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吴鞠通医案 >

第5节

吴鞠通医案-第5节

小说: 吴鞠通医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冬(三钱) 大生地(一两) 鳖甲(五钱) 
日服二帖。 
二十一日 小便短而赤甚,微咳,面微赤,尺脉仍见数洪象,议甘润益下,以治虚热, 
少复 
苦味,以治不尽之实邪。且甘苦合化阴气而利小便也。按∶甘苦合化降气利小便法,举世不 
知,在温热门中诚为利小便之上等法。盖热伤阴液,小便无由而生,故以甘润益水之源;小 
肠火腑,非苦不通,为邪热所助,故以苦药泻小肠而退邪热。甘得苦则不呆腻,苦得甘则不 
刚燥,合而成功也。 
炙甘草(四钱) 生鳖甲(八钱) 生白芍(六两) 元参(五钱) 阿胶(三钱) 麦冬(六钱) 
麻仁(三钱) 丹皮(三钱) 沙参(三钱) 黄连(一钱) 
二十二日 已得效,仍服前方二帖。 
二十三日 复脉复苦法,清下焦血分之阴热。 
炙甘草(五钱) 生鳖甲(五钱) 麦冬(五钱) 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丹皮(五钱) 
麻仁(五钱) 天冬(二钱) 元参(三钱) 
日服二帖。 
王 三十八岁 癸亥六月初三日 暑温舌苔满布,色微黄,脉洪弦而刚甚,左反大于右 
,不 
渴,初起即现此等脉症,恐下焦精血之热,远甚于上焦气分之热也。且旧有血溢,故手心之 
热又甚于手背。究竟初起,且清上焦,然不可不免知其所以然。 
连翘(二钱) 豆豉(钱半) 细生地(钱半) 丹皮(二钱) 银花(二钱) 生甘草(一钱) 
藿梗 
(一钱) 元参(钱半) 薄荷(三分) 牛蒡子(钱半) 白茅根(二钱) 麦冬(二钱) 苦桔梗( 
一钱) 
初六日 热退大半,胸痞,腹中自觉不和。按∶暑必挟湿,热退湿存之故,先清气分。 
连翘(二钱) 豆豉(二钱) 杏仁泥(二钱) 银花(钱半) 生苡仁(三钱) 白扁豆(二钱) 
藿梗(三钱) 白通草(八分) 郁金(二钱) 滑石(钱半) 
日二帖。 
初七日 病退,六腑不和。 
藿梗(三钱) 郁金(一钱) 半夏(二钱) 浓朴(二钱) 豆豉(二钱) 生苡仁(三钱) 广 
皮炭(一钱) 滑石(三钱) 
初八日 向有失血,又届暑病之后,五心发热,法当补阴以配阳;但脉双弦而细,不惟 
阴不充足,即真阳亦未见其旺也。议二甲复脉汤,仍用旧有之桂、参、姜、枣。 
炒白芍(四钱) 阿胶(二钱) 麦冬(三钱) 麻仁(二钱) 炙甘草(五钱) 生鳖甲(五钱) 
沙参(三钱) 大生地(四钱) 生牡蛎(五钱) 桂枝(二钱) 大枣(二个) 生姜(二片) 
又丸方 
八仙长寿丸,加麻仁白芍蜜丸,每日三服,每服三钱。 
马 三十八岁 癸丑年六月初六日 暑热本易伤阴,误用消导攻伐,重伤阴气,致令头 
中、耳中,鸣无止时,此系肝风内动。若不急救肝肾之阴,螈 热厥至矣。 
炒白芍(六钱) 炙甘草(三钱) 生鳖甲(五钱) 大生地(六钱) 麦冬(五钱) 生牡蛎( 
五钱) 丹皮(三钱) 桑叶(三钱) 茶菊炭(二钱) 麻仁(二钱,便不实去此) 
服四帖。 
十二日 外邪虽退,无奈平素劳伤太过,虚不肯复,六脉无神,非参不可。 
