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晋末雄图 >

第222节

晋末雄图-第222节

小说: 晋末雄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必然就会有各种劝进之声,甚嚣尘上,到最后怕是连高岳也不能抑制,而半推半就的登上帝位。到那时候,朝廷如何面对那样尴尬的局面,怎样再与高岳相处,都是非常难堪和棘手的问题。

    故而司马睿干脆主动破例晋其王爵,并极为大方的赏赐各种高规格的名誉,以示亲密、信任和拉拢。司马睿十分相信,高岳必然会心照不宣地明白自己的心意,只要不公开独立,不要将朝廷最后一块遮羞布扯去,那么任何层次的封赏,都不是问题。

    形势至此,再要推辞已是上怫帝意,下却众心。于是高岳欣然接受,从今日后,以秦王之尊,统御诸侯,号令西土,再与胡虏争衡。

    那钦差天使,昂首挺立,一丝不苟的宣读完了圣旨,忙趋步而至高岳身前,满面堆笑道:“恭喜大王!微臣来时,陛下曾再三叮嘱,务必要将当面致意大王,愿大王看在陛下历来厚待的恩遇上,始终尽忠王室,不忘晋德。”

    说着话,钦差从怀中又掏出个明黄卷轴,奉于高岳面前,小声道:“此乃陛下特予大王的一道密旨,且待稍后大王自览。”

    高岳心中一动,当即便迅速接过,不暇细顾,先交由周盘龙收下,复对钦差温言道:“有劳天使远来宣旨,辛苦辛苦!且在长安休憩数日,待回去后,转奏陛下,天子之恩,礼遇之情,高岳不敢或忘,必当始终敬奉大晋正朔。”

    传旨事毕,钦差拜辞而去。众文武群情振奋,皆是口呼大王千岁,恭恭敬敬齐来拜见秦王。高岳精神抖擞,满面春风的也抚慰褒奖一番。

    往昔的太极殿,如今已然是巍峨磅礴的秦王府。因皇帝赐婚,高岳便让群臣稍候,暂且先回府中探望。方至内室,便见姚池及嵇云舒二人,正在和一个盛装的年轻女子,聚首随意聊天。见高岳举步进来,三人都是一愣,随即姚、嵇便喜笑颜开的迎了上来,嵇云舒盈盈下拜,恭敬地敛衽行礼。姚池更是眉飞色舞的模样,但也学着嵇云舒,口称恭喜大王。那名陌生女子,忙趋步来到高岳面前拜倒,低着头娇柔轻语道:“臣妾妙菱,拜见大王。”

    这便是赐婚的郡主了。据皇帝别旨和天使详细禀告,高岳眼下已晓得了这位司马妙菱,乃是汝阳王司马熙的女儿,论关系乃是皇帝司马睿的堂妹。司马熙的祖父便是司马懿,父亲是八王之一的汝南王司马亮。在永嘉之乱的末年,司马熙被石勒杀死之后,遗下家眷,随同幸存诸王宗室一同南渡,彼时司马妙菱年方八岁,便就寄居在伯父西阳王司马羕的府中,直至被朝廷选为赐婚之人。

    司马睿既然要赐婚高岳,则必须要挑选大家闺秀。但江东王谢等巨族,竟然不屑一顾,纷纷拒绝。于是司马睿只好在皇族中做挑选,但其余公主郡主等,也都不愿从此背井离乡,跋涉江湖受风霜之苦,去那遥远的西北之地,过福祸未卜的未知生活。于是彼等的父亲、兄长等藩王,甚至母亲姐妹等各家夫人,都纷纷上书恳求辞谢,请皇帝万勿选到己家。司马睿郁闷,但也不好强行怫了众意。后来蓦然想到司马妙菱这个堂妹,因为年龄正好,又失祜无依,但身份又算贵重,故而用来做赐婚和亲的人选,实在是再好不过。

    于是这个名额,最终落在十七岁的妙菱头上。伯父司马羕虽然在朝中显贵,但侄女毕竟不同亲生女儿,并不怎么替她力辞,反来劝慰她要想开些,姑且算为父争光、为国出力。妙菱心中悲苦,但哪有什么办法,又干脆把心横起,劝解自己反正也是孤零零无人关爱,到哪里都是一样,除死无大事。所以便也强颜欢笑地顺从,处处配合,继而一路艰辛来到了长安。

    “啊。你叫做司马妙菱么,真是个清婉的好名字。”

    高岳见她微垂的面上,虽然生受风波之苦,显得有些憔悴,但仍然白净秀丽,娇小可爱,显出天家之女的不俗气质。又想到妙菱年纪轻轻,便从此告别家园,来到这完全陌生的地方,又不免生出几分怜爱来。

