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太虚剑意 >

第1节

太虚剑意-第1节

小说: 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昆仑玄境山外山,乾坤阴阳有洞天。只问真君何处有,不向江湖寻剑仙。华山纯阳宫门下,太虚剑宗弟子瑶光意外离开大唐流落异世。改天换地如何?白云苍狗如何?太虚剑意,一剑凌云。向使长剑在手,九州山河,黄泉碧落,谁人阻我?阅读指南1、剑网三纯阳萝莉(原住民NPC)穿越,BG文,重点在剧情不在言情。2、已完结,无CP,有师徒情、亲友情、家国大义,作者试图在文中探讨一些超越简单狭隘男女感情的东西,欢迎同道来访。
 ://138681

第1章 安史之乱() 
自太…祖李渊开国始,大唐历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周女皇则天,至睿宗李旦三子李隆基登基,励精图治、革除旧弊,大唐继贞观之治后进入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四方来朝。

    当此时,李唐有天策府一众将士精忠报国,江湖则有数大门派,各领风骚。

    青岩万花谷,扬州七秀坊,洛阳少林寺,西湖藏剑山庄,华山纯阳宫,苗疆五毒教,蜀中唐家堡,各大门派自有一方景象,几番争斗后终于尽释前嫌,沉冤者昭雪,自此互有往来,又有西域明教卷土重来,中原丐帮沉寂许久亦再度抬头,江湖再起风云。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大唐盛世之下暗流涌动,愈演愈烈,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起兵,率兵十数万兵指洛阳。

    大唐安逸已久,民不知战、军不成军,竟节节败退,安禄山叛军自起兵只用短短三十五天就从范阳长驱直入攻入东都洛阳。

    自此,天下动乱。

    安禄山进攻陈留时已获大胜,兵将降者上万,而安禄山听闻安庆宗被杀,怒上心头,尽屠万人以为血祭,陈留城中居民亦遭血洗。

    这个消息随着信使传回华山纯阳宫时,一个垂髫女童眼前一黑,当场昏倒。

    于睿看了看匆忙传信回来的弟子,悠悠叹了口气。

    “一明,你可知瑶光正是陈留人士,其父亦在军中。”

    青年道士面色先红再白,担忧地看向于睿怀中的女童。

    “师妹她”

    于睿抱起女童,微微蹙眉。

    “忧思伤身,哀痛伤神,只愿她能早些醒来。”

    出乎两人的预料,昏迷的女童竟然在这短短的时间清醒过来,挣扎着想从于睿怀中下来,用自己小小的手用力握着于睿的手臂,双眼满是泪光。

    “师父父亲父亲他是不是不在了”

    报信的青年亲眼见到自己带来的噩耗给这个女童带来的打击有多大,此刻见到她这样迟疑的询问,心中更是不忍,转过身去。

    于睿从青年的动作中知道了那个问题的结果,她没有回避女童满载着期望和哀痛的凝视,静静地回望,轻轻点头。

    “战乱已起,陈留军士皆已不存。”

    女童眼中摇摇欲坠的希望之光终于全部熄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哽咽着问:“是谁是谁!谁杀了父亲!”

    “安禄山。”

    大唐上下无不念着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结束了大唐长久以来的清平盛世,开启了战乱烽火。

    无数人在这场战乱中家破人亡,苍翠山河尽染血火之色。

    天策府奉上谕讨伐狼牙军,各大门派内部也起了争论,有人主张独善其身、保全门派,有人主张参与平叛、投身战争,一门之内两种声音争执不休,最后就出现了两种动作,有人闭门不出,也就有人投笔从戎。

    纯阳宫虽是吕纯阳所建道门,但与李唐素有密切联系,当此乱世,也无可能毫无反应。掌门虽诏令全门上下一如往昔、全心修道,但暗地里派出弟子出外行走,救助百姓,若先前尚未回返山门也不必返回,便宜行事。

    任谁也没想到,这一仗会打上那么久。

    乾元元年十月,安庆绪败退邺城。

    此时纯阳门下有数位弟子潜伏在邺城内,见机行事。几人之中,年纪最大的是李忘生门下的赵伯英,年方二十八,年纪最小的则是于睿门下的瑶光,刚过十四周岁,但其剑技在于睿门下已经不输旁人,再加上执着地请战,于睿这才松口令她跟随师兄师姐一起行动。

