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逍遥大亨 >

第377节

逍遥大亨-第377节

小说: 逍遥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不得杨靖不转移注意力,实在是越靠近这间墓室的中心,那种金丝楠木打造的锦盒就越多。毋庸置疑,这些锦盒中绝对都盛放着珍贵的陪葬品。

    果然,当杨靖打开其中一个长条形的锦盒时,里面竟然是一卷画轴,然后杨靖果断的和刚才处理《兰亭集序》一样,直接连盒子带画全都扔进了空间。

    在空间中打开这卷画之后,杨靖这才发现这卷画竟然是唐初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画的一幅画。

    这幅画画的好像是长安某个坊某间店铺开张时的红火场景,这可是比较稀罕的。

    阎立本擅长画人物画,不管是《步辇图》还是《历代帝王图卷》,都真实的体现出了阎立本的作画特点。就连杨靖也都以为阎立本通常只画人物肖像呢,哪儿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一样的画作。

    当然,这幅画作可没有《清明上河图》那么庞大,几乎把半个汴京都画了进去。这幅画的尺幅也不小,但却是截取了某条街道其中的一个场景放大了之后绘画的。

    如果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大而全,那么这幅画就是小而精。

    和唐朝很多画家的画一样,画在左边,字在右边,画卷的末尾还有一段字表明画这幅画是怎么来的。

    看完后面那些字,杨靖这才知道这幅名为《东市米铺开张图》是阎立本在与朋友酒后路过东市时,偶然间看到一间米铺开张,很是喜庆,于是阎立本画性大发,当场挥毫泼墨,作下了这么一副画。

    只是杨靖想了很久,都没有在相关历史记载中记得有关于这幅画的记载。那说明这幅画创作完成之后并没有在外界流传,或许是被当时米铺的店老板收藏,又或者是直接被收入宫中。

    阎立本在唐初可是比吴道子还牛叉的大画家,阎立本死了十多年吴道子才出生,所以在唐初时代,阎立本就是最牛叉的画家。

    这幅画没有历史记载,但这并不代表着这幅画不珍贵。再怎么说,这幅画也是阎立本的作品,而且风格与他平时的绘画风格截然不同,那么这幅画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收起来!

    发现了阎立本的这幅画之后,杨靖又在陪葬品中发现了阎立本的亲哥哥闫立德的两幅人物肖像图,还有隋初郑法士、南朝陆探微、隋朝展子虔等著名画家的画作。

    这些画作要不就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要不就是有记载但真迹却早就遗失只剩下摹本的作品,现在这些画作全都在这里找到了。

    杨靖原本还想着能不能在这里找到一两幅画圣吴道子的作品呢,结果找了半天没有,仔细一想这才有点哭笑不得。

    武则天死的时候,吴道子才二十来岁,还没成名呢,他的画作自然不会被武则天收起来当陪葬品的。。。。。。

    武则天不愧是一代女皇,她为自己精心准备的陪葬品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当然,或许是武则天对佛教更尊崇,所以这些珍贵的陪葬品才和其他的金银珠宝放在了一起,而不像那些佛经、佛像一样单独的放在一间墓室中。

    除了这些画作,杨靖还发现了十多幅书法作品,全都是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无论是那些画作还是这些书法作品,放在现代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可现在这些国宝,就这么凌乱的摊散在这间墓室的地上。很显然,武则天对于这些字画远远没有那些佛经以及佛像看得重。

    也难怪,就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放在了这里,其他那些书法大家的作品自然也就免不了在这里和《兰亭集序》一块作伴了。

    杨靖拾掇了好久,这才把那六口散开的木箱中掉出来的陪葬品全都收拾进了储存空间,就连那六口散开的箱子都收了进去。

    这可是金丝楠木啊,哪怕回去之后取出来打造个家具什么的,那也都是堪称宝贝的存在。

    而随着地面上这些陪葬品越来越少,十多个个头比较大的东西渐渐地显露了出来。

    而当杨靖把所有的陪葬品都拾掇完毕,这十多个个头比较大的物品露出真容的时候,饶是杨靖今天见到了众多的国之重宝,现在都快麻木了,依然被眼前的这些大个头的陪葬品给惊住了。

    十二尊一米多高的金灿灿的金人摆放在墓室的正中央,而在这十二尊金人的中间,则摆放着八小一大,样式古朴造型各异的鼎。。。。。。

    杨靖一看这些东西,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ps:明天一早的机票回家,出来一趟,老墨自己差点累死不说,还少更新了不少,还请谅解。。。。。

第五五五章 九鼎() 
“这、这莫非是大禹九鼎和秦十二金人?”眼前的这十几个一人来高的物品真的是把杨靖吓了一跳,但随即他就意识到不对。

    “不对,这不是大禹九鼎和秦十二金人,这应该是武则天仿造的。真品九鼎早就不知所踪了,即便是武则天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九鼎。”杨靖双眼紧紧地盯着这十几个大家伙,最终很肯定的说道。

    在外围的那十二尊金人,杨靖现在没有心思去关注它们,他的心思全都被那九尊大鼎给吸引住了。

    这可是传说中的九鼎啊,如果是真品的话,那甚至是比传国玉玺更牛叉的至尊神器!

    在华夏的历史中,大禹九鼎被公认为是华夏九州的象征,而传国玉玺则是皇权的代表。也就是说,九鼎象征着华夏这个国家,而传国玉玺则是华夏正统的象征。

    两者之间很难比较谁更尊贵,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眼前这九尊大鼎是真品大禹九鼎的话,那绝对是属于超品物品的。

    但圣戒对于这九尊大鼎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这就直接证明了这九尊鼎并不是传说中的大禹九鼎真品。

    想想也难怪,早在秦始皇统一全华夏之前,象征着华夏九州的大禹九鼎就已经不知所踪,后来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朝的皇帝,都找了很久,但大禹九鼎一直不见踪影。甚至就连大禹九鼎的大小、重量、形状都无人知晓了,武则天又凭什么能够找到大禹九鼎的真品?