沙参(三钱) 大生地(六钱) 阿胶(三钱) 元参(六钱) 麻仁(三钱) 生鳖甲(六钱) 
麦冬(六钱) 生白芍(六钱) 炙甘草(四钱) 
得大便后,去元参,加 
牡蛎(三钱) 人参(三钱) 桂枝 大枣(二枚) 生姜(一片) 
七月初六日 病后饮食不调,又兼暑湿着里,腹中绞痛,痛极便溏,脉微数,欲作滞下 
,议芩芍法,夺其滞下之源。 
黄芩炭(一钱二分) 小茴香炭(八分) 广木香(一钱) 浓朴(二钱) 焦白芍(钱半) 黄 
连炭(八分) 炒广皮(钱半) 枳实(一钱) 神曲炭(二钱) 山楂炭(钱半) 
一二帖后腹痛除,仍服复脉汤服十余帖。 
荣 十五岁 乙丑六月十一日 暑温挟痰饮怒郁,故脉芤身热而胁痛,误用足六经表药 
,烦躁不宁,六日不解,至危之证。 
生香附(三钱) 旋复花(三钱) 连翘(二钱) 藿梗(三钱) 生石膏(四钱) 杏仁(三钱) 
薄荷(一钱) 郁金(二钱) 
每帖煮两杯,分二次服。三时一帖,服二日大见效再商。 
十三日 于前方内加∶ 
青橘叶(二钱) 鲜荷叶边(一张) 芦根(五钱) 
暑伤足太阴,发为 胀,渴不欲饮,饮则呕,身微热,舌白滑,肢逆,二便闭塞,病在 
中焦居多,以香开六腑浊气为主。 
半夏(五钱) 藿梗(三钱) 广皮(二钱) 枳实(三钱) 浓朴(四钱) 生香附(三钱) 郁 
金(二钱) 生苡仁(三钱) 白蔻仁(二钱) 杏泥(三钱) 旋复花(三钱) 
煮两杯,分二次服。今日一帖,明日一帖。 
孙 四十五岁 乙丑六月初六日 头痛,左关独高,责之少阳内风掀动,最有损一目之 
弊。 
若以为外感风寒,则远甚矣。议清少阳胆络法。再此症除左关独高,余脉皆缓,所谓通体皆 
寒,一隅偏热,故先清一隅之热。《金匮》谓先治新病,旧病当后治也。 
羚羊角(二钱)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 薄荷(六分) 丹皮(钱半) 桑叶(钱半 
)菊花(钱半) 刺蒺藜(一钱) 勾藤勾(一钱) 鲜荷叶(半张) 
今日一帖,明日一帖。 
初八日 前日左关独浮而弦,系少阳头痛,因暑而发,用清胆络法;兹关左已平其半, 
但缓甚,舌苔白浓而滑,胸中痞闷,暑中之热已解,而湿尚存也。议先宣上焦气分之热。 
生苡仁(五钱) 郁金(三钱) 旋复花(三钱) 藿梗(三钱) 杏仁泥(五钱) 白蔻仁(二 
钱,连壳) 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茯苓皮(三钱) 滑石(六钱) 通草(一钱) 
头煎二杯,今日服,二煎一杯,明早服。 
初九日 诸症俱减,舌白未除,中湿尚多,议进法于前方内加∶ 
加生苍术(三钱) 草果(一钱) 
王 二十八岁 初三日 暑伤两太阴,手太阴之证多,一以化肺气为主。 
杏仁泥(五钱) 鲜荷叶(一钱) 银花(三钱) 蔻仁(二钱,连皮) 连翘(三钱) 滑石( 
八钱) 生苡仁(五钱) 浓朴(三钱) 白通草(一钱) 藿香叶(一钱) 白扁豆花(一枝) 
煎二杯,分两次服。今晚明早各一帖。 
初四日 两太阴之暑症,昨用冷香合辛凉,暑中之热,已退其半,但里湿与热未克即除 
,故大便红水,胸中痞闷。 
杏仁泥(三钱) 生苡仁(五钱) 藿梗(三钱) 泽泻(五钱) 白蔻仁(钱半) 滑石(六钱) 
