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地主婆-第1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娘从身上背着的小背包里,拿出水给苗苗,苗苗接过。嘴上不忘道谢:“谢谢娘。”
“不谢。”苗苗喝了水,一家三口在原地休息了一会儿,又打算往里走了。
走了差不多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一路上,范铭还打了好几只野鸡和野兔,惠娘也摘了不少的野蘑菇,不过这时候有野蘑菇,还是件很稀奇的事儿。
范铭倒是很想劝自己媳妇不采的,一听惠娘和他说的话,也就没再开口了。
好在。上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外围和内围的交界处,找到了好几棵柿子树。一看见柿子树,惠娘的眼睛一亮,不枉此行啊!
这柿子南叶村也有人种的,所以范铭自然也是认得的,查看了四周。确定没有什么野兽来过的樱,才放心下来。
和惠娘道:“媳妇,没事儿,安全的很
。”
惠娘点头,从摘下树上一个红彤彤的柿子,那模样别提多高兴了。瞧苗苗正不解的盯着她看,把柿子在衣服上擦了擦,给了苗苗。
而后又摘了一个。同样擦好了,递给范铭,范铭看了两眼,伸手接过,轻咬了一口。惠娘望着他道:“怎么样?甜么?”
范铭瞧惠娘看着他,笑着点头。嘴里的那股甜,一下子甜到了心里。
“那就好。”惠娘笑了起来,转头看着吃的满脸都是柿子的苗苗,惠娘笑出了声,然后用帕子给她擦了下脸,叮嘱她慢点儿吃。
自己也摘了一个吃下去,吃完之后,便和范铭商量这摘柿子回去的事儿。
范铭听了惠娘的打算,皱眉道:“媳妇,你要是想吃这柿子,咱们摘些回去就好了,摘那么多,怕是要烂的。”
柿子不好保存,要是过个三五天,估计就爆出来了。
苗苗舔着柿子道:“爹,咱们可以冰起来呀,冰起来不是可以不用坏了吗?”
惠娘笑道:“瞧,还是苗苗脑子转的快,阿铭,你放心吧,就算不用冰起来,也是可以存放的。”只要制成柿饼不就可以了么?惠娘在心里头想着。
范铭点头,不知为什么,只要一看见媳妇那自信的模样,想来听媳妇的也是不会错的,“那好吧。”
范铭把身上的背篓取下来,放在苗苗的面前,就上树摘柿子去了,惠娘便在下面接着,这熟透了的柿子,是不能扔的,而且还不能压,所以便让范铭摘那些不是很熟的柿子,这样也好方便带回去。
就在一家三口高兴的摘着柿子的时候,有不少的妇人正往惠娘这边来,南叶村干旱,村中不少的妇人开始上山里来找吃的回去放着了,老的少的,都有。
像一些能吃的野菜摘了完全可以拿回去晒干,要是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抓几只野鸡和野兔回去,当然也要敏捷的人才可以做的到。
当然也有人为图个新鲜而来,像菊花就是被自己婆婆蓝氏给叫来的,虽然村长家藏了不少的粮食,但也不能看着别人去了山里找吃的,他们家就不去的吧?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所以罗福胜就打发自己媳妇和两个儿媳妇,进山去了,蓝氏婆媳三个正好碰上大牛媳妇和宁大嫂,菊花和大牛媳妇两个那是一看就厌烦对方的人,一见面就差点没吵起来。
蓝氏一见她们几个吵起来了,自然得拉架了,最后自然是摆平了,当然大牛媳妇和宁大嫂几个也和蓝氏婆媳几个一起了。
这一起自然是好,可吵嘴也很厉害,宁大嫂说要听她们的,菊花说要听她婆婆的,争闹个不停,吵着吵着,就撞上惠娘一家子了。
菊花瞧着正在树下接柿子接的正高兴的惠娘,眼里闪过一道不明的光。
大牛媳妇也停了下来,回过头叫道:“阿铭呐,阿铭媳妇,你们也在啊?真是好巧啊?”
ps:
稍后二更,最近的订阅让人心碎,无动力码字,~~~~(》_
第二百八十三章 莫名讽刺收获丰富()
蓝氏闻声看了过去,惠娘接柿子的手一怔,回过头看向正站在不远处的大牛媳妇一行人,笑了笑,“是大牛嫂子啊,真是挺巧的。”
眼神扫过大牛媳妇旁边的宁大嫂几人,和蓝氏点了个头。
大牛媳妇转过身一笑,“可不是我们么?呀,你们夫妻俩摘柿子吗?”