    这九尊鼎哪怕不是真品,但也极其漂亮。中间是一尊接近一人高的圆鼎,这个圆鼎也是最大的一尊鼎。杨靖知道,哪怕是仿造的大禹九鼎,中间这尊圆鼎应该就是豫州鼎。

    在豫州鼎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各有四尊多半人高的圆鼎,而在四个角的方位,则有四尊多半人高的方鼎。

    杨靖知道,九鼎的摆放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按照大禹九鼎的摆放位置来看的,最上方的那尊圆鼎应该就是荆州鼎,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往下数,荆州鼎右边的那个方鼎应该是梁州鼎,然后是圆形的雍州鼎、方形的冀州鼎、圆形的兖州鼎、方形的青州鼎、圆形的徐州鼎以及方形的扬州鼎。

    九鼎有圆有方,又这么摆放,一个是代表着古代九州的位置,一个则是在意喻着“天圆地方,阴阳顺当。正斜有位,九州泰康。”

    自从大禹治理黄河有功,舜禅让帝位于大禹,大禹就开创了华夏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禹就是夏王朝的缔造者。

    相传大禹创建夏王朝之后,就把天下划为九个州,并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的都城阳城。

    从九鼎铸造完毕开始,这九尊青铜大鼎就成为了华夏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相传九鼎没于泗水下,至此九鼎下落不明。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眼前这九尊大鼎,显然就是武则天重铸的九鼎!

    只是历史上记载的武则天铸造的九鼎早也不知所踪,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武则天把她重铸的那九尊鼎最终当成了陪葬品。

    华夏历史上,九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围绕着九鼎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成语,那就是“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这个典故说的是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发兵攻打居住在陆浑之地的戎人。陆浑在河南嵩县北部,距离东周首都洛阳不远。

    陆浑戎当然不是对手,楚军大获胜利。不过,楚庄王并没有就此停手,而是大手一挥,指挥大军一路向北,进入了周天子的领地,来到了洛水边。

    周定王非常恐慌,便让王孙满以劳军的名义去探探虚实。天子使者王孙满来到楚营后,楚庄王劈头便问王孙满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而时任大周朝大夫的王孙满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楚庄王这么问是何意,于是他非常机敏的这样回应道“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鬼神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夏桀昏乱,把鼎迁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

    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楚庄王听完,无言以对,也没有再强求,不久便离开了东周境内。

    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出处。

    楚庄王当然不是一个单纯的好奇宝宝,只是想了解下九鼎的大小轻重。从王孙满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九鼎乃是国家的象征,它的迁移代表着政权的转移。由此,楚庄王的问鼎,透露的是他欲取周而代之的野心。

    进入战国以后,诸侯国向周天子谋求九鼎的次数越加频繁。不仅秦国多次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齐国、魏国、楚国等也都对九鼎朝思暮想,恨不能自己独占。周天子则在各国中周游,利用他们彼此的矛盾艰难地保住这国之重器。

    由此可见,九鼎在华夏历代帝王诸侯心目中的重要性是多么的大。

    只可惜九鼎在周朝倒数第三个君王周显王时期遗失,最终连秦始皇都没有找到九鼎的下落。或许是因为九鼎没有找到,秦始皇觉得自己的皇位不具备正统性,所以这才命令李斯打造了传国玉玺。

    从某个方面来讲,传国玉玺算是九鼎的接班者,如果历史上大禹九鼎没有遗失的话,想必就没有传国玉玺的什么事了。

    大禹九鼎传承了两千年,遗失了两千多年,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搞得清大禹铸的九鼎是什么式样?是方是圆?是四足还是三足?鼎内外有什么铭文和纹饰?

    不过,有关于大禹九鼎的记载,仅仅只有《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

    从《拾遗记》中所记载的可以判断,大禹九鼎中有五个鼎应该是三足圆鼎,有四个鼎则为四足方鼎,恰好对应“天圆地方”这一说。

    而眼前这九尊鼎,恰恰就是这种造型的。虽然这是武则天仿造的,但却可以为真正的大禹九鼎做一个非常棒的佐证。

    这九尊鼎虽然是仿造的,但价值绝对难以估计。不过杨靖还是有些贪心的叹了一口气,恨不能眼前这九尊鼎就是真正的大禹九鼎

    ps:鞠躬感谢“震天世界”500的打赏。

    因为是早晨的飞机,所以要很早就动身去机场,晚饭后赶了两章先发出来。

    。

第五五六章 仿造的原因() 
这九尊鼎上都铸有精美的纹饰,也有很多花鸟鱼兽的纹饰,鼎的内部更有许多很清晰但杨靖一个都不认识的象形文字铭文。

    这些铭文让杨靖精神大振。

    青铜鼎价值高不高,不在于它的个头大不大,而在于鼎上面有没有铭文,在于铭文的多少。司母戊大方鼎号称华夏第一青铜器,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它的个头太大了,但要论真实的考古价值,这尊鼎远远不如有着499个铭文的毛公鼎以及拥有290个铭文的大克鼎。

    眼前这九尊鼎虽然不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而是武则天仿造的,但这九尊鼎本身仿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禹九鼎,每尊鼎内部更是有着多达超过五百个的铭文,最大的那尊豫州鼎的内部,更是有着多达九百多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