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师-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间派,说不是和稀泥的,实质上还是和稀泥的,易之需要结合两派的不同主张,尽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到了最后还要尽可能拉拢两派中的人。说到底,人的立场怎么可能那么泾渭分明?除了极端分子,立场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有见地!”顾斯予以三个字评价。
易之笑笑,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叙述。
作者有话要说: 顾斯正式出场~十一个重要人物只有三个没出场了!我觉得自己真厉害,让cp在倒数的时候才出场,不过没关系,cp算什么啊剧情才是王道,这本书再也不要勉强自己专门写感情戏的部分了,水到渠成再说~
我就说嘛……不要低估**的读者,现在的几篇评论都快把我的老底都揭出来了……世界设定啊之类的,包括文的走向之类的都被猜到了很多。不过也有很多误区的说……对于制度,我只能用一句话:参照历史。不能再说了再说你们都明白了,一群聪明人不点都通啊……但是人物命运,除了我自己剧透的,大家都没猜到啊没猜到啦啦啦~我偷着乐呀~
在实际设定上,请注意一下,本文是脱胎《(陆小凤)颤抖吧凡人们!》开始产生历史变化的,所以有的时候不要用主物质世界来衡量一些问题,你们懂的。欢迎发表意见参加书评赛哟,有好吃的作为奖品拿的哟【点这里进入书评赛】
这是二更,我最近的人品真是好到无与伦比啊。
基友推荐榜
忘记了几次了,色色的新文,和日记本并肩作战扫除hp世界玛丽苏的故事'lwxs520 ……》
第20章 爱国军阀()
“关于‘华夏特色发展道路’,还有一点,如果需要采用一些西方的思想的话,最好不要直接采用,而是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去寻找。一方面这样有利于保持民族性,另一方面,虽然可能意思类似,本土的思想毕竟是本土的思想,出现水土不服的可能会低很多。”易之补充着细节,“基本上,把把握住这一点之后,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了。”
“在政治体制上,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干涉余地,顾先生说是吗?”就算易之自己脑子里塞着各种各样的政体,可行的,幻想的,共产的,共和的,什么都有,但是在这样一个皇权还算强盛的国度里面,易之不会随意将自己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极端的激进派们因为近年来国家的地位不断被挑战而认为这都是封建残余的问题,一个劲地要求扫除一切封建残余,特别是要皇帝退位。易之却要油滑许多,绝不会轻易说出这样的话。虽则被这个时代热血沸腾的人们所感染,也变得热血沸腾起来了,易之终究还是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的。
上下打量了易之一下,顾斯半晌才点头表示:“嗯,虽然我很希望听到易先生在这上面的见解,不过,既然这样说的话还是算了吧。”不过是第一次见面的人,指望对方对自己说多少话本身就是很愚蠢的事情。即使易之已经说了不少,估计也是他本来就准备要向外传播的内容。
“至于经济的话,我毕竟不是相关研究人员,所以能够给出的建议也很少。不过,现在的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太过粗放了。任由市场自己发展调解,一方面培养出了一大批拥有极大的力量的大商人,另一方面也造成市场过于……奔放?当然,看起来这样奔放的模式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然而从几百年前开始,每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出现大问题的情况,对吧?”易之论述着经济上的问题,看着顾斯,不是很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听懂自己的话。经济危机这个词现在有了吗?他是研究文史哲宗的人,经济之类的,着实有些让他为难了。
然而,出乎易之预料的是,静静听完他这段话之后,顾斯开口说:“国内关于经济的专著要么就是不适合当前的经济情况,太过古旧,要不然就是内容扯淡。我曾经读过西方的一部著作《国富论》,还有一些其他和当前国家经济情况类似的书籍的。但是,在这些我所阅读的书籍中,对这样的情况拥有有效的解决方法的书……”他说着,耸了耸肩。
易之意外了。因为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除了激进派的那些人,一般人很少去了解西方的很多著作。而明显属于军方高级将领的顾斯居然能够一口说出这么多信息,很明显就是在上面用过心。既然这样的话,他在描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就不用绞尽脑汁地去想怎么才能向对方解释清楚一些事了。
易之说:“实际上,我认为最适合明国的经济路线应该是自由贸易和国家干预主义结合。”
顾斯微微蹙眉,易之提出的这种路线,果然是完全的中间派。不过在经济上,易之的中间派并不是激进派和保守派中间的那个中间派,而是当前经济理论中,主张干预和主张自由的两派的中间派。难怪易之会自称是中间派,即使在这种事情上,他的立场似乎都很明显。
就在这个时候,易之转头问顾斯:“我觉得,顾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一些关于经济的问题,那么我可以问问您对于经济危机的看法吗?”
毕竟也是看过不少著作,心里有点底的人,顾斯对于易之的问题,并不感到困难,“按照书上的说法,所谓的经济危机就是生产力和需求之间发生了问题,造成中间的交换这一过程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基本上是对经济的毁坏,波及社会的所有阶层,对吧。”
易之点点头,“那么你认为,经济危机中可能存在没有如其他人一样遭到损失,反而获利的情况?”
“怎么可能!?”顾斯下意识地就这么脱口而出。他刚才都说了,经济危机会波及社会的所有阶层,即使是家底厚实的规矩,即使是大商人,也是逃脱不了的。对于明国来说,应付经济危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说经济危机能够获利的话,人们就不会谈之色变了。
“怎么不可能?”易之反问对方,“经济危机的时候,工厂,产业等等的价格都会降低,甚至于低到冰点,如果在这时候,有人去收购这些产业,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之后,会如何?”
