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行记-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人,您夫『妇』二人要在此村定居的话还得先和村中宿老,村长等人说一声,以征求意见,另外还得找一房子。”
“自然应该如此,那便请刘老哥先帮我照顾妻子,我去去便回。”
“贵人不需这样,便让我去吧,村中尽是庄稼人,让我这粗人去了也好说话。”
云伯真还来不及劝阻,车夫已过了桥头,径直往村里去了。''云行记2
云伯真想起车夫的话又不禁想起了好友赵贞,不曾想他竟安排得如此妥当,连车夫亦是他派遣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云伯真夫『妇』二人拿了一张小竹椅坐在小溪边等了近半个时辰也不见车夫回来,时间虽有些长久,两人倒也不觉得不耐,尤其是张氏,平日里极少出门,今日看见的又是与京城全然不一的好景致,又在冬日里见了桃花,心中实在是愉快,便也不把这点时间放在心里。云伯真瞧着妻子这般有兴致,尤其是看那朵桃花,便动了心意想把那桃花折下来,虽知如此这般不好,但难得见妻子这样好心情,便也不理了就要摘那花,奈何那张氏似与其心有灵犀。
“夫君,那花开得如此好,何必去摘它,扼杀它的美丽呢?”
“哈哈…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啊!”云伯真话虽如此说却也不再想着摘花的事了。
“夫君贫嘴,欺我不懂,我自是说不过你。”张氏低首,面现红晕,细声道。
“刘大哥回来了。”便见车夫和三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一同自村口出来。
“伯真夫『妇』见过三位老丈。”云伯真见着三位老人便与张氏迎上前去做了一个揖,先向三位老人问好,然后又与车夫打了招呼。接着车夫便与云伯真夫『妇』介绍三位老人。
“贵人,这位是村长李老。”这位村长李老身穿青布衣站在三人中间。紧接着车夫便与诸人一一介绍过去。
“贤伉俪能来此偏远之地定居实是本村之福,贵客远道而来,不曾远迎还望见谅,还请诸位与我到村中共同商议在此定居之事。诸位请。”村长说话极为客套,云伯真也只得与老人说着客套话。数人走了不久便入了村,村中民众也得了消息有人来此定居,都一窝蜂堵在了村长家门口。
“那位夫人真漂亮。”
“那位公子哥也好看,两神仙般的人物啊!”
村中之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云伯真夫『妇』及车夫便在村长家中。
“甚喜,此村偏僻,竟能让两位在此定居…”村长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云伯真夫『妇』也只得再次客套一番。
“云公子,我们这小村名为桥头村,村中共有五十六户、十六姓,以李姓、王姓、刘姓居多,算来本村只是一小村。公子姓云,以后村中又多了一姓了。幸甚,一月前村中有一户人家搬到镇里去了,留下一干房子无人居住想卖给村中人,房子倒也极好,明日小老儿便与这户人家说说,尽量便宜些卖与你,今日就要委屈三位在小老儿这屈就了。”
“如此就多谢村长了,劳烦您了。”
“些许小事,无须挂怀。”
李老说完这些,又动了动嘴唇,却还是没能把话说出来。云伯真自是看在眼里。
“不知李老有何话要说?”
