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62-明医杂着 >

第16节

562-明医杂着-第16节

小说: 562-明医杂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风火而愈。 
问∶倒仓吐痰,不尽病根,痰又甚作,胸膈之上、咽喉之下居多,夜间更为所苦,吐甚难出。后服 
萝菔子,欲吐之,因空腹,遂入大肠作痢。 
答∶病在肠胃者宜用之。肠胃如仓,《格致余论》帮助“倒仓”二字,宜玩。仓中有陈腐败谷,须倒之。 
肠胃中有痰血积滞,须涤荡之。牛肉属坤土,本补脾胃之物,非吐下药也。特饮之过多,满而致吐下耳! 
此借补以为泻,故病去之后,胃得补而气发生,乃巧法也。若病不属肠胃者,岂可轻用?古人治风,初病 
时,痰涎壅塞胸膈,阻碍经络,药无所施,故先吐去其痰,方可施法。今既倒仓之后,岂可复行吐下哉! 
吐下之后,再行吐而行下,是虚虚也。痰久积在胸膈 
肠胃者,固宜吐下之,但痰日逐生,岂倒仓可尽其根!但恐倒仓之后,胃虚而痰易生,故丹溪先生云,宜 
补中气以运痰也。又皮肤经络隧道之间,俱为邪所客,而阻滞少通,则津液行于其间者,亦聚而为痰,于是 
日逐饮食入胃,所生之津液不得流散,而化为痰饮,聚于胸膈,上升于咽喉,宜其多也。此亦因外而伤内。 
愚按前症若因脾气亏损,痰客中焦,闭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理宜壮脾气为主,兼佐以 
治痰,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此脾气愈虚,则津液反为痰者,理宜补中益气,非参、 
术、二陈之类不能治,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州判蒋大用,年五十,形体魁梧,中满吐痰,劳则头晕,所服皆清痰理气。余曰∶中满者,脾气亏损 
也;痰盛者,脾气不能运也;头晕者,脾气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气虚而不能周也。遂以补中益气加茯苓、 
半夏以补脾土,八味丸以补脾母而愈。乾坤生意方云∶凡人手指麻软,三年后有中风之疾,可服搜风顺气 
丸、天麻丸、秦艽汤之类以预防之。彼惑此而恪服之,以致大便不禁,饮食不进而殁。窃谓预防之理,当养 
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帏幕,若服前药以为预防,适所以反招风而取中也。 
秀才刘允功,形体魁梧,素不慎酒色,因劳怒气,头晕仆地,痰涎上涌,手足麻痹,时或面赤,口干引 
饮,六脉洪而无力甚数。余曰∶肺主气,肾藏气。今肾虚不能纳气归源,阳独居上,故作头晕;又不能摄水 
归源,饮停于中,故化而为痰。阳气虚热而麻痹,虚火上炎而作渴。当滋化源,用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 
丸料,一服而愈。后劳役或入房即作,用前药随愈。 
问∶自倒仓后,常觉口中痰甚而有热,颇易饥,有痰,常少用石膏泻之稍可。 
答∶倒仓后胃虚,不可用石膏。脾胃阴血虚则阳火旺,火能消食,故易饥。暂用石膏泻胃火,故觉效, 
然非正法,只以白术补脾,而用白芍药生血,甘草缓中泻火,陈皮、茯苓行痰,则王道之治也。 
愚按倒仓之后而火反旺者,乃脾胃虚寒之假疰也,设认为实热则误矣。东垣先生《脾胃论》言之最 
详。若人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或扬手掷足,口中痰甚者,属中气虚弱而变症也,宜用补中益气汤;若人 
形怯气弱,畏恶风寒,或肢体蜷挛而痰上涌者,属脾气虚弱而不能援涎也,宜用六君子汤;若兼口角流涎 
者,属脾气虚寒而不能主涎也,用张氏温脾散,如不应,急用六君子加附子;若因命门火衰不能生脾土者, 
急用八味丸;若人素肾虚发热,或肾虚有痰者,兼以六味丸料;若人素阳虚恶寒,或肾虚有痰者,兼以八 
味丸料。 
一儒者,脾肾素虚而有痰,或用导痰之法,痰甚, 
作渴,头晕,烦热。余谓中气虚弱而变症,用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劳役发热、头晕,此气虚不能上升也, 
用前汤加蔓荆子而愈。后又劳神,畏见风寒,四肢逆冷,口沃痰涎。余以为脾气虚寒之真病,以六君子加 
炮姜、肉桂而愈。 
一男子,素肾虚而咳痰,亦用导痰之法,虚症悉具,痰涎上涌,小便频数。余谓足三阴虚而复损也, 
朝用补养脾气汤培养脾肺之气,夕用六味丸加五味子收敛耗散之精而愈。 
