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纹枝苦着脸,知道这是自己口舌不净惹得王润恼了,但犹不甘心,道:“十遍太多了,五遍不成么?”写字真的好痛苦,真不明白小娘子为什么能和那软趴趴的毛笔作战,而且日日不歇,写得还越发好看了。而自己实在拿不住那根笔杆,呜呜,小娘子明明知道她最讨厌写字了。
王润翻一页书,淡淡道:“二十遍。”敢讨价还价,皮痒了。
纹枝的脸苦成了一团,瞪一眼另外几个幸灾乐祸的姐妹,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夏天到了,火气很大,上班很不爽,在家很难受。唉!
17兕子()
春光明媚,宫中花圃中牡丹盛开,长孙皇后于御花园中宴请众皇室女眷赏花。
其中各家公主也在应邀之列。
同安大长公主是头等的皇室前辈,自然是众人的风向之所在。
自她到了之后,众公主王妃等人先与她请安问好之后,便都各自散去。即便是几个想要讨好她的公主王妃们,也被她三两句挤兑得下不来台。没多久,同安大长公主的周围便清洁溜溜。相较于别处人挤人的喧哗热闹,足可显见同安大长公主殿的“人缘”有多么让人生畏。
但是同安大长公主似乎不以为意,只淡淡的坐在榻几上品茶吃点心,似乎是自在的很。让众人看了只觉得有些奇怪。从前的同安大长公主可不是这样,她通常在闹得人人都不快之后,还要挂着□脸投诉你主家招呼不周,宾客的素质不佳,让人尴尬得想一头撞死。
长孙皇后素来心思细腻,自然发现了如今这位彪悍的皇室公主的心情变化,心下也不由有些好奇,到底是谁让这位素来严肃刻板地近乎刻薄的公主姑母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同安大长公主无聊地坐在榻几上,皇室宴会神马的实在是无聊啊无聊。
她年岁已长,又是长辈,便是圣人见了,也要客客气气地说话,何况那些分支末节的皇子公主呢?这样的恭谨畏惧,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但是人人都这样,就没趣儿了。即便遇上一两个口舌伶俐上来讨好的,她又觉得人家居心不良,孝心不诚,三两句便不耐烦了,实在让人无趣的很。只是她的辈份高,靠山硬,无人敢在她面前放肆,最多只敢在背后诅咒两句罢了。
这些同安大长公主自然知道,从前觉得无所谓,现在就更这么觉得了。
不相干的人,理他们作甚?
饮了一口御酒,同安大长公主便想要告辞了,道:“无趣的很,阿练,去叫皇后来,咱们先回去吧!”
阿练陪伴她多年,自然知道她的脾气,只是长孙皇后平素待公主不薄,主子任性,她这个万能侍女自然要替她在皇后面前留些面子。便道:“公主,今日是皇后筵宴,郑重其事,咱们也不好太早走。况今日润娘不是说被崔夫人拘在府中来不了了么?”意思是你就算回去了,也没人陪你玩。与其回去了面对满室凄清,还不如留在这里打发时间。
同安大长公主顿时泄气,恨恨道:“那个崔氏……总有一天我把润娘留在身边不放她回去了。”
阿练低头,不让人发现嘴角的笑容。
同安大长公主口中的崔氏,便是王润的祖母崔氏。说来两人同为王家媳多年,从来都是不冷不热的。今日让同安公主这样暗恨,这其中的缘故倒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原来这同安大长公主自从见了王润,便欢喜的不得了。王润又是个可人疼的小娘子,哄得老人家非常高兴。同安大长公主是谁啊,皇帝都不怕的主,又是自家族中的小娘子,便更没有忌讳了,三天两头接了她去公主府中玩耍。有时天晚了,还留了住一晚
。次日又留个半日,后日再来接。一来二去,王仁裕一家子见王润的机会反倒少的可怜。
王仁裕夫妻也就罢了,年纪没人家大,辈份没人家高,地位也比不上人家,况且同安公主是真心疼爱王润,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而这崔氏就不痛快了。你说她好不容易的等到儿子一家回来,难得孙子孙女又贴心孝顺。又数这个唯一的嫡孙女最可人疼,搭得上她老人家的思路,哄得她老太太高兴,偏那同安大长公主来插一脚,和她老人家抢人。这让人多么不爽?
