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权路迷局 >

第631节

权路迷局-第631节

小说: 权路迷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啊。”

    胡小英说:“金市长,可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啊,是事关人命的问题啊不能错的问题啊人命关天。”金伯荣说:“我当然知道。可是越是在这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越是要服从集体领导啊。服从了,即便是错了,组织上也能理解我们。毕竟,在这个事情上,胡记你已经表明了你的鲜明立场,我呢,我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而谭记他们,是主张不疏散。要追究责任,也是追究他们。我们是被动服从,追究不了我们的责任”

    胡小英心想,金伯荣原来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并不着急。他想的是责任在谁,而不是人命关天。这时候,胡小英的电话响了起来。上面显示是陆萍。这是她手机上,为数不多的平民百姓了。

    这个小西街上的平民百姓,她认识的时候才二十来岁,如今胡小英已经四十多了。但是,小西街上的人她是不容易忘记的。胡小英不顾在与金伯荣说话,就接起了电话。陆萍带着哀求的声音,请胡小英帮帮他们小西街的邻居。已经有些屋子的墙开始倒塌,那些老市民实在是不满政府给予那么低的拆迁价格,不想从小西街搬出去,她希望胡小英帮帮他们,否则这里的后果不堪设想,这里的房子真的不牢固,一倒塌肯定是成片的。

    胡小英不断地“嗯”“嗯”回答,她说她尽力,她说她会想想办法。但是她也说,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她也请陆萍做做工作,关于拆迁补偿的问题,可不可以先放一放,先疏散避一避,等过了水涝再谈别的。陆萍说,她已经在劝自己的老爸老妈,但是小西街的市民都说好了,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她也没有办法。

    胡小英了解那些老居民,陆萍应该说的都是实情。她与陆萍再说下去,也不会有帮助,就说她会再想想办法,然后就挂了电话。胡小英对金伯荣说:“金市长,小西街有些屋子已经开始倒塌了后果也许真的会很严重。”

    金伯荣一听也露出焦虑的神色,他对胡小英说:“可是,现在你没办法去疏散他们,除非提高拆迁补偿。拆迁补偿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两个人谁都没有办法私下里答应他们的条件啊,你说是不是,否则后果也会很严重,说不定我们会因为滥用职权受到处分。”

    胡小英坚持说:“可是,现在事关那么多百姓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担当,还有谁会担当。”金伯荣看了看胡小英说:“胡记,在这种紧要关头,我们越是要冷静。如果你在这时顶不住,做了不符合程序的事情,等你失去了职务,那些老居民们是帮不了你的。为满足他们的任性,使你自己失去职务,这值得吗?胡记,我劝你还是别执着于这件事情了。那些房子并不一定会倒塌;还有即使倒塌了,有人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胡小英从金市长的房间里出来,心情异常低沉。她知道不能说服金市长支持自己了。单单凭借她一个人,她实在也想不出,能做些什么,难道她要单枪匹马去劝说那些市民疏散吗?一个两个或许会听她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会听她的,她实在想象不出来。

    胡小英回到了房间。怎么都不想睡觉,她在房间里非常的焦虑,坐立不安。脑袋里想的都是那些老住宅的倒塌,那些老住户被压在了下面,铸成大错。

    最后她的目光,就落到了手机上。她忍不住又拨通了梁健的电话。她在别的地方,都无处倾诉。

    梁健本想休息了,又看到胡小英打了电话过来,他赶紧接了起来说,但对方却没有马上跟他说话。梁健有些着急了,问道:“姐,你怎么了?”

