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317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发心请讲这部经,我也很有兴趣,希望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这部经上,在这个期间把其他经论暂时统统放下,希望把这部经讲圆满。
  《华严》这是我第二次讲。这一次难得,我们留下录像带,同时也在网路上上网,许许多多地区同修同时都能够收看得到。怎么说我对於净土的信心从这部经上生的?是讲这部经讲了多年之后,有一天忽然起了一个疑问:文殊、普贤是华严会上菩萨的首领,华严海会菩萨无量无边,这两位菩萨是上首,是毗卢遮那如来得力的助教,两个助手。我忽然想到,他们两位修的是什么法门?在「入法界品」最后面看到了,这两位菩萨都发愿求生净土。我们对这两位菩萨崇敬备至,没想到这两位菩萨修净土,发愿往生。再仔细观察,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传法之人,善财修什么法门?这当然是文殊菩萨传给他的,仔细一看,他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这是我当时感到很大的震撼,是我意想不到的,从头仔细再去思惟观察,一点都不错。
  善财得到文殊的真传,在文殊会上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已经成了法身菩萨,在华严会上是圆教初住的果位。离开老师出去参学,第一个遇到吉祥云比丘,这是《四十华严》上写的,《八十华严》里面称为德云比丘,是一个人,这是翻译的人不相同。吉祥云比丘教他什么?教他念佛法门,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吉祥云比丘给善财童子开示,讲了二十一个念佛法门。二十一不是数字,是表法,是密宗里头代表大圆满。二十一门全是念佛法门,这就是包括了佛法里面所讲的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念佛法门。
  我们不读《华严》不知道,读了《华严》才晓得,原来《华严经》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是以念佛法门为主,其他的法门为宾,或者是《华严经》上讲的为伴,「主、伴」,则一切法门都是念佛法门;如果是以禅为主,念佛法门也是禅门。所以佛法里面讲主,这个「一」不是专一,这个诸位一定要记住,他这个一,是讲任一,所以它是平等法,「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一。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做主,其余无量无边法门都是伴,主伴圆融,主伴是一不是二,这是华严境界。於是所有法门高下、偏圆,这些争论、意见全都消融了。
  吉祥云比丘教给善财念佛是什么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修学的方法,它是一期九十天,像我们现在打佛七,一期是七天。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这里面昼夜不能睡眠,真叫勇猛精进,不可以坐下来,当然更不能躺下来,他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动,我们讲经行,绕佛经行。绕累了,可以站著念佛,可以拜佛,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著,不可以睡觉,勇猛精进。这要有很好的体力的人才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众生,业障很重,换句话说,没有这个精神。在这个地方,我们学到了一个修学的方法,那就是念佛一定是以绕佛为主。我们看到很多打佛七,主七师不懂得这个道理,他止静的时间太长,绕佛念佛时间太短,这个不太如法。念佛堂应当尽可能用绕佛,符合吉祥云比丘教导的方法。绕佛绕得很久,累了,止静休息几分钟,休息的时间不能太长,继续还是要起来绕佛,这样才好。
  在末法,诸佛菩萨观机授法,佛菩萨慈悲到极处。我们今天没有这个体力,没有这样的精神,怎么办?谛闲老和尚教的方法就非常适用,他教给他的徒弟锅漏匠,方法好。教你二六时中专持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你可以绕佛去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你坐著休息也行,你躺著休息也行,这个好,身心都没有压力。休息好了之后,赶紧起来再念,他用这个方法,三年就成功了。不拘形式,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无拘无束。
  我看到这种方法,所以我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念佛堂分成三个区域,靠著念佛堂大殿这个边缘,就是绕佛。佛像最好能供在念佛堂当中,它后面可以绕,这是最如法的,绕佛。如果场地太小,佛像供在一边,在佛前绕也可以,这都是看环境我们怎么样来设计。当中这个地区,就是佛像当中这个区域,拜佛!有人他止静坐久的时候,他想活动活动,就可以拜佛,拜完了再去绕佛。另外有一个区域,可以让他止静。实在是拜累了、绕累了,他可以在那个地方坐著念佛。坐著可以不必开口,心里头默念,耳朵听。经行绕佛,决定要出声,不可以不出声的。拜佛不要出声,诸位要知道,拜佛出声伤身体、伤气,心里头默念。止静,坐在那个地方,也可以不出声,养神。这个方法好,没有压力,而且念佛堂可以不必请法师来带,现在用念佛机就可以了,只要佛号统一,声调均匀、整齐,这是庄严道场。
  我们在国外提倡这个方式,有许许多多道场采取这个方法,告诉我效果非常好,可以日夜不间断,可以常年不间断。人哪有那么多精神?不是的,他有来来去去的。因为念佛堂是开放的,随时可以进去。我有一个钟点时间,我去念一个小时;我有半天时间,我去念半天,到我有事情,随时离开,不要给任何人打招呼。进念佛堂也不要给人打招呼,进念佛堂统统止语,只有一句佛号,不可以说任何话,也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你愿意绕佛,你就参加绕佛的队伍;你愿意止静,你就到旁边去静坐,完全自由,没有一丝毫限制,这个方法很适合现代人用,而且效果非常殊胜。
  我们从《华严经》上学到的,善财童子第一个参访那个意义很深,我们中国人一般讲的「先入为主」。头一个参访的善知识,这是为主;到第五十三参最后一位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这才省悟过来,善财童子彻始彻终,就是修的念佛法门,持名念佛。我们才晓得文殊、普贤跟善财没有两样,全都修这个法门。开无量无边法门,那是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对这个法门有疑惑,不能深信,不愿意修学,文殊、普贤就开无量无边法门,任凭选修。但是你真正能够修成法身菩萨了,到了华藏世界,文殊、普贤还是用这个方法劝你到极乐世界去,去见阿弥陀佛,这在华严会上我们看到。