树上的范铭看了大牛媳妇几眼,和她们打了个招呼,而后继续摘树上的柿子,苗苗站在一边,没说话。
惠娘回了一句,却是没有在说话了,专心的去接范铭递下来的柿子,那边大牛媳妇不知道在和宁大嫂说着什么,菊花眸光不闪了闪,和蓝氏道:“娘,你瞧,难得这儿有柿子树,要不咱们也摘些回去吧?”
蓝氏瞧了几眼,正在忙和的范铭夫妻俩,点头道:“那好,咱们就去摘些回去吧。”
说着就和二儿媳谢氏朝一棵柿子树那边过去了。
菊花瞥了眼还在说话的大牛媳妇和宁大嫂道:“怎么?你们不摘柿子回去吗?到时候我们摘光了,你们可就没有了。”
说完也不在理会大牛媳妇二人,跟上蓝氏,大牛媳妇身后的宁大嫂对视一眼,也急忙拉着她过去了,作为对头,她们自然是不能让菊花占了上风,这点小事儿也都是要比的,惠娘回过头看了她们几个几眼,抿了抿嘴,却是没有说话。
另一棵柿子树下,菊花和蓝氏婆媳还有谢氏三个看着眼前的柿子树不语,菊花的眼睛往惠娘那边到处乱飘,蓝氏道:“这柿子树这么高,怎么摘呀?”说完眼神看向菊花。
菊花收回目光,想了想,对一旁不语的谢氏道:“弟妹。要不然你爬上去吧,你年纪小,身子轻巧,很容易上去的,我和娘就在下面接就成了,记得要挑大个的啊!”
蓝氏还没发话,菊花就已经用命令的口吻说道了。
谢氏眼里闪过不甘,挽起袖子,正想去过去爬树。
蓝氏皱眉,叫道:“不行。那么高,万一老二媳妇摔下来了怎么办?老二媳妇,你可别爬树啊。要不然咱们就找根树枝打几个下来就成了,也就解解馋,那能要那么多啊?”
蓝氏也不是很想吃柿子,不过大儿媳开口了,却不好不应。
菊花想都没想。拒绝道:“那怎么成?打下来的柿子不都是要摔破了,那还能吃啊?要不然这样,娘,不如我们要范铭帮我们摘些下来,反正也就几个,想来他应该不会不愿意的。”
由于菊花说的声音小。惠娘和范铭两个也没听着。
另一棵柿子树上,宁大嫂已经上树去了,摘了一大堆柿子已经下来了。瞧着这边的蓝氏婆媳几个没动,不免讽刺道:“蓝大姐,我们这都摘完了,你们怎么还没动手呀?要是想让我帮忙的话,早点说。我就不用下来了呀。”
宁大嫂嘴角浮现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菊花一瞧宁大嫂笑的样子,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叫道:“这就不用宁大婶操心了,不就是几个柿子吗?我麻烦人家范铭也是一样的
。”
那模样说的好像和范铭很熟似的,惠娘听了心里有些不喜,但却是没做声。
蓝氏无奈的叫了一声,“菊花。”
宁大嫂听见菊花叫他宁大婶的时候,脸都被气黑了,明明她们年纪也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辈分高了一些,居然被菊花叫成大婶了?谁不希望自己年轻啊?谁听了会受的了啊?
大牛媳妇听了道:“菊花,既然这样,你就让范铭给你摘吧。”又对宁大嫂道:“咱们走吧,和那种人计较有什么用?”
菊花一听大牛媳妇用那种人来形容她,立马就暴走了,“什么叫那种人,大牛嫂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可得和我说清楚才能走。”
大牛媳妇道:“我说什么了我?我说那种人,又没说你,你那么生气做什么?”
眼见着两人又有吵起来的意思,蓝氏和谢氏一起拦住菊花,劝道:“菊花,大牛媳妇也就说说,又没说你,你就别生气了,行了,咱们都是一起过来的,等会儿要一起回去的。”
她们几个女人进山来,出去的时候还是多些人安全些。
菊花被这么一劝,脑子反应过来,“知道了,娘,那咱们还是先摘柿子要紧。”
一直竖起耳朵听的惠娘暗道:“这菊花变脸的速度真是一流的,刚还那么生气呢?现在就成这么怪巧了,还真是看不出来啊?”