    :

第679章私自行动() 
过了好一会儿,胡小英才说:“梁健,我真不知该怎么做了。 ”梁健说:“还是关于小西街的事情?”胡小英说:“如果是其他的地方,我或许就过去了,不去管了。但是,小西街我放不下。”胡小英将几十年前房东的女儿打电话的事情,将与金市长商量没获得同意的事情,都说了。

    最后,她顿了顿说:“我必须去做这个事情,否则,我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了。”梁健是了解胡小英的,看准了的事情她不去做会非常难受,会坐立不安,会魂不守舍。而且,从刚才胡小英的话里,梁健了解到,这事情恐怕,真的非同小可。梁健想,如果再不跟张省长汇报,恐怕会出事。

    于是,梁健就对胡小英说:“过两分钟,我跟你打电话,我这就去张省长那里汇报。”梁健去叩响了张省长房间的门。张省长已经在休息,梁健却持续轻敲着,过了一会儿,张省长才开了门。问道:“梁健,有什么紧急情况吗?”

    梁健说:“镜州市委副记胡小英打了电话过来,汇报了一个事情,刚才已经是第二次汇报了,我感觉这个事情,可能非同小可,所以即便打扰张省长睡觉也要报告一下。”张省长倒是并不是十分在意,他说:“没关系,你进来说吧。”

    梁健向张省长汇报了有关情况。张省长问道:“不给小西街的居民疏散,是他们市委市政府集体研究决定的?”梁健说:“是研究过,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准确,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张省长的睡意已经完全消失了,他说:“我也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但是,我们的领导体制,讲的是民主集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的事情,我们原则上不会否决他们。毕竟他们是在当地,我们还没有去看过现场。”

    梁健说:“我们起码要明天上午到达镜州。现在已经有一个屋子出现倒塌的迹象,恐怕时间不等人。”张省长问道:“你的意思是,让我现在就去镜州,看看情况如何?”梁健说:“不,不,张省长。张省长还是按照原来的行程不改变,我请示,我连夜就赶往镜州,看清情况,然后向领导请示要不要疏散”

    张省长看着梁健,说:“梁健,上次我希望你想清楚的问题,你是不是还没有想通?”张省长所说的,就是关于,让梁健和胡小英保持距离的事情。张省长说:“现在不是动个人感情的时候。”瞧见张省长灼灼目光,梁健突然坚定起来,他说:“张省长,我想清楚了,我答应与胡小英同志保持距离,我和她以后仅仅只是同事关系。”

    张省长看了梁健好一会儿,才缓缓露出一丝笑容。近段时间,要在张省长脸上看到笑容是难之又难的事情。张省长说:“那你现在赶去镜州吧。如果情况紧急,做出处置意见的时候,如果来不及想向我汇报,我准许你说,是我的意见和要求。从现在到天亮,我想好好休息一下,你不用打电话给我了。”

    这无异于是给了梁健尚方宝剑,准许梁健代替张省长去做判断和决策。梁健对张省长的信任无以言表,只能说:“张省长,我现在就出发,争取明天上午来接你。”张省长又问了一句:“你去镜州,车子有问题吗?”

    梁健说:“没有问题。我可以向永州方面借。”张省长说:“我差点忘了,高成汉同志是你以前的老领导,那我就不再费心了。”张省长打了哈欠,说:“我休息了。”梁健赶紧从张省长房间里出来,再次感叹张省长举重若轻的工作作风,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他照样能吃得好,睡得好,能放权,敢信任。梁健自问,自己是否有一天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难尽管已经是黑夜沉沉,梁健还是给永州市长高成汉打电话,向他借一辆车去镜州。高成汉关心了一下原因,听说镜州市委市政府竟然不同意小西街的疏散,不由道:“镜州市的某些领导,已经冲昏了头脑。小西街是全市区最危险的区域,这个地方不疏散,看来他们这个乌纱帽都不想要戴了。”

    梁健说道:“他们的乌纱帽带不带,我不关心,问题是那么多百姓的生命”高成汉说:“你赶紧去吧。我的建议是,你也不用到了那边再做决定,事情已经非常紧急,搞不好下一秒钟就出事,我看你马上通知胡小英同志,想办法组织力量去疏散。”

    高成汉在镜州呆了好多年,对镜州的情况是熟悉的,他工作方式深入,对于小西街那片区域也有所了解,立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对梁健所说,都是基于自己的真实判断。梁健体会到,这件事情,的确不能再拖了。

