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盛清时代 >

第106节

清穿之盛清时代-第106节

小说: 清穿之盛清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情和公羊□,有利繁殖。。。”

    “咳!咳咳!”梓歆如今在常人眼里,就是个小丫头。在玄烨眼里自然也不例外。玄烨原正听着她说呢,可当他听着梓歆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二字时,已经被教导过人事的玄烨,生生的让自个儿的唾沫呛着了!

    “你怎的了?”梓歆歪着小脑袋,奇怪的看着玄烨。

    “无事,无事。你继续。”见梓歆是真没意识到自个儿说了什么,玄烨也不好点破了。只能是含糊了过去。

    “哦。”瞧着玄烨确实不像有什么事儿的样子,梓歆才继续道,“还有就是这个沙枣啊,它在西北冬天刮大风的时候儿,沙枣林则是羊群避灾保畜的极佳所在。再有就是它还可饲喂猪和其他牲畜。一般的牲畜吃了沙枣都是能育肥增膘,等到了产仔催奶的时候儿,均有可以达到高产之效!”

    “哦,是这般啊。。。”经了梓歆的解释,玄烨了然的点了点头,“这个沙枣爷大抵明白了,那其他的呢?”

    “唔。。。”梓歆想了想她那天给的树种,“啊!还有就是里头有个名唤‘锦鸡儿’的。”

    “锦鸡儿?”玄烨嘴角微颤。这是个什么名儿啊!

    “对,就是锦鸡儿。你别瞧它名儿不大雅。可是这正是应了那句话,话糙理不糙。这锦鸡儿啊,也就是这个意思。它呢,喜光耐旱,且极好养活。几乎就算得上是种子一撒,就甭管的主儿。最主要的就是,若是种子选得好,那往地上一栽,便是个能快速成型的。长起来,蹭蹭的!”

    “既是如此,那何不就只种这锦鸡儿?”

    “那如何使得!”梓歆激动得睁大了眼,“不说这锦鸡儿与沙枣稀罕待的地儿不同。就是用处,那也是大大不同的。大表哥你想得浅了吧,咱们大清打下了漠南蒙古。你别看那儿现如今是水美草丰的。可是若照着现下这般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和西北荒漠一般了!如今一个西北荒漠,已致使了黄河年年泛滥不休,那若再来几个,你可想过那会成为何等光景?”

    “何等光景?”玄烨不以为然道,“歆儿。爷晓得你的本意是好的。可是你这般说,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那漠南蒙古未让咱们打下来之前,不也是如此放牛牧羊。这几百年下来,不也好好儿的么?”

    “表哥!姑爸爸说过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可晓得,这单是放牛还好说,可是若是连着牧羊,那羊是会把草根儿都吃了的!你可能觉着,吃了咱们再栽上就是。可是殊不知这说得简单,做起来是一点不简单!草长起来是要时候儿的!那草没长出来前,难不成让羊群饿死吗?你再想想,若咱们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之本给毁了,那十数年、数十年、上百年之后,他们如何过活?这些年皇上姑父大力致力于农业,让百姓种植地瓜、洋芋。为的不就是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吗!”嘴上是这么说着,梓歆这心里却感慨到:还好来清朝这些年,啃了几本书。要不。。。她都没有墨水可以搬弄。

    “小丫头,真看不出你能说出‘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这话。”玄烨一脸欣慰的看着梓歆。

    没错,就是欣慰!好似梓歆成了他闺女儿似的。

    玄烨这神情,他自个儿是不觉着有什么。可是把梓歆牟恍胁恍械模按蟊砀纾饣耙膊皇俏易愿龆岬摹N胰缃窕剐∧兀獾隳际枪冒职纸痰模 辫黛Ю硭比坏陌颜庑┩棠嵌煌屏耸隆1暇拐庑┣酌艿娜耍际侵雷约掖蠼闶锹亲幽摹�

    “爷。。。爷。。。?”

    梁九功的声音,拉回了玄烨的思绪,“怎么?有事儿?”

    “爷,现下戌时二刻了。您今儿晚上是去哪位侧福晋那儿,还是在书房歇了?”梁九功小心的问着。他自然是晓得自家爷是多不愿意去那三个院子。可是这时辰确实是不早了,他怎么也得问问不是!若是主子要去,那他也得着人去说一声儿啊!