    “大王,妙菱妹妹,这般柔弱,年纪又小,从江东远涉千万里,才来到咱们这里,想想都令人疼惜。还请大王以后多多关爱些,只莫要使她觉得受到了委屈,来错了地方。”

    嵇云舒毕竟心胸大度,边轻抚司马妙菱的手,一面对高岳劝道。

    “你坐下吧,也不要这样拘谨。呃,既然陛下将你赐婚与孤,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西北风寒,不比江南风和日丽春雨醉人,但西北苍劲雄浑,自有一番别样风味,孤想,你眼下怕是还不习惯,但日后总会爱上这里的。有些事身不由己,就不要自怨自艾。且放宽心,随意些好,孤应该也不是难相处的人。”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级封赏() 
高岳对嵇云舒点点头,又见司马妙菱怯生生地站着,双手不安绞在一处,微垂螓首,一双如水秀目,间或抬起,飞快地瞥一眼高岳,又像受惊的小鹿儿般,慌忙将眼光移开。听闻高岳说赐婚之事,司马妙菱虽然仍垂首默立,但白皙面上立时飞起两朵红云。

    “自今以后,臣妾便当侍奉大王,谨守妇德,但若有疏漏之处,定是无意冒犯,还请大王体谅宽恕。”

    “无妨,孤说过不用这般拘谨。孤还有要事待处置,午饭便不用等孤来了,尽管自用。这几日定然是要各种忙碌,你们三人,便自己聊着,或者四处走走,散一散心,不过太极殿庞大,连孤也不甚熟悉,你们可别走迷路了。”

    高岳叮嘱两句,起身便就要走,又示意姚、嵇二人,无事可多劝解劝解司马妙菱。三女忙也起身,口称恭送大王。但听闻他最后这番说话,姚嵇都立时笑出声来,反娇嗔打趣道说若是当真迷路,便叫大王亲自打灯笼来找。司马妙菱躲在二人身后,也不禁莞尔浅笑,虽然仍未做声,但不停眨动的一双秀目中晶光闪闪,闪出几分好奇的神色,似乎这里的情形,与她曾经的设想,很有些不同。

    过得三日,便是秦王即位典礼。国内外各藩镇、州牧、将领等齐聚长安,西京城内一时万人空巷,齐来观摩参礼。钦差作为皇帝的特使,当众恭敬地呈上王爵的玺印及冠服,并全场陪同,引导礼成。至此秦公国正式升格为秦王国,所有礼仪制度,仅次皇帝一级。随后,乃是册封后妃礼仪。高岳当众宣布,册封嵇云舒为秦王后,姚池、司马妙菱为王妃。

    此前,为王妃之选,高岳曾有过犹豫。三女之中,首先司马妙菱是肯定不成的。虽然她是皇族,但却是毫无后台之人,朝廷只完全将她当做示好高岳的政治砝码,并不算是政治联姻。所以司马睿并没有依照礼制,直接降旨封其王妃,却默不作声地将她送到长安,听凭高岳自己处理。说直白些,司马睿暗示的非常明显:给司马妙菱什么地位什么待遇,完全是高岳说了算,朝廷并不介意,更不会横加干涉,强怫人意。

    所以剩下的便是姚、嵇二人。对此,众文武也有自己的态度。支持姚池的,是从前相识于微末的旧部,比如李虎、何成、冯亮、曹莫等人,皆是和姚池一样,出身贫贱庶民之家。而支持立嵇云舒的,乃是胡崧、裴诜、万宏、杨韬等从前朝廷臣子,还有杨轲、谢艾、苗览、鲍冲、汪楷等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和影响之人,重视礼仪法度,极言嵇云舒本就是出身忠烈名门,又且为人庄重温婉,宽宏大度,有母仪天下之风,可堪立后。

    于是再询问韩雍,韩雍却言道此乃大王家事,臣下怎可妄议。樊胜、雷七指、吴夏等数人,也或明或暗表达了不敢与闻的中立立场。高岳本也属意嵇云舒,于是斟酌良久,高岳还是立了嵇云舒为王后。

    册立后妃礼毕,高岳再册封长子高全为王世子,别居东宫。随后大封群臣,这才是重中之重。

    以杨轲为秦国左丞相,秦王左长史,加领军将军衔,任尚书左仆射,封爵天水郡公;以韩雍为秦国右丞相,秦王右长史,任尚书右仆射,进位征北大将军,封爵灵武郡公,并从朔州内调回长安,领雍州刺史。

    命胡崧为秦州刺史,进位镇军大将军,升散骑常侍,封爵临泾县公,假节。余外原雍州刺史部文武众臣,皆官升一级,移镇秦州襄武。其中,吴夏留任雍州,升为左将军,转任潼关守将,把守秦国最东方的门户。又因李凤战功卓著大放异彩,高岳予以特别嘉奖,晋其后将军,领天水太守,升任秦州副都护。这让李凤及一众川兵大喜过望,愈发觉得投效秦国乃是弃暗投明,走对了路。

