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巧丫鬟 >

第75节

红楼巧丫鬟-第75节

小说: 红楼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点头,“说对了一半,再想想。”

    柳儿仔细想了一回,再闹不明白,只得道,“实在是想不出了,好姐姐,你且告诉柳儿罢,横竖你老人家不像是真心喜欢就是。”

    林黛玉诡异地一笑,把丫头们都打发了出去,卷起画像的纸筒在手上一敲,“不怕告诉你,我知道你怎么一回事,你却不知我是怎么一回事,说了你也不懂。只如今我们关系不同,少不得以后逐渐叫你知晓。你只要知道,跟你一般,我十六岁的时候,在贾府含恨离世。贾府花了我家的银子,害了我性命。至于是不是故意害人,七八成把握,横竖狼心狗肺就是了,不算冤枉了他们。”

    柳儿死过一回的人,倒也不会太惊讶,凝神听着。

    “我们林家几辈子累积的万贯家财,别的且不说,只当初盖省亲园子,若没这笔银子,以荣府的空架子,却是千难万难的。”

    柳儿实在忍不住,插嘴道,“那如今盖园子,并没因银钱不凑手耽搁了,却又是什么缘故?”

    “这个还没弄完,以后告诉你,且先听我说完。如今我已经有先见之明,自然不会随便便宜了一些人,而上一世的债,少不得也要讨一讨的。你给我描摹的字画,想来你也发觉了,纸张绢绫都给原画极为相似。所以,还回去的,便是你画的,留下的,便是真迹。”

    其实这一点,柳儿也有所察觉。她后来给娘娘绣屏风画稿子的时候,再翻看各处库房的字画,那些她仿过的,不知凡几,她也没吱声,反倒把没仿过的,挑了不少出来,在库房里面描摹的,便大多是这些,后来都给了林黛玉,也不知她如何处理了。

    “不止字画,还有一些其他的物件儿,横竖过两年,也便宜了别人,且先还债罢。”

    “姐姐就不担心被察觉么?总有拿出来送人的时候,碰上识货的,可如何是好?”

    林黛玉嗤笑,“不是我看不起舅舅一家子,有能为的谁搭理他们!达官显贵么,没本事就罢了,即便碰上个把真有本事的,敢嚷嚷出来么?说破了大家没脸,犯不上。就像皇帝穿了皇后的衣裳出来,不怕掉脑袋的只管当众说破。真遇上个不防头的,便是知道姑娘我干的,还能怎么着呢?干这事儿的时候,我不当他们是亲戚,出事了自然都是一家子,某些人不是一直这么干的么!我就是这么死的。”

    柳儿没林黛玉这么深的仇,怨都是有的,闻言沉默,半晌方道,“这也罢了,这么些字画,说穿了跟盖园子的银子比,也不到哪儿,好歹你算出出气罢。”

    林黛玉喝了口茶,放下杯子,闻言点头,“那倒是,这才哪儿到哪儿,要不是你帮我,也没这么便宜。这玩意儿我们府里不缺,好歹我林家也是正经的书香仕宦之族,底蕴还是有的。倒是你,家底薄,过几日你回去,我让人把他家倒腾的字画都送了给你去,搁我这也浪费,好歹你平日观摩观摩,也得些进益。”

    柳儿不知说什么,怎么有种分赃的感觉?

    “看见他家东西我不稀罕,你就当分赃罢,也不要你银子,得闲的时候,攒一册绣画册子,十二幅那种,我要当传家宝的,可不比字画耐放么。”

    想想柳儿便没推辞,这个姐姐最不在乎东西,值千值万的,喜欢就送了人。不喜欢的,一个子儿都嫌浪费,可到底觉着不过意,想了想,道,“有些东西,传下来不容易,姐姐不喜欢,后人未必就不喜欢。这样,姐姐备了好画绢,也不必非得跟原画一般的,上好的就行。如今姐姐离开这么些日子,妹妹自觉多少也是进益了的,索性已经这样,不如仔仔细细的,都再临摹一回。贾府的真迹姐姐既然送我,我就留着。仿的给姐姐留一份罢,如何?”

    林黛玉双眼冒光,兴奋地拍手道,“甚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过些日子把家里库房拾掇拾掇,府里收藏的,妹妹也描了一份留着自己玩,岂不有趣儿。”

    忽然想起什么,林黛玉又道,“小柳儿我看你这能耐也别瞎了,我跟爹爹说说,索性给你寻个好师傅,咱认真学一学,将来闹不好,咱也不造假了,只管自家画来自家收藏,过个几百年,也未必就比不过如今手上的珍贵。”

    柳儿也不好扫她的兴,心道,姐姐啊,我这没那本事和野心呐!

