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的恐惧-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入探讨歇斯底里人格,就会发觉这类人需索无度,以及强烈希望被肯定的态度。情爱关系是种用来肯定自我的设备,必须时常予以更新,以便证明他的确是第一把交椅。伴侣崇拜他,渴慕他,仰赖这些战绩他可以保住自尊。色衰则爱弛,外在的吸引力随着年长而褪色时,所以他的惊惶比谁都来得剧烈。
歇斯底里的人需要他的伴侣,倒不是像忧郁人格那样,没有伴侣就活不下去了,主要是伴侣如同他的镜子,他喜欢在镜中看到自己有多么可爱,为他脆弱的自尊心增值。水仙般自恋,爱自己,这都需要不断地被肯定,他因此爱极了阿谀奉承,深信不疑。他需要一个伴侣来为他的风采、美貌、重要性以及所有的优点大加赞赏。寻觅伴侣时,他也像一株水仙,分裂人格怕与自己南辕北辙的人,歇斯底里人士也不爱与自己大不相同的人,是因为他希望在相似的人的身上重新发现自己,然后爱上自己。
歇斯底里的人,男女皆同,也常常找貌不惊人的人当伴侣,以便凸显他的出众,同时让伴侣对他欣赏不已。这让人想到那则寓言,一只孔雀执意要和朴实无华的母鸡结婚,到了公证处,乌鸦讶异地问,美丽的它怎么会娶一只毫不出色的母鸡呢?孔雀正色答道:
“我和我的妻子都爱死了我自己。”
这种以希望获得肯定为基准的关系当然不够坚固,他的伴侣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他的需求,他于是转向别人,玩一样的游戏。看到女人就流口水的男人,大量消耗男人的女人都属于这一类,如同割下敌人的头颅,收集的牺牲品越多,越表示他了不起,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而他非赢不可。他对爱情的期望过于庞大,失望、不满、情绪化以及闷闷不乐与他长相左右,迭有怨言,不断寻找新恋情,即使所费不赀,必须拼命赚钱,他也都能接受。唯有被爱他才有自尊,显得贪得无厌,逼迫伴侣爱他的手段与方法不胜枚举:别人的伴侣比自己的懂得爱:别人的伴侣都牺牲奉献:觉得伴侣不够爱他时,上演一出哭闹剧;伴侣如果冷落他,他便如丧考妣。总而言之,他是感情如谜和自私自利的混合体,连他的伴侣都猜不透他的所思所为。
如果一个人对爱情与婚姻抱持莫大的期望与幻梦,要求的却远远超过自己愿意付出的,势必一天到晚都很失望;只好马不停蹄寻觅“伟大的爱情”。歌斯底里性格的人经常与伴侣分道扬镰,重新出发:新的感情应该要朴偿他昔日关系的损失,所以在一开始就设定更高的标准,再度埋下注定失败的种子。父母的坏傍样
我们通常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那儿学习到与异性相处的经验,父母与手足之间的互动,塑造日后我们对两性关系、爱情与性所抱持的态度。我们的父母若彼此相爱,我们并来将之理想化,堪称幸运;假使我们为他们恶劣的关系感到遗憾,或者加以轻视,甚至痛恨不已,都是不幸。父母之间的局限性,他们的烦恼、问题和辛劳,包括他们快乐与否,是不是互相支持、了解与信任,孩子们都可以感受得到;等到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时,心中才比较清楚什么人适合我,同时也晓得自己作为别人的伴侣时应有的责任。处处让孩子相信他们优越、完美无缺,在孩子面前扮演模范夫妻,而事实上貌合神离的父母,他们的小孩会误以为这就是理想婚姻的模式,将来也要如法炮制。父亲与母亲没有做出榜样,成为儿女心中的英雄与女王。他们的子女会感到失望或受到惊吓,通常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很负面。
歇斯底里的人根据初始对异性关系人的观察,截取一个画面,从此这个印象定格,造成他感情生活极大的困扰。歇斯底里的人格成形于童年结束前的阶段,大约4到6岁,寻找典范,是为日后对待自己与异性态度的养成时期。一般来说大抵如下:孩提时代我们心目中的父母或手足立下的典范,将重复施行于伴侣身上,把伴侣当成白马王子或美丽的公主。或者,童年时我们对关系人的失望、害怕与痛恨挥之不去,滞留在心中,负面的经验转化为对伴侣的期待,长大之后,与伴侣的关系先天不足,充满了偏见,以为男人或女人与我们童年时所经历的如出一辙。我们把父亲或母亲的形象投影到伴侣身上,这个原型不容改变,无论对伴侣或我们自己而言,剧本都不对,因为我们仍然停留在儿子或女儿的角色上。
