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股票交易心里学 >

第13节

股票交易心里学-第13节

小说: 股票交易心里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勒庞的心理群体的形成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投资者的自我情绪(即心态)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成为任何一个投资心理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从控制这三个外因着手。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避免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就是对“情绪激发”环节的控制。只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避免人群的情绪对自己的感染,也才能进一步避免被动接受外来建议的暗示或控制。反过来,投资者注意对“情绪传递”环节和“建议接受”环节的控制,也有助于加强对自己情绪波动程度的控制。
  
  当然,良好的情绪控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不断地自我磨练,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对市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信心、建立严明的操作纪律。“6…24”行情前后是研究心理群体形成机制,反省自我情绪控制的绝佳时间,有兴趣者不妨自己回味一下。
  
  (四)勒庞理论观点之四: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特征。
  
  当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状态将具有以下三项基本特征:1、冲动性;2、服从性;3、极端性。
  
  冲动性,是指心理群体的整体行动可以在某一外界强刺激因素的激发下迅速发动,并且这种行动的方向可以在外界强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迅速向相反方向逆转。因此,心理群体由其情绪的高度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其行动方向的极度不确定性。
  
  服从性,是指心理群体具有自愿服从外来指挥的心理特征。由于在心理群体的形成过程中,群体中的个体已经丧失了个性,因此他们具有自愿伺服别人意愿的强烈愿望。
  
  极端化,是指心理群体的实际行动往往常常明显超过必要的程度,因此常常会导致过激的后果。
  
  勒庞对心理群体整体心理特征的概括,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对证券投资者而言也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首先,由心理群体的“冲动性”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并警惕证券市场中价格急速变动的情况(超出常态),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投资者必须对“小概率事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998年美国由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领导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投资中遭受重创以至几乎破产的事例,就是由于这些专家学者习惯于经典数学研究中的常态思维模式,而对市场心理的冲动性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完全估计不足所致。
  
  其次,心理群体的“服从性”特征在证券市场上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的一致性。投资者对心理群体“服从性”特征的警觉,应该特别表现为对所谓市场“权威”及其观点的警觉。
  
  说到这里,有必要剖析一下证券论坛中的“高手”现象。一些投资者热衷于寻找“高手”,迷信权威,实质上采用的是一种搏大概率事件的投资策略(如果能称之为投资策略的话)。所谓“高手”,无非是此人历史上预测的成功率较高或者操作的赢利率较高。对于那些对市场认识较浅,交易技术不精的投资者,采纳“高手”的意见,无疑会提高自己的胜算。话虽是这么说,实际上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其一,“高手”的成功率是相对的。也许他对了九次你都没听,第十次你听了他的意见,偏偏这回他出现了重大失误;其二,“高手”是人而不是神仙。即使某高手百发百中,试想,在一个利益博弈的场所,如果大家都认同该高手的观点,采取相同的市场行为,市场最终将证明所有这些人都是错误的;其三,“高手”会被众多的拥护者“宠坏”;其四,利益场上不排除某些别有用心者混迹于“高手”之列,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个人认为,“高手”爱好者需要认清上述事实,在面对自己的偶像时保持一份清醒。
  
  第三,心理群体的“极端化”特征,导致证券市场上很难看到固定波长的周期现象,而最常见的是不规则周期。在投资历史上,这种由心理群体“极端化”特征导致的不规则周期现象,往往会给不警觉的投资者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比如,日本股市于1989年开始走熊,十几年过去了,投资者期盼的牛市始终没有到来,而且今年日经指数又屡创新低。市场中常见的一个词是“最后的疯狂”,这便是心理群体“极端化”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勒庞理论观点之五: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定律。
  
  按照勒庞的观点,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1、表象化:心理群体几乎不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也不接受任何逻辑思维方式的影响。这一特征表现为“肤浅”和表面化;2、形象化:心理群体具有极高的形象想象力,也极易接受形象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群体善于理解“图象化”的建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勒庞这一定律在证券市场中得到深刻体现。市场常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激发起心理群体的情绪冲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煽情”。看看每日见诸证券报刊的股评术语,诸如“大盘有调整的要求”
(拟人化),“黑色星期一”(色彩渲染),“空方突破1600防线”(鬼子大规模进犯?),“重大利好”、“重大利空”(典型的煽情!)等等。
  
  如果你已经被这些语言打动,小心,你要成为某个心理群体的一员了!
  
  
  关于大众心理学,或群体心理理论,还有很多观点,不过主要的还是勒庞在一个多世纪前归纳出的上述五点。此外,也正是从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出发,尼尔发展出他的相反意见理论。
  
  研究群体心理,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趋利避害,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克服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经常反省的一个问题是:何时该与群众保持一致,何时又该与群众分道扬镳,做到独善其身。相信,我们对群体心理知之越多,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就会越深刻。
  (专题二)相反意见理论
  
  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是投资者最熟悉,也最常用到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的投资专家汉弗莱。B。尼尔,源于勒庞等人的群体心理理论。
  
  在证券市场中,从最初的数人头、数自行车,到近年来刚刚出现于一些报刊的证券专版和证券网站的多空情绪指标,投资者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
  
  也许有人要就上述逆向思考的现象进行“逆向思考”:如果大家都掌握了“数人头”的方法,这种方法还会有效吗?
  
