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触犯禁令的共有460余人,这460多个人都被活活埋在咸阳城外的大坑中。始皇又诏告天下,此后若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必将严惩不贷,并将有过失的诸生发配到边远地带。又过了一段,始皇命人假装冬季在骊山上种瓜结出了果实,让诸生前去观看,暗中埋伏了大批武士,将他们活埋,共有700多人遇难,这就是坑儒事件。二世统治时期,也曾发生过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当时作为“官学”的法家对“私学”儒家的排挤,是加强中央专制的需求,它沉重打击了儒家学派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对文化极为严重的摧残,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始皇实行很严酷的法治,设立连坐诛族的重刑。人们动辄触犯刑律,人心惶惶。他还多次巡游,炼丹寻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耗费了巨大的人力才力,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在他死后,胡亥实行更残暴的统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更加残酷。在埋葬始皇时,他命令后宫没有生子的人一律殉葬,并把修建陵墓的人统统埋在墓中,并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狗马禽兽以供游猎,横征暴敛,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公元前209年7月,秦二世命令阳城(今河南阳成县)地方官征调九百名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去防守边疆。这九百名壮丁由两位都尉带领,他们从壮丁中选了两个屯长作为帮手,其中一个是陈胜,另一个是吴广。当这行人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大泽乡地势低洼,路已经不能再走。雨下了好几天都没有停,这些人都心急如焚:这样耽误了下来,即使以后日夜兼程,也没有办法按时到达渔阳城了,而按照秦朝律令,误期是要被砍头的,若明知误期还继续前行,那无疑是去送死。陈胜、吴广便商议举行起义,他们认为前行是死,逃走也是死,不如兴大事起义兵,推翻秦的暴政。
有了这个决定,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便去找了个算卜先生卜了一卦,算卜先生从他们谈话中看出些眉目,便告诉他们所卜的事一定能成功,但要能借助鬼神就会更多胜算。陈胜、吴广非常高兴。他们找了一块白绸,上面用红笔写上“陈胜王”,然后悄悄放到鱼腹中,卖鱼的人剖开鱼腹看到鱼肚子里的白绸,非常奇怪。这个消息很快四下传开,“陈胜王”三字深深印在人们心中。不久后的一天晚上,吴广悄悄藏在一个破祠堂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学着狐狸的叫声,隐约说出“大楚兴,陈胜王”的话,正在丘冈上的士兵正为自己的惨痛悲叹,突然听到这种声音,又联系到前不久鱼腹中白绸上的“陈胜王”的事,大受震动,开始议论纷纷,观察陈胜,对他十分恭敬。
陈胜、吴广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一天晚上,吴广趁都尉酒醉的时候,多次故意说与其等死不如逃走。都尉果然被激怒,要鞭打吴广,吴广挺身而起,出其不意把这个都尉杀了,而陈胜也迅速杀掉了另外一个。陈胜、吴广乘此机会鼓动大家,说现在赶到渔阳也是一死,即便不死在边疆远地也是九死一生,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也得死出个名堂来,王侯将相也不是天生的。众人受到激励,表示拥护他们。于是他们诈称是奉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之命,揭竿而起,自号大楚,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率全体壮士一举占领了大泽乡。当地人民深受秦朝暴政之苦,见有人领头举事,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
陈胜、吴广又带队攻打了蕲县,这是他们攻下的第一个县城。初战胜利大大鼓舞了起义军士气。他们又攻下陈县,并以陈为都城,陈胜被群众拥为“张楚王”,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
陈胜称王后,以吴广为假王,率军攻打荥阳,另外派人去进攻九江、广陵、南阳和魏地。吴广进攻荥阳的部队受到阻碍,久攻不下,其他几支部队却纷纷自立为王,与地方豪强抢夺地盘。起义首领们忙于争权夺势,力量削弱。陈胜又派周文去攻取关中,遭遇到了章邯率领的秦军,一败涂地。章邯又进攻荥阳,吴广的部下田臧杀死了吴广。章邯军继续前进到陈,陈胜败走,逃到了城父,被部下杀死。至此,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以失败告终。
大泽乡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继起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农民军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秦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地方豪侠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角逐。经过长达5年的战争,公元前202年,走入穷途末路的项羽拔剑自杀,由陈胜开始、项羽首功所取得的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刘邦手中。刘邦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
项羽是楚国名将的后代,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长大后成了秦末第一武术高手。刘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项羽、刘邦响应秦末农民起义,扩充队伍,积极发展势力。各路起义军为了号召群众,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和起义军总领袖,然后兵分两路攻打秦朝。项羽在攻打秦朝、进军北上的途中夺取了北征军的领导权。公元前207前,强大的秦军追杀赵国军队到巨鹿。项羽率领全军,破釜沉舟,士兵每人只带3天的干粮,表示决一死战的勇气与信心,双方军队在巨鹿展开战斗。义军英勇拼搏,每个将士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大战9天后,项羽获胜,解了巨鹿之围,消灭了秦军主力,迫使秦朝20万大军投降。项羽在亡秦战争中立了首功。在项羽北上攻秦时,刘邦从西面击秦。由于刘邦的兵力弱小,无法大规模作战,他就采用计谋攻城占地。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注意减轻百姓的各项负担,因此获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而此时秦朝丞相赵高杀死秦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刘邦趁秦王朝内讧的机会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捧着玉玺向刘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刘邦攻占咸阳后,继续推行仁厚政策,深得百姓拥护。项羽听说刘邦进入咸阳并且约法三章,认为刘邦要夺取天下。