“我方才听说公子是个极有学问的人,就是秀才也及不上,本村有个小学堂,本是给村中小孩习文用的,只是本地偏远难以请到先生,数月前请来的先生不到一月便借故辞了,以至于耽搁了村中小子们的学习,日后还望公子给村中小子们多多指点。”这话还未说完李老脸『色』就有些泛红了。
“应该的,日后我们便是乡邻了,做这些也是应当的。”云沐阳爽朗答道。
“实在是小老儿太过心急了,我们过几日再谈此事。”村长喜笑道。李老听说这云伯真极有才学,便动了心思请他在学堂里当个夫子。桥头村本偏僻,少有人至,更别说是夫子了。李老这才厚着脸皮在第一天见面便提了出来,说完之后又觉实在冒昧,不曾想云伯真竟这般爽利地应下了。
此事过后又忙了数日,总算是把定居之事安排妥当了,车夫也告辞而去。云伯真夫『妇』两人便在此居住了下来,平日里云伯真便照顾着张氏的病,也到村中学堂教村中小孩认字习文,平日生活也过得极为充实。
<;
第三章 佳人逝,新人来()
光阴似水,一晃又是三度春秋。
云伯真在村中已做了三年的夫子,深得村中人的敬仰,兼之云伯真其人谦逊有礼,待人平和,更在三年之中教出了两个秀才,这可是村中数十年都不曾有的喜事,也因此村长逢人便称赞云伯真学问了得。
云伯真立于厨房中,正拿着扇子扇着炉火,浓重的『药』味随着热气从火炉上的『药』罐盖子缝隙中溢出。这三年来,张氏的病已是一日重过一日,云伯真屡次带张氏赶往大城之中寻找名医以期治好张氏的沉疴,然则所有的大夫看过之后都无能为力。张氏看着丈夫为其劳累奔波心中不忍,又听多位大夫如此说便觉得无望了,不欲强求,又见云伯真方是而立之年却已添了许多银丝,君子远庖厨,从不曾烧过火的他却日日出入厨房,心中既是感动又是苦涩,之后再不愿意寻医,只想与丈夫多厮守些年月。云伯真多次劝解无果,只能眼睁睁望着妻子一日憔悴过一日,心中尤为悲痛。
这一日,云伯真与往常一般为张氏煎好滋补的汤『药』端给张氏,张氏不自又咳了数声,只咳得云伯真肝肠寸断,涕流满面。云伯真不想张氏看到自己这般狼狈,边以袖掩面拭泪边把『药』吹凉。张氏瞧见云伯真这样体贴,又念及自己如今已是半路黄泉之人,兀自流下眼泪,把头靠在云伯真肩头,抽泣道“云郎,这么久来实在是苦了你了,妾无以回报。”
“说那么多傻话作甚?夫『妇』本为一体。来,把『药』喝了吧!再等就冷了。”
张氏喝了小半碗后便再也喝不进去了,云伯真也是无法,只得由她。
“云郎,我有些话想要和你说,你且静静听着。”
“嗯。”
“云郎,我知道我这病是好不了的了,你知道吗?这三年来是我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能日日与你相伴、与你相知在三年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是现在我都拥有了,我很是满足,可是唯一一件令我遗憾和痛恨的是我这不争气的身体,你我成婚将近七年了,而我却至今不能给你添个一儿半女…”''云行记3
“娘子,别说了,不要说了。”云伯真哽咽着道。
张氏用手掩住云伯真的口,示意云伯真不要说话,两人俱是泪流满面。
“你听我说,我们云家自大宋开国以来便以文辅佐君上,三百年来,几经浮沉,待传到夫君手上时却只有夫君一人了。而我作为云家的媳『妇』,七年来,不曾诞下儿女,实在有愧列祖列宗,有愧于你。我本欲你再娶一房妾室,以延续香火,奈何你数次拒绝…”说到此处,张氏又是泪如雨下。
“云郎,淑若是去了,就只剩你一人孤苦伶仃,淑心中实在不忍你一人孤寂。淑若去了你便续弦,这般也是有人能伴你一生,便让她代替淑与你相伴此生。”
“别说了,不要说了,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回京城,我们回去找最好的大夫,一定会好的,一定会好的…”云伯真不住哽咽地喊道。
“云郎,云郎…若我去了你必要如我言,延续香火,如若不然我如何对得起在九泉之下的先祖,我死也不能瞑目…”张氏说这话时声音渐小。
“云郎,你能不能抱着我,我觉得有些乏了”,张氏再说这时是声音已是极小,将至不能耳闻。云伯真只觉泪水犹如决堤的洪水,心中悲痛万分,脑子一片空白,只是紧紧抱着张氏。
云伯真抱着张氏及至日落。夕阳透过狭小的窗子,在张氏苍白的脸孔上染上一片血红。“啊啊啊…”村中传来一道哀痛喊声,闻者皆恸,村中人听到大喊俱是猜了个七八分。村中人素来便知张氏体弱多病,兼之云伯真曾数次带着张氏前往城中寻医,村中人昨日前往探望之时已瞧着张氏万分萎靡,怕是时日无多,如今听了这喊声,俱放下手中的活计往云伯真家中走去。
左右邻人匆匆赶到云家,只见云伯真一人抱着张氏,满面涕泪,神情呆滞,旁人上前拉也是拉不动,只得做罢。
春去春来,又是几度轮回,此时距张氏离世已三年有余。云伯真自学堂归来端坐于大厅,旁边坐着一年约四旬的『妇』人在喋喋不休。云伯真只听着那『妇』人说话,亦不曾『露』出神『色』,只一人端坐不语,目无表情。
那『妇』人见云伯真许久不表态,便又劝说道:“云夫子,淑妹子已去了三年多了,淑妹子走前寻我说话时就托我在她走后无论如何都得帮她一件事,我那时也是不愿,也知道你们一向情深,这样的事也不太好说出口,只是看着淑妹子哭的像个泪人似的,实在不忍心这才应了!”