    林黛玉越想这事儿越靠谱,兴奋地站起身,在室内转了两圈,等不得了,喊丫头,“冬虫夏草,你们谁去前头看看老爷回来没有!”

    当天晚饭后,大家各自回房歇息,林黛玉在书房跟老父说话,说了此事,林老爷想了想,“人倒是有几个,等为父明日下朝问一问罢。不过,这事儿倒不急,如今你们姐妹俩也都不小了,尤其是柳儿那丫头,也该说亲了,她姐姐那边可有什么章程没有?她自己又是如何打算的?你不如问上一问,这可是大事。”

    林黛玉把茶盅往桌子上一蹲,“小柳儿她自己能做主,她姐姐家,眼界有限,自家还搁着一个老大的姑娘没出门子呢,好的哪里轮到小柳儿。爹你且帮着操心一二,要是有了好人选,女儿再私下里问一问,她是个有主意的,不是那等随人拿捏的,爹只管放心罢。”

    林老爷捻须点头,林黛玉又道,“不过爹啊,女儿有几点要紧的浅见,爹你且听听啊。一呢,这人要才德貌俱全,这也不能只要求女子么,男子也是一样的。二么,妾室通房的,越少越好,实在要有,不能超过俩,且不能有儿女,后娘难为啊。三么,家风清正,别乱糟糟一大家子的,好几层公婆,一大帮妯娌,一群小辈四处乱窜,那日子还有的过么。四么,不拘高门还是寒门,穷点儿也没什么,横竖我们家不缺银子。但也不能太穷了,凤凰男什么的伤不起。五么。。。。。。”

    啪!

    林老爷拍桌子了,林姑娘吓的一缩脖子。

    “行了,一派胡言!以后你也这么着,我看你也别出门子了!这都什么乱糟糟的,我看这等人也难寻,索性一年寻不着你们等一年,十年寻不着等十年,说万里挑一也不差,你等在家呆着罢!”

    “爹啊,万里挑一还是十万里挑一的,且不说,好人一定是有的,就是难寻了点儿。爹你是什么人啊,博学多才博古通今,目光如炬慧眼识珠,同窗故旧满天下。。。。。。横竖本朝比爹爹你本事的人,太少太少,依女儿浅见,爹你就是孔明在世诸葛复生。。。。。。”林黛玉一点儿不惧她爹,笑眯眯地猛奉承。

    “好了好了,这舌灿莲花的本事,也不知跟谁学得,我先留意着,晚了,回去歇着罢。”

    林老爷知女儿一向异想天开,不过脑子里倒是闪过一人,等女儿离开后,细细想了一想,倒还大部分跟女儿说的相符,只到底怎么着,却还要细细打听打听。

    翌日下了朝,林如海寻了同僚冯唐,互相见了礼,林老爷道,“冯将军可方便否,林某有一事想要请教一二。”

    两人素日点头之交,不过同朝为官,一文一武,也不甚熟悉。虽出身不同,但因着都是靠自家本事混到如今地位,相互之间,还是颇几分神交之意。

    两人来到一处无人的班房,有眼色的小吏上了茶来,便迅速退了出去。

    冯唐虽说七老八十了,但身板硬朗,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着林老爷正色道,“冯某素日仰慕林大人学识,恨不能相交,大人有话只管说来,冯某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想起自己女儿那不着调的条条框框,林老爷心里不好意思,面上倒是一本正经,道,“冯老将军言重了,老将军铁骨铮铮,为人侠义,实乃性情中人。如今却有些私事要打听将军。实不相瞒,如海有两女,一女将将及笄,也该说人家了。因夫人早逝,家里也没个女眷张罗,少不得亲力亲为罢。”

    “哦?不知林大人看中哪家儿郎,想来林大人之女,定然差不了,老夫若认得,说不得当个媒人哈哈哈。”冯唐很高兴,小事一桩么,这林探花要说起学问来,他还真低挡不住。

    “这个却是认的义女,却跟自家女孩儿一样看待,学识教养都不差,品貌俱是千里挑一的。林某记得,上年j□j月的时候,有一小将姓谢的,带着一支京营兵,在维扬运河一带协助驻防一阵子,不上两月似乎就回京了,之间林某倒是接触一二,观其言谈举止行事,进退有度,甚是端方,小小年纪,倒是难得。想来京营兵马都是将军麾下,但不知,这位小将军是个什么情形?”

