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李煜传 >

第2节

李煜传-第2节

小说: 李煜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女“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耿耿残灯照背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的处境更为凄惨。这种厄运,又正是由于他的牵累。想到这里,他的感情再也无法承受天理和良心的谴责,于是从他那深陷的眼窝里又涌出两行愧悔的泪,模糊了他眼前的一切景物…… 
  望着长江浩荡东去的流水,李煜绝望地在心中默想:与我同步成长的大唐,同我荣辱与共的金陵,你是我的生命和生活的起点,也是我的人生和事业的摇篮,我从呱呱坠地到“不惑”之年,同你朝夕相处了整整三十九个年头,如今却不得不忍痛分手了。今生何时才能与你重逢叙旧呢?“别时容易见时难”。只怕永远也不能再相见了!他想到这里,热泪夺眶而出,一字一咽地吟出了《破阵子》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晚唐诗人杜牧在其名篇《阿房宫赋》中总结“六王毕,四海一”的秦朝,何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教训时精辟地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亲爱的读者,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一道回过身去,倒越时间和空间,追逐李煜的行踪走到千年以前,重新认识这个集词宗与君主、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于一身的矛盾性格组合的人物,考察他一生中“薄命君王”的悲剧命运与“绝代才子”的美学追求、错综交织的历史吧!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1)   
  李煜及其父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天下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动乱年代,也是刀光剑影闪烁、群雄逐鹿的年代,更是黎民百姓横遭血雨腥风洗劫的苦难年代,还是人才脱颖而出乱中求治的创业年代。 
  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怒涛席卷华夏大地。特别是把“平均”、“冲天”作为改朝换代的奋斗目标绣上战旗,并为之殊死搏斗的黄巢大军,更是粪土王侯,力转乾坤,所向无敌,威震海内。唐广明元年岁尾(公元880年),他们以电闪长空、风卷残云般的凌厉攻势,一举攻克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把帝王将相的宫殿府邸捣得如同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打击,正像这场事变的目击者、当时在长安应举的诗人韦庄,在他的长诗《秦妇吟》中借女主人公“秦妇”之口所述: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① 
  这曲哀叹王朝末日的挽歌,用白描的笔法款款叙述,层次分明,形象生动,绝少斧痕凿迹,谋篇遣辞,深得前贤古体叙事长诗真谛,堪称古代诗林不可多得的佳作。《秦妇吟》问世以后,时人争相传抄,韦庄名噪一时,被誉为“秦妇吟秀才”。然而没过多久便失传了。直到千年以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人们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石窟中发现多种手写本,得以再窥全貌。 
  在这幕威武雄壮的伟大史剧上演前五天,当浩浩荡荡的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陷东都(今河南洛阳),下潼关,向八百里秦川勇猛挺进的时候,偌大的长安城就已陷入树倒猢狲散的混乱氛围之中。预感末日降临的唐朝君臣,个个如丧家之犬,茫然若失,不知所措,或策划逃命,或坐以待毙。酒囊饭袋的当朝天子,往日靠列祖列宗积攒下的家业过活,以击球、斗鸡为能事的唐僖宗李儇,吓得魂不附体,在小马坊使出身的宦官头目、被他亲热地唤为“阿父”的专权人物田令孜,及其选派的五百神策军护卫下,抛下宰相和文武百官,只带领为数很少的亲王妃嫔,不顾皇家体面,辙乱旗靡地挤出金光门,星夜急驰,仓皇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随后,又流亡到成都栖身。声威显赫的大唐帝国,刹时沦落到名存实亡的地步。 
  不甘心轻易让出金銮宝座的唐僖宗,逃到“天府之国”的成都以后,惊魂稍定,就紧急诏示各地藩镇(又称方镇,系唐初为戍边而设置的军事机构,统兵一方的最高长官是节度使。“安史之乱”以后,扩展到各地,其治所称军镇,节度使权力亦随之加大,总领一州或数州的军事、行政、监察、财政等大权)调兵遣将,云集关中,解救京畿。然而,那些自唐中叶以来,随着募兵制盛行而崛起的“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②的武装割据者们,亦即手中紧握政权、兵权、财权的地方藩镇,特别是那些边远地区的藩镇,自恃“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非但坐视不救,反而借机谋叛。有的藩镇即使出兵弹压义军,也是阳奉阴违,假公济私,借机膨胀实力。这些“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及其甚则起而弱王室”③的新老藩镇,开始拥兵自重,割地称雄;继而干戈相寻,争夺皇冠;造成无地不藩,无时不战的厮杀局面。④五代中期,后晋成德(镇镇州真定,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安重荣,一语道破了他们当初争斗的天机:“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⑤ 
  这些列镇相望的大小军阀,乘堂堂帝国瓜分豆剖,令不行禁不止之机,以强凌弱,以大吃小,屡经火并,最后界定出若干不容他人插足的势力范围。其中:朱全忠,据宣武(今河南开封以南地区及与之毗连的安徽部分地区);李克用,据河东(今山西太原以南、太行山以北地区)。这是北方藩镇中实力最为强大、争夺最为激烈的两霸,也是当初镇压黄巢起义队伍最为残酷的两支反动武装。此外,称雄割据的主要人物还有,王建,据西川(极盛时辖今四川大部和湖北、陕西、甘肃部分地区);杨行密,据淮南(极盛时辖今江苏、安徽、湖北部分地区和江西全部);钱,据镇海和镇东(极盛时辖今江苏和浙江部分地区),刘隐,据岭南(极盛时辖今广东、广西和云南、湖南部分地区);马殷,据武安军(极盛时辖今湖南和贵州、广西部分地区);王审知,据威武军(极盛时辖今福建大部)。这些人后来几乎都称王称帝,摇身变成“五代十国”的鼻祖。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2)   
