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缺什么-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差价未必是那么好赚的,弄不好顺差变成了逆差,投资不成反蚀财。而且投资的失败,比不得日常生活中的