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仕途法则 >

第684节

仕途法则-第684节

小说: 仕途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要引起郭小洲的抵触,但他也没办法考虑太多。作为一名有远大抱负的领导,黄智新和他所在商业团体的一批人,是他万万不能得罪的。这些人虽然没有任何级别,但在省政协,人大,以及商业圈里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当然,他们也许没有能力把他搞倒,但是却有条件“堵塞”他上升的通道。

    前思后想,即便是委屈了郭小洲和景华,他也不得不下决心。

    在拨打政法委书记康泰来的电话前,他犹豫半晌,还是决定先和郭小洲通个气。希望能把郭小洲的“愤怒”降到最低点。

    于是,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打郭小洲的手机。

    “我是陆逸!”

    “陆书记您好!有何指示?”

    陆逸笑了笑说:“一件好消息,一件坏消息,你先听那一件。”

    郭小洲说:“如果我有选择权,我就只听好消息,不听坏消息。”

    “那我就先说好消息。关于成立上石丰绿色生态经济园区的讨论,虽然市委常委会已经有了初步意见,但是,还是有不少政协人大的老同志纷纷提出意见,认为这样的经开区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云河理应支持。我和市委市政府的几名领导经过协商,决定,重新讨论上石丰的创建必要……”

    郭小洲听到这里,他很平静的说了声,“的确算得上好消息。”

    他的冷静声调让陆逸有些吃惊,完全没有陆逸想象中的惊喜。是郭小洲胸有成竹?早预料到“内*参”的威力?还是本身就是郭小洲提前的“设计”。

    实际上郭小洲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他接到陆逸的电话时,基本判明是“内*参”发生了效应。发酵的时间比他想象中要快。他预测应该会是今天晚上发挥效应。

    这证明,陆逸和省高层领导之间的关系,比他想象的还要近。

    “当然,要想市委市政府通过上石丰的投建,或许还需要你们多做做大家的工作。”陆逸不甘心如此轻易的“自我否定”,他还是希望要给郭小洲一些压力。如果郭小洲能在压力下稍微低低头,他和一些人的面子上也就过得去。

    郭小洲当然不这样想。他没有任何私心的为景华上汤以及通宝三县谋福利,甚至摒弃了景华一家独大的狭隘发展观。他没必要向某些人的私利低头。

    而且他相信,哪怕陆逸今天还有些“惺惺作态”,那么等明天上午g务院的新文件精神颁发,陆逸赵卫国等人估计再不会在上石丰的问题上作任何纠缠。等到那个时候,估计他们得求着他立马展开上石丰项目的启动。

    见郭小洲没有想象中的表态,陆逸决定进入第二关议题,他字斟句酌道,“坏消息是,省商贸发展促进会的黄智新会长刚才给我打电话抗议,说景华越界调查温岭集团的工作,严重影响了温岭集团工作的正常展开,而且对于温岭上市的脚步,是一种严重的阻碍。”

    “省商贸发展促进会?”郭小洲微微有些吃惊。对于这个省民间商业协会,他有一定的了解,的确在西海省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这个黄智新会长,据说他在省商业圈里有撬动十亿百亿投资的能量和号召力,其能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总。

    “温岭集团的玉杨明是这个商业协会的资深会员。”陆逸语速平缓的说:“正常的司法调查没有问题,但景华警方在大汤的调子是不是定得稍高了点,手法过激了些,导致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反感和反弹。”

    郭小洲解释说,“我认为,这是一次正常的、符合相关程序和法规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调查行动……”

    陆逸打断了他的话,“小洲同志,现在既然省商会的出面抗议,我们市里做任何决定都务必慎重。黄智新这个人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他是个有能量给任何地方政府投资上百亿的能人。我们云河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得罪了他和西海商会,就等于自断一臂。”

    郭小洲说:“我早上在书记您的办公室已经答应,景华警方会退出大汤温岭经济案件的调查……”

    “只是答应还不够。他们要求是立刻退出,并尽快挽回社会影响。”陆逸声调上扬,“我答应了黄会长,景华警方现在,不做任何保留的马上退出大汤……”

    “陆书记,是不是等云河市经侦大队的人过来大汤,我们转交各项案卷后,比较稳妥的接手后再退出。”

    “不行。你们必须毫无保留的立即退出大汤。”陆逸第一次表现出他的强硬和果敢。

    “陆书记,大汤温岭集团的案子,一旦揭开后,也许会是一场经济灾难。”郭小洲婉转的提醒道。

    “在退出的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已经做出了决定。”陆逸不以为然,什么经济灾难?言过其实了吧。

    郭小洲在电话里叹了口气,“既然市里已经做出决定,行动上我们服从,原则上我们保留态度。我还有个要求,希望市局的干警以最快速度赶往大汤接手,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好,就这样。”陆逸爽快地表示同意。

    郭小洲却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一些敷衍。他无奈的和陆逸说了再见,放下电话后,他对司机池大海说,“马上去酒店。”

    既然陆逸那边有些无动于衷,他就要说服康泰来,希望市局马上抽调精兵强将赶往大汤。特别是在余水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内幕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打草惊蛇,引发无法弥补的灾难性后果。