问∶自倒仓后,行动颇觉眩晕作痰,每晕必于劳役后方作,又平日大便常不结实,近亦结燥。 
答∶倒仓非正对病症,故诸风病未见退,而痰多、便结、头眩、眼花,皆吐下后元气虚故也。倒仓大肠 
亡阳,故结燥。黄连苦寒性燥,苦能燥湿,寒能去热。黄连能实大肠,平日大便常不实者,乃肠胃中有湿 
热,因服黄连,亦见结实。 
愚按倒仓之后,胃气受伤,元气亏损,不能化生阴精,而虚火内作,以致前症也,当甘补之。经曰∶ 
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是也。盖头晕眼花,胃气不能上升也;大便不实,脾虚不能约制也;大便 
结燥者,血虚不能濡润也。经云∶肾主大便。又云∶肾主五液。若肾气调和,津液滋润,则大便自然通调 
矣。凡此皆宜实脾土、补肺金,诸病自愈。若因大肠 
火燥而大便秘结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若因脾胃虚弱而大便不实,用六君、炮姜;若因脾肾虚弱而大便不 
实者,须用四神丸、补中益气汤。 
大尹陈克明,异痰后痰益多,大便不实,喜极热饮食,手足逆冷。余谓命门火衰而脾肺虚寒,不能摄 
涎归源。用八味丸而寻愈。 
进士张禹功,饮食停滞,胸满唾痰,或用药导之,痰涎上涌,眩晕,热渴,大便秘结,喜冷冻饮料食,手足 
发热。余谓肾水虚弱,津液难降,败液为痰。用六味丸而愈。 
问∶近有欲为温针者,乃楚人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针温之,多取效。 
答∶古者针则不灸,灸则不针,未有针而加灸者,此后人俗法也。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 
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经通气而已,于血于痰无预也。古针法妙甚,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 
误用之,则危拙出顷刻,惟灸得穴,有益无害,日后宜行之。 
愚按针灸之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禁。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东垣曰∶ 
脉浮数而发热,咽干,面赤,时渴者,皆热在外也, 
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由此观之,所禁所宜,不可不慎,温针之法,尤为乖谬,若用之于寒气之肿、八 
风之邪,其庶几乎! 
问∶酒饮数杯,则手足和软如无病者,医劝煮酒药服之何如? 
答∶酒温行气活血,故饮少觉好,但湿热之味生痰助火,实能增病。又此等病多有因酒后毛窍开、气 
血热,因为寒风凉气所袭而成,惟五加皮一味浸酒,日逐服数杯,于此病有益。诸药浸酒,惟五加皮与酒 
相合,且味美。煮酒时入五加皮于内,泥之盈月后可服。 
愚按前方祛风活血之药,如不应,当求其本而治之。 
此病治法,活血行痰,开经络,通腠理,内固根本,外散病邪。但今倒仓之后,中气未复,宜补中 
气、理痰为重为先,人参亦可用也。近日之药,重在理脾理痰。故今服四物汤虽多而不应,盖血药阴寒凝 
滞,且下行,故损胃气。胃气者,上升之清气也。又春宜升,而久服降药,逆天时矣。故云中气虚而痰易 
生也。 
愚按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若人脾胃充实,营气健旺,经隧流行,而邪 
自无所容。今倒仓之后,脾气愈虚,法当补中益气, 
则中气清和而痰自化;若因脾土虚寒,或命门火衰者,须用八味丸;若因肾气亏损,水泛为痰,或头晕、口 
干者,用六味丸。 
一妇人,元气素虚,劳则体麻、发热,痰气上攻。或用乌药顺气散、祛风化痰丸之类,肢体痿软,涎自 
出,面色痿黄,形体倦怠,而脾肺二脉虚甚,此虚而类风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十全大补汤,渐愈, 
又用加味归脾汤调理寻愈。 
一妇人,素性急,患肝风之症,常服搜风顺气丸、秦艽汤之类,后大怒吐血,唇口牵紧,小便频数, 
或时自乏。余以为肝火旺而血妄行,遂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牡丹皮,渐愈。后大怒吐血,误服降火、祛风、 
化痰之剂,大便频数,胸满,少食,用清气化痰之剂,呕而不食,头晕,口干,不时吐痰,用导痰、降 
火之类,痰出如涌,四肢常冷。余曰∶呕而不食,头晕,口干,胃气不能升也;痰出如涌,脾气不能摄涎 