浓朴(三钱) 猪苓(五钱) 郁金(二钱) 白通草(二钱) 茯苓皮(三钱) 
煎三杯,今晚、明早各一帖。 
初五日 舌苔白浓,腹甚不和,肠鸣泄泻,聚湿尚多,急宜分泄。 
生苡仁(六钱) 白蔻仁(三钱) 泽泻(五钱) 半夏(五钱) 藿梗(三钱) 茯苓皮(六钱) 
椒目(五钱) 广皮(三钱) 滑石(六钱) 苍术(三钱) 浓朴(三钱) 
水八碗,煎取三碗,分三次服,渣再煮一碗服。 
广 二十四岁 七月二十二日 六脉洪大之极,左手更甚,目斜视,怒气可畏,两臂两 
手, 
卷曲而螈 ,舌斜而不语三四日,面赤身热,舌苔中黄边白,暑入心包胆络,以清心胆之邪 
为要,先与紫雪丹。 
桑叶(三钱) 羚羊角(三钱) 细生地(五钱) 连翘(五钱,连心) 竹茹(三钱) 银花( 
五钱) 丹皮(三钱) 嫩荷叶(一张) 天冬(三钱) 麦冬(五钱) 犀角(三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碧雪丹(三钱) 凉开水调服。以神清热退为度,不清再服三钱,虽 
三四次,均可服。 
二十三日 肝热之极,加天冬凉肝,于前方加∶ 
天冬(三钱) 紫雪丹仍照前调服。 
二十四日 暑入心胆两经,与清心络之伏热,已见小效,仍用前法而进之。 
犀角(五钱) 连翘(四钱) 细生地(五钱) 羚羊角(三钱) 银花(三钱) 茶菊花(三钱) 
麦冬(五钱) 桑叶(三钱) 丹皮(五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 
二十五日 加鲜白扁豆花(一枝) 鲜荷叶边(一枚) 黄连(钱半) 黄芩(三钱) 
二十六日 暑入心胆两经,屡清二经之邪,业已见效。今日饮水过多,水入微呕。盖暑 
必夹湿,议于前方内去柔药,加淡渗。 
犀角(二钱) 茯苓皮(五钱) 黑山栀(三钱) 茵陈(三钱) 荷叶边(一钱) 桑叶(三钱) 
银花(三钱) 羚羊角(三钱) 黄连(一钱) 连翘(三钱) 黄柏炭(二钱) 生苡仁(五钱) 
二十七日 暑热退后,呕水,身微黄,热退湿存。 
茵陈(三钱) 杏仁泥(三钱) 白通草(一钱) 银花(三钱) 白蔻皮(二钱) 连翘(三钱) 
生苡仁(五钱) 黄柏炭(二钱) 茯苓(五钱,连皮) 黑山栀(三钱) 
服二帖。 
二十九日 热未尽退,舌起新白苔,胸痞。暑兼湿热,不能纯治一边。 
银花(三钱) 黄连(钱半) 滑石(六钱) 连翘(三钱) 藿梗(三钱) 杏仁泥(五钱) 白 
通草(一钱) 生苡仁(五钱) 云苓皮(五钱) 白蔻仁(钱半)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 
八月初二日 暑热已退七八,惟十余日不大便,微有谵语,脉沉。可与轻通阳明,与增 
液承气法。 
元参(八钱) 生大黄(四钱) 麦冬(六钱,连心) 细生地(六钱) 
煮成三杯,先服一杯,约二时许,如不大便,再服第二杯,明早得大便,止后服;否则 
服第三杯。 
初三日 温病下后宜养阴;暑温下后宜兼和胃。盖暑必挟湿,而舌苔白滑故也。脉缓, 
与外台茯苓饮意。 
茯苓(五钱) 浓朴(二钱) 半夏(三钱) 白蔻皮(钱半) 麦冬(五钱) 生苡仁(五钱) 
藿梗(三钱) 郁金(一钱) 
暑温热退湿存,故呕,腹不和而舌白苔。 
杏仁泥(五钱) 浓朴(二钱) 白蔻仁(钱半) 益智仁(一钱) 半夏(五钱) 生苡仁(五 