对母亲失望的儿子会变得痛恨女人,意欲展开报复,像唐璜一样到处诱惑女人,再把人家甩掉,把妈妈施加在他身上的痛苦散播出去。对父亲感到失望的女儿,用同样的手法报复,她恨男人,要不就变成走极端的独立女性,并非争取平等互重,只想反守为攻,基于报复心追求平等权利,甚至要争得女性霸权地位。另一种可能是,她不断委身鸡鸣狗盗之徒,借此打击父亲——“因为你不爱我,我没有价值,跟谁在一起都无所谓”——这些是某些娟妓的心理因素。或许她专门勾引男人上床,套一句奥德赛的话,视男人为猪猡,利用他们,贬抑他们,使男人在性事上屈服于她。与此相似的,是从身心或物质上苛求男人的女人,利用剥削,剥夺男人的权力,用降低男人气概的方式将之“阉割”。这一类令人不寒而栗的女性,斯特林堡的小说和舞台剧中俯拾即是。歇斯底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对异性失望透顶,要不就害怕异性,变成同性恋。此处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也可以是兄弟或姐妹。
与生命初始异性关系人的互动是你我皆有的奇特现象,法国人是这么说的:
“爱上生命中的第一位异性。”
依赖着幼年时期的关系人,照着家庭剧本演出的歇斯底里的人,也常常是陷入三角关系的孩子。他不自觉地重复饰演央在父母中间的角色,在独生子身上尤其常见。独生子不情愿地、宿命似的掉落三角关系的泥淖中,他们常说,喜欢的人都“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像下了咒一样。事实上,之所以会爱上非自由身的人,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就是因为对方不是自由身,于是他们重蹈幼年不能爱上自己父亲或母亲的覆辙。着了魔似的,他们纠葛在别人的关系之中,与同性别的那位竞争,希望打倒他,让他因自惭形秽而退出。相反地,与自由之身的伴侣共筑爱巢令他却步,因为对方会把两人的关系看得很严肃,布下天罗地网约束他,要求他做这做那。
知道这些人的故事,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他们大多把曾经受过的折磨施加在别人身上:小时候在家性别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百般依赖自己的家人;没有适当的人作为他性别发展的榜样,或许他们被模范人选拒绝;也许在他们尚未认清楚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尚未培养出正常的自尊心时,性别心理未臻成熟,发展过早或不恰当,所以缺乏男子气概,或不像个女人。到底谁错了
要探讨歇斯底里的人的感情与两性关系,一定要观察他们对人生、爱情、婚姻以及异性错乱的期待。苛求与牺牲的态度很难经营出健康正常的关系,何况这还不断让他们感到失望,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信念是一种错觉,无怪乎要失望不已。时时无限神往,要求颇多,却不去想自己的定位,是他们的问题所在。
他们选择伴侣时,把重点放在对方的经济能力与名声上,地位、财产、头衔等等,这些胜过一切,是否合得来倒在其次。找到伴侣之后,他们仍然乐得当小孩,容易被外在的东西牵着鼻子走,以为这样就能过美好的生活;一旦生活不如预期,习惯性地把过错推到伴侣身上。他们害怕面对无价值的感觉,于是上了瘾地寻求肯定,像任何一个瘾头一样,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他们向外寻找的,其实都是自己该做的:有爱人的能力,他的自尊心才获得证明。
把自己欠缺的投影到伴侣身上的倾向,当然造成不少问题,不断与伴侣争执,究竟谁错了,怨声载道,歪曲事实到诽谤与装神弄鬼的程度。两个对立的人格,歇斯底里与强迫人格若结为连理,不啻一场灾难,每当强迫人格那一方义无反顾坚持己见,把问题摊开来,抽丝剥茧讨论,意欲证明他是对的,他歇斯底里的伴侣就越要把逻辑抛到一边,反扑过去。舒兹汉克(schultz—Hencke)以国际象棋中马的前进作为比喻:甲方很清楚乙方企图用他下错的棋步来封死他的出路,他当然要尽全力反击。
歇斯底里的人碰到分裂人格的人,直觉会叫他自动让开,分裂人格的人一眼就看穿歇斯底里的人,不打算肯定他、欣赏他。分裂人格的人喜欢与忧郁的人在一起,因为他可以予取予求,日子久了,通常忧郁的人要承担这种关系的不幸。两个歇斯底里的人在一起,假若双方的歇斯底里并不十分严重的话,倒也不错;否则,在竞技场上的这两个人,都恨不得把对方淘汰出局,处处撞上暗礁。
文学作品中不乏以歇斯底里女性为主角的例子,毛姆(S,Maug ham)的《露意丝》(Luise),或是米切尔(Margaret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