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

第21节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第21节

小说: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问题;故事能量的源泉是什么?它是如何使观众如此失魂落魄用心关注的?故事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只要艺术家主观地探索创作过程,便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了理解故事的材质及其工作原理,你必须从里到外地去审视你的作品,从你人物的内心,通过人物的双眼看外面的世界,把自己当作活生生的人物,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故事的境界。为了潜入这一主观且需高度想象的视点,你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你所创造并打算进入的这个角色,即一个人物,或者具体而言,一个主人公。因为,尽管主人公也像其他任何人物一样,但作为故事的根本和中心角色,他体现了绝对意义上的人物的方方面面。

    主人公
    一般而言,主人公是一个单一的人物。不过,一个故事可以由两人驱动,如《塞尔玛和路易丝》;由三人驱动:《伊斯特维克的女巫》;或者更多:《七武士》或《十二金刚》。在《战舰波将金号》中,是整个阶级的人,即无产阶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合主人公。
由两上或两个以上人物构成一个复合主人公,必须达到两个条件:第一,谜签粤的所有个体必须志同道合,拥有同一个欲望.第二,在为了满足这一欲望而进行的斗争中,他们必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荣皆荣,一损俱损。在一个复合主人公之内,动机、行为和结果都是共通的。
    另一方面,一个故事也可以有一个多重主人公。与复合主人公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物具有各自不同的欲望,各谋其利,各承其害:《低俗小说》、《汉娜和她的姐妹们》、《门第》、《食客》、《循规蹈矩》、《早餐俱乐部》、《饮食男女》、《征服者佩利》、《希望和荣耀》、《崇高理想》。罗伯特?奥尔特曼是这一设计的大师:《婚礼》、《纳什维尔》、《短片剪辑》。
    在银幕上,多重主人公故事可以远溯至《大饭店》;在小说中,则更为久远:《战争与和平》;在戏剧中还要古老:《仲夏夜之梦》。多重主人公故事变成多情节故事。这些作品不是通过一个主人公(无论单一还是复合)的集中的欲望来驱动故事的讲述,而是将一系列小故事编织在一起,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独立的主人公,用以创造出一个具体社会的动态图景。
    主人公不一定是人。它可以是一个动物:《小猪宝贝》;一个卡通形象:《班尼熊》;甚至是一个非生物,如儿童故事《能干的小火车头》中的主角。任何东西,只要能被给予一个自由意志,并具有欲望、行动和承受后果的能力,都可以成为主人公。
    主人公甚至还可以在故事的中途更换,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精神病患者》便是这样做的,使浴室谋杀成为一个情感与形式的双重震荡点。主人公一死,观众暂时迷惑不解:这部影片到底是写谁的?答案是一个复合主人公,因为受害者的妹妹、男朋友和一个私人侦探把故事接了过来。不过,无论故事的主人公是单一、多重还是复合,无论其人物塑造特征如何,所有的主人公都有标志性特点,而其中的第一个特点便是意志力。
    主人公是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物。           
    其他人物也许冥顽不化,甚至麻木不仁,但主人公必须是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不过,这种意志力的多寡也许无法精确地量化。一个优秀故事并不一定非得是一个巨人般的意志对抗绝对不可避免的势力的斗争。意志的质量和它的数量同等重要一个主人公的意志力也许不及《圣经》中以忍艰耐劳著称的约伯,但其意志力必须足以在冲突中支撑其欲望,并最后采取行动来创造出意义重大而且不可逆转的变化。     