钱) 黄芩(三钱) 藿梗(三钱) 生姜(三片) 
服二帖。 
鞠通自医,丁巳六月十三日,时年四十岁。 
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 
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剂而愈。 
史 男 七岁 癸亥六月十二日 右脉洪大无伦,暑伤手太阴,有逆传心包之势,喘渴 
太甚,烦躁不宁,时有谵语,身热,议两清营卫之法。 
连翘(一钱,连心) 生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 银花(二钱) 真山连(一钱) 生甘草 
(八分) 竹叶(二钱) 浓朴(一钱) 杏泥(二钱) 藿梗(一钱) 丹皮(一钱) 
日二帖。 
十三日 诸症俱减,热已退,但右脉仍洪,舌黄而滑,呕未尽除。 
银花(钱半) 飞滑石(一钱) 真山连(一钱) 连翘(钱半,连心) 生苡仁(二钱) 炒知 
母(八分) 生甘草(八分) 鲜荷叶边(三钱) 苇根(三钱) 杏泥(钱半) 
二帖。 
俞 男 三岁 七月初二日 暑湿伤脾,暮夜不安,小儿脉当数,且少腹以下常肿痛, 
肝肾 
亦复虚寒;况面色青黄,舌苔白,手心时热,调理乳食要紧,防成疳疾。议腑以通为补,食 
非温不化例。 
生苡仁(二钱) 姜夏(钱半) 浓朴(钱半) 炒扁豆(一钱) 杏泥(钱半) 小枳实(八分) 
焦 
曲(钱半) 鸡内金(一钱) 广皮炭(八分) 白蔻仁(四分) 煨姜(三片) 小茴(一钱炒黑) 
四帖。 
前证已愈,惟脾尚虚弱,以疏补中焦为主。 
田 十四岁 暑温误下,寒凉太多,洞泄之后,关闸不藏,随食随便,完谷丝毫不化, 
脉弦。与桃花汤改粥法。 
人参 赤石脂(末) 禹余粮(细末) 炙甘草 干姜 粳米 
先以参、草、姜三味煎去渣,汤煮粥成,然后和入赤石脂、余粮末。愈后补脾阳而大健 
。 

卷二
伏暑
属性:周 十四岁 壬戌八月十六日 伏暑内发,新凉外加。脉右大左弦,身热如烙,无汗, 
胶痰 
,舌苔满黄,不宜再见泄泻。不渴,腹胀,少腹痛,是谓阴阳并病,两太阳互争,难治之症 
。拟先清上焦湿热,盖气化湿亦化也。 
杏仁泥(三钱) 银花(二钱) 白通草(一钱) 滑石(三钱) 芦根(二钱) 淡竹叶(一钱) 
生苡仁(钱半) 浓朴(二钱) 大贝母(一钱) 连翘(二钱) 梨皮(二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七日 案仍前。 
连翘(二钱) 芦根(二钱) 杏仁泥(钱半) 银花(二钱) 薄荷(八分) 浓朴(钱半) 梨 
皮 
(钱半) 桑叶(一钱) 苦桔梗(钱半) 知母(三钱,炒) 鲜荷叶边(一张) 滑石(三钱) 白 
扁豆皮(二钱) 
午一帖,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八日 两与清上焦,热已减其半,手心热于手背,谓之里热,舌苔红黄而浓,为实热 
。宜宣之,用苦辛寒法。再按∶暑必夹湿,按腹中之痛胀,故不得不暂用苦燥法。 
杏仁泥(三钱) 小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