宁大嫂心里还有气没消,大牛媳妇是个会做人的,当即道:“既然蓝婶都这么说了,我们也不和菊花计较了,你们还是赶快摘柿子要紧,不然这天色晚了,就赶不上回去吃午饭了?”
菊花面上虽然有所缓和,心里还是有些瞧不起眼前的这两人。
惠娘这边,也摘了差不多满满一背篓的柿子了,范铭在菊花过来之前,一个劲的从树下跳了下来,苗苗立马站了起来,“爹,你下来了啊?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她很不喜欢那几个婶子,老是盯着他们这边看。
“等会儿就回去了。”惠娘体贴的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汗,一家子准备收拾走了。
要不是这么多人呆在这里,惠娘一时之间肯定是不会走的,不过现在只能是暂时离开了。
菊花赶忙叫住他们一家三口,让范铭先别走,帮她们摘了柿子再走,菊花可怜兮兮的瞧着范铭,范铭心里一阵恶寒,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直接指着十几米外的一棵柿子树道:“想要摘还不容易,瞧,那里不是还有一棵矮的吗?你们完全可以摘的到了。”
惠娘的嘴抽了抽,她之前怎么没看见呢?说完不管菊花氏什么样的神情,和惠娘拉着苗苗的手就走了。
这下把一向自认为清高的菊花给气了个半死,大牛媳妇和宁大嫂两人在一旁偷笑不已,蓝氏脸上有些难堪。当着外人的面,却是没训斥菊花。
这个大儿媳本以为她还真是要吃什么柿子来着,结果却是三番五次提到范铭,什么意思?莫不是对人家有了什么想法?蓝氏这个想法一下子在心里激起千层浪来。
一家三口已经走了老远,惠娘想着菊花那便秘的脸,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范铭虽说不知道自己媳妇在笑什么,心里也开朗了起来
因着他们出来的早,这会儿也才是十来点左右的样子,看了看天色还早。惠娘便还想去其他的地方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什么东西,出来的时候。惠娘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的干粮和水,所以中午不回去,一家三口也不会饿着。
吃了几个柿子,喝了些水,范铭找了个地方把摘来的柿子藏了起来。带着惠娘母女两个往里面走,和蓝氏几个来的完全不是一条路,越往里走,天色就越发的暗淡,已经看不到太阳光了,看着那高大无比的各种树木。周边灌木丛也越发的少了,惠娘扯了扯范铭的袖子道:“阿铭,咱们还是不要进去了吧?那里面瞧着挺害怕的。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果子之类的树了。”
果树一般都是喜阳不喜阴的,所以这里面估计也没有什么她要找的果子之类的东西,这一说苗苗心里有些毛毛的,又想起惠娘讲的故事,心里更加的害怕了。
范铭心头一软。点头道:“好,咱们出去。”说完一把抱起了苗苗。一家三口飞快的往外围走去,虽然没有找到其他的果子,但这一次来的也算收获不少,惠娘在出内围的时候,居然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木耳,惠娘媳了一阵。
为了不浪费,惠娘只好全部把它一点点的从腐蚀过的树上拔下来,想着回去了好晒干,冬天了好食用,要是多些就更好了,直接拿出去卖。
以前也听说过有人会培育植蘑菇和木耳什么的,晒干了价钱极高,不过这东西极为费劲,要是她能培育出来的话,那倒也是一件好事,关键她也不知道怎么来做,这些对于温度和地理环境什么的都很重要,而且还得很小心。
等惠娘和苗苗把木耳摘的差不多的时候,范铭收获丰富的回来了,手里头还有好几种惠娘不认识的动物,一步步的拖着来。
肩膀上的野鸡野鸭什么的也不少,惠娘称赞道:“哇,阿铭,你好厉害,之前怎么没见你打猎去卖啊?”
这个问题惠娘很早就想问了,只是一时之间没找到机会问而已。
苗苗也敬佩的看着范铭,范铭眸子暗淡了一下,道:“没什么?”
惠娘却明白,范铭肯定有什么没有告诉她的,不然依着他这么好的打猎手艺,怎么就没存到什么钱呢?真是有些奇怪。
“恩,你不经常打猎也好,这打猎太危险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咱们的事儿就好了。”
范铭瞧惠娘和苗苗两个都是满怀期待的看着他,点了点头。
而后又在山里呆了一会儿,一家三口便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