    而且,主人公意志的真正力量也许会隐藏在一个被动的人物塑造之后,比如,《欲望号街车》中的主人公布兰奇?杜波依斯。 第一眼看来,她似乎软弱、飘浮而且没有意志,如她所说,只是想生活在现实中。可是,在她脆弱的人物塑造特征底下,布兰奇的深层性格中却拥有一个坚强的意志,驱动着她不自觉的欲望:她真正想要的是逃避现实。所以,布兰奇尽其所能,以在这个吞噬她的丑陋世界中得到一些缓冲:她表现出大家闺秀的丰采,在家具破损处放上漂亮的垫布,给裸露的灯泡加上灯罩,企图把一个笨蛋变成魅力王子。当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时,她便采取了逃避现实的最后方式——她疯了。    
    另一方面,布兰奇只是显得被动,但主人公真的是被动的却是个令人遗憾的通病。如果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任何需要, 不能作出任何决定,而且其行为也不能产生任何层次的变化,那么,这个故事便不成其为故事。     
    主人公必须具有自觉的欲望。
    主人公的意志驱动一个已知的欲望。主人公具有一个需要或目标,一个欲望对象,而且他知道。如果你可以把你的主人公拉到一旁,在他耳边悄声问:“你需要什么?”他应该明确回答:“我今天想要x,下周想要Y,但我最终要的是Z。”主人公的欲望对象可以是外在的:《大白鲨》中鲨鱼的毁灭;也可以是内在的:《长大》中的长大成熟。无论内在或外在,主人公知道他想要什么,而且对许多人物来说,一个简单、明了、自觉的欲望便已足够:
    主人公还可以有一个自相矛盾的不自觉欲望。
    不过,最令人难忘、最令人痴迷的人物往往不仅只有一个自觉的欲望,还会有一个不自觉的欲望。尽管这些复杂的主人公不知道其潜意识的需要,但观众能够感觉到,并发现这些人物的内心矛盾。一个多层面的主人公的自觉欲望和不自觉欲望是互相矛盾的。他相信他所需要的东西与他实际上需要而自己并未觉察的东西相互对立。这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一个人物的潜意识欲望碰巧正是他所明确追寻的东西,那么这个潜意识欲望的设置便毫无意义。
    主人公有能力令人信服地追求其欲望对象。
    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必须恰如其分。他所具备的素质组合必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且与他所追求的欲望构成适当的平衡。这并不是说,他必须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他也可能失败。但是,人物的欲望必须是现实的,足以让观众相信他有能力做到观众看到他正在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具有实现欲望的机会。
    主人公必须有至少一次实现欲望的机会。
    观众决不会有耐心奉陪一个不可能实现其欲望的主人公。原因很简单:没有人相信他们自身的生活中会有此事。没有人会相信,他的生活中就连实现愿望的最小的希望也没有。但是如果我们将镜头对准生活,所有的大全景也许会引导我们作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在浪费他的宝贵时间,死的时候都带着一种未偿宿愿的遗憾。用亨利?大卫?梭罗的话说:〃大众都过着一种默默绝望的生活。”这一痛苦的见解也许不无道理,但我们不能允许自己相信这一点。相反,我们总是把希望保持到最后一刻。    
    希望毕竟是非理性的,它仅仅是一种假设:“如果这样… 如果那样……如果我多学一点……如果我多爱一点……如果我对自己要求更严一点……如果我彩票中奖……如果事情发生变化,那么我将会有机会得到我生活中想要的东西。”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我们,我们都心怀希望。因此,一个主人公如果绝对没有希望,如果毫无能力实现其欲望,那么他便不可能激起我们的兴趣。
    只要未到故事主线的终点,只要服从环境和类型所决定的对人的限制。主人公就有意志和能力追求其自觉和/或不自觉的欲望。
    故事的艺术不是讲述中间状态,而是讲述人生钟摆在两极之间摆动的情形,讲述生活在最紧张状态下的人生!我们探索事件的中间地带,但只是将其作为通向故事主线终点的一段途径。观众感觉到了那一极限,并希望故事能够到达那一极限限因为,无论故事背景是个人化的还是史诗化的,观众都会本能地在人物及其世界周围画上一个圆圈,一个由虚构现实的性质所决定的事件圆周。这种故事主线可以内及灵魂,外达寰宇,或内外并趋。因此,观众期望讲故事的人是一个具有眼光的艺术家,能够将故事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推进。
    故事必须构建出一个观众无从想象出另一个的最后动作。