崔氏是五姓七望之一的博陵崔氏的嫡女,这么多年当家主母的位置养成了她说一不二的性格。同安大长公主又是她的妯娌,平日里两人交往不多,不过面子情罢了。都是高傲的女子,谁也不服谁。只是从前没有细处过,自然没有较量。命妇相交,自然要顾着些面子情。谁知道如今因为小孙女的事儿,两个老人家居然较上劲了。这让两家人都惊掉了眼珠子。
王裕也就罢了,他一向是知道自己的公主妻子的彪悍的。但是王思政就有些傻眼了,同时也有些怀念。他这老妻多少年没那么……嗯,厉害了?当年她这么雷厉风行的时候,还是他还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呢!哎,真怀念。不过也有些吃不消。女人的战争啊,男人最好别参与。老头子摸摸胡子,自带着王澈小郎君骑马去了。
那边战况继续,每逢同安大长公主派人来接,崔氏便拘着不放。一旦被接到了公主府,同安大长公主便一定留了王润多住几晚,那边崔氏却又早早派人来接,同安大长公主便怎么也不放……
咳咳,好不热闹。
最后还是王思政说话了,道:“你们两个闹不要紧,可不是要润娘担心为难么?”
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妇人方才想起这些时日润娘的忧郁与两相为难,不由软了心肠。便约法三章,定了三、六、九日,王润到同安大长公主府去,一旬可留宿一次,同安大长公主可多接人一次,崔氏拒绝不可超过一次……
这约法三章,王元祐等人知道后,皆啼笑皆非,这两位老人家,倒是越活越有童心了。
而后王润方才松了一口气。阿弥陀佛!老天啊,她虽然虽哄老人家很有一手,但也不代表她夹在两个彪悍的长辈中间当个夹心饼干能好好的啊!
终于舒了一口气了!!
言归正传,同安大长公主听了阿练的话,心里正不自在,她是懒怠掩饰情绪的人,自然脸上就带出来了。侍女们善于察言观色惯了,见同安大长公主这样,自然胆战心惊,生怕圣人和皇后恼了,事后怪罪下来,到时候谁也没有好果子吃,便忙忙得禀报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一听,顿时也急了。这同安大长公主原来挺高兴的啊,怎么突然就不高兴了?肯定是你们伺候不好!
侍女们惶恐地只差没五体投地了,她们都是立政殿的人,长孙皇后也知她们素来小心谨慎的,况也没见出什么事啊,但是总不能放着不管。
若是太上圣人知道了,可要恼的。太上圣人恼了,圣人自然也不好过,玄武门之变后,圣人就不得太上圣人待见了。圣人若是不痛快了,她这个皇后自然也不舒坦。想了想,便叫人带了晋王和晋阳公主来。
晋王李治今年快十二岁了,已经是个半大的大人了,但是因着他是长孙皇后的幼子,圣人又十分疼爱,便留在了宫中。晋阳公主才只五岁大,正是可爱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还小,倒是入得了同安大长公主的眼。
两个小郎君小娘子俱都遗传了母亲的好相貌,又养尊处优,自然是十分精致可爱的
。见了同安大长公主,两个人便有模有样地行礼。晋王李治也还罢了,不过是个半大少年,那晋阳公主却是玉雪可爱,童声童趣。饶是同安大长公主也绷不住脸了,暂时把对崔氏的郁闷放脑后,抱起晋阳公主笑道:“好孩子,快起来。我们的兕子什么时侯长这么大了?让姑婆母抱抱。”
晋阳公主是同安大长公主在宫中最疼爱的孩子了,此时她搂着同安大长公主的脖子,嘟着嘴道:“姑婆母,你好久没来看兕子了,是不喜欢兕子了么?”
同安大长公主见她黑白分明的眼睛盯着自己看,那属于李氏家族遗传的眼角,心下便更软了几分,笑道:“谁说的,姑婆母最喜欢兕子了,只是最近家里忙,不得进宫来。”
兕子小小的嘴唇顿时咧笑了起来,道:“姑婆母忙什么,我也去帮姑婆母的忙,这样姑婆母不是有时间来看兕子了?”
同安大长公主被小兕子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道:“你还小呢,能帮姑婆母做什么?”
兕子歪头想了想,众人都忍着笑看她作为,终于兕子笑眯了眼道:“我可以陪姑婆母玩啊!”