  所谓五代,是指从公元907年藩镇立国的“始作俑者”朱温称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半个多世纪在黄河流域消长兴亡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所谓十国,则是与此同时在秦岭、准河以南,先后同五代并存、对峙的九个割据王国,其方位大致是沿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排列为:前蜀与后蜀、荆南、楚、吴与南唐、吴越、闽、南汉。再加上黄河以东至太原府以北的北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五代十国错综复杂的时空轮廊,现将各代各国的简况介绍如下。 
  后梁为原唐朝宣武节度使、梁王(后封齐王)朱温所建,都开封,传三代,即太祖朱温、郢王朱友、末帝朱友贞,立国16年。辖境78州(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沿用唐制,设州、县两级,府是州的特例,京师或陪都所在地的州称府。后来在中央与州之间又增加了藩镇这一行政实体,大者辖十数州,小者辖数州),分布在黄河以南,淮水、汉水以北和渭水两岸的中原地区,包括今山西南部、河北大部、山东与河南全部,以及安徽与湖北小部、陕西大部。五代其他各代的幅员都是在此基础上增减变动的。吴越、闽、南汉、楚、荆南各国臣属后梁,吴与前蜀则与之分庭抗礼。公元923年,后梁为后唐所灭。 
  后唐是沙陀族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为原唐朝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所建,初都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灭后梁之后迁都洛阳。立国共13年,传四帝,即庄宗李存、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辖境123州,较后梁有所增加。吴越、闽、楚荆南向后唐称臣纳贡。吴、南汉与后唐互派使臣。此间,后唐灭了前蜀。公元936年,后晋灭掉后唐。 
  后晋是沙陀族建立的第二个王朝,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河东节度使、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于公元936年所建。石敬瑭为了实现其称帝的野心,竟然不惜以割让“燕云十六州”、每年纳贡三十万金帛的沉重代价,拜比他小九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与人“约为父子之国”,堕落为不齿于后世的败类。后晋复以开封为都,立国10年,传二帝,即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辖境109州,较后唐有所减少。吴越、闽、楚、荆南四国对其称臣奉朔。公元946年后晋为契丹所灭。 
  后汉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公元947年所建,是沙陀族建立的第三个王朝,都开封。立国仅4年,传二帝,即高祖刘知远、隐帝刘承。辖境106州,较后晋又有减少。吴越、楚、荆南三国臣属后汉。公元951年,后汉为后周所灭。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由后汉枢密使、都留守、天雄节度使郭威于公元951年所建,以开封为都。立国9年,传三帝,即太祖郭威、世宗柴荣和恭帝柴宗训。辖境118州。尽管这中间从后蜀并入4州,从南唐并入14州,从契丹收复3州,但由于北汉建立划出4州,比起幅员最大时的后唐仍有所减少。此时,吴越、南唐、楚、荆南对其称臣,南汉、后蜀、北汉则与之对峙始终。公元960年,后周因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而亡。 
  从后梁到后周,中原相继更迭五个王朝,共八姓,十四帝,历时53年。 
  前蜀由原唐朝西川节度使、蜀王王建于公元907年所建,公元925年为后唐所灭,先后存在18年。前蜀传二主,即高祖王建、后主王衍。首府设在成都,辖境46州,包括今四川全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 
  后蜀是前蜀灭亡之后,由后唐剑南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所建,仍以成都为首府。自公元934年建国到公元965年为北宋所灭,共立国31年,传二主,即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辖境与前蜀大体相同。 
  荆南为后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于公元907年所建,都江陵,辖境只有三州,在今湖北江陵一带,是十国中幅员最小的王国。荆南传五主,即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保融、以及高保、高继冲。立国56年,始终奉中原王朝正朔。公元963年为北宋所灭。 
  楚为原唐朝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于公元927年所建,都长沙。传六主,即楚穆王马殷、衡阳王马希声、文昭王马希范、废王马希广、恭孝王马希萼和马希崇。辖境10州,相当于今湖南全部。立国54年,一直奉中原王朝正朔。公元951年为南唐所灭。 
  吴的缔造者为原唐朝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公元907年,朱温代唐建立后梁,继承王位的杨渥拒绝承认,遂宣布独立,但尚未建国,仍用唐朝天年号。公元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正式建国。公元927年,杨溥称帝。吴以扬州为都,立国32年,传四帝,即太祖杨行密、烈祖杨渥、高宗杨隆演、睿帝杨溥。吴辖境29州,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江苏大部、江西全部和湖北东部。公元937年,吴国政权被太尉、中书令、齐王徐知诰取代,改国号为南唐。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3)   
  南唐以金陵为首府,系徐知诰(称帝前为吴国大丞相徐温养子,故姓徐名知诰;称帝后复改姓更名李)所建。传三主,即烈祖李、中主李、后主李煜,立国39年。其间,自公元937年至958年李、李称帝;此后至灭国,李、李煜先后向后周、北宋称臣,改称国主。南唐盛时辖境35州,比吴时增加6州,后期国势衰微,被后周割去14州,仅剩21州,全在长江以南吴国旧地及福建一部。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 
  吴越为原唐朝镇海军暨镇东军节度使、吴越王钱于公元923年所建,以杭州为首府,传五主,即武肃王钱、文穆王钱元、忠献王钱佐、忠逊王钱、忠懿王钱,立国72年,在五代十国中延续时间最长。吴越辖境13州,包括今浙江、上海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