顾斯被易之说的这句话弄愣住了。
“事实上,经济危机这种东西,也是可以人造的。如果是大商人,联合起来的话,制造人工的经济危机还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预先计划好的话,他们就能够在经济危机中大肆掠夺优势产业,从而获利。而越是坚持自由资本的话,无法对大商人进行管束,这种情况就会越严重。到时候掌握世界的绝非是皇室,或者别的什么人,而是商人。”而即使到了后世,很多人还想不清楚这一点,还以为那些大商人同样会在经济危机中受损。谁知道人家根本就不在意金钱的问题了。他们所掠夺的财富全部都是产业!
限制大商人?这一点上,易之的立场倒是偏向保守派了。然而,大商人阶层现在本来就是顾斯打算拉拢的人群。他有些混乱了。
不能继续下去了,顾斯知道。他站了起来,“易先生,谢谢你今天的讲解,我们就说到这里吧。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您能够再多讲讲。”
这便是送客了。
易之也不在意,也缓缓站了起来,“顾先生客气了。”
“厚德,代我送易先生。”看向旁边的朱怀仁,顾斯如此交代。
厚德?是朱怀仁的字吧。易之也没有放在心上,转头就忘了。其实,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大商人能做的事情和造成的后果,顾斯恐怕想不到那么多。然而既然对方送客了,他也没必要说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看书评的时候发现又有姑娘有点糊涂了。这个世界的背景是发生在主物质世界的民国时期,只是时期,用于衡量生产力而已。这是和民国不同的明国!不要用民国去衡量这个世界的很多情况,这会让你的判断错误的。
上一章都忘记说了,我所说的书评里面的误区,有一部分是在对保守派激进派中间派之间的关系上的。不要看三派似乎泾渭分明,实质上在强国的大立场下,转换阵营是很正常的情况,只是要看一个人是相信哪一派的主张才能帮助国家了。我写了易之尽可能拉拢其他派系的人,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唔,这里我自己想的不是特别清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懂。比如所谓的激进派,不是说要宣誓入派,他们只是立场相对接近的一群人,在易之拉起大旗的时候,和易之立场相近的人天然就存在了,这就是所谓的中间派。不过,如果是教科书的话,中间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大概就是易之的演讲和采访稿了吧……想想那个世界的教科书会怎么写,觉得好有趣。
反光镜挖出了这本书很多细节,虽然有些地方可能没有细想,但是真的好厉害……有一个短评说,皇室如何如何,我这里要提前表示一下,别忘了皇室可不是傀儡,皇室本身同样是有立场的。然而,整个皇室有立场,单个的成员也有立场……这篇文中间的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立场呢。
_(:3 」∠)_ 实话说思考这些东西好费脑,但是越是思考越觉得魅力无穷,思索的愉快感我好喜欢……就是想得脑仁疼。
是的,这里是迟来的第三更。谢谢诸位认真的评论和炎雀儿的无责任番外,但是我发现我不知道把番外放在哪里……还是等炎雀儿自己发吧╰(*°▽°*)╯
谢谢逝如云烟的地雷!为什么我每次看见你的id就想对出下联——浩如烟海。
第21章 吃得开()
去过顾斯那里之后不久,易之就陆续将自己已经琢磨整理出来的的本土化之后的各种跨时代理念写成文章,完成了多少就投递了多少出去。借着易之这段时间以来提出中间派声名鹊起的东风,即使很多文章的内容并不很是让明国国内的人认可甚至是不能理解,这些文章居然还是全部过稿了。对此,易之也只能将之评价为国人对名声的追求。在有名声这个大前提之下,很多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总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令人意外的事情是,在自己“兴风作浪”将一个文化圈子搞得乱七八糟之后,他在学校内其他老师那里,居然开始混得开了。
事实上,易之最开始关系比较好的人是岳激流和赵静章。虽然这一个保守派一个激进派的怎么都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易之就发现了,明国的文人圈子的气氛非常可爱。出于立场,两个人可以在报纸上大骂对方黄口孺子,然而到了现实里说不准这两个家伙就是经常一起煮酒听琴的好友。虽然之前在给顾斯讲述自己的主张的时候,易之已经意识到了其实所谓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并不是严格对立的组织,而是主张和立场有差距的人群,也没有想过报纸杂志上的一切和现实中的一切有这样的差距。
然而这样的气氛太让人喜欢了。
易之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前一天的报纸上,学校里的某位老师还曾经对自己刊出的文章一条一条找毛病指责,最后还上升到怀疑易之是何居心的高度;结果隔天那位老师在学校里见到了易之之后,二话不说上来请易之去茶楼,并且言说要好好讨教一下之前易之上课的时候讲的白话文写作的问题。当时的易之觉得颇为尴尬,他总觉得对方说的“好好讨教”大概是单挑或者群殴的意思,谁知道到了茶楼之后,人家态度恭恭敬敬,对易之之前讲课时讲到的东西也说得头头是道。
连续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易之才发现,原来在这些人眼中,立场和交情纯粹就是两回事。在报纸杂志上对骂的冤家对头,说不准现实里是至交好友。这些可爱的文人,就认本事,不认其他。即使是易之这种搅乱一池春水的人,即使他们不认可易之的主张和想法,但当易之拿出了大量实际的文章证明了他的本事之后,他们自然会对易之产生认同感。
事实上,易之很庆幸自己之前没有自大到以为提出了中立派之后就能够坐享其成。如果不是他为了新诞生的理想而选择整理发表自己的观点,阅读了这些文章的文人们开始认可他,这个时候他又要陷入最开始那段时间不断有人抨击的情况了吧?
一切事实都证明了一点,易之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太少了。很多时候,面对发生的一切他都是按照自己习惯的那个世界的规律来看的,然而即使是同样的表现,可能原因也是完全不同的。
“下午要一起去听赵先生的课吗?”寝室里,易之收起写了一部分的稿件,抬手揉了揉睛明穴,一边头也不扭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