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界-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物都有阴阳两性,负阴而抱阳。从古至今,神学论者表明,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都有三魂七魄。而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
而到了冥府之后,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便是投胎转世,再度轮回。而另一种,则是转世条件不足,沦为孤魂野鬼。
不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并没有让陈帆感到惊讶,相反,却使他的好奇心更甚。
仅仅迟疑片刻,他便推门而入,大踏步的向门内走了进去。
门开处,首先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河流。这条河流的河床很宽,水色中分,一半黑色,一半白色,并行不淆,阴风过处,河水怒吼,腥臭扑鼻。
通过河流旁边的石碑,他得知这条河流叫做阴阳河。
而阴阳河上,架设着一座名为阴阳桥的拱形长桥。桥色也分黑白两色,似乎预示着分割阴阳两界。
有意思的是,游魂一旦踏上阴阳桥,便会即刻化成人形。而游魂与游魂之间,似是彼此素不相识,也互不关心,各走各的,默无一语,宛如没有任何智商。而且,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飘飘忽忽,好像已失去了原有的重量和重心。
阴阳桥很长,一直向阴阳河的另一端延伸。
继续向前走去,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条名为黄泉路的通道。通道的尽头,有一盏碧绿色的灯,灯下是一面长墙,墙上只有一道门,门上写着三个斗大的金字——鬼门关!
鬼门关一直是紧闭着的,只有被触碰才会打开,将路过的游魂吸收进去。
进入鬼门关,一块巨大无比的明镜悬在面前。
据说,这块明镜便是冥府之中照人一生功德与罪孽的孽镜台。
所谓魂登孽镜现原形,减字偷文暗补经。阴律无私实判断,阳人作恶受严刑。
倘若善人一死,其灵性光明,在孽镜台前,便是空明一切。只因心中无阴影存在,所以看不清原形。善魂光线澈亮清明,公德越大,则直接通往天庭或由各殿阎罗另查功过,皆不必来此。
孽镜又称业镜,所指一切业障皆有报应。
而它的功效奇妙至极,每一个游魂只要行至孽镜台前,前生是善是恶,为功为过,完全显露无遗。致使有些游魂看到自己的罪过,羞愧的无地自容,有些游魂目睹自己的善功,沾沾自喜。
由于并不知道自己已是游魂状态,仍然以为自己是在梦境之中。所以,陈帆只是觉得有些好奇。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略带沮丧的走到孽镜台前,心中忐忑不安的观察孽镜台中是否会出现自己的身影。
几秒钟后,孽镜台中放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将他的身体笼罩在内。光芒一闪即逝,下一刻,一道略微有些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了孽镜台中。
“这……是我吗?”望着孽镜台中那道与自己并不相象的轮廓,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又用手揉了揉眼睛,想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眼花。可谁知,当他做出动作之时,孽镜台中的那道身影也与他完成了同样的动作,分毫不差。
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
不过,疑惑归疑惑。还不容他思考,孽镜台中出现了数十行红色的清晰文字。
通过,他看到文字内容如下:
姓名:叶言
年龄:28岁
职业:修炼者
九世功德值:99854889
九世罪孽值:101253776
最终评定:罪孽大于功德,但因两者差距不大,功过相抵,故第十世轮回为三等人。
……
“三等人?这是什么概念?”他回头看了看四周,但一如既往,那些游魂依然低沉不语,似乎并没有听到他的询问。
就在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轮回转世分十等!头等人帝皇至尊;二等人官封侯门;三等人朝郎驸马;四等人文武大臣;五等人荣华富贵;六等人街头行乞;七等人困苦一生;八等人天生残缺;九等人走兽飞禽;十等人,鱼虾昆虫。”
闻言,陈帆微微一愣,抬眼向声音的主人望去,发觉与自己说话的,是一名青面獠牙的鬼差。也直至这一刻,他才回想起龙鳞要塞自己与七级暴君丧尸肯特纠缠的片段。
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不是在做梦,他壮着胆子问道:“鬼差大哥,你能不能告诉我,我是不是已经死了?”
“是的,你已经死了,孽镜台已经照射出你的功德与罪过。”点点头,鬼差面无表情的回答。随即,又大声催促道:“叶言,快点走吧,你的下一个目的地是轮回之门!”
用手指了指自己,陈帆惊呼:“鬼差大哥,我不叫叶言啊!”
鬼差怒声吼道:“放肆!你不叫叶言,谁叫叶言?难道孽镜台还会出错不成?”
闻言,陈帆无语,只能保持默认。
许久之后,他再次开口问道:“对了,鬼差大哥,我想问一下,那个轮回之门究竟是什么地方?”
第十二章 九世轮回()
不耐烦的看了陈帆一眼,鬼差面无表情说道:“轮回之门,乃是冥府三门之一,也就是投生之门。门内由孟婆掌管阴阳轮回,凡是踏入此门的游魂,都要即刻投胎转世。”
“那另外两个门呢?”陈帆追问。
“另外两个门?”面对陈帆的追问,鬼差也是一愣,随即再次开口说道:“另外两个门分别叫做居停之门与地狱之门。居停之门,可直通尸魂界,收容不愿投胎转世或功过不清,尚待另行结算,必须稍作居停的游魂。地狱之门,也被称作罪恶之门,凡是生前作恶多端,为害阳世者,死后必入此门,接受阴惩。”
“明白了。”
“既然都明白了,还不赶快上路?”