“刘嫂,此事还是延后再说吧!”云伯真答道。
“这可是不行,当日我可是亲口答应了淑妹子的,我也知道这事确实为难你,你对淑妹子那是一往情深,这个村里人谁不晓得?淑妹子对于你的『性』情更是通透,又怎么会不知道你会一拖再拖?只是你不知道当初淑妹子是那般可怜,自己个儿都那样了还尽想着若是她去了以后你一人孤苦,央我无论如何都得再帮你物『色』一好人家的姑娘,还说你必定不愿意,要我多来几趟,这几个月来我也隔几天便来一次,云夫子,淑妹子这般为你着想难不成你便不理解吗?”刘嫂边说边拿着衣袖抹眼泪,那边上云伯真也是眼眶、鼻尖红的不能再红。
“云夫子,你如今已是三十的人了,换你们读书人眼中便是过了而立之年,可是连子嗣也没有,若是日后真断了家里的香火,你教淑妹子如何面对先祖?九泉之下又如何能瞑目?你难不成要淑妹子日后清明、中元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要淑妹子的苦心就这么白费了?”刘嫂见得此景,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越说越激动,连脸上的泪水都顾不上擦拭。
“此事便拜托刘嫂帮我忙活吧!”云伯真又想起了张氏死前那令人心碎的画面还有张氏曾对自己说的话,又禁不住泪流满面,犹豫许久只得应了。''云行记3
刘嫂闻言心中也是一喜,『摸』了『摸』怀里张氏送的玉镯子,想着也算是把淑妹子的事给办成一半了,也算对得起淑妹子了,便抹了一下眼睛说道“既然云夫子这么说了,那我就去办了。”转身便要踏出门口。
“刘嫂且慢。”眼眶中仍含着泪水的云伯真转身进了房中,待出来时便将一个小钱袋交给了刘嫂,然后便只一人呆呆端坐在大厅,刘嫂见此也便离开了。
两日后刘嫂小跑着来到云伯真家里,说道:“云夫子,这亲事我倒是找了一桩,就怕你不太满意。”
“你说吧!”其实云伯真倒不曾想太多,自张氏去后云伯真便对男女之事看得更淡了,只是想着张氏临去前说的话,内心犹自不安。
“云夫子,这姑娘可是极好,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贤惠孝顺,只是可怜了这样好一个姑娘脸上留了两道刀口子。其实这姑娘本名叫柳绿枝,是邻村人,自小家境贫困,那绿枝的父母便将她卖入了城中富户裘员外家,供作浣洗丫头,这丫头也是好运气又被选了去给裘员外的二女儿当贴身丫头,也随着那二小姐学着认了许多字,这跟夫子你也算有些缘分。”刘嫂说到这便打趣道。
云伯真听了却是连表情也不曾变一下,刘嫂见此也不觉得尴尬,继而说道:“云夫子,这绿枝虽是自小就被卖入了裘府却极顾着家里,每月得的月例大部分都寄回了家里,这才使得那柳家日子好过了些,这些年来柳家也是存了好些银两本意把绿枝给赎回来一家人本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可不曾想老天爷实在不眷顾,这裘府中的三公子一日见了这绿枝便起了意,出言调戏,其后又要纳绿枝为妾。”刘嫂边说边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
“哎,若我说若是一般的公子哥儿,似绿枝这样的丫头若做了妾也算是攀上高枝了,只不过这位三公子平日里不学无术,欺男霸女,好『色』如命,偏偏又有老祖母护着,这裘员外也是管不得。这绿枝也是年轻不懂事,见愣是拒绝不得,无助之下,拿了发簪子硬生生在脸上划了两道血口子。那三公子见那绿枝破了相也没了兴致,此事便就揭过了。”刘嫂说到这时不忘拿眼光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