第911章 【患寡而患不均】() 
康泰来选了个云河小有名气的土菜馆宴请郭小洲。

    既然是土菜馆,装修什么的也就很普通,少了常见的奢华,全是农家特色,老式的土桌土椅,墙壁上还挂着w革时期特有的宣传画和口号。

    虽然装修普通,但餐厅包厢还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套间,分里外两个餐厅。

    康泰来四十出头,身材看上去有些“粗犷”,特点是嗓音洪亮,中气十足,看上去有些“粗”。但实际上他却是个表里不如一的人。

    从他订了这个套间就可以看出来,事先有做过一番考量的。他带来了一个司机和市局办公室副主任唐虹梅。这两个人是特别为郭小洲的几名部下当陪客的。

    比如,考虑到景华县委办主任韩雅芳是个女同志。特地把局办能说会道的唐虹梅喊来作陪。

    在餐厅里,主人和客人两群人彼此客气寒暄一番,康泰来陪着郭小洲走进里间的小餐厅。

    韩雅芳,池大海,尤成和康泰来的司机以及唐虹梅等人在外厅就坐。

    小包间里,康泰来和郭小洲同时落座,他很热情的递过菜单说:“郭书记,今天我自作主张已经点了酒菜,不知道你的口味,你看看还有什么喜欢的,别客气。”

    郭小洲接过菜单,但没打开就顺手递给旁边的服务员,“康书记点什么我吃什么。我吃东西不挑,什么都可以吃。”

    康泰来哈哈一笑,对服务员挥挥手,看向郭小洲,说:“我和郭老弟都是农村出身,对于生活的理解有相同之处,我这人就从不挑剔,想当年,能吃饱肚子就是过年般的喜悦。”

    康泰来这番话的意思是他查过郭小洲的个人履历。

    郭小洲实际上也对康泰来做过一番了解。康泰来的老家就在通宝县的一座贫穷大山里,读书到初二,就辍学在家务农,十八岁那年他获得一个参军的机会,在部队从副营转业到云河市公安局,此后一直在公安系统,作风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前年系公安局长和政法委书记于一身,算是地方实力“诸侯“之一。

    此人和文句容陆逸不太一样,身上没有明显的派系色彩,他不属于西海官场“三驾马车”主流派系中的任何一系。即便是谷寿山时代,他和谷寿山走得比较近,但也只是有倾向性,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靠。

    严格意义上说,康泰来和郭小洲都是一类官员。郭小洲虽然和周其昌走得近,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宋系”的“烙印”,但实际上郭小洲不完全从属于周其昌。

    就云河官场来说,陆逸是省w书记一系,文句容是前省w书记一系,而赵卫国则是省w副书记刘岗一系,严格说,周其昌由于履新的时间尚短,在云河处于弱势状态。

    所以,当初,郭小洲来到景华,也有周其昌“跑马圈地”的打算。

    不一会,酒菜上桌。酒是五星茅台,菜是荤素各两盘,外加一个羊肉锅。

    唐虹梅殷勤地走进来要替两人倒酒。

    康泰来大手一挥,“唐主任,你把韩主任陪好,郭书记交给我。”

    唐虹梅乖巧温柔的笑着嗯了一声,很客气又礼貌的朝郭小洲轻轻点头,“两位领导慢用。”

    不等唐虹梅完全退出小包间,康泰来提瓶跟郭小洲倒酒。郭小洲忙不迭的起身去抢,“应该我来倒……”

    康泰来毫不犹豫的推开郭小洲的手,“郭书记,我们的确是第一次单独喝酒。我这个人呢,是个大老粗,讲文化跟你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比不了。你们喝酒要讲究个酒文化,我就喜欢爽快人,你认可我这个朋友,就大口喝酒。反正酒就一瓶,不够也就一瓶。”

    郭小洲本来有些心虚,他就怕别人在酒桌上讲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之类的江湖话。”你不喝好像多虚伪不直爽似的。这样的酒类似“罚酒”,他不大想喝,而且容易喝多。见康泰来划下道道,一瓶酒的限量。他才略微放心。

    而且他从康泰来的肢体和语言上感觉到了他的果敢和大气。

    第一杯酒康泰来主动,“敬你!”

    郭小洲笑着说,“应该是我敬你……”

    康泰来说:“我敬的是你,也敬上石丰这样的创意。”说到这里,他一口饮干。

    郭小洲毫不犹豫的跟着干了杯中酒。

    “爽快!”康泰来跟着倒了第二杯酒,然后指着菜肴说,“先吃点东西,垫垫胃。”

    郭小洲淡淡一笑,两人一起吃了几口菜。

    康泰来先放下筷子,看着郭小洲说:“我虚长几岁,托点大,劝你几句,上石丰这个新型农业生态园区,其实常委会上的每个人都能看到发展趋势和优势。但是大家为什么都投反对票呢?”

    郭小洲当然知道,但他表现出极其虚心的态度,“悉听尊告。”

    康泰来笑着说:“华夏有句老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国人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要贫就一起贫,要富贵最好是一起富贵。上石丰成立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成立后的好处,如果按你的计划,好处全被你和下面的三个县拿走了。他们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宁可都得不到。”

    郭小洲很熟悉这段话,这段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这句话其实并不适合用在上石丰事件上,但也勉强能说得通。大学时代,他还就这段话写过一篇小论文。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但是在上石丰事件上,却带着明显的消极负面态度。

    郭小洲朝康泰来举起杯,“康书记的意思是要我妥协?”

    康泰来似乎不习惯抿酒,他大口喝了半杯,声音洪亮道:“妥协其实也是一种政治艺术。只要这个创意够好,对农民更有力,谁去负责,去掌控,都有积极的一面嘛!”

    郭小洲毫不含糊道:“我认为我能经营得更好。如果有人比我好,我理应让贤。但实际上……”说到这里,郭小洲解释道:“不管康书记相信与否,我不是为了争功夺利。而是我坚信能让上石丰的利益最大化。云河的发展本身在省内就落后很多,我们没有任何时间成本去犯错误去骑马找马。实话实说,我心中有上石丰发展的三年规划,按我的发展规划走……呵呵!我有点儿自夸。但上石丰交给并不擅长的人去管理,很容易成为一个新的利益输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