噗嗤!
晋王殿下忍不住笑了。
兕子的小油嘴还没有收回去,便看向晋王道:“九哥,你笑什么?”
晋王笑道:“并没有笑什么,只是兕子,姑婆母又不和你一样,整日就知道玩的。”
兕子回头趴回同安大长公主怀里,道:“姑婆母,是这样么?”
同安大长公主笑道:“谁说的,兕子是公主,可以整天玩。姑婆母也是公主,自然也可以整天玩了。只是兕子还小,可姑婆已经老了,玩的自然不一样了。”
兕子道:“姑婆母才不老,姑婆母才不老。”
兕子听她说自己老,便想到前几日阿娘照镜子时说自己老了,侍女们说皇后才不老,她也被哄着说了两句“阿娘才不老”的话,当时哄得长孙皇后眉开眼笑。小孩子记性好着呢,对于老不老的自然没什么概念,只知道“不老”大概是句好话,人听了高兴,便记住了。此时听同安大长公主这么说,便直觉嚷了出来。
只要是个女人,而且是有些年纪的老女人,听了这话,一般都会高兴的,此时的同安大长公主便不例外,笑得脸上成了一朵大菊花,抱起兕子亲了一口,笑道:“好孩子,真乖。”
兕子摇头晃脑地对着兄长抛去一个得意的眼神。晋王殿下摇头失笑。
同安大长公主便抱着兕子对晋王道:“稚奴也长大了,听说圣人有意让你学些政事,你要懂事,好生努力,也好早些帮着圣人。”
晋王腼腆一笑,道:“这是阿爷看重了,几位兄长们都是自小就领了差事。三哥当年更是……呃……”
晋王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小心得看了看同安大长公主,果然她的脸色阴沉了不少,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阿娘叫他们来是哄姑婆母高兴的,怎么说起这事来?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长孙皇后亡于贞观十年,这里由于剧情需要,让她晚几年再薨吧!
18婚事()
这宫里的人谁都知道同安大长公主对前朝公主出身的杨妃很不对付。说起来,这同安公主之女王静娘还是杨妃的庶母,只是朝代更替,物是人非,如今已是唐朝的天下了。可是对于同安大长公主而言,这是丧女之痛无从发泄。这杀千刀的隋炀帝的女儿还做了她家的媳妇,虽然是个小妾(只是个妃,怎么不是小妾?),但是也是玷污了她李家门楣。当初她还闹到太上圣人面前,要把杨氏给逐出宫去,谁知被还是秦王的当今给保下了。太上圣人也从中斡旋,说了什么要笼络前朝旧臣,这前朝公主留下为妃,也可稳定隋朝旧臣之心。
阿呸,什么公主?当她不知道她还在隋末的时候就与李二有牵扯了?但时还惹得长孙氏险些下堂。如今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给别人听罢了。
虽然拿杨氏没办法,但是同安大长公主是谁,皇宫也就那么大,而且最不缺耳目,总有逮到你的时候!
同安大长公主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到宫中“逛逛”,偶尔偶遇一下杨氏,咳咳,那段时间杨氏简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杨氏是隋朝公主,自幼居于宫廷,即便在朝代更替之时受了些惊吓恐吓,也有人来安慰怜惜,但其他时候真没受什么苦。即便在她位居太宗妃嫔之后,也是深获圣宠。何况她还生了一个聪明伶俐到让太宗想改立太子的吴王李恪。
至于同安大长公主,那是经历过坎坷的的民间女子。即便后来富贵了,但是民间那些脍炙人口的通俗俚语,也是烂熟于胸。言辞犀利,泼辣彪悍到一般男子都退避三舍。而且她对圣人侄子的心理掌握得比较准确,知道他一向对她这个姑母是又敬又愧又怕又安抚。所以一段时间内,圣人是睁只眼闭只眼。
如此一来,可以想见杨妃的生活了。只要她一出宫门,总能巧遇同安公主,摘朵花采片叶也能招得她的讥讽。无奈之下只好闭门不出。但是这总是闭门不出对于时下喜爱热闹的贵人们来说,这是多么痛苦的事。
后来还是圣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令同安公主在家“休养”,暂时一段时间内不要进宫了。杨妃才敢从宫里出来。这又招的后宫众人的嘲笑。两人之间的仇算是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