    几人费了一番功夫才进了邺城,闻听安庆绪大败,几人商议许久,定下行动计划。

    自此,安庆绪部时有小股巡城守军失踪,起初守军以为是唐军所为,越发警戒,后见唐军围城不攻,斥候未见唐军行动,安庆绪逐渐将目光投向城内。

    乾元二年除夕,安庆绪遇刺,因守备严密,刺客几人未能得手,反而陷入军队包围。

    城主府内激战一夜,死伤数百,几名刺客眼见无望逃脱,奋力搏杀至最后一刻,先后自尽。

    举起剑的那一刻,瑶光在佩剑玉清光亮的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双眼。

    无悔无恨,却有遗憾。

    战乱未平,天下未定,此剑未枭贼首,只得抱憾终身,若有来世,定要习得无上剑诀,荡平寰宇污浊不公,还这天下一个清宁太平。

    雪亮的长剑带起喷溅的鲜血,在热血洒落地面之前,那柄切金断玉的长剑就率先断做三截,落在地上,发出当当几声,如同为瑶光这短短的一生送终的钟鸣。

    纯阳宫剑宗弟子瑶光卒,年方十四。

    黑暗。

    无边的黑暗。

    瑶光想,这也许就是黄泉路。

    从这里走过去,是不是就会走到来世?

    瑶光拭去脸上的泪水沉默地前进,右手习惯性地想要握剑却握了个空,她这才想起自己已经用最后的气力震断了玉清长剑以免利器落入敌手。

    自六岁握剑起,至今八年,瑶光已经习惯了手握长剑的感觉,骤然失去了那种熟悉感之后的空落令她猛然惊觉

    自己已经死了。

    从这条路走下去,她就不再是瑶光。

    来世自己会变成什么无从预料。

    瑶光反反复复空握起右手,泪水再次涌出。

    如果

    还能活着

    该有多好

    再长的道路也有尽头,瑶光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一点亮光。她放缓脚步,放任自己泪流满面,而后擦干泪水,一步一步地走近那个出口。

    这就是瑶光的最后了。

    瑶光闭上眼睛,一脚跨出了漫长的通道。

    恍惚间一阵剧烈的晕眩感和刻骨的疼痛感交织着,瑶光几乎痛得要晕过去。

    “姑娘,醒醒姑娘醒醒!”

    瑶光恍恍惚惚地睁开眼睛,刺目的阳光映入眼中,瞬间让瑶光已经适应了黑暗的双眸被晃得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清,只能在短暂的恍惚中看见银色和蓝色的色块在眼前交错而过。

    “太好了,你终于醒了小姑娘,你怎么会伤成这样?别睡过去,一定要醒着,否则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瑶光费了好大的心力才听明白这句话,怔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没死吗?”

    说话的时候,喉头的血气弥漫开来,弄得她满嘴都是腥甜的味道,嗓子更是沙哑得很,好像很久没有喝过水一般。

    那个声音惊喜地回答:“当然没有,你还活着。幸好你遇到了我们小姑娘,我是雪女,你叫什么名字?你怎么会在这里?”

    瑶光愣愣地想,几大门派出来参战的人里好像没有叫做“雪女”的人。

    “我是瑶光请问恩公是谁门下”

    瑶光勉强支撑着想要听到答案,但是身体实在虚弱得厉害,疼痛和疲惫令她越发难以保持清醒,在得到答案之前,她还是没能撑住,沉沉地睡了过去。

    救了瑶光的女子则为难地看着怀中的少女。

    “怎么办这样的孩子还是救回去吧。”

第2章 天翻地覆() 
瑶光这一次昏迷并没有昏迷太久,但她却接连做了很多很多支离破碎的梦。

    五岁时,身为纯阳五子之一的清虚子于睿在外游历时途经陈留,发现一户农家幼女根骨清奇,极适合修道,纯阳乃是国教,家人岂有不愿,当即将幼女交由于睿,自此此女得名“瑶光”——取义于北斗七星之一的破军星瑶光,此为瑶光命星。

    破军者,属水,北斗第七星,化气为耗,主司征战破坏,杀气外露,伤敌伤己,故有“破军性恶”之说,然善恶实非以此而论,惩恶即扬善,诛邪即匡正,破军如兵刃,是善是恶全看导向如何。破军锋锐为七星之首,若得引导,实是第一等的剑修苗子,故而于睿将瑶光带回纯阳,授以剑宗奥义,果不其然,短短数年,瑶光于剑道便小有所成。