于是,刘、项两军在函谷关对峙。刘邦军队实力弱小,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刺杀刘邦没有成功,刘邦见形势不妙,就溜走了。鸿门宴后,项羽认为大功告成,自封为西楚霸王。同时分封天下,把他的心腹之患刘邦分到巴蜀地区为汉王。项羽的这些措施加剧了割据形势。不久,诸侯混战再次爆发,刘邦在汉中建立根据地。前206年,刘邦带兵北上,楚汉战争爆发了。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苦战了5年,大战70多次,小战40多次。刘邦在战争中逐渐壮大,项羽不得不接受刘邦以鸿沟为界划分领土的条件,这就是楚河汉界。前202年,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城。项羽粮草断绝,也无援兵。在寒冬的一个夜晚,项羽的爱妾虞姬正陪他在军营中借酒浇愁,忽然听见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项羽的爱马也嘶鸣起来。英雄一世的项羽知道大势已去,虞姬拔剑自杀,军中士兵悲痛不已。半夜,项羽率领八百多骑兵突围出去。天亮后,刘邦派五千骑兵追赶到乌江,项羽率领最后的28骑苦苦战斗,但寡不敌众。在乌江渡口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并劝他东山再起,项羽感到没颜面再见江东的父老兄弟,也不甘心当俘虏,于是抽出宝剑在乌江岸边自杀了。
公元前202年,刘邦以楚汉战争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从此,历史拉开了汉王朝的序幕。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大力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稳定,这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被称为“文景之治”。
汉初的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减轻赋税徭役、使士兵复员耕田、抑制商人等措施,初步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以来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子,前179年即位,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第四子,前156年即位,在位16年。文帝是著名的贤明君主。他改革刑法,废除秦汉以来的一些酷刑。汉代时,肉刑往往要往人脸上刺字、割掉鼻子或砍去四肢,极端残酷。文帝下令废除这种酷刑。这件事得力于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淳于意因误伤人命被判处肉刑,他感叹自己命不好,生了一堆女儿,没有什么用处。小女儿缇萦非常为父亲担心,就随父亲到长安,直接向文帝诉说肉刑的残酷性。文帝不仅废除了肉刑,而且废除连坐法。他又诏令各地官吏慎重审案,严禁徇私舞弊和贪赃枉法,从而使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平。
文帝在历史上又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紧缩国家财政支出,皇帝的宫室、花园、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的,没有多大的变化,就连妃子长衣拖地,文帝也下令将它截短,并且要求从俭办丧事,陪葬物不能用金属器具,修建墓陵也要尽量少占土地。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100斤黄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的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了,便改变主意不再修造。文帝大力提倡农耕,并减免土地税和人口税,徭役也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从而使农民得到休息。他为了鼓励官吏与百姓重视农业生产,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区耕种田地,作为表率。为了进一步安抚民心,文帝要求各地官吏照顾并且救济各种贫困无力生活的人。文帝遵循先帝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开明的统治之道,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全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秩序日趋安定,汉王室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历史时期。
景帝像文帝一样尽心尽力治理天下。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安定民心。同时又改革法律,使刑罚进一步减轻,比如他把打500板子的体罚减为300板、打300板的减为200板、200板的减为100板,并对酷吏实行惩罚措施。前141年,景帝号召天下一律节俭办事,严禁采买金银珠宝等物品。这些政策是对汉初和文帝政策的延续,促进了社会的稳步发展,汉王朝国力更加强盛起来。
汉王朝初年曾分封许多诸侯王国。这些王侯的势力日益增大,并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景帝就决定削藩。吴王得知景帝推行削藩政策,就联合各个诸侯王,决定起兵造反。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攻向长安。景帝原打算息事宁人,恢复诸侯王的封地,免去他们的兴兵之罪,可是七国要夺取汉王室天下。景帝于是派周亚夫为统帅,出兵迎敌,诸侯军来势汹汹,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从此,汉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地方势力严格控制。经历了几十年发展,汉王朝全面昌盛起来,为武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于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初年,汉高祖继续实行秦代的挟书律,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等,儒家学术活动几乎灭绝,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被统治者大力提倡。这些政策短期内适应了长期战争后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造就了文景时期的社会安定、政治开明、文化复兴的繁荣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黄老学说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汉武帝时期,王国势力强大并凌驾于朝廷之上,商人豪强大力兼并土地,匈奴不断骚扰边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了统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神化皇权的观念以及仁义学说,恰好适应了这种要求。年轻力壮的汉武帝要大有作为,建立千秋帝业,也需要这种新的思想武器。
汉武帝即位后,首先举行的一件大事是召集天下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大儒董仲舒提出,诸子学说使国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