    不出梁九功所料的,玄烨听着这个立马儿就蹙了眉。过了好半响才听玄烨道,“去同赫舍里氏说,爷今儿晚上歇她那儿了。”

    “嗻。主子,那您一会儿在书房或是赫舍里侧福晋那儿,可要进些夜宵?若是需要,奴才好着人备着去。”出于为自家主子身子考虑,梁九功多问了句。

    “嗯。备些吧。爷写些东西便过去。夜宵便在赫舍里氏那儿用了。”

    “嗻。”

第144章 一四四()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儿臣有本奏。”翌日的十日一回的御门听政上;吴良辅照例的喊过之后,玄烨忙将昨夜写下的折子呈上。

    “把太子的折子拿来。”

    “嗻。”

    吴良辅从西侧的石阶上走下。到玄烨跟前取了折子后;立即按着原道儿返了回去,将折子呈给了福临;“皇上。”

    福临拿过折子;仔细的翻阅着,“太子折中所奏之事可已有凭证?”看过了折子;福临的心里虽说不上是翻江倒海;但也不是波澜不惊。

    玄烨这份折子;可谓言辞之恳切,思虑之深远。

    “回皇阿玛,儿臣在折中所言;并非无端臆测。关于折中所书之事,儿臣已经问过一些祖籍或曾经在那儿生活过的百姓。那些百姓所言,与儿臣所忧心之事,并行不悖。”

    “那你说说。你如何能想到这事儿的?”

    “回皇阿玛,此次黄河之灾造成的后果,使儿臣痛定思痛。是以儿臣从工部取来了黄河经流之地的地图。周密研究过后,儿臣才写了这份折子。望皇阿玛圣明独照。”玄烨站在汉白玉阶下,光明正大的抢着梓歆的劳动成果,说着这殷殷之语。

    听过玄烨的说明,福临本想叫佟国维来把这折子念上一念。可又转念一想,后头办这差事少不了他得出力。未免佟家风头过盛,福临想起了佟国维近两年时常提起的纳兰明珠。这纳兰明珠如今的官职就是一闲职,可他若真有才干,也未尝不能提拔。他的堂妹如今是福全的福晋,福全又一向同玄烨亲密无间。若日后重用他,玄烨登基后自然是多了一股力量支持。

    出于如此的考量,福临道,“纳兰明珠,你将太子的折子给列位臣工念一念吧。”

    “嗻。”纳兰明珠虽对于福临突然让自个儿念折子有些疑虑,但也没敢耽误。得了吩咐便出了班列,往前头走去。

    等他到了前头,已经等在阶下的吴良辅笑笑的将折子交到了纳兰明珠手里头。

    打开玄烨所书折子,纳兰明珠先粗略的过了过眼。过眼后,当下眼神就是一变。定了定心神,纳兰明珠才将折子上的东西朗声诵读。

    玄烨的折子许是所述论点与以往灾后述禀的折子不同。纳兰明珠这头在前面念着,下边的官员便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就连福全也不例外。

    “太子爷,怎么着啊。有事儿也不和我这个做哥哥的先通通气儿是吧?你这折子上写的,可真是新的很。这是哪儿来的论调这是?”

    “什么哪儿来的论调!这可是爷想了几日的!昨儿才写的!”瞧着福全那一脸的痞笑,玄烨没好气的笑骂道。

    “哟,看不出来啊。爷的弟弟好大的能耐啊。”

    “列位臣工对太子的这份折子有何感想啊?但说无妨。”

    玄烨正打算回一嘴呢,就让福临的话打断了。

    “皇上,臣有一问。不知可否请太子殿下解惑?”

    “朕说过,但说无妨。太子的这份折子,可谓是提纲契领的说出了黄河年年泛灾之根本。但其中许多方面,莫说是众位爱卿,就是朕也是要问上一问的。索尼你想问什么,直说便是。”

    “谢皇上。”索尼先向着福临谢了恩,才道,“太子殿下,臣想问一问。您如何能晓得黄河之灾始于这乌金高原呢?可是仅凭着那一份两份由工部所绘的地图?”

    “索尼大人此言差矣。孤从不会纸上谈兵。孤先前说过,孤找来居住在西北的百姓问询过。难不成百姓之言,还有虚言不成?”索尼虽说是在问事儿,可他那自命清高的语气,让玄烨很是不舒服。莫说他的孙女只是自个儿身边一个不得宠的侧妃。就算是得宠的正妃,那也容不得他索尼这副模样。怎么,当真觉着是阿玛任命的内大臣,就了不得不成!

