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闯都市-第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一样。我就跑来报告了。”
“啊!走,看看去!”肖银川听了,立即站起身来往二憨子的家里走去……
在二憨子的家里放着那小炉匠的工具箱。其实这个工具箱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木头做成的。上面有好几个抽屉。
肖银川蹲在那里细细地一听,果然,里面传来一阵“嘀嘀嘀”的声音。
“二憨子,你在这里守着,别动。”说着话,肖银川转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一会儿,肖银川有叫来了几个年岁大一点的红小兵,跟二憨子一起看守着。(那时候的少先队员不叫少先队员了,而叫红小兵了。)
“你们在这里守着,不许任何人动他。”说着话,肖银川就去叫来了民兵营长肖国雄。肖国雄来到这里后也是静静地一听,果然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
他立即去叫来了几个基干民兵,把红小兵们换了下来。
“国雄,你去召集三个队的民兵连长,我们一起开个紧急会议。”肖银川飞快地吩咐着,自己也走了出去,看着那个工具箱。
等民兵连长们来了后,就立即举行了一个紧急会议,最后,在会议上一致决定,由一队的民兵负责看守草屋,在不惊动小炉匠的基础上严密防范他发觉后逃跑。其余的两个民兵连严密封锁村子里所有的出入路口,严格执行只进不出的原则,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
“你们两个去草屋里睡觉,监视他的动静。”肖银川转身对自己身边的两个民兵说道。
“你跟我一起去公社报告。”肖银川说着就带着一个民兵朝着一边走去。
同时,这三个生产队的队委们也都几种到了一起。团员们也都集中起来了。这时也真正做到了草木皆兵,严阵以待的状态了。
大约一个多小时左右的时间,公社的人也赶来了。一共是十个,其中有公社党委书记刘志民。
“在哪里?”刘志民问道。
“这边。”
李志民带着公社的人走了进去,肖银川也走了进去。来到里面后,他们就把还正在熟睡中的那个小炉匠叫醒了过来,带着他就来开了。
后来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肖银川也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知道,不该问的事情,就不要去打听。
一场风波就这样贵哦去了。时间也已经到了午夜。于是大家也就各自回去继续休息了。
这时,大队根据上级的指示,为了支援国家的建设种植了大片的棉花,大队里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棉花专业队。
没有特殊情况,专业队员一般是不参加其他农活的。大队里根据农活的不同,有好多个专业队,诶插秧专业队,蔬菜专业队等等。
棉花专业队的人比其他专业队的人数多一些。但活计有较轻松,因此就多数以妇女劳动力为主。而且女青在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因为棉花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在一年中这个专业队存在的时间最长。
棉花是生产队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生产队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相对其他农作物,棉花的生产还击和技术含量也比较复杂。
不仅仅占用的人力多,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除了棉花移栽和大面积采摘棉花需要全队的劳动力之外,其他如打营养钵,下种、开沟、施肥、喷药、打棉杈,这些技术活都是由专业队自己干的。
吴胜萍一进入棉花专业队里就显示了她灵巧的特长。她不仅迅速地掌握了种植棉花的技术,而且速度也很快地超过了其他人。
如打棉杈,每一个人分两畦,她总是第一个先干完,而且打的又干净又好。
才能够七月下旬开始,棉花就陆续地开始开放了,专业队就开始采摘棉花了。
等到八月上旬棉花盛开的时候,远远望处,满地白茫茫的一片,就如积了厚厚的积雪一样煞是好看。
这个时候专业队就忙不过来了。大队里就组织所有的男女劳动力搞突击采摘棉花。
当时,在采摘棉花时,所有的男女劳动力在地头一字排开,每人两畦,按次序朝前赶,最后以采摘的速度和采摘的数量计算工分。
同时还有人专门检查质量,质量不合格的就要返工,甚至于扣罚工分,或者不给工分。那些落在后面的社员和返工的社员,不仅挣不到工分,而且十分丢人。
这时的吴胜萍正跟社员们一起飞快地采摘着棉花。
“阿萍,还有没有心中的白马王子?”这时,她身边的一个女青年手里飞快地采摘着棉花,笑着问道。
“谁有这闲心去想这事。”吴胜萍也一边飞快地采摘着,一边说道。
“是吗?我看是不是口是心非?”