闻言,陈帆点点头,苦笑了一下,从孽镜台中走了下来。
随后,又有一个鬼差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用手指了指远处一道泛着白光的巨门。
通过目测,他看到那道巨门顶端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匾上写字四个大字——轮回之门。
微微点头,在确定自己的目的地就在不远处之后,他与其它能够转世的游魂一样,排着队伍,缓慢向目的地走去。
途中,他若有所思。
通过刚才这一连串的经历,他判断自己已经在死亡以后,真的进入了冥府。
据神话传说记载,冥府是指人死后前往的世界。
传说中,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冥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冥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冥府,甚至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而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上善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荣入天界。
冥府当中地位最高的是天齐仁圣大帝,掌管大地万物生灵。然后是北阴酆都大帝。之后有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西方鬼帝赵文和、北方鬼帝张衡、南方鬼帝杜子仁、中央鬼帝周乞。再下面是罗酆六天守宫神: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而在六宫之后,还有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殿阎王摩下还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等。
将这些资料都理清之后,陈帆心中也总算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当然,具体冥府是否与神话传说当中所描述的一样,那仍然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不过眼下,他对阴曹地府当中是否真的有什么天齐仁圣大帝这样的主宰者并不感兴趣。反倒是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他依然清晰记得,刚才在孽镜台前,镜中那个朦胧身影。
叶言……这个名字,他似曾相识。但不知为何,却又想不起来。
“叶言与夏雪……这两个名字,有什么联系吗?刚才,孽镜台上面清晰的写着,这个叫做叶言的人,历经了九世轮回?九世轮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如果镜中之人名叫叶言,那么我又是谁?”
猛然摇了摇头,他感到有些头疼欲裂,心中莫名觉得无比悲伤。仿佛有一把刀,正顺着他的小腹,由下至上,一直切割到他的心脏。
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就在沉思之际,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来到了轮回之门的前面。
为了弄清真相,他果断推门而入。
门内,一个看上去大约百岁的老奶奶正面带微笑,一脸慈祥的望着他。
见状,陈帆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立刻迎了上去。
走到近前,双方都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互相凝视,仿佛就像是久别重复的故人,虽未言语,但通过眼神交流着。
许久之后,老奶奶微笑着开口说道:“梵日天人,我们又见面了!”
陈帆一愣:“你是在和我说话?”
老奶奶笑了笑,说道:“当然是和您说话。试问,这里除了您,还有别人吗?”
陈帆苦笑不已,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兴趣再去询问这个梵日又是谁了。于是,开口说道:“好吧,我已经彻底被弄糊涂了。对了,请问一下,你应该就是孟婆吧?”
“是的,梵日天人,老生正是孟婆。”
“哦,刚才那个鬼差告诉我,让我到轮回之门来转世重生。既然你是孟婆,那我也就不废话了。你快点告诉我,转世有什么要求吧。”
“呵呵,看样子梵日天人已经对转世轮回迫不及待了。不过这也难怪,历经九世轮回,还未与您的挚爱携手,确实难为您了。”微微一笑,孟婆开口说道:“虽然您是第十次来到这里,但鉴于您之前九次都喝过老生的孟婆汤,失去了过往的全部记忆,那么老生还是不厌其烦的再给您解释一下吧。”
闻言,陈帆点点头,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看到陈帆的反应,孟婆开口耐心说道:“通常而言,任何一个死去的游魂在进入轮回之门后,老生将会引领着他们来到三生石前,回忆过往,遥望未来。接着,老生将会以一碗孟婆汤来让他们忘记前世今生。当这两个步骤全部完成以后,就要进入轮回隧道,以孽镜台所辨别的转世分级,再世为人。当然,若是前世或前几世作孽较大者,也有可能会沦为飞禽走兽,鱼虾昆虫。”
“原来如此。”陈帆点点头,表示理解道:“看样子那些神话传说中所描述的冥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那是自然。”孟婆笑了笑,开口说道:“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若是没有任何依据,也不会有人凭空将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更不会有六道轮回之说。梵日大人,我们闲聊的时间已经够多了,您看我们是否可以开始走下一个流程了?”
“好的。”陈帆礼貌的点点头,没有再做提问,微微一笑之后,便向着孟婆亭内三生石所在的方向走去。
来到三生石前,他将手掌放在三生石上。
片刻之后,三生石上一团耀眼的光芒绽放开来。与此同时,耳畔孟婆的声音随之传来:“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姻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第十三章 前世今生()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世”“今生”“未来”。
相传,上古大神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
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吸收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见状,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未来,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
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
将手掌置于三生石上,奇异的一幕出现了。
凭借三生石的强大魔力,陈帆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还有未来。
也直至这一刻,他才算是弄清楚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