    换言之,一部影片不能把观众送到街上后,还要他们在脑海中对故事进行重新改编:“倒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不过她是不是应该跟父亲和解?她在搬到麦克那儿去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跟埃德断了才好?她是不是应该……”或者:“结尾挺悲的……那家伙就那么死了,可他干吗不叫警察?他的仪表盘底下不是藏了一把枪吗?难道他不应该……”如果人们走出影院后还在想象他们认为在我们给予他们的结尾之前或之后他们本应看到的场景,那么他们肯定不是满意的观众。我们的写作水平应该在观众之上。观众希望我们把他们带到人类经验的极限,带到所有问题都得到回答、所有情感都得到满足的地方——线索的终点:
    是主人公把我们带到这一极限。他必须发自内心地去追求他的欲望,一直到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堪称人类经验的极限的地方,以达于绝对而又不可逆转的变化。话说回来,这并不是说你的影片不能有一个续集;你的主人公还可以有更多的故事要讲。我是指,每一个故事都必须能够自圆其说。
    主人公必须具有移情作用;同情作用则可有可无。
    同情是指可爱。例如,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安或斯潘塞?特蕾西或凯瑟琳…赫本所扮演的典型角色:在他们登上银幕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会喜欢上他们。我们愿意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家人或恋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可爱性,并能唤起同情。而移情却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反应。
    移情是指“像我”。在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观众发现了某种共通的人性。当然,人物和观众不可能在各方面都相像;他们也许仅仅共享一个素质。但是人物的某些东西能够拨动观众的心弦。在那一认同的瞬间,观众突然本能地希望主人公得到他所欲求的一切。    
    观众这种不自觉的心态逻辑大略是这样运转的:“这个人物很像我。因此,我希望他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因为如果我是他,在那种情况下,我也想得到同样的东西。”关于这种联系,好莱坞有许多同义语:“一个可以追随的人”、“一个可以为之喝彩的人”。这一切都是描述观众心灵中所产生的与主人公的移情联系。被如此打动的观众可能会移情于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但是他们必须移情于你的主人公。不然的话,观众与故事之间的纽带便会被割断。     

    观众纽带
    观众的情感投入是由移情作用来固着的。如果作者未能在观众和主人公之间接上一根纽带,那么我们就无法投入到影片中,也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情感投入与是否能唤起博爱和同情毫无关系。我们的移情作用,其原因即使不是自我中心的,也是非常个人化的。当我们认同一位主人公及其生活欲望时,我们事实上是在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欲望喝彩。通过移情,即通过我们自己与一个虚构人物之间的替代关系,我们考验并扩展了我们的人性。故事所赐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机会:去体验我们自己的生活以外的生活,置身于无数的世界和时代,在我们生存状态的各个深度,去追求、去抗争。     
    因此,移情是绝对的,而同情却可有可无。我们都遇到过不能引起我们同情的可爱的人。同理,一个主人公可以是招人喜欢的,也可以不是。由于不明白同情和移情之间的区别,有些作家自然而然地设计出好人英雄,害怕如果明星角色不是一个好人,那么观众便不会认同。然而,由迷人的主人公主演反而在商业上失败的影片已经不计其数。可爱性并不是观众认同的保证;这只不过是人物塑造的一个方面而已。观众只认同深层人物性格,即通过压力之下的选择而揭示出的天性。
    乍看起来,创造移情似乎并不困难。主人公是人;观众也都是人:当观众昂首仰望银幕时,他能看出人物的人性,感觉到自己也分享这一人性,因之与主人公之间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一头扎进故事里面。实际上,在伟大作家笔下,即使是最不能同情的人物也能被赋予移情作用。
 例如,麦克白,从客观上看,他是那样地邪恶。他乘国王熟睡之机残杀了这位仁慈衰老的国王,而国王从来没有伤害过他——实际上国王被害的当天正准备要提升麦克白。麦克白随后又谋杀了国王的两个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