“你也真是的。谁口是心非了?”吴胜萍娇嗔地说道。
“你的那个师兄不是很好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那个女青年看着吴胜萍挤眉弄眼地说道。
“去你的!”一听到她的话,吴胜萍的娇脸上立即腾地一下子就飞上了两朵红晕。嘴里却不依不饶地说道:“小蹄子,臭不要脸,自己急了就来拿人家开刷。”
说着,她就拿起一根棉花枝朝着她挥去。那女青年“嘎嘎”的笑着也就逃了开去。于是,在地头上就荡漾起了一阵银铃般悦耳动听的笑声。
采摘棉花时,最主要的是讲究“三净”。就是没有“眼子毛”,没有“鸡屎撅”,没有“花藏叶”。
“眼子毛”,就是在采摘时,在棉花壳内残留着少许的棉花,飘飘的。“鸡屎撅”,就是那些烂桃子里的棉花。这种棉花开不开,都像蒜瓣一样藏在棉花壳里。
因为这些未开的棉花,上面有黑色斑点或霉点,看上去就像“鸡屎撅”似的,所以,大家就这样叫它了。
“鸡屎撅”属于次花。但不能扔,需要才下来分开晾晒。由“鸡屎撅”晒出来的棉花一般为三级、四级。价格要比一般棉花便宜许多。
“花藏叶”就是在采摘棉花时,光顾速度,不顾质量,棉花堆里掺杂了棉花的干夜叶。这样的棉花收拾起来很费时,也很麻烦。
因为这样的棉花黑白相间,很扎眼,也很容易被看出来。因此,这样的棉花收购站只要一发现就一缕拒收。
所以在采收棉花时,不能把干燥的棉花叶片弄到棉花上面去。
在采摘棉花时,除了分开畦,看采摘的速度,最后还要过秤,看采摘的数量。
男女劳动力分好畦后,每个人腰间围着一个特制的大布兜。
这种布兜分左中右三个兜。中间的那个大的是盛放好的棉花的,两则的小兜,一个放烂瓣(鸡屎撅),一个放落花。
所谓“落花”,就是在采摘前已经掉落在地上的棉花。这种棉花因为沾有许多的棉花叶和泥土,需要专门收拾,必须另行摆放,这样便于处理。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
第87章 搜捕敌人()
采摘结束后,就有生产队的专业检查组挨个进行检查。然后进行综合评比。检查的内容很多,主要是看有没有留“眼子毛”、“鸡屎撅”和“落地花”。棉花上有没有遗留的棉花等等。
在过秤是在检查有没有“花藏叶”,还要好花与“落地花”,“鸡屎撅”是不是分清爽。有没有混杂,等等。把这些项目进行综合后再给记公分。
那天是第三生产队第一次集中全体劳力采摘棉花,全队男女老少一百多个人都来了。吴胜萍也来了。小队长给社员们分好了工,大家就齐刷刷的进入了棉花地里。
那一年棉花丰收,“伏桃”(就是三伏前结的棉桃。这样的棉桃质量是最好的。)多,一入秋,远远望处,满地白花花的一大片,让人看了舒心高兴。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吧吴胜萍放在眼里,因为她是第一次参加采摘棉花的知识青年,能赶上大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几分钟后,吴胜萍就窜到前面去了,把大家拉下来一大截。几个多年的采棉能手可就不服气了。
“什么?你个第一次参加采摘棉花的女知识青年居然能胜过我们?”
于是大家伙就咬着牙齐心往前赶去。决心一定要赶上和超过她。可是没想到,这些多年的“”摘棉高手最后还是一个个败下阵来。
到中午收工的时候,吴胜萍不仅干的最快,而且质量最好,彩摘的数量也是全队最多的一个。这一下可把社员们给轰动了,大家围着吴胜萍热烈地鼓掌祝贺她。
尤其是那些女社员们更是一边热烈地鼓掌着,一边七嘴八舌的问着。
“阿萍,真看不出,你还真有两下子。”
“她不但有两下子,我看她还有三下子呢。”
“你是哪来的诀窍?”
