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 >

第20节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第20节

小说: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

有的部落以带女字旁的字为“氏”,如:娰、姬、姜、妫、嬴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有的部落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的名称为“氏”,如马、牛、羊、柳、梅、李、麦、桑、麻、粟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氏”也是古代贵族的标志,表示功勋和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天子的权力渐衰,大量贵族失去封国和官职,“氏”开始演变成他们家族的标志,所以战国前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氏”的。
“氏”的来源很多。有的来自于受封的邑名,如晋武公封他的叔叔姬万于韩,姬万的曾孙厥就以封邑名为氏,韩厥就是姬姓韩氏;有的来自于所居的地名,如齐桓公有子孙居住在都城临淄外的东门一带,称东郭大夫,后代以东郭为氏;还有的来自于官名和祖先的谥号等。

战国前的老百姓以什么为“氏”呢?——职业。如弈秋(棋手)、庖丁(厨师)、匠石(石匠)、医和(医生)、优孟(喜剧演员),这些职业名后来都演变为姓。

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常常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同氏不同姓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如战国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

姓氏合一

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的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

秦汉时期,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上已确立下来,姓和氏完全融合,并且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

秦汉以后,新的姓氏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为避祸而改姓;②为避帝王的名讳而改姓,如东汉时庄氏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称严氏;③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时,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演变成汉姓,如拓跋本为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后演变为姓氏;④当某一姓氏的字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时,往往演变成几种不同的姓氏。大约到宋代时期,中国的姓氏已与现代几无二致。

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在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在3000个以上,远非我们常说的百家姓。

姓氏是优生学的关键

宋代史学家郑谯在《通志·氏族略》中说道:“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女称姓。”

女子称“姓”是用来“别婚姻”。古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左传》记载:“礼不娶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因而对女子称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宗族,起到避免近亲结婚的重要作用。

先秦女子的称呼中,姓常常是在最后的,这跟我们今天把姓放在最前边的习惯正好相反。她们一般没有名字,称呼她们得在姓前加上排行。伯代表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伯也叫孟,孟也是老大的意思。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其实就是姜姓家族的大女儿,因为“孟”是指排行老大,“姜”才是姓。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妲是名字,己是姓。民间通俗文学将妲己称为“苏妲己”,是因为妲己出于有苏氏。

男子称“氏”则用来“明贵贱”。“氏”彰显着这个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因为战国前只有贵者才有资格称“氏”。《通志·氏族略》中提到:“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古人出于对优生学的考虑,提出“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这个说法是非常科学的。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从医学调查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统计好姓名的数量和分布,对于研究人类遗传学就有了很大帮助。

中国同姓之人相遇,常常喜欢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寻根问祖意识,在宗族观念素来极强的中国,同一个姓氏可能包涵家族与血缘关系。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是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的探索。
何为“名”?

姓氏是公共的称呼,而名则是每个人的代号。

“名”字的小篆

“名”字的小篆为“名”,上面是夕阳的“夕”,下面是一个“口”。

《说文解字》里对“名”字的解释为:“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句话的意思为:黄昏后,天暗了,对面不能相识,各以代号称呼。比如说,天黑了,见对面有个人,就会问:“谁啊?”对方回答:“是我。”发问者不明白“我”是谁,只能再问:“你是谁啊?”对方说:“我是张三。”这才清楚到底是谁。

“名”的产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后,于是开始逐渐通行,使得人人皆有“名”,并对命“名”开始讲究起来。

出生百日后取名

《礼记》中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男角女羁,妻以子见父,父执子之右手,咳(咳通孩)而名之。”意思是,孩子生下来百天后,要给他选个日子剪发。“男角”,就是在剪发时,将头两侧的头发留下,束成两个犄角;“女羁”,是将剪后所余之发,与头顶的十字形发缝相重合,在头顶扎一个犄角。此时母亲抱着孩子来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手,给孩子起名。

为什么一定选择在百日之时而不是在一出生时就取名呢?这是因为古代生存条件恶劣,养育孩子艰难,小孩子生下百天才代表他真正存活下来了。































孩子的名取定后,母亲会把孩子抱回内室,将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所以古代取名的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

百日取名的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天”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至今仍很流行。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起名与婚配

《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古代的官媒人掌管全国男女的婚姻登记。百姓出生百天后有了名字,官媒人就负责登记他们的出生年月日和名字,为的是在其到了婚龄后能安排婚配之事。