    高成汉在电话中说:“雨天的路可能不好走,我给你派一辆越野车。”梁健说:“谢谢,麻烦高市长了。”高成汉说:“你还跟我客气啊另外有一句话,我想告诉你。”梁健注意听着。高成汉说:“遇上棘手的问题,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有时候,甚至单纯从利益出发去考虑。利益有时候是疏通问题的主要渠道,社会问题的本质就是利益问题。”

    这句话,应该是高成汉的一个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送给梁健,可以说肯定具有含义。但是,梁健这会儿一下子还领悟不了。他只能说:“高市长,我记住了。”

    梁健已经在宾馆里坐不住了,他提起了自己的包,就到了宾馆楼下去等。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在考虑着问题:疏散并不那么简单,涉及到拆迁区域的问题,如果政府想给他们疏散,居民不想疏散,怎么办?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梁健不由想起了起先高成汉送给他的那句话。“遇上棘手的问题,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有时候,甚至单纯从利益出发去考虑。”“利益有时候是疏通问题的主要渠道,社会问题的本质是利益问题。”

    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梁健所不能理解的。但是,每一句话又似乎非常难以理解。梁健就倍感头疼。他只好不再多想。

    宾馆之外,接到昏暗的街灯之下,一辆JEEP车想着门厅开了过来。驾驶员是一名精壮年轻人,他问梁健:“是梁处长吗?”梁健说:“是的。”驾驶员说:“去镜州是吧?”梁健上了车:“是的,到那边大概多少时间?”驾驶员说:“我全速开,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梁健说:“全速开。只要不超速就行。”驾驶员笑说:“如果不超速,你不叫全速开了。”

    梁健说

    :“那你自己定吧,反正把我安全送达就行。”驾驶员说:“好叻一脚油门下去,吉普就开始咆哮着往前冲去。”在车上,梁健就打了电话给胡小英说:“我已经从永州过来了,姐,你可以安排人员去做疏散工作。你可以组织起一批人来吧?”

    胡小英是市委副记,分管着党群、政法和群团工作,手下不管如何,都有一批人可以指挥。她说:“这没问题。”梁健说:“张省长是同意疏散了,你动手组织力量下去工作吧。”胡小英说:“好的,这事情,我不想再跟谭记和金市长汇报了。”梁健说:“不用再汇报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否则后悔莫及。”

    胡小英似乎听到了梁健车窗外的呼呼声,感到梁健与自己的距离在不断的被拉近。胡小英似乎感到自己有了力量和勇气。她给市抗涝办和长湖区有关领导打电话,命令他们立刻组织对小西街的疏散工作。市委市政府的抗涝办,成员并没有调整。组长还是由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就是胡小英的。

    胡小英发出了指令,下面还是会遵照执行。先前她没有那么做,是想要得到主要领导的同意。如今她已经无所谓是否会承担责任,坚持如此行动,暂时还没人敢不服从。于是,长湖区的有关领导干部和街道、消防、派出所的人员开始出洞,去做小西街拆迁居民的工作。

    很多基层干部也看到小西街隐含着重大危机,看到市委市政府终于下定决心,也很拥护。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重新出现了,那就是关于拆迁补偿的问题。那些小西街的群众听说上面来组织疏散,

    以为市委市政府害怕出事情,所以来组织疏散了,此时不提要求,什么时候提要求

    有人专门组织在拆迁居民之中的联合,说如果拆迁补偿不翻倍,坚决不疏散。那些上门做工作的干部,顿时也被这些要求激怒了,这不是漫天要价是什么,政府好意来给你们做疏散工作,你们却在这个时候,喊出这样的条件,这不是刁民是什么?情况反馈给了胡小英,在拆迁补偿方面,不是她分管,她也做不了主,她更是无法胡乱答应居民,否则以后兑现不了,就会损害党委政府的公信力。疏散工作上了萝卜桥,群众工作就是如此错综复杂,并不是只要好心就能做好的。

    胡小英需要有人商量一个具体管用的办法,但除了梁健她真想不出另外一个人,她也不会想到去找另外一个人,在这种紧急关头。

    :

第680章全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