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医道-第4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静与苗丽虽然多少听知了一些,却也不是很详细,于是也凑了上来。
直到口齿清楚的小竹仔仔细细讲了丛叶与颜婧的过往身份,不论是蕊蕊还是曹薇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丛叶会对高中文武状元毫无所动。想想也是,做了堂堂三十年逍遥王爷与驸马的人,哪里会在乎一个文武双状元呢。
突然,曹薇表情愣了。
“官人,官人三十多年前就是逍遥王,那官人今年不是十六岁?!”
曹薇并不知道丛叶一行在那个莫名的洪荒空间里还待了无数年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大。”
这句话并不是丛叶瞎说。
原本一直以为自己醒来的时候应该是十五六岁,可是现在再仔细想想,自从在高椿国枫林郡榆林镇瓦罐山下的小树林中醒来至今,身体没有丝毫变化,让丛叶再也不能确定自己醒来时真的只有十五六岁了。
如今丛叶一行早已不住在客栈之中,而是被安排进了京城的迎宾馆。
按照皇上的旨意,状元府正在抓紧修建,不日便可搬入。
虽然丛叶每天都要入朝,可是却始终没有等来册封的消息。
殊不知,皇上现在也正在为难。
如此优秀的文武状元,究竟是应该封做文官呢,还是武官?
不论文官还是武官,皇上又都觉得新课文武状元年龄太小,骤然封做大官怕是难以胜任,封小了呢,又担心伤了天下中学子的心。
怎么办呢?
这天退朝后回到后宫,皇上没有如往常一样前往御书房,而是若有所思地走入了坤宁宫,即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刚刚走到坤宁宫正门,值守太监和宫娥便纷纷跪倒行礼,并口呼:
“万岁驾临坤宁宫。”
里面正在逗弄小孙女,只有八岁的益阳公主的皇太后,笑眯眯对益阳公主说:
“你父皇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八岁的益阳公主一溜小跑来到刚刚抬脚进门的皇上身前,煞有介事地屈膝行礼,并口称:
“恭迎父皇。”
“呵呵,小仙儿今天真乖。”
八岁的益阳公主别看年龄小,不论是宫中的礼仪,还是读书写字,即便是女红都样样不差,所以才深得皇上的宠爱。
伸手拉起行礼的仙儿公主,妇女两来到皇太后身前,皇上恭敬地叫了声:
“母后。”
“皇儿坐吧。今天怎么得空到哀家这里来了?”
往常皇上都是晨昏定省,也就是早晚各来一趟,像今天一退朝就到坤宁宫的时候并不多,所以皇太后才会有此一问。
“今天得闲,所以过来看看母后。”
从皇上进门,皇太后就发现了皇上脸上那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并没有直接询问,而是问起了文武状元的事情。
“哀家听说那位新科文武状元只有十六岁?”
“是啊,母后。皇儿正在为此事发愁呢。”
“这有什么可愁的?国家得此少年才俊正应该庆幸才是。”
“母后有所不知,一是丛叶文才武略皆说得过去,所以究竟是该封为文官还是武将实在难以决定。再者,只有十六岁,放到重要位置怕难以胜任,若是封小了,又怕伤了天下学子的上进心。”
皇太后一听,也觉得皇上所说有理,正在低头思索之际,却听旁边的益阳公主仙儿说道:
“皇祖母,父皇,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能不能胜任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哦,仙儿所言似乎极有道理。”
听到皇太后也赞成女儿的话,皇上想了想说:
“要不先让丛叶去军机处做个副手历练历练?”
“朝中之事还是皇上拿主意好了,我们妇道人家只不过随口一说而已。”
后宫不得干政正是大麦国的祖训。
“不过,哀家倒是好奇十六岁的文武状元究竟长什么样子。”
听出母后有想要见一见丛叶的意思,皇上马上说:
“这有何难?内侍。”
“万岁。”
“马上宣新科状元丛叶到坤宁宫见驾。”
“遵旨。”
虽然并在乎会被封做什么官,不过丛叶等人心里还是存了一份好奇,正在迎宾馆内议论这事呢,突然有太监传旨让丛叶前往坤宁宫见驾,待丛叶梳妆打扮整齐离开迎宾馆后,苗丽却突然笑眯眯地说:
“估计这次老爷又会给大家领位公主妹妹来了。”
话音刚落地,就听曹薇说:
“应该不可能吧。”
“为什么?”