  不错,这是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一个博弈的市场中,一种分析方法一旦被众人掌握就会失效。但是,对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其起源和内涵,我们就不会怀疑其应用于证券市场,乃至应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有效性。
  
  此外,尽管有不少人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但是又有多少人深入研究过其内涵及其适用性?还是让我们从尼尔的理论开始,一起来研究这种理论和方法。
  
  
  一、尼尔的相反意见理论与逆向思考方法
  
  逆向思考方法来自于相反意见理论。所谓逆向思考方法,“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逆向思考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挑战当前流行的政治、社会、经济趋势中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总之,目的就是和大众观念竞争。”
  
  关于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尼尔的主要观点是:
  
  (一)逆向思考的经验告诉我们,下面这些说法值得我们注意:
  
  当所有人都想得一样时,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
  太多的人发出同样的预言,预言反而不会应验;
  在同一种预言上层层加码,预言就会不攻自破。(原因在于,太多的人预料同样的事,必定会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就抵消或绕开了当初的预言。)
  
  (二)相反意见理论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主要是对大众普遍预期的一种矫正方法,而不是一种预测系统。
  
  (三)人类的本性决定了相反意见理论是成立的,这些本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习惯、情绪、急躁、习俗、贪婪、刚愎自用、模仿他人、一厢情愿、如意算盘、相互感染、轻信、冲动、恐惧、过敏、造作。
  
  (四)相反意见理论建立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法则之上,在这些法则之间存在着下列逻辑关系:
  
  1、群体往往受制于人类的本性,而个体往往会抑制此类人性的弱点;
  2、人是合群的,人类具有本能的“从众”冲动;
  3、人们具有接受少数成员的感染,模仿少数成员的言行举止的本性,这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各种暗示、命令、习俗、煽动的影响;
  4、群体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而只接受情绪的控制。群体用“心”(情绪)思考,而个体则用大脑思考。
  
  总之,尼尔认为,“所谓逆向思考的艺术,一方面是要训练您的头脑习惯于深思熟虑,选择同普罗大众相反的意见;另一方面,您还需要根据当前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人类行为模式的当前表现来推敲自己的结论。”
  
  此外,尼尔一再强调应用相反意见理论进行逆向思考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经济与政治运动的宏观趋势,而不是为了把握证券市场的细微波动。这是我们在应用相反意见理论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
  
  
  二、对逆向思考方法的再思考
  
  (一)逆向思考方法的基石:资源的稀缺性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的稀缺性是一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公理”,对此我们已有深刻的认识。在资源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以下的逻辑关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速度的有限性,而这种增长速度的有限性又反过来强化了资源的稀缺性。
  
  在人类经济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次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并且,这种危机呈现周期性地重复。历史的不断重演,说明了人性中有不可克服的缺陷。而正是人性的弱点,又导致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因此,只要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则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竞争不可避免,则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人类社会的博弈本质,决定了满足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是不现实的。由此,在这场博弈中,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采用大众的相反意见就是一种胜率较大的思维方法。
  
  (二)逆向思考方法并非是一种预测体系
  
  逆向思考方法,或相反意见理论,并非是一种预测体系。这是尼尔一再强调的另外一个问题。尼尔认为,“相反意见理论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帮助我们在预测中避免犯错误,而不是运用它作为预测的主要手段,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关于预测,有个著名的“墨菲定律”:一项预测越是被广泛接受,它就越可能变得不准确。由此可以推论,权威的预测者的预言永远不可能应验,因为大众接受了他们的预测,而每个相信他们的预言的人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从而导致了预言的落空。这个原理在投资实践中已得到多次验证。比如,今年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大盘将保持箱体震荡格局,箱顶在1850点附近。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大盘却连1800点都不曾碰上一下。
  
  承认相反意见理论不是一种预测体系,并不否认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的实用性。相反意见理论不是预测体系,但应用它可以对他人的预测进行核查和过滤。而且,在把握大众行为和市场趋势方面,相反意见理论和逆向思考方法更有其独到之处。
  
  尼尔认为,“当所有人都想的一样时,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对于这个断言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所有人的想法一致”指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其二,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并不是说大众一定就是错的,或者说大众总是错的。
  
  根据相反意见理论,大众通常在主要趋势上是正确的。趋势是由大众推动的,正因为大多数人看好市场,市场才会因为这些看好情绪不断转变为实质性的购买力而上升,而且此上升过程有可能持续很久,直到市场中所有人的看好情绪趋于一致时,市场就会发生逆转原因在于供求的失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