    “太子许是没明白臣之意思。臣问的是,太子如何能确定,定是乌金高原的缘故。太子在奏折上所言,需得在西北大批栽种柏树、杨树一类的树种,以防止西北如今的情况继续恶化。可太子也该明白,栽树费时费力,且见成效短则五六载,长则十数载。若不把这根源弄清,若最终弄错了缘由,那岂非无用之功?”也不知道索尼这厮是真没听出玄烨的不悦,还是玄烨这态度不够明朗。玄烨的反问,又让他给打了回来。

    好你个索尼!你就非得给爷添个堵是么!怎么,难不成这就是你给爷的暗示。若爷待你的孙女儿好,你便是爷在朝堂上的一大助力吗!

    玄烨让索尼这老匹夫的作态气得不行。可是他偏偏还发作不得!

    玄烨闭了闭眼,沉声道,“索尼大人这一问,孤倒是可以好好的同你说上一说。索尼大人方才的问题,大人不妨好好瞧瞧黄河经流之处的地图。从图纸上看,乌金高原地处黄河中游,也就是黄河之水开始奔涌之处所在。乌金高原黄土众多不说,说它的地貌是千沟万壑更是一点不为过。那么如此一来,黄河水过之后,岂非是带起无数泥沙?中游带起泥沙随水而流。到了下游,不就是咱们如今所见的问题所在吗?再有,各位大人若觉着孤所言不实,那大可派工部的官员去黄河的中游瞧瞧去!”

    坐在上位的福临,瞧着玄烨隐忍怒火,眼中划过笑意。这小子,还是沉不住气啊。就这么一下就怒了。。。

    福临的心思,没有人知道。可是曾在圈地案中与玄烨合作过的吴达礼,已然是从玄烨的语气中,听出了不悦,“皇上,太子殿下方才所言非虚。以往臣等因着黄河下游年年泛灾,而一叶障目。如今听过太子殿下所言,太子殿下确是道出了黄河水患之根本。以臣之经验,乌金高原极有可能是问题之源头。若皇上还有甚疑虑,臣愿亲率工部官员前往,为皇上勘明情况!”

    吴达礼的话过后,御门前。。。除了早已胸有成竹的玄烨外,都认真思考起玄烨和吴达礼的话。

    “既是吴卿家说了。那便由你率人,往乌金高原去一趟。”御门前静了许久,福临总算是发了话。

    “臣遵旨。”

    “皇阿玛,儿臣想给吴大人提点建议。”玄烨见福临发话了,忙说道。

    “讲。”

    得了福临首肯,玄烨才同吴达礼道,“吴大人。乌金高原地势虽算不得险要,但不熟悉的人,万不可冒然进入。吴大人前去勘察,在河流沿岸便可。若非要进去,大人还是在乌金高原那儿寻一个百姓引路为好。”

    吴达礼晓得这许是玄烨对自个儿方才出言相助的‘回礼’,便也欣然受了,“臣多谢太子殿下提点。”

    “成了,那这事儿便等吴达礼你带人回来后再议。”

    “皇上圣明。”

    福临刚说了搁置再议,那些个溜须拍马之辈便起头接了话茬。这着实让玄烨又郁闷了一把。

    “阿玛,儿子那折子上分明还有一事儿,是关于蒙古放牛牧羊的。您方才说容后再议,那岂不是把这事儿也搁置了吗!”御门听政一结束,玄烨就巴巴儿的赶到了位育宫。

    “把你的火气先收收。坐下说。”瞧着玄烨满脸怒色,福临一阵无奈。

    见玄烨坐下了,福临道,“玄烨,阿玛晓得你那折子上写的是个好事儿。可你要怪,便只能怪你自个儿把栽树一事儿写在了前头。你瞧瞧方才朝会上。你这意见才刚拿出来呢,便有人拿来说项了。若后头这事儿继续议下去,那再来几个说话带刺儿的,你还听不听了?”

    “阿玛!这怎么能是儿子的错呢!分明是那索尼老匹夫没事儿找事!他那点心思,别当儿子不晓得!他不就是在暗示儿子,他的孙女在儿子这儿是否得宠,关系着他们赫舍里氏是否支持儿子吗!哼,难不成赫舍里就他们一脉了不成!”想着索尼在御门前的嘴脸,玄烨这就是气儿不打一处来,“鳌拜说的不错,奴才就是奴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索尼老匹夫也不仔细瞧瞧!今儿个儿子这折子,鳌拜、遏必隆他们听了都没说什么!他倒是敢拿这个乔儿!阿玛,儿子就想不明白了,您这些年为何如此纵着索尼?您瞧瞧他,成日在那儿倚老卖老!不就是仗着自个儿从您迁入京城后,便一直死忠着您吗!他也不怕功高震主!”

    瞧着玄烨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