也;四肢逆冷,脾气不能营运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治之,诸症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兼服而安。 
鸿胪王继之室,素有痫症,遇劳役及怒气则发,良久自省。一日因饮食后劳役失宜,发而半日方省,不 
能言语,或以为风中于脏,用祛风、化痰、顺气之剂及牛黄清心丸,病益甚,六脉浮大,两寸虚而不及本 
部,且进饮食。余曰∶此脾胃之气伤也,若风中于脏, 
祸在反掌。彼不信,仍用风药,后果卒。 
常避凉风寒露雾湿气,身热,四肢汗出,或脱衣去靴袜之时,莫当风取凉,最易感也。恼怒尤忌之, 
酒后忌当风见凉,脱巾袜后,便用手多磨擦,令毛窍闭。此等病,寒月固怕寒风,暑月外热,毛窍开 
尤易感也。 
日后若灸火,只灸手足上穴。治风症者,手上如肩 、曲池、合谷等是也。口歪斜,可灸颊车、 
承浆。口面上艾炷须小,手足上则可粗也。灸火须自上灸下,不可先灸下后灸上。 
愚治一妇人,口眼歪斜,四肢拘急,痰涎不利,而恶风寒,其脉浮紧。此风寒客于手足阳明二经,先 
用省风汤二剂,后用秦艽升麻汤而愈。 
一妇人,体肥胖,头目眩晕,肢体麻木,腿足痿软,自汗,声重,其脉滑数,按之沉缓。此湿热乘 
虚脾气下流于肾肝之部也。用清燥汤、羌活汤渐愈,更佐以加味逍遥散全愈。 
面上木处,可将桂枝为末,用牛皮胶和少水化开调敷之,浓一二分。 
愚按前症若属肺气虚弱者,补脾土;如不应,则 
补其土母。 
脚底硬木处,可将牛皮胶熔化,入生姜真汁调和,仍入南星末五钱和匀,用浓纸摊贴二三分,乘半 
热裹贴脚底上,用温火烘之,此外治法也。胶和姜汁,方出《内经》,用治痹病,谓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病, 
客于皮肤肌肉之间,不知痛痒,但不仁如木耳!后人治腰硬作痛及手足痹木而兼痛者,加入乳香、没药, 
或加羌活、南星末,用之多效。煎调要得法,则如膏药。在手足腰者,用热鞋底熨之。 
愚按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丹溪 
先生云∶大率因血虚受热,其血已自沸腾,或加之以涉水寒湿,热血得寒,污浊凝滞,不得营运,所以作 
痛。治以辛温,佐以辛凉,流散寒湿,开通郁结,血行气顺,无有不安。若因足三阴亏损,当补元气为主。 
敷贴是治皮肤肌肉,针灸是治血脉经络,滋血是兼治筋骨,筋骨无血则不任矣。 
瘫痪痿软之病,此是无血及兼痰火湿热耳。古人云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谓小续命汤、西州续命 
汤、排风汤等药,如羌活、防风、麻黄、桂枝、乌头、细辛等剂,皆发散风邪,开通腠理之药,若误用 
之,阴血愈燥也。 
愚按前症江南之人所致者,多属阴虚气虚、湿热相火。其瘫痪痿软,多属手足阳明等经阴虚湿热,治 
者审之。 

卷之四
拟治诸方
属性:治半身不遂,手足欠利,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木,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 
骨时痛,或头痛,心悸。 
川芎(一钱二分) 当归 生地黄(姜汁水炒) 熟地黄 牛膝(酒洗) 橘红(盐水洗) 黄芩 
(酒炒) 酸枣仁(炒,各八分) 红花(酒洗) 甘草(炙,各四分) 羌活 防风 柳桂(各六分) 
南星(制) 半夏(制) 白芍药(酒炒) 白茯苓 天麻(各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黄柏(酒炒,三分) 
上水煎,入淡竹沥、姜汁二、三茶匙,侵晨服。 
四物汤加红花、牛膝,共六钱二分,补血凉血活血。 
二陈汤加南星、白术、黄芩,治湿痰、风痰、火痰。再加竹沥、姜汁,以行肌表经络之痰,共五钱九 
分。羌活、防风、天麻、柳桂,皆行经络肌表,辛温开发之剂,引送血药,流散邪滞。柳桂横行手臂,牛 
膝、黄柏行腰腿。 
白术为君,佐以茯苓、甘草、白芍药、橘红、半 
夏,又以固脾胃之气血,以营运诸药输送各经。 
酸枣仁佐川芎、当归、羌活,入肝治筋骨酸疼湿痹;又佐地黄、当归,入心治心虚振悸。 
四物汤得羌活、防风、柳桂、南星、半夏为佐使,则经络肌表筋骨之血,皆补其虚而活其滞矣。 
南星、半夏二味虽燥,共止二钱,羌活、防风、柳桂虽辛温,三味止一钱四分,通共三钱四分,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