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黄帝内经太素 >

第52节

-黄帝内经太素-第52节

小说: -黄帝内经太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也。人生鱼盐之地,故安其处,美其食也。平按∶法《素问》作所,《医心方》作法。盐原抄 
本省作 ,《医心方》作 ,按《史记·货殖传》注∶ ,谓盐。直用不炼为 。《素问》作盐, 
取人易解,谨根据《素问》作盐。《甲乙》东方上无故字,东方下无之域至之地十三字。嗜鱼《素 
问》作食鱼。食咸《素问》作嗜咸,《甲乙》、《医心方》同。《甲乙》无“皆安其处美其食” 
七字,《医心方》同。)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鱼性是热,故食之令人 
热中。盐,水也。血者,火也。水以克火,故胜血而人色黑也。平按∶盐《甲乙》作咸,《医心方》 
作。)故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热中疏理之人,多生痈疡病也。 
疡,养良反,疮也。砭铁破痈已成,冷石熨其初起,此言东方病异疗。平按∶为痈疡《甲乙》作 
多壅肿,无故砭石下九字。)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 
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叠篇,其民笮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皆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毒药者亦从西方来。(笮,诈白反。西方金,亦金玉之所出,故为金玉之域也。西方为秋,故为 
万物收引之方也。不衣者,不以绵为衣,而以叠篇其身。食物皆压笮磨碎,不以完粒食之。人多 
脂肥,腠理致密,风寒暑湿外邪不伤,而为饮食男女内邪生病,故宜用毒药攻之。平按∶叠篇《素 
问》作褐荐,按《史记·货殖传》索隐云∶叠,毛织也。《医心方》亦作叠篇,旁注云∶篇,竹 
草也。笮食《素问》、《甲乙》作华食,《医心方》作笮食,注与杨注同。又注压上袁刻脱皆字。)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 
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冻,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病,其治宜灸 ,灸 者亦从北方 
来。(北方为冬,故为万物闭藏之方也。北方其地渐高,是阴中之阴。故风寒也。所乐之处既于 
寒,所美之食非温,故五脏寒而生病,宜以灸 。 ,烧也,而悦反。有本冻为湖,量北方无湖 
也。平按∶冰冻《素问》、《甲乙》作冰冽。生病,《素问》病上有满字。)南方者,天地所养 
长,阳气之所盛处也,其地污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故其民致理而色赤, 
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南方为夏,万物养长,阳盛之方也。阳中之阳, 
其地渐下,故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污下,湿也。 ,快付反,义当腐。南方为火,色赤,故人 
多赤色也。以居下湿,多挛痹病,故宜用九针也。平按∶《素问》阳下无气字,地污下作地下, 
《甲乙》同,《医心方》作地洼下,旁注云∶洼,与瓜反。食 《甲乙》作食臊,《素问》新校 
正云∶“全元起云∶食鱼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物色者众,(中央为土,故其地 
平湿,中土之所生物色多。平按∶物色者众《素问》作万物也众,《甲乙》作物者众。)其民食杂 
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按跷亦从中央出。(跷,巨绍反。人之食杂则 
寒温非理,故多得寒热之病;不劳则血气不通,故多得痿厥之病。故导引按跷则寒热咸和,血气 
流通。此非但愈斯二疾,万病皆可用之。跷,又九绍反,举平也。平按∶其治宜导引按跷《医心方》 
作道引,无按跷二字。故按跷《素问》作导引按跷。)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 
其所,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五方水土生病不同,随疗各异,圣 
人即知一病为众药所疗,故以所宜为工,得疗病之大体也。平按∶得其所下《素问》、《甲乙》、 
《医心方》均有宜字,根据本注亦应有宜字。) 