各朝各代的取名之法

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在母系氏族时代,名都是按母亲的感觉或意愿去起的。

“弃”字的大篆

如周朝的始祖,名“弃”。为什么叫“弃”呢?传说是因为他的母亲姜嫄(yuán)因踩上巨人的脚印后怀孕的,觉得不祥,就把儿子抛弃了。因此“弃”(“弃”的大篆)字就像用个簸箕把襁褓中的小娃娃扔了出去。但儿子受到鸟兽照顾,得以存活。姜嫄想既然上天都要留下这个孩子,那我就把他养大吧。因为曾遗弃过这孩子,就取名为“弃”。

等到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时代,父亲在给孩子命名时,基本是按孩子的特点来取。

中国历史上的郑庄公叫寤生,“寤”就是难产之意。郑庄公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在床上翻滚呼喊了两三天,郑庄公才伸出一条腿来,于是得名寤生;晋成公名黑臀,因为他的臀部有块黑色胎记;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孟是老大的意思,要么他可能有点皮肤病,要么可能有点跛脚(脚不太利落就叫跛),所以叫做孟皮。

殷商人崇尚天干,主要以天干命名,所以殷商的君主都叫太乙、成汤、太丁、盘庚等名;魏晋人自命清高,起名讲究高雅,盛行以“之”命名,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画家顾恺之,科学家祖冲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

有的名字寄予了家人的某种希望,如宋朝词人辛弃疾和汉代大将军霍去病,他们的名字都是不要生病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健康的一种祝福和期盼。

民国年间尚洋名,有钱人叫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的很多;新中国成立那几年,给孩子取名叫建国、国庆的就特别多;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孩子寄于了更多希望,比如叫博文、刘洋的就很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父母趋向喜欢起很个性化的名字。比如有人叫渔翁,取这样名字的父母大多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希望孩子也能过上很散淡清雅的生活。我还认识一对父母,他们都爱听雨打荷叶的声音,索性给孩子取名为雨打荷叶,非常有趣。

避讳与改名

古代讲究避讳,皇帝名字里出现的字,老百姓就不能用来取名,甚至日常用语里也不能提及。

寻常百姓家不能说长辈名,就连谐音字也最好避免。

晋朝时,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将四大美人里的王昭君改称王明君,史称“明妃”。李世民当皇帝时,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那时观世音简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讲个古代的幽默故事,也和避讳有关。张九和李九二人,一个拿着把韭菜,一个拎着一壶酒,去找老朋友王九喝几盅。正巧王九外出未归,只好让他的儿媳妇代为转告。张九、李九、韭菜、酒都和王九的“九”同字或同音,儿媳妇是不能当公公面说“九”这个音的,那她如何避讳呢?

王九回来后,儿媳妇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拿着马莲菜,一个提着连盅数,来请公公赴宴席。”她将公公名字里同音的字一一作了变换,既正确表达了意思,又避了公公的名讳。王九听罢,一张老脸乐开了花。

再看看为避讳而改来改去的中药名字,也十分有意思。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原名薯蓣(yù)。唐朝时,因代宗皇帝名“豫”,为避讳,山药改名为薯药。宋朝时,又因英宗皇帝名“曙”,为避讳再次将薯药改名为山药。

中药里的玄参,因清朝皇帝康熙叫玄烨,所以“玄”字不能用了,玄参改成元参。

所以在用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中药的本名是什么,又是因何而改,这样才能对药材和药性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字”字的大篆

“字”的大篆写做“字”,上面是“宀”(mián),底下是儿子的“子”。

“字”有多个含义,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

生孩子

这是“字”的本义。古代管未出嫁的女子叫做“待字闺中”,意思就是在闺房里等待生孩子。

乳也

《说文解字》里对字的解释为:“乳也。”意思就是在家里喂养孩子。

“宀”表示房子,就是家的意思;“子”代表孩子。所以在家里养育孩子就是“字”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女人字多则不繁,女人字少则繁。”意思是女人生的孩子过多的话,就不好教养;而生的孩子少的话,就方便养育。

指文字

中国古代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文”是指象形字,是无法拆解的,就是一个图像而已。所以,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就是因为“文”只可以说但不可以解。

“字”是可以拆解的,我们可以不断地利用“字”来组合而成新的字。这种不断地繁衍新字的内涵也是借助了字会“生育”的特性。

拼音文字也好,西方的字母文字也好,基本的元素都只有二十多个,这与中国汉字的基本元素在数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会发现,拼音或英语等字母文字是开始好学,后难学;而汉字是开始难学,后好学。



























因为我们的汉字在掌握了基本元素后,这些元素将以偏旁部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