……
看着这热烈的场面,吴胜萍只是十分平静地微笑着看着大家,没有说话。偶尔,她红着脸转过头去看了站在一边的肖朝阳一眼,刚巧肖朝阳也正在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她。他红了一下脸就立即转过头来,跟社员们去说笑了。
而站在一边的肖朝阳看着站在人群中的吴胜萍,心中不觉出现了一丝异样的感觉。可同时,他的眼前也立即出现了李秀莲那妩媚多姿的面容。
此刻,李秀莲的眼神里似乎带着一丝忧伤的神色,正在定定地注视着他,似乎在对他说:“朝阳,你要珍惜自己……”
八月二十八日,公社每年一次的“采棉大赛”开始了。朝阳大队的参赛选手中就有吴胜萍。她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
比赛场地就选在朝阳大队的第三生产队的一块很大的棉田里。开展这种比赛是,前来围观的社员群众个领导干部很多。四周的田头几乎都站满了围观的人群。
大家都想看看今年的“采棉冠军”会花落谁家。在四十八名选手中(每个大队两名选手),只有两名是男青年,其余的都是妇女。
作为公社报道组的主要成员肖朝阳也参加了这次采棉比赛。
公社党委书记讲话后,比赛总指挥就吹响了比赛的哨子。哨子一响,各路选手就一起冲击棉花地里各显神通。
只见吴胜萍一进入棉花地里,五指并拢,双手出击,犹如仙女采花一般飞快地采收着棉花。其他的选手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一个个都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地往前赶着。
然后,这次大赛没有任何悬念,吴胜萍以无可分辨的优势夺得了这次采棉比赛的第一名。吧第二名拉下了四十多米远。
采摘的重量也比第二名多了二公斤,质量更是无可挑剔,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是一流的。所有参加比赛的选手们对吴胜萍另眼相看了。
尽管大家都输给了她,但是输的心服口服。观看比赛的各级领导们和广大社员们都纷纷围绕着吴胜萍夸赞着。
喜欢家长里短,品头评足的妇女们都说这个吴胜萍长的美,技术也更是了不起。
吴胜萍虽然满心喜悦,但却是十分平静地站在那里,只是在她的俏脸上略略地露着意思欣喜的神色。
此刻,站在一边观看者的肖朝阳,眼看着眼前着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的心里也像长江大海里的波浪一样,不断地翻滚着汹涌澎湃的波浪,真想不到着吴胜萍竟然还有这样俊的伸手。
可是他的整颗心已经被李秀莲牢牢地占领了,毕竟爱情不是可以交易的,它有着更深一层的内容。
比赛结束后,吴胜萍获得了奖状和镜匾,还有一台大型交直流两用收音机。要知道这样的一种两用收音机,在当时还很不多见,只有在大队的广播室里才能见到这种玩意儿。
朝阳大队也感到十分光荣,就好像迎接新娘子一样,开着大型拖拉机把吴胜萍接了回来。
从那以后,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了在朝阳大队有一个“摘棉能手”,一个女知识青年吴胜萍。真是做到了家喻户晓了。
那时候,大队公社直至县里,对各种各类的“生产能手”特别重视,除了给予很高的政治荣誉以外,还给与时机享受的待遇。
生产队里给他们记高公分就不用说了,上级领导还会重用你。因此,就在当年秋天,大队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直接点名要吴胜萍道大队农科组里去,担任农业技术人员。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好事还没有实施,公社一个通知,就把吴胜萍调去公社农技站工作了。这样一来,朝阳大队轰动了,也沸腾了。都说沙碛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刚下来插队落户不到一年时间的吴胜萍,一下子就成了公社干部。但虽然成了公社干部,因为区里、公社里的干部都在朝阳大队蹲点。
公社也就让吴胜萍在原先的大队里蹲点,继续更好地指导朝阳大队的农业生产。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