  「十地菩萨,初后不离念佛」,完全接受了两位大菩萨的教诲。地上菩萨,初是初地,后是等觉,这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修什么?都是修念佛法门。我是看到这样的经文,死心塌地了,不再有任何疑惑,疑根拔掉了。所以我入净宗,专修念佛,是得力於《华严》。在台中李老师虽然苦口婆心的教诲,我都没有完全接受,到我自己讲《华严经》,我才恍然大悟。不过在台中那段时间,李老师没有把《华严经》这些经文告诉我,如果他老人家拿《华严经》这些经文来教我的话,我当时肯定也就接受了。所以我在一般讲也是很难度的一个众生,总算是善根、福德、因缘都还不错,费的时间并不多,我就入门了。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佛门同修,对这个法门认识还不清楚,还在犹豫旁徨,这非常可惜!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在讲《无量寿经》、讲《华严经》的时候,都跟诸位详细介绍过。第五句:
  【毛孔现光主药神,得大悲幢速赴一切病境界解脱门。】
  这一段,清凉大师注解得很多,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我把重要的文念一念,「以慈善根力,放月爱等光,身心两病,才念便灭。」《疏》里头的文不多,但是这几句话里头的意思很深、很长,与我们现在一切众生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仔细看看菩萨的德号,『毛孔现光』,这个意思很深。「毛孔」是正报里面最小的,佛经上常常用这些名词;「微尘」是依报里头最小的。放光,放什么光?放无量无边大圆满光明。大经里面常讲,诸佛如来在毛孔里面转大法轮,讲经说法,无量菩萨聚会,毛孔没有放大,菩萨这个会场并没有缩小,这是不思议的境界。大小是一不是二,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事事无碍境界。这我们很不容易懂,如果说大容小,我们好懂,小怎么能够容大?理很深,确确实实是事实,我在此地不必细说。同修们有怀疑,就像禅宗大德所说的话,你慢慢去参去,对你会有受用。如果给你说破了,把你的悟门堵塞了,那不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法是提起你的疑情,你好好去参究。
  菩萨放光,诸位要晓得,这个光是智慧光。说慧你一定要联想到,慧从哪里生的?从定生的;定怎么成就的?从戒来的。所以你一定要想到戒定慧三学,用戒定慧三学治一切众生的病根。所以他修的法门是『得大悲幢速赴一切病境界』。「大悲」是动力;「幢」是表高显、非常明显,非常殊胜、非常明显,快速的帮助一切众生。所以佛家常讲「佛门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道理在此地。清凉大师注解里面他是讲「以慈善根力」。慈善根力,《涅盘经》上所说的就是「菩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
  现在世间一般社会大众,每天工作很勤劳,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勤劳的去工作?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古人说得好,总不外乎名利,一种人追求名,一种人追求利。因为有名利可求,有名利可得,他就精进努力不懈。佛菩萨、声闻、缘觉这些人,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享受他也不要了,贪瞋痴慢他断干净了。我们要问问,什么力量推动他?他在那个地方勤苦教化众生,不辞辛劳。观察众生的根性,应以什么身分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分;应以什么方法教诲,他就采用什么方法。所以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没有一定的方法,永远不休息。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总结「无有疲厌」,我们要问,这是什么力量推动他?总不是名利,现在在此地晓得,「慈悲喜舍」,所以说慈悲为本。这些大圣人不辞辛劳教化众生,慈悲是动力,他在这里推动的。所以佛在经上讲,「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佛家讲慈悲为本是从这儿来的。
  慈悲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之体,《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菩提心的作用,讲了两种,深心、大悲心。我们听了这个名相,很不容易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也讲菩提心,名称跟《起信论》里头不一样,经上讲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作用是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比较清楚一点。原来直心就是至诚心,大悲心就是回向发愿心;深心是相同的,经论是相同的。有体有用,一而三,三而一。作用说了两个,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也就是说,菩提心,这是至诚心,至诚心怎样对自己,至诚心如何对待人,所以作用就说了两个。
  儒家也讲这个,《大学》里面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家讲的菩提心,诚意就是真诚心,这是说体。起作用,儒家只讲一个「正心」,佛家讲得详细。佛家讲起作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儒家自受用、他受用合在一起,只说正心。然后才讲到落实,落实到生活上,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落实了,这个说得很清楚。佛法里面讲深心,自受用,什么叫深心?古德有一个解释,好善好德。好善,止於至善,我们现在提倡的纯善纯净,纯善纯净是自受用。对待别人大慈大悲,就是大悲心,就是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那个意思圆满,回向是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一切成果,自己不享受,回过头来供养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发愿,那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要用我们现前境界的话来说,一定要发愿做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义务工作者,贡献我们自己的精神体力,为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这就是真正回向发愿心,完全落实世尊教诲我们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所以我们要晓得,佛在经论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慈就是菩提道,要跟悲合起来也行,慈悲就是菩提道,慈悲就是诸佛如来,慈悲就是法身菩萨。慈,「与众生乐」。不但是有这个心,要有行为,帮助众生得乐,这叫慈;帮助众生离苦,这叫悲,所以慈悲常常是连在一起讲的。懂得这个意思,经文就好说了,菩萨是以大慈悲,「幢」就是非常明显的大慈悲,这个力量在推动。众生苦难太多,苦难太迫切,赶快去救他,赶快去帮助他。我们怎么帮助?我们怎样拿出具体的行动来?自己要真修、真干。我自己不真修,众生就多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