卷第十九·设方

知形志所宜

属性:平按∶此篇自形乐志苦至出气恶血,见《素问》卷七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又见《灵枢》 
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二,又见日本《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第 
一。自阳明多血气至末,《素问》《灵枢》见同前篇。又自阳明多血气至少阴少血多气,《灵枢》 
卷十第六十五《五音五味》篇亦有此文。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身之貌也。志,心之志也。心以主脉,以其心劳, 
邪气伤脉,心之应也,故以灸刺补泻脉病也。)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筋劳, 
邪气伤筋,肝之应也,筋之病也医而急,故以熨引调其筋病也。药布熨之引之,使其调也。平按∶ 
形苦志乐一段《素问》在形乐志乐一段下。)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志俱逸,则邪气客肉,脾之应也,多发痈肿,故以 
砭针及石熨调之也。 《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砭针。堪以破痈肿者也。平按∶注多发痈 
肿,肿字袁刻误作脾。)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药;(形志俱苦劳气,客邪伤气,在于咽喝,肺之应也。喝, 
肺喘声也。有本作渴。故疗之汤液丸散药之也。平按∶咽喝《素问》作咽嗌,《甲乙》作困竭。 
药《素问》作百药,《灵枢》、《甲 
乙》作甘药,《医心方》引《太素》仍作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 
药,是谓五形。(惊恐主肾,形多惊惧,邪客筋脉,筋脉不通,肾之应也,痛生筋脉皮肤之间, 
为痹不仁,故以按摩醪醴。五形,言陈其所宜也。平按∶《素问》筋脉作经络,五形下有志也二字。 
《医心方》无是谓五形四字。)故曰∶刺阳明出血气,(手阳明,大肠脉,足阳明,胃脉也,二脉 
上下连注,其气最强,故此二脉盛者,刺之血气俱泻。平按∶故曰二字《素问》无,《甲乙》作 
故志曰。)刺太阳出血恶气,(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二脉上下连注,津液最 
多,故二脉盛者,刺之泻血,邪客之者,泻去恶气也。)刺少阳出气恶血,(手少阳,三焦脉也, 
足少阳,胆脉也,二脉上下连注,其气最多,故此二脉盛者,刺之泻气,邪客之者,泻去恶血也。) 
刺太阴出血气,(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此二太阴与二阳明虽为表里,其气血俱盛, 
故并泻血气也。平按∶《素问》出血气作出气恶血,《甲乙》同。《素问》新校正云∶“按《太素》 
云∶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阴出血气。杨上善云∶阳明太阴虽为表里,其血气俱盛,故并泻血气。 
如是则太阴与阳明等俱为多血多气。前文太阴一云多血少气,二云多气少血,莫可的知。详《太 
素》血气并泻之旨,则二说俱未为得,自与阳明同尔。”)刺厥阴出血恶气,(手厥阴,心包络 
脉也,足厥阴,肝脉也,与二少阳以为表里,二阳气多血少,阴阳相反,故二阴血多气少,是以 
二厥阴盛,以泻血也,邪客之者,泻去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 
肾脉也,与二太阳以为表里,二太阳既血多气少,亦阴阳相反,二阴气多血少,是以二少阴盛, 
泻于气也,邪客之者,泻去恶血也。平按∶刺少阴句《素问》、《甲乙》在刺厥阴前。注阴阳上 
袁刻脱亦字。) 
阳明多血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少血多气。 
(此言刺三阴三阳,出血出气差别所以也。平按∶太阴多血气《素问》作太阴常多气少血,《灵枢》 
作多血少气,《甲乙》同。《素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十二经水篇》云太阳太阴血气多 
少,与《素问》不同。又《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篇,与《素问》同。盖皇甫疑而两存之 
也。”今考《甲乙经·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篇所云太阴常多血少气,仍与《素问》异, 
或宋臣所见《甲乙经》与今本《甲乙经》不同,姑存之以备参考。)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 
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 
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在。平按∶《素问》两太阳少阴为表里在两少阳上, 
两阳明太阴为表里在两少阳下。注今知手足八字,《素问》将此注作经,惟所在作所苦。)凡治 
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凡疗病法,诸有痛苦由其血者, 
血聚之处先刺去之,刺去血已,伺候其人情之所欲,得其虚实,然后行其补泻之法也。平按∶《素 
问》血下有乃字,《灵枢》无此一段。注血聚,聚字袁刻误作刺。) 



卷第十九·设方

知祝由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四第十三《移精变气论》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今世治病,毒药 
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今代 
之人,苦于针药而疗病不愈者,为是病有轻重?为是方术不妙?平按∶《素问》无于岐伯三字。 
古之治病者,者字《素问》无,而已下无也字。)岐伯曰∶往古民人,居禽兽之间,(上古禽兽 
多而人少,人在禽兽之间,巢居以避禽兽,故称有巢氏也。平按∶《素问》曰上有对字,人上无民 
字。)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以躁胜寒,故动作以避寒。以静胜热,故阴居以避暑。)内 
无眷慕之累,外无申宦之形,此恬 之世,邪不能入也,故毒药不治其内,针石不治其外,故可 
移精祝由而已也。(既为恬 之世,有性莫不恬 自得。恬然自得,内无眷慕之情; 然至乐, 
外无申宦之役。申宦不役于躯,故外物不形;眷慕不劳于志,故内欲不累。内外恬 ,自然泰和, 
外邪轻入,何所深哉?是以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平按∶申宦《素问》作 
伸官, 作 ,新校正云∶全元起伸作臾。注既袁刻作此。新校正云∶“全元起云∶祝由,南方 
神。”)当今世不然,忧患琢其内,苦形伤其外,(眷慕起于心,则忧其内;申宦苦其形,则伤 
于外也。平按∶《素问》世上有之字,琢作缘。)又失四时之逆顺、寒暑之宜,贼风数至,阴虚 
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故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者,故祝由不能已也。黄帝 
曰∶善。(夏则凉风以适情,冬则求温以从欲。不领四时逆顺之宜,不根据冬夏寒暑之适,由是贼 
风至于腠理,虚邪朝夕以伤体。虚邪伤体,内入脏而客髓,贼风开腠,外客肌以伤窍,所以微疾积 
而成大病也。加而致死,苦之针药尚不能愈,况祝由之轻其可遣也。平按∶逆顺《素问》作从逆, 
虚上无阴字。) 



卷第十九·设方

知针石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神无营于众物,见《素问》卷八第二十五《宝命全角论》篇,又见《甲乙》 
卷五第四。 
自黄帝曰愿问禁数至逆之有咎,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二《刺禁论》篇,《甲乙》同上。 
自黄帝曰愿闻九针虚实之道至四方各作解,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四《针解》篇,又见《甲乙》 
卷五第四及卷五第二,惟意是而编次不同。自黄帝问岐伯曰有病颈痈者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 
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 
黄帝问岐伯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 
尽欲全角。形之所疾,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患之,余欲以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天地之间,人最为贵,人君众庶,莫不宝身。然不知病之脆微,留连骨髓,故请疗之方也。平按∶ 
所疾《素问》作疾病,患作虑。新校正云∶《太素》虑作患。)岐伯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 
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陈者,其叶落发;病深者,其声哕。(言欲识病征者,须知其候。 
盐之在于器中,津泄于外,见津而知盐之有咸也。声嘶,知琴瑟之弦将绝。叶落者,知陈木之已 
蠹。举此三物衰坏之征,以比声哕识病深之候也。平按∶木陈者其叶落发《素问》作木敷者其叶发, 
新校正引《太素》亦作木陈者其叶落,王履《溯洄集》所引木陈二句,亦无发字。注两征字《素问》 
新校正引杨注均作微,袁刻同。津下《素问》新校正所引杨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