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复泰草堂医论选-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埽懿偎邓媚蔽薅稀。鞯ū。褪撬邓飧鼍龆狭Σ恍校鍪虏荒艿被⒍希苁谴硎Я蓟T堋〉木Σ簧伲嗽蕉嘀饕庠皆勇遥谒捣诅》炊砸皇恰A醣付灾罡鹆辆脱蕴〖拼樱酶墒裁淳透墒裁矗苑炊闪硕α⒅械囊蛔恪
在人有个特点,人要是胆气不足,胆寒,就好谋。前思后想,没有主意,小事 上都这样,比如出门煤气关没关,水管闭没闭,都不能判断。说话也不果断,一句 话该说不该说总是犹豫不决,说了又后悔。胆气虚,胆小怕事,遇事就回避躲闪, 五行上属于木气不足。肝有谋胆有断,该断的时候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有谋略,不犹豫,能成大事,是木气条达中正为之主宰的。
膻中,就是前胸,属心包络。臣使之官,是替君行令的,宣使,内臣,宦官之 类。在今天相当于外交部,但古时候还担当一些公安部的职能。君主不能随便出马 ,由他们把消息传达出去。他们离皇帝最近,传达皇帝的意志。心在情志上主喜, 喜从心发,再由心包络传达出去。相对来说他们职权比其他脏次要一些,但当有外 邪来侵时,他们保护在心之外,以身护驾。突破这一关,病邪才能传到心。对于君 主来说,他们的重要性有时候显得比其他脏更重要,这也是历史上宦官之所以总能 够专权的原因。
脾胃为仓廪之官,是天下粮仓,民以食为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治理天下没 有了粮食的话,就要出事,古代百姓造反大多是因为没有粮食了,先要抢吃的。脾 胃在今天相当于农业部长,要保障粮食的供给,不然就算失职。脾在《刺法论》中 又被称为谏议之官,相当于监察官。哪里有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要及时向君主 汇报,现代相当于检察院长。不能隐瞒情况,明明肠胃出了问题,君主也不知道, 等到发现了,已成了胃癌什么的才知道,这就是检察官失职了,没有把信息及时传 达上去。
脾胃的职权很重要,饮食不能在中焦收藏运化的话,营养就不能供给全身。农 业是个大问题,没饭吃是生死攸关的事,没有粮食,工业所创造的一切对人类来说 都形同虚设了。
如果光吃不排泄也不行,排出去必然得从下面走,要靠传导。饮食取了精华剩 了糟粕,排不出去,形成便秘,肠道梗阻,大肠这个传道之官就失职了。变化出焉 ,就是饮食变为糟粕从此排泄而出。
小肠为受盛之官,在胃和大肠之间,起腐化食物的作用。食物在里头停留一段 时间,然后精华部分上输于脾,糟粕部分下传大肠。这时就分了清浊,清气上升输 脾归肺,浊气下降归大肠排出体外。
肾为作强之官,名字就很特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生成的在人体就是肾脏 。肾生成后,地二才生火,生心,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人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肾藏 志,人做事首先言志,究竟你想干什么,这个就是志向。小时候要被问到自己的志 向,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解放军,说想当农民的很少,说当工人的可能也不 多,这说明人类本末倒置的倾向从小时候就开始了。意志坚定,再经过不懈的努力 ,做事就能成功。肾水要生木,肝胆有谋有断就能做事了。木又化火,君主能有主 宰,神明不乱,就能心想事成了。
肾又主智,智慧所生各种技巧,很多艺术工巧之事都与肾有关。还有一个最重 要的方面,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生化之源。生命力生生不息地从这里释放出 来,为人体的动力之源。精也是个种子,人要生育,有这个化育能力,离不开精, 精中藏有元气,即所谓生水的天一之气。肾的生育功能也即来自这个先天的天一之 气,这个气虚弱了,生气就不足了,不但身体会生病,就连种子也很难生根发芽, 胚胎生育,很多不孕证患者的问题实际上就出现在这里。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渎就是水道,其实三焦并无实质性器官,是指三 个与水气转化有关的部位而言的,所谓上焦如雾,是指水在肺中的蒸汽状态,中焦 如沤,是指水在胃中即将化气的沸腾状态,下焦如渎,是指水在膀胱中即将外流的 流泻状态。决渎之官相当于水利部长,如果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水灾为患 。大禹治水的疏导法其实用的就是下焦如渎的通利之法。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处于下焦,同司水道之职 。州都属于现代的城市,具有很多行政职能,唐僧取经路过各处都要有一份通关文 谍方能通过,所谓的气化则能出就有一点通关文谍的意思。州都不能化气,则关门 不开,水液不行。水蓄不流则生腐,西医所谓的尿毒症就形成了,在西医要换肾才 能保住性命,中医则只要使其气化功能恢复,则水自能出。州官权力不大,但对百 姓则同父母,所谓的父母官多是指的这类五六七品的州都之官,所以,实际上州官 的职权在某种程度上更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死。
这十二官要互相配合,紧密团结在心这个君主之官的周围,不能各行其是互相 拆台,这就需要君主之官善于管理,主明则下自安。用这个道理养生则能长寿,不 会出现各种疾病,用来治国则能国家强大昌盛。如果主不明则十二官就危险了,互 相之间不能配合,交通闭塞,道路不通,形体大伤,用来养生则疾病丛生,用来治 国则江山社稷难保。戒之戒之!
