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6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我跟一些同学们说,有学问没有德行,不能教化众生,不能自度,你教化众生,众生不听你的。所以大乘在现代社会我们能看见,特别是在西方,西方人尊重小乘,没有把大乘放在眼里。什么原因?小乘著重律仪,虽然在见解、在思想、在智慧上比不上大乘,但是他那个威仪值得人尊敬,他还守规矩。大乘人今天把律仪舍掉了,不再讲求,所以在仪表形象上输了,社会大众对你不尊重。为什么孔老夫子教学要把德行摆在第一?言语摆在第二?然后再教你这两样东西没有学好,其他的不要学了。佛教学生,大小乘经论里都讲,「入佛门,五年学戒」,我们今天把这个教诲疏忽了。从前是五年专精戒律,戒经里面佛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这个话讲得很重。小乘最重要的是《沙弥律仪》,比丘的律仪,佛家常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疏忽掉了。所以虽然学大乘,能不能成就?可以成为一个佛学家,成为一个佛学的学者,可以在世间拿几个博士学位,与了生死毫无交涉,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
我们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自己不能不知道,如果是为在世间博取虚名,已经就有过失,天台大师讲名字位中,说实在话我们连这个都无法承担。名字位中至少他还有个形象,我们今天形象都没有了;没有真正用功夫,但是他还有形象,样子还在。我们今天样子都没有了,佛菩萨看到今天的佛教,流眼泪!我们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够不认真,不能不努力,不能辜负佛祖。罪过很重,果报可畏。今天我们自己学什么,我们拿什么帮助别人?印光法师给我们做个示现,因果教育,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自己修学,帮助别人,因果教育要摆在第一。要特别重视根本的根本: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的详细说明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重要的助修是《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增注》,《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主,这两种是帮助。这三经就是净业三福,是佛法修学的根基、根本。现在请看大科第二段,「现自在用」:
【如是坐已,其诸菩萨身毛孔中,一一各现十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宝种种色光明。】
『如是坐已』,十方来集的菩萨他们都坐定了,坐定之后每一位菩萨的毛孔放光,不是普通菩萨,全是法身大士,他才有这个能力。『一一各现十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海微尘数,都是讲的数量,比喻数量。『一切宝种种色光明』,毛孔放光。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菩萨也是用示现来赞叹佛德。菩萨是佛的学生,学生把他自己修学的成绩呈现出来,这是赞叹老师,老师教导有成就。菩萨呈现的不是一篇文章、不是一次讲演,实德,真正自行化他的德相,做为赞叹供养。清凉讲得好:「谓尘尘近佛,念念益生」,益生是利益众生,菩萨心里面只有两桩事情,上求下化,其他的没有杂念、没有邪念。我们今天是不是这样学法?上求,尘尘近佛,尘尘是形容,形容时时刻刻不离开佛。佛在哪里?经典就是佛,我们是不是心心都住在经教上?我学哪个法门、学哪部经,经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这部经,你尘尘近佛了!
经典里面所教导我们的一定要落实利益众生,我为谁学的?为什么人修的?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为他们修,我为他们学习。这一念心就是菩提心里面回向发愿心,就是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讲的菩提心:大悲心,不为自己为众生,念念求落实。落是什么?地藏菩萨教我们孝亲,你要是说我们的亲人不在,错了,大乘戒经里面,「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怎么能说亲人不在?儒家讲的,年龄比我大二十岁的,我就要把他看作我父亲这一辈的,以事父母之礼来对待;年龄大过我十岁的,我要把他看作长兄,以长兄之礼事之。我们现在提倡星期六的温馨晚宴是我们学菩萨道的落实,你看看来参加的都是老人,我看得很清楚,都是没有人照顾的老人,他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把三福「孝养父母」在这个地方落实。我能孝养他,我们的父母就有人孝养,到我们自己衰老的时候就有很多年轻人来孝养。诸位一定要记住「种善因,得善果」,我们所学的全部在这个地方落实,否则的话所学非所用,你学它干什么?你学它有什么意思?