    冯唐略一思忖,便有了眉目,捻须笑道,“林大人果然慧眼,这小将乃是定城侯之孙,叫做谢鳞。定城侯有四子,他是三房子弟。虽说三房不承爵,三老爷也没甚能为,好在家风清正,要紧的是,谢鳞这小子,武艺超群为人正派,至今尚未娶亲,至于定没定亲么,这个却要打听一番。”

    林如海拱手,“那就拜托老将军费心,细细打听打听,如海感激不尽。”

    于是,此事便悄没声儿地开始了。

第92章 情深浅自在人心() 
柳儿在林府住了几日,把义父和姐姐入秋的衣物鞋袜;各做了两套留下;又打点出来几份儿;打算拿回去抽空儿做得了。

    眼看八月节,便收拾东西;别了义父并姐姐,带着一众丫头婆子;并两车东西,家去了。

    如今,张干妈业已习惯,每次柳儿出门子;尤其去林府;回来成车的拉东西拉人。这回更多;只箱笼就四五个,都是好木料的,更不必提还有各色包袱盒子之类。

    现今人多,也不必柳儿张罗,自有婆子们抬进房中,冬儿和红花,带着丫头们归置。柳儿换了家常衣裳,挑出其中给干妈的首饰意料包袱,绿豆和三七拎着,三人去了干妈房内。

    张婆子刚看他们忙乱,径自回了屋内做针线。见柳儿进来,笑道,“我刚刚瞧着,这些日子,看样子倒是胖了些,想来一点没惦记家里,更甭提你妈我了罢。”

    春儿给柳儿见了礼,就去倒茶来。柳儿过去挨着干妈坐了,笑嘻嘻地拽着干妈胳膊,道,“哪敢呢,这不是回来跟干妈过节么。家里有干妈管着,柳儿有什么不放心的。临走姐姐挑了些首饰衣料给干妈,瞧瞧喜欢不喜欢。”说着招呼绿豆三七,“把包袱都拿来罢。”

    “你啊,林老爷父女待你好,那是你们的情分,你干妈我总跟着沾光,如何使得,让人看着不像。再则,你妈我的衣料多着,衣裳也不少,几年也穿不完,很不用再给我捯饬。”

    “哎呦,妈你可别这般说,我和林姐姐也算一家人,她这是帮着我孝敬您呢,您啊,只管受用就是,没的胡思乱想,劳心伤神的,倒是女儿我的不是了。”

    说着,打开衣料包袱,指着道,“是我和姐姐挑的,这两匹团花锦缎,颜色正好秋天外面的大衣裳,这个羽缎的,和着这包袱里的皮子,我帮妈做件大褂子,过两月入冬的时候正好上身。”说着打开另一包袱里的盒子,掀开盖子,道,“妈你不是喜欢金子么,这套头面,镶嵌不多,做工倒也精巧,尤其这两只五福捧寿的簪子,看着就大方贵气。”说着,抬手给老太太插鬓边上,打量打量,点头,“是好看,正适合您这年纪的。”

    张婆子嘴上客气,其实早笑的见牙不见眼儿的,摸着料子和首饰,心里美滋滋地合计着,过两日穿戴上,去跟傅老太太打牌。。。。。。

    “咦,妈你又做鞋了,我临走不是和你说了么,针线只管裁了叫丫头们做,得闲儿自管玩儿去,您老怎么不听劝呢。。。。。。那银红小袄,该不是给我做的吧?”柳儿不经意瞥见,张婆子身边的针线笸箩里,放着做了一半的水红绸缎绣花夹棉鞋子,旁边炕梢上,叠放着两件银红撒花家常小绵袄。

    张婆子忙笑道,“你妈我做事惯了的,总闲着待不住,也不能成日家打牌。如今摊上你这么个女红出挑的闺女,也显不出我这能耐了。好歹喜欢妈做的鞋和棉袄,你妈我乐着呢,总算还有点儿用处不是,你可不能说三道四的了,可是我这一番心意,这点儿活计,丫头们打下手,也累不着不是。”

    柳儿听了,倒也不好多说什么,她们毕竟是半路母女,多少有顾忌,不叫她做,她心里也不过去,只得道,“我们家如今也不缺人使,只妈你别累着,叫女儿心疼才是。本就是叫你享福的,只管受用就是。我们多少年的感情,小时候你但凡有一口好吃的,掖着藏着的,总惦记柳儿,那时我们穷的没法儿。如今女儿孝敬你,也是应该的,好歹别辜负了,让女儿尽点心才好。”

    拍拍柳儿的手,张婆子眼圈有些发红,这些日子过的,跟做梦一样,没人时候,总觉着心里不踏实,如今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