
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犹诲以贤
才,问以得人,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
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
前世举人贡士,或起川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
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五年二月朔,日有食之,诏:“公卿己下,其举直言极谏能指朕过失者各一
人,遣诣公车,将亲览问焉。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
    和帝永元六年三月,诏曰:“阴阳不和,水旱违度,思得忠良之士,以辅朕
之不逮。其令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内郡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
士各一人。昭岩穴,披幽隐,遣诣公车,朕将悉听焉。”帝乃亲临策问,选补郎
吏。
    安帝永初元年三月,日有食之,诏公、卿、内外众官、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
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五年闰三月,诏曰:“朕以不明,统理失中,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辅不逮。
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有道术、
达於政化、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行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
焉。”
    顺帝即位,诏公、卿、郡守、国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汉安元年二月,诏大将军、公、卿举贤良方正、能探赜索隐者各一人。
    冲帝即位,诏三公、特进、侯、卿、校尉,举贤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
人。
    桓帝建和元年四月,京师地震,诏大将军、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三年六月,诏大将军、三公、特进、侯,其与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
极谏之士各一人。
    永兴二年二月,京师地震,诏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
人。
    延熹八年正月,日有食之,诏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
    永康元年五月,诏公、卿、校尉举贤良方正。
    ◎东汉举贤良文学
    鲁丕(郡功曹举,迁议郎) 申屠刚 苏章 李法 爰延 崔る 周燮(不
就)刘瑜 荀淑 皇甫规 张奂 刘淑 刘焉
    魏明帝青龙元年,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一人。
    晋武帝泰始四年,诏公、卿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
    挚虞举贤良,与夏侯湛等十七人策为下第,拜中郎。武帝诏曰:“省诸贤良
答策,虽所言殊途,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欲详览其对,究观贤士大夫用心。”
因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曰(云云)。虞对毕,擢为太子舍人。
    阮种与诜、王康对贤良,俱居上第,即除尚书郎。然毁誉之徒,或言对者
因缘假托,帝乃更延群士,庭以问之。诏曰:“前者对策所问,未尽子大夫所欲
言,故复延见,其具陈所怀。”种策奏,帝亲览焉,又擢为第一,转中书郎。
    按:试贤良而至於再策,始於汉武帝之待仲舒,而晋武之时亦有之。盖於对
者数百人之中特拔之,而且再策之,可见二帝於策士之事究心如此。後世亦不过
付之有司,视以具文耳。
    唐制,天子自诏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材。其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
目而搜扬之。试之日,天子亲临观之,试己,糊其名於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
美官,其次与出身。
    元宗开元八年,上亲策应制举人於含元殿,谓曰:“古有三道,今减从一道。
近无甲科,朕将存其上第,务收贤俊。”仍令有司设食。
    石林叶氏曰:“汉举贤良,文帝二年,对策者百人,晁错为高第。武帝元光
五年,对策者亦百馀人,公孙弘为第一。当时未有黜落法,对者皆预选,但有高
下耳。至唐,始对策一道而有中否,然取人比今多。建中,姜公辅等二十五人;
太和,裴休等二十三人;其下如贞元中,韦执谊、崔元翰、裴等皆十八人;
元和中,牛僧孺等;长庆中,庞严等,至少犹皆十四人。”
    容斋洪氏《随笔》曰:“唐德宗贞元十年,贤良方正科十六人,裴为举首,
王播次之,隔一名而裴度、崔群、皇甫继之。六名之中,连得五相,可谓盛矣。
而邪正不侔,度、群同为元和宰相,而以聚敛贿赂亦居之,度、群极陈其不
可,度耻与同列,表求自退,两人竟为所毁而去。且三相同时登科,不可谓无
事分,而玉石杂糅,薰莸同器,若默默充位,则是固宠患失,以私妨公,裴、崔
之贤,谊难以处也。本朝韩康公、王岐公、王荆公亦同年联名,熙宁,康公、
荆公为相,岐公参政,故有‘一时同榜用三人’之语,颇类此云。”
    天宝十三载,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其词藻宏丽,问策外更试诗、赋各一道。
制举试诗、赋自此始。
    宪宗元和元年,敕制举人试讫,有通夜纳策,计归不得者,并於光宅寺止宿,
金吾卫使差人监引至宿所,切加句当,勿令喧杂。
    是年,策贤良,诏杨於陵、郑敬、李益、韦贯之同考核。贤良牛僧孺、皇甫
、李宗闵条对甚直,无所畏避,考官第其策居三等。权幸恶其诋讦,而不中第
者乃注解其策,同为唱诽,贯之等皆坐贬黜。
    致堂胡氏曰:“制策亦以空言取人,然其来最古,得人亦多;至於末流,应
科者既未必英才,而发问之目往往摘抉细隐,穷所难知,务求博洽之士,而直言
极谏之风替矣。要必深诏中外,精求方闻,有学行者勿令先献所业,直召至殿廷
而亲策以当世之急务,与夫政事之阙失,使举古治宜於今者,如其可采,则就加
任使,以合於尧舜奏言试功之举,则瑰玮杰特之才不困於簸扬淘汰,而国家收多
士之实用矣。”
    文宗太和三年,贤良、前进士刘ナ对策切直,指陈时事,不避贵近,言辞激
切,士林感动。考官冯宿、贾饣束、庞严等有所畏忌,不敢上闻,随例摈斥,议
者不平。谏臣或将其策白於宰臣,宰臣怯惮,亦不敢为之明白。同对李抗表请
让官於ナ,不报。
    按:既曰制科,则天子亲策之,亲览之,升黜之权,当一出於上。汉武帝之
於董仲舒也,意有未尽,则再策之,三策之;晋武帝之於挚虞、阮种亦然。公孙
弘所对,太常奏为下第,而帝擢为第一。盖汉世人主於试贤良,皆亲第其优劣,
臣下所不可得而轩轾也。唐之制科,则全以付之有司矣,故牛僧孺辈以直言忤权
幸,则考官坐其累;而刘ナ所陈尤为忠愤鲠切,则自宰相而下皆不敢为之明白。
虽是当时阉宦之势可畏,亦由素无亲览之事,故此辈得以劫制衡鉴之人也。
    ◎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