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246节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46节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北游伸手扶起他,又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干的不错。”

    冯朗嘿嘿一笑。

    徐北游身形一闪而逝,下一刻出现在东湖别院的门前,然后一路穿廊过堂如入自家无异。

    待徐北游来到琉璃阁后,张雪瑶挥手示意李青莲可以走了。

    李青莲顿时如蒙大赦,头也不回地离开此地。

    徐北游坐到先前李青莲的位置上,开口道:“师母何以教我?”

    张雪瑶拿出一本剑宗内部编撰的史册,其中记载了剑宗千余年来的兴衰起伏,轻声道:“纵观本宗上下千年,在大齐立国之前有过两次巨大变动,其结果是一成一败,第一次变动,是本宗开派祖师上清大道君叛出道门于东海三十岛开派立宗,其结果是造成道门第一次倾颓,再无力执掌修行界,转而由西方教佛门顶替了道门的位置,而我剑宗也在那次道佛交替中趁势站稳脚跟。此谓之成。”

    “第二次变动是我师尊上官仙尘时代,剑宗势力达到千年以来的顶点,前有大郑朝廷邀请,后有卫国和五大世家支持,于是师尊也想在中原争取一席之地,那时候的剑宗可谓是心向四面,志在八方,不过此举刚好与志在千年复兴大计的道门相左,双方各自结盟相斗,十年逐鹿,剑宗大败亏输,只剩下些许‘余孽’苟延残喘。此谓之败。”

    “至此,我剑宗陷入千年以来的最低谷,几乎濒临灭亡,登临天下的道门自信认为已经彻底铲除剑宗,殊不知我剑宗即是落魄不堪亦能东山再起,这可以称为第三次变动,公孙仲谋时代,不过他不再像上两次那般充满戾气和锋芒,而是选择剑藏匣中,剑气内敛,却又能让人听到它的剑鸣阵阵。”

    徐北游的脸色凝重起来,接口道:“正是因为剑鸣阵阵传到了萧帝的耳朵里,这才有了师父私晤灵武郡王萧摩诃之事,也逼得秋叶不惜损毁道行也要强行出手。”

    张雪瑶轻声道:“如果将这些变动看作是出剑,剑宗的前两次出剑为刚,一成一败,接下来的第三次出剑为柔,不过随着你师父的身死,已经可以算是败了,都说刚柔并济,我希望你能做到第四次出剑,让我们剑宗的后两次出剑同样是一成一败。”

    徐北游沉默许久,郑重道:“谨记师母教诲。”

第九十一章 剑宗四代两起落() 
其实张雪瑶说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可以简单归结为剑宗的崛起之途。

    道门最初的三清大真人在日后被尊称三大道君,位列众祖师之上,居于道祖之下,剑宗祖师即是上清大真人,也是上清大道君。

    如果将剑宗划分为四个时代,大致可以分为起初的上清大道君时代,最为鼎盛的上官仙尘时代,夹缝中求生存的公孙仲谋时代,以及当下初显中兴希望的徐北游时代。

    上清大道君时代由上清大道君立宗起始,至许麟为止,绵延近千年,虽然持续时间极长,但这段时间中的剑宗却大体维持着一成不变的态势,那就是偏安于东海三十六岛,致力于在卫国发展根基。

    到了许麟为宗主时,卫国已经是剑宗的囊中之物,卫国五大世家的子弟多为剑宗弟子,两者共为一体。有了足够的底蕴本钱之后,许麟顺理成章地生出了眺望中原的心思,于是剑宗联手同样不甘偏安东南一隅的道门,开始暗中谋划布局,镇魔殿和剑气凌空堂也就是在那时开始发展壮大。

    可以说许麟是上清大道君时代向上官仙尘时代的一个重要过渡,此时的剑宗不逞一时之快,行动克制,目标明确,正如今日的鬼王宫,出手即是有所谋求,甚至可以与道门虚以为蛇,因此很快就成为让其他宗门生畏的后起之秀,但那时候的剑宗仅仅是希望能在天下之间有自己的声音,而非像道门的千年复兴大计那般志要登临天下。因此,此时的剑宗和道门并无太大矛盾冲突。

    只不过地位骤然拔高后,剑宗内部发生了巨大改变,以上官仙尘为首的少壮派开始抬头,他们反对许麟的保守,跃跃欲试地想要争取中原的一席之地,随着上官仙尘的逐渐崛起,首徒和宗主之间的矛盾愈发不可调节,最终发生了那场弑师之战。此战结果是许麟身死,上官仙尘正式升座剑宗宗主,剑宗开始进入上官仙尘的鼎盛时代。