大经上常常讲一切众生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佛是老师,奉事师长。我们在这里修慈悲心,在这里修十善业。慈悲心、十善业不是口头上说的,是要做到。以大慈悲、以十善业、以四摄六度,显示这个团体的六和敬,让这些老人参加晚宴就像一家人一样,真的有温馨。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出家人,出家人比人高一等」,这就错了。你看看戒经,出家人要孝顺父母,「这个人不是我的父母」,他真的是我父母,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现在没有神通,不知道前世,如果一旦你得天眼通,你得他心通、得宿命通,你会看到大地众生确确实实无量劫来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不是家亲眷属怎么会聚集在一起?我们要听佛的话,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就是学佛,这就是行菩萨道。全心全力把这个事情做好,认真负责。我们自己虽然晚上不吃,我们招待他们,全心全力为他们服务,要有这个心:我为父母服务,我为未来诸佛服务,我说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一光中,悉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皆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这境界真的不可思议,菩萨毛孔放光,每一个人所放的光都是十个世界海微尘数的一切宝种种色光明,一一光明当中又现十个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像他自己一样都坐在莲华藏师子之座。佛放光,光中化佛,菩萨放光,光中化菩萨,我们在经上读到「光中化佛无数亿」,此地菩萨光中化菩萨也是无数亿。这个境界重重无尽,我们世间人要不是佛这样给我们说,我们作梦都想不到,怎么可能想到这样殊胜庄严的境界?於是我们明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真实的境界,决不是人能够想像得出来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八卷) 2002/1/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8
请看「如来现相品」,现自在用,第三句:
【此诸菩萨,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
这是菩萨能入微尘,微尘是依报里面最小的,这个境界是事事无碍的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确实是不可思议。清凉大师注解说,这里头有两个意思,「一切施设依正等尘,一一称真故。」这是从理上来说的,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证实。为什么?一切施设就是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所有的性相、理事、因果,这里头依正庄严都是微尘的一合相,所以一一称真。这个「一一」,小的来讲就是微尘,一一微尘,大的来讲是世界。这个世界不是讲我们这个地球,地球太小了,这个世界是讲一尊佛的教化区,我们常讲三千大千世界,是这个意思。一一称真,因为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不论怎么变,本质没有变,真性没有变,所以哪一法不称真?宗门大彻大悟之后,我们常讲明心见性,性在哪里?学人往往随拈一物,做一个示现,祖师就给他印证。我们随拈一物行不行?不行。后世的禅人往往学古人的这种形象,实际上并没有悟。宗门这些公案很多,确实是要真实功夫,决定不是虚妄的。你有没有功夫、有没有真实的见地,祖师大德明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契入境界还是狂妄的戏论。末法时期,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明了。
第二个意思「约观心,众生意识所缘,即是法界。」这个说法好,也是事实,确确实实是什么法界?一真法界。我前面说的话,意思都含著,一一微尘是真法界,没有不称真性的,所以大乘经里面常讲「性相不二,理事一如」,这个话意思很深很广。众生包括我们,我们的意识所缘就是一真法界,但是迷而不觉,不知道是一真法界,於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在这里面去受用苦乐忧喜舍,这是冤枉,不得正受。
「安立」从哪里来的?大师说,「例依名相分别而转,是谓安立」,由此可知,这个安立不是真的,这个安立就是唯识所变。我们被名、被相,从名字这个形相我们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安立是这么生起来的。「妄故为尘,体皆可依」,因为我们迷了,迷了之后真的见不到,见到的是虚妄的,就是著相,见到妄相。《金刚经》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说这个话意思是什么?意思教你不要著相,在形相上或者此地讲的名相上、名字形相上不要起分别执著,不要生妄想,那你就对了。为什么?「体皆可依」,体是法性,体是一真法界。「是名大刹」,大刹就是毗卢遮那如来的一真法界,这一真法界遍一切处,无处不是,这叫大!
「皆有觉性,是曰如来」,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动物有觉性,植物细细的去观察它也有觉性,它也有知觉,我们现在说它为生物,不同於矿物。矿物有没有觉性?还是有,它的觉性比动物、比植物还要隐微,不容易觉察,也就是迷得太深太深,称它作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这个我们要用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这个人的身体,身体是由许许多多器官组成的,有一些器官感应非常灵敏,有一些器官感应就很迟钝。如果某一部分、局部有故障,麻木不仁,像医药里麻醉药一样,某一个部分麻醉完全失去知觉,它有没有知觉?有!过去有知觉,现在失去了,失去的知觉还能恢复,可见得它是有,它不是没有,他要是没有,那怎么能恢复?佛在《般若经》上讲的「一合相」,那个道理微妙极了!我们假设那个一就是微尘,合是组合,我们人的身体是一微尘组合的,是许许多多微尘组合的,树木花草还是一微尘组合的,泥沙石块也是一微尘组合的,它是一个东西。一微尘从哪里来的?一微尘是真如自性的相分,唯心所现,它怎么会没有觉性?土地有土地神,山川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树有树神,石头也有灵性,灵性就是觉性。「是曰如来」,如来这个名词含义就深了。
这一句是讲「菩萨证入众生性海」,凡是一切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菩萨怎么证入的?这一句经文里面,清凉大师科题「菩萨入尘」。『此诸菩萨』,这是讲十方所有一切菩萨,『悉能』,都有这个能力,『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菩萨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无处不在,一一微尘都有无量无边世界海微尘数的菩萨,这是华严不思议的境界,事事无碍的法界。这是为我们说的事实真相,这才叫大自在。
【彼一一尘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诸广大刹。】
经文这个『十』不是数字,诸位一定要明了,「十」代表圆满,也就是代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如果把十看成是数字那就错了,为什么?那变成有量。心性是无量的,心性里面所具足的智慧是无量的,德能是无量的,相好是无量的。心性所现的微尘,一微尘具足圆满的心性,所以它是无量的。我们毛孔无量、毛端无量、微尘无量,这是微尘里面含广大刹土。这种境界,佛经里面讲的自在,我们天天念《心经》「观自在菩萨」,他怎么自在我们都不知道,读了这段经文才知道,自在不可思议,自在决定不是我们思量所能及的。读了《华严》这才真正明了,诸佛菩萨的境界不可思议。
【一一刹中,皆有三世诸佛世尊。】
这个『刹』诸位要记住,尘中现刹,一微尘里头现无量无边的佛刹,每一个佛刹里面都有『三世诸佛世尊』,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清凉大师注解,「随世俗故,说有三世」,皆有三世诸佛世尊,三世是随世间人的见解来说;「全称性故,并在尘中」,这就是说明没有一法不称性。微尘称性,性没有大小,性没有障碍,所以微尘能容佛刹。这个真的不只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是有量的,这是无量的。芥菜子很小,像芝麻一样,须弥山在里头。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怎么装进去的?我们没有法子了解。这是不思议境界,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这个境界要跟芥子纳须弥那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事不同,理是一个,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
【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
十方来集的这些菩萨,『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这是「菩萨往供」,这个地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