苗丽紧跟着追问了一句。
是啊,颜婧等人都好奇地盯着曹薇,想听听她的理由。
只见曹薇先是脸色一红,这才轻声细语说道:
“小薇打听过,如今宫内的公主,与当今圣上同辈的都已嫁人,而皇上膝下仅有一位益阳公主年方八岁,除此再无他人了。”
众女这才明白为何曹薇说话之前先脸红的缘故,原来她早就在担心这件事,所以才事先偷偷打听了一番。
曹薇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别的都好说,比如颜婧和蕊蕊都曾经是公主,可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况并不在高椿国和钨石国。
若是丛叶真的娶会一位大麦国的公主来,势必众姐妹要拿出君臣之礼来与新娶的公主相处,仅是这一点,恐怕大家就都难以接受。
“嘻嘻,想不到小薇姐姐这么心细。”
苗丽的一句话,更是让曹薇的脸颊彻底红透了。
第816章 八百二十九曹正夫妻的烦恼()
消息是殿试结束后第二十三天传回上龙村的。
曹家新女婿丛叶得中文武双科状元,这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从去年秋后意外得到****女婿开始,开春便以县试第一名秀才及第,已是出乎曹家的意料,也出乎所有得知消息的人的意料。
紧接着半年之后的八月乡试又高中第一名举人。
原本以为顶多也就是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考取个进士就了不得的众人,包括曹正夫妻也没有指望什么状元不状元的。毕竟女婿还年轻,只有十六岁,将来还有的是时间,即便这次不中,不是还有下次?
再退一步说,就算女婿丛叶中了举人便走到了头,曹正夫妻也早已心满意足了。
可是,这次进京参加殿试不仅拿到了文状元,甚至连武状元也揽入怀中,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
毕竟只是小道消息,还没有接到圣旨,所以大家心里难免狐疑,猜想,说不定是以讹传讹,以至于传错了。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即便从出娘胎就开始学习,想要文武兼修几乎是不可能的。
仅仅过了两天,到九月二十中午,随着一阵震天到了锣鼓声,马蹄声传来,赫然一队衣着鲜明的官吏簇拥着一位太监装扮的人来到了上龙村。
等太监宣读完圣旨,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消息竟然是真的,曹家的新女婿,十六岁的丛叶真的高中文武状元。
不仅如此,皇上旨意中还勒令临河府会同易县官员,限期为文武双状元丛叶,选择合适场地,起建府邸,而且必须体现朝廷的重视和威严。
于是,临河府郡守,以及易县县太爷亲自划定了状元府邸的位置,由易县先从府库中拨出银两,召集工匠即日动工,开始为文武双状元丛叶修建府邸。
再一次轰动了周边府县的消息迅疾传播开去,不用召集,方圆百里内的能工巧匠便纷纷赶来,轰轰烈烈的工程便开始了。
一切都无需操心的曹正,反而坐在家里发起愁来了。
“老爷这是怎么了?”
原本只是乡下庄户人家,夫妻之间习惯了“他爹,孩他娘”之类称呼的曹刘氏,乍一要称呼曹正为“老爷”还是适应了几天的。
“唉,总觉得如同做梦一样。心里怎么都不踏实,就是睡觉也睡不囫囵。”
几天之内瘦了一圈的曹正,两眼下陷,眼圈也的确是有着明显因为睡眠不足而带来的黑眼圈。
“老爷是不是想多了?”