    平心而论,上官仙尘于剑道而言,的确无可指摘,可是作为剑宗宗主而言,却未必如此。

    刚愎自用的上官仙尘成为剑宗宗主之后,立刻抛弃许麟“徐徐图之”的策略,说出了那句日后名动天下的豪言,“恃三尺青峰,当横行天下”,由此引出了上官仙尘渡海登岸屠灭龙城等数个宗门之事,此时的剑宗由积蓄实力转为心向天下。

    但上官仙尘这种凭借武力欲要在中原分一杯羹的做法,自然而然地遭到了道门的反对,在击杀摩轮寺寺主和玄教教主之后,剑宗和道门这对一起藏于幕后算计他人的“黑手”终于反目,上官仙尘大战道门掌教紫尘,剑宗第一次败于道门之手,这才有了上官仙尘二十年内不得踏足中原半步的约定。

    二十年后,上官仙尘应大郑神宗皇帝之邀前往东都,平定萧煜叛乱,而此时的道门则是站在了萧煜一边,剑宗和道门再一次站在了对立面上。

    于是就有了那场震动天下的太庙之变,大郑神宗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于太庙祭祖祭天时,萧氏父子在道门的支持下发动太庙之变,扶持大郑皇室的剑宗与支持萧氏的道门直接交手,上官仙尘单人单剑连斩三位峰主,最后惜败于道门掌教,同时也是剑宗第二次败于道门之手。

    此时的剑宗虽然连败两次,但并未伤筋动骨,而且纵观剑宗上下,看似是上官仙尘一意孤行,实则是剑宗选择了上官仙尘。

    正是因为这份剑宗的意志,剑宗在连续失败两次之后,仍是没有选择收手,而是选择不撞南墙不回头。

    如果说道门和剑宗的前两次交锋,只能算是小规模的局部争斗,那么接下来的第三次交锋,则是全面开战,且不死不休。

    道门老掌教紫尘飞升之后,上官仙尘也随之踏足飞升境界,只是他选择暂不飞升,而是选择以在世神仙之姿态睥睨世间,号称一人即半个剑宗,甚至让经历了一场青尘叛宗而元气大伤的道门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剑宗由此登上巅峰。

    可即使如此,在挟大势而来的萧煜和道门面前,上官仙尘仍是孤木难支。

    人力不敌天数,上官仙尘扛过了天劫,却没能扛过萧皇的天子之剑,最终还是身死道消。

    豪赌才能豪取不假,可更多时候豪赌也意味着输一次便是倾家荡产。

    上官仙尘死后,剑宗满盘皆输,卫国和三十六岛失守,剑宗与道门的第三次交锋以剑宗彻底失败告终。至此,上官仙尘时代结束,道门“叛徒”剑宗被彻底剿灭。

    大齐立国后,道门和朝廷的矛盾逐渐显露,道门自信认为已经彻底铲除剑宗,剩下的些许余孽不足为虑,于是不再注意剑宗,而是将精力转移向朝廷。

    不过令道门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剑宗余孽”公孙仲谋就像一颗种子,在朝廷和道门两座大山对峙的缝隙间,已经悄然生根发芽,而且还在顽强生长。

    由此,剑宗进入公孙仲谋的复兴时代。

    论剑道修为,公孙仲谋不如上官仙尘,可要是论合纵连横的权谋之道,上官仙尘不如自己这位弟子远矣。

    公孙仲谋逃出碧游岛时,几乎是一无所有,可他硬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让剑宗再次出现在道门和朝廷的视线中。

    与曾经的剑宗相比,此时的剑宗就像一株君子兰,当种子破土而出时,收敛了剑宗以往所有的锋芒和戾气,只剩下淡淡的幽香。

    公孙仲谋由此被誉为“天下无人不识君”,相较于上官仙尘曾经说过的霸道言语,公孙仲谋的言辞就要平淡许多。

    使我有三尺立锥之地,安能有今日之无人不识。

    公孙仲谋时代整整持续了五十年的时间,造就了一个新的剑宗,直到碧游岛一战,公孙仲谋战死,由此公孙仲谋时代结束,而他在临死前传位于徐北游,则是让剑宗进入了第四个时代,也就是现在的徐北游的中兴时代。