一再告诫,就是强调这个君主之官的重要性,如果君主神昏不明,则难免犯各种各 样的错误,文革式的灾难就不可避免,在人身上也是这样,君主不明则危机四伏而 不自知,一旦发病则危在旦夕,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使心这个君主之官保持清醒,千 万不可为形所御,反而成了十二官的奴仆。
伤寒求本
(治病必求于本,伤寒论为古今方书之祖,试求其方论本意,求索为先,得与不得 非所计也。讹误难免,还望识者正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求本:此句为太阳病提纲。脉浮者,经气不降也。头项强痛,降路受阻,经气壅 滞于上也。强,凝滞之状,寒气封之也;痛,阳气不得降路,聚于首而发为胀痛也 。恶寒,寒气入侵之故也。)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肺属金,司卫气主皮毛,金之气凉也,故主敛;肝属木,司营血合筋脉,木之气 温也,故主散。温胜于凉,散过于敛,则卫气不收,营血不降,毛窍洞开,津液外 泄。风兼寒客于卫,营不能散而郁于中,故发热。积热胜寒,则寒气随汗外散,毛 窍不敛,故汗出恶风。脉缓者,弛纵不收之象也。寒不重则不能闭营血之外散,故 曰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 寒。
(已发热者,营气不能外散,内郁而发热也。未发热者,营血温气不足则不能外达 也。恶寒,寒气伤营也,体痛,寒气内侵,气血内郁,不通处则痛也。呕逆,卫气 受伤,肺气不降,胃气上逆也。脉阴阳俱紧者,寒气客于营卫之象也。阴,营也; 阳,卫也;紧,寒气收引之象也。寒气伤于营血,故曰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脉静则停于太阳,不传阳明。欲吐、烦躁、脉数急者,胃气上逆,燥气欲动,将 入阳明之兆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不传内则终在太阳,不可以日拘之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营胜卫,燥胜湿者,为寒气激发,温燥无制,故发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风而兼温,即非伤寒,温主升散,卫为风温所伤而不能敛,故阴阳俱浮,自汗出 。气血耗散,故身重。心液为汗,心声为言,心阴伤则神昏,故多睡眠,语言难出 。鼻息必鼾,肺气壅滞不能收敛也。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复伤其下 焦之阴也。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阴伤阳亢之象 也。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临证可不谨慎哉。后世温病家所论皆不出此条。)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 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恶寒,寒伤太阳也;无热恶寒,寒伤少阴也。以太阳底面即是少阴,首尾相 连之故也。发于阳者,六日传经已遍,故第七日解。发于阴者,一日即入少阴,故 六日再传太阳而解。然亦有误药不解,深入骨髓者,今之所谓血液病是也。医者慎 之。)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传经一遍,不入则出,针之使不能入也。)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经气即将入足太阳之时也。)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行经二过方解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阴厥阳厥之状,寒热真伪,圣人早为道破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者,卫气不敛也,阴弱者,营血不温也,故热发而汗出,此寒气之弱者客于 太阳之表也。啬啬恶寒,寒气未散也,淅淅恶风,毛窍洞开也,鼻鸣干呕,肺气壅 滞也。)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掰)
(桂枝汤为协和营卫第一方,协和之意,使营散卫敛,气降血升也。桂枝升散其营 也,芍药降敛其卫也。生姜助桂枝散其寒也,大枣助芍药敛其阴也。炙甘草,调和 诸药燮理阴阳也。)
上五味,呋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 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 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啜粥以助药力,阴阳两补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者,气阴两伤,邪必乘 虚而入也。)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有是证则用是方,示人以法也。解如上。)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而兼阳明经证也,葛根阳明经之药也)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 之。
(太阳病在表而反下之,伤其中气,浊阴上逆,与奔豚相类,桂枝汤内有降浊之功 也。)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 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 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误治不可但与桂枝汤解之也,当随证变通,不可拘泥。桂枝本为散营敛卫 ,使肌表协和,脉浮紧而发热汗不出,营温不足以胜客寒也,宜麻黄汤散之。有汗 无汗,断其寒温胜败之关键也,不可有误。)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有是证则用是药,亦不可一概而论。)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气上逆也。厚朴、杏仁,利肺降逆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或是麻黄证而误用桂枝,不能开其腠理,而反助其内热,灼伤肺脏所致。)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 加附子汤主之。
(漏汗不止,毛窍洞开,故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寒气拘之,阴 气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