    九岁时,安禄山反叛,陈留遭血洗,瑶光远在陈留的家人无一幸存,自此瑶光立誓定要取仇敌之首以慰先人。

    十三岁时,瑶光随纯阳同门下山暗助唐军,伺机救出李唐皇室之人,先后历经几次大战,瑶质大改,便如璞玉打磨,光芒四射。

    十四岁时,瑶光于同门四人潜伏邺城,除夕夜行刺安庆绪未果,自裁。

    华山的积雪终年不化,积雪厚处甚至几可没到腰际。纯阳弟子在这冰天雪地修行,首先要习惯的就是酷寒,紧接着要学会的便是轻功,若是轻功不济,根本不用考虑离开太极广场,恐怕刚刚到了山中就直接变作哪个雪坑里的雪人。

    瑶光对华山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白雪、缭绕山间的云雾、悠闲自在的白鹤。

    当她在论剑峰习剑时,唯有白鹤相伴。

    师尊说:若想于剑道有成,必要先习得万事不萦的不动道心,风雨不改其志、权势不动其心、爱憎不晦灵台,彼来者,功名利禄也好,七情交织也罢,悉作清风明月。

    剑者,利器也,常与杀戮相伴。修剑者若无坚定意念,恐怕反而为剑所控。

    要从与同门相交的温暖中感悟何为柔软温情,也要从孤独寒冷中体悟何为坚定,以酷寒孤寂磨砺心志,使心中生出足以掌控剑的定力来。

    非无情,也不能耽于情,明理,而不能极于理。

    修剑,修心。

    以剑修心,以心修剑。

    六岁习剑,八年有成,然而这柄剑却在战乱中含恨折断,又意外地在另一方天地醒来。

    这不是大唐。

    这就是瑶光在醒来后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

    瑶光几人潜伏邺城,自然不会身穿纯阳道袍,而是身着浩气盟制服,那一身蓝衣早在乱斗之中破得不成样子、几乎都给鲜血染成了褐色,因此当瑶光再次醒来,她褪下这身破损的战甲,换回了纯阳宫的道袍,全身只见蓝白二色。瑶光是于睿亲传弟子,又是门内精英,一身道袍自然比初入门的弟子要繁复许多,这种繁复最终体现出的绝不是令人生厌的富贵堆砌,而是如清风明月、蓝天白云一般的疏朗自在,又因为瑶光久经战场,眉宇间早已磨砺出一股充满锐气的锋芒,这样的冷厉锋芒和清净的蓝白色相合,不由得使人想起千里冰封的冷傲。

    这本是瑶光最习以为常的装扮,但是当名为雪女的银发女子推门而入、满脸诧异地看着她时,瑶光这才惊觉:或许这一身衣饰在这里是“不寻常”的。她虽略有懊悔,反省自己思虑不周、行事不够谨慎,但已经换上的衣服却无可能收回。

    有了这样的认识,瑶光接下来的言行谨慎了许多,在巧妙地掩饰了师门的前提下,她从雪女那里得到了很多信息。虽然对方也说的不尽不实,但是,即使只是一些片段也足够瑶光去猜测思索了。

    之后几日,先后有数人来“看望”瑶光。

    纯阳与李唐皇室关系密切,本是国教,素来擅长与权贵打交道,所谓的权贵多半长袖善舞、能言善道,真真假假,一句话里藏着十个陷阱,既要与这种人打交道,当然也要有相应的本事,瑶光跟随于睿耳濡目染,对这种言谈谋算相当熟悉,只是还不能驾轻就熟地用来,但只是适当地隐瞒真相和探听消息,这就完全难不倒她了。

    或许是因为瑶光看起来实在是年幼,若是刻意收敛掩饰,看来就如同略有些冷清的道童一般,并不会使人联想到一人可破军的剑客,这种无害的外表成功地蒙混了一些人,再加上当日瑶光身受重伤,在有人猜测瑶光是遭受军队追杀的道家子弟没有被瑶光否定后,这个猜测就迅速变成了众人认同的理由。

    瑶光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但从众人得出上面那个结论后迅速消除了戒备心将她当做单纯的客人、可怜的女孩来招待,她若有所悟。

    被军队追杀——若那不是叛军,被追杀之人纵然不是坏人,也是当廷眼中的罪犯。

    这些人会对被军队追杀的罪犯释放善意,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和朝廷作对的。

    和朝廷作对的人有几种,若是没有获得胜利改朝换代,那就是反贼;�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