    当然,现在谈及中兴二字还为时尚早,徐北游更多还是继承公孙仲谋留下的遗产,而非独立开拓,不过随着道术坊归于剑宗之手,剑宗已经有了几分中兴气象。

    在公孙仲谋时代和徐北游时代之间,同样有一个过渡人物,那就是张雪瑶。

    只是徐北游与张雪瑶之间的交接过程并非上官仙尘和许麟之间那般血腥,大致经历过三件事,分别是慕容玄阴入江都、太乙救苦天尊入江都,以及张召奴入江都,慕容玄阴入江都时,徐北游只是个看客,大事小情都由张雪瑶做主,待到太乙救苦天尊入江都时,徐北游则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挽狂澜于既倒,此后的徐北游就有了与张雪瑶平起平坐的资本,再到张召奴入江都时,几乎成了徐北游一力主导,由此张雪瑶正式交权,退居幕后,剑宗完全进入徐北游时代。

    徐北游的理念与师父公孙仲谋不尽相同,与师祖上官仙尘更是大不相同,倒是与太师祖许麟不谋而合,归结起来无外乎四字,借势顺势,徐徐图之。

    上官仙尘付诸武力,过刚而折,徐北游没有这个资本,所以说大不相同。

    公孙仲谋意图在朝廷和道门之间找到平衡,徒劳无功,待他想要彻底依附于朝廷时,却是为时已晚,所以说不尽相同。

    徐北游要走的是一条完全借势于朝廷的道路。

    以目前情形而言,他的帝都之行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第九十二章 太清宫中齐仙云() 
齐州道门的太清宫,与江南道门的紫荣观、帝都的青景观、临仙府的清虚宫并称为两宫两观。

    太清宫,顾名思义,它是出自太清大道君一脉。当年道祖飞升之后,号称三千门徒的玉清一脉势大,原本三足鼎立的态势被打破,玉清大道君渐有执掌道门的趋势,而上清大道君和太清大道君则要沦为陪衬,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的必然,只不过太清和上清两脉对此的反应不一。

    太清大道君选择接受玉清大道君执掌道门的结果,而上清大道君却选择反出道门自立门户,以证明自己不甘心当玉清大道君的陪衬人。

    时至今日,叛出道门的剑宗虽然几经起伏,但仍旧屹立于世,而选择留在道门的太清一脉却是几近消亡,只剩下齐州道门等寥寥几处传承,光景惨淡。

    如今的道门势大不假,可其中的派系之分却是更甚于朝廷,即使三清之分已经时过境迁,仍有峰主和殿阁之主之分,玄都与地方道门之分,以及五派之分,峰主之间又要分为九脉,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所以齐州道门才会选择亲近朝廷,避开道门内部的各种派系倾轧。

    正如江南道门的根本在于江都道术坊,齐州道门的根本在于崂山,最富盛名的太清宫就是位于崂山主峰崂顶之上。

    崂山素有海上第一仙山之美称,其主峰崂顶更以剑峰千仞、奇石怪岩和日出海上而著称于世,立于崂顶之上,可以眺望山外远处大海,每逢清晨,海上笼罩着一层淡淡雾气,与天空上下垂的云海隐隐相连,海天一色,其后日出,瑰丽绚烂,似是人间仙境。

    若是春夏两季,有时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去年三月便有东海三十六岛之蜃景现于海上,清晰可见剑山葬剑无数,蔚为大观。

    在崂顶之巅还有一座聚仙台,站在此处,不但可以远眺东海,还能将整个崂山的景色尽收眼底,只是此处道路崎岖难行且罡风猛烈,甚少有人能够上来。

    就在几天前,这个本就人迹罕至的地方忽然被齐州道门门主王慕道列为禁地。

    齐州道门乃是太清大道君的嫡传一脉,虽说沉寂百年,却没有人敢小觑其千年底蕴,现任门主王慕道更是实实在在的地仙境界修为,丝毫不弱于江南道首杜海潺,只是因为齐州道门并非玉清嫡传的缘故,玄都对于齐州道门大真人的敕封多有保留,所以在头衔上远没有杜海潺那般壮观。

    最近这段时间,王慕道很是焦灼,归根究底是因为两名身份特殊的女子。

    其中一名女子正是齐王殿下的嫡亲妹妹萧知南,这位公主殿下不知何故身中剧毒,事关天家秘辛,纵使王慕道是大真人之尊也不敢过多询问,只能竭尽全力为其解毒,好在齐州道门的底蕴之深仅次于江南道门,连续用了几种万金难求的灵丹妙药,终于是帮公主殿下解了所中之毒。

    至于另外一名女子,那可就真是烫手山芋了,不管公主殿下如何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