    樊胜仍为夏州刺史,进位镇东将军,封爵庆阳县公,何成升任前将军,为夏州都护。谢艾仍为梁州刺史,进位安南将军,封爵汉中郡候,邓恒升任右将军,为梁州都护。杨韬调任朔州刺史,晋升平北将军,封爵五原郡候,李虎升任左将军,为朔州都护。

    余外文武,皆有封赏,量功酬劳,不一而足,总教群情欢愉,人皆喜悦。封赏既毕,高岳大宴群臣,长安尽兴多日。待人心稍定后,高岳便即召开廷议,将当前各项军事,当众商讨部署。

    “众卿。如今我军与刘赵的在关中的争战,暂告段落。但孤正欲一鼓作气收复洛都,无奈南方又乱,皇帝叫孤勤王。众所周知,荆州的大将军王敦,对朝廷素有怨望,此前就已反了。朝廷已经下诏,斥责他的逆行,并号召天下勤王。陛下降密旨于孤,要求孤从梁州等地出兵,襄助朝廷共平王敦。彼时天使离开建康城的时候,王敦已经兵出武昌,现如今恐怕将要抵达京西的石头城了,江东局势恐不乐观。不过刘曜深恨石勒,必欲要集全力而与他死斗,这正好给了孤休养缓睱的时机,北方战事便可以先放一放。你们都说说吧。”

    这个话题,要说最有优先发言权的,群臣之中非梁州刺史谢艾莫属。所有眼睛都看过来,谢艾立时出班躬身施礼:“臣启大王。王敦谋反之事,确凿无疑,且从前便早有种种迹象。自从与成国战争结束后,近两年来,臣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荆州之地,虽然与王敦曾多次友好往来互通书信,但实际上,臣在魏兴及巴东二郡,皆部署有精兵。正是为预防他一朝作乱,我军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对反应。”

    长期以来,谢艾确实是一直在暗中盯着王敦的一举一动。正因王敦自身有不再甘于臣服司马睿的野心,有篡权自立的强烈主观性,谢艾便依着主簿赵募的策划,顺水推舟,多次派遣精干斥候前往荆州,甚至深入建康,极尽挑拨煽动之事,为王敦及朝廷双方的怒火,再添上最后一把柴火。

    司马睿虽然贵为皇帝,但他于内听命于丞相王导,于外受挟与大将军王敦,琅琊王氏等江东豪门大族的声望及权势,达到顶峰。司马睿平日里几乎就是张张口、盖盖章的傀儡一个,这样大权旁落,自然让皇帝极为恼火,于是有意识地开始疏远王导,并不顾王敦的劝告甚至警告,而重用家族势力不强的亲信,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青州刺史,移镇淮阴;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司州刺史,移镇合肥,明为防御胡人南侵,实际上就是专门针对荆州的王敦,并与建康形成掎角之势,互为援助。

    皇帝这样做,对王敦的猜忌防范之心,路人皆知。随后,湘州刺史部出缺,司马睿又不顾王敦的坚决反对,而将宗室谯郡王司马承任命去牧守湘州,意图在荆州的腹地打下楔子,从而牵制王敦。

    到了这个地步,王敦如何还能再忍耐,于是在永昌元年正月,便就扬旗击鼓,秣马厉兵,悍然造反。他以诛刘隗、清君侧为名,率主力精锐三万,从武昌进发,一路顺江而下,连克要地。同时派部将魏乂统兵两万进攻湘州,将州治长沙城,围得水泄不通。

    其实王敦的心中,一直觉得腹心之患尚小,唯独西方强邻,不可忽视。他有把握击溃朝廷的王师,但对于打败高岳的秦军,实在是心中无底。数年间,他屡次主动投书示好,兼做探测,高岳本人,和作为高岳在南方的军事代表梁州刺史谢艾,都给他礼貌而客气的回了信,甚至对他将要推翻朝廷的暗示,也是采取了比较暧昧的态度,并没有直接反对,王敦于是便自然而然的将高岳划做了自己的同类人,继而放心大胆的出兵东向。

    但王敦即为枭雄,又久掌兵事,怎可能当真什么防备手段都不做?他在准备起兵前,在临近梁州巴东郡的秭归城,留驻精兵一万人,并以铁索横江,阻断水路;又在上庸郡的竹山扎下精兵一万人,将魏兴郡东进的必经陆路堵死。虽然是号称防备成国,但就是成帝李雄都啼笑皆非毫不放在心上,因为傻子也知道王敦其实是对秦军抱有十分警惕之心。

第三百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