其实,曹刘氏内心也是极为不踏实,不过,天下父母哪有不盼望着儿女越来越好的,所以还是下意识地藏起了那份担心。
“也许吧,事情来得过于突然。”
随着状元府邸的修建,不断有人****,大多数是来找差事做的。比如推荐自家的孩子给状元老爷做随从的,比如推荐自家的女儿到状元府中当婢女的。
自然也有一些人是奔着新科状元的小妾而来的。
不同于丛叶刚刚中了秀才时,现在托媒婆来提亲全部是附近府县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甚至还有官宦人家也想把女儿嫁给丛叶做小妾。
这才是曹正夫妻最为头疼的事情。
女婿本就已经有了十几位妻妾,虽然一直没有分什么正妻小妾,不过,若是按照入门的先后顺序,女儿曹薇那已经是十三姨太了。
夫妻二人最为担心的是,女儿毕竟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小门小户。尽管女婿丛叶原来的十二位妻妾并没有欺负女儿的表现,可是谁又能保证女婿将来娶进来的姨太会不会欺负出身卑微的女儿呢?
关于这方面民间有太多传说了,这不能不让曹正夫妻****担忧。
如果说女婿一直生活在上龙村,生活在自己身边,也许还能阻止继续纳妾。可是,女婿高中了亘古未有的文武状元之后,势必要做大官的。那时候谁还能阻挡得了?
“老爷,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在杞人忧天呢?”
曹正也不是没拿这个典故来安慰自己,可是根本就不管用,无论如何都难以消除心中对于女儿未来可能会受欺负的命运的担忧。
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的曹正,由于幸运得到了一位才高八斗,又武艺超凡的女婿,以至于不论是县太爷,甚至郡守大人与曹正见面都要以晚辈自居。
这让曹正更是诚惶诚恐,根本就不知和这些官吏在一起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终于,曹正病倒了。
要说曹正是真病了吗?
有一点,不过只有曹刘氏最为清楚,丈夫的病多半是装出来的。因为曹正实在是不知该与,曾经高高在上的县太爷、郡守如何结交。
谁知曹正生病的消息一传出去,反而****的官吏变得更多了。
而且不仅仅是易县和临河府,就是其他府县的官吏也大老远跑来探望。甚至还有一位要上京述职,专门拐了大弯前来探视的官员。
“曹老太爷在上,晚辈钱俊德有礼。”
曹老太爷?只是三十岁出头,还不满三十四岁的曹正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称呼他,头皮都感觉有些发麻。
“曹老妇人,这是下官些许心意,休嫌礼物轻薄。”
本就大字不识一个的曹刘氏接过对方递来的礼物清单,根本就不知道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又哪里知道礼物究竟是轻还是重?
“使不得,使不得,大人千万使不得。”
唉,把曹正夫妻给为难的,说来说去只会说这三个字了。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收礼。不论是县官,还是府官,谁来是不带礼物来的呢?
对于曹正夫妻来说,易县的官员也好,临河府的官员也好,毕竟还是自己一家人的父母官,所以便暂时收下来,想等女儿女婿回来,再交给他们去处理。
可是眼前这位官员显然不是本地人,万一收下了他的礼物,将来找不到人家可怎么办?
“曹老太爷,曹老妇人太客气了。下官马上就要进京,自然还会去拜见新科状元大人。若是老太爷和老夫人有什么话要说,下官定当带到。”
一听这话,曹正夫妻才算勉强收下。
的确有些话要嘱咐女儿女婿,却又不方便口传,所以专门找到村子里一位读过书的老人,代他们夫妻分别给女儿女婿写了一封家书,交给进京述职的钱俊德捎走了。
第817章 百官心态()
与曹薇有着同样判断的官员并不少。
尤其是膝下有待字闺中适龄女儿的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侍郎三家。无不在暗中悄悄打探另外两家的动静。
如此年轻有为的双科状元,谁不想抢回来做女婿呢?
可是,当他们三家偶尔听说,就连当朝太师****也想把府中最小的女儿王琴许配给新科状元丛叶时,户部尚书赵正明,兵部尚书蒋涣,工部侍郎崔世林都动起了心思。
一个个偷偷写下一本奏折,伺机递了上去。
无非是想请皇上赐婚,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几家争来抢去,再由此产生误会和摩擦。
当皇上看到赵正明、蒋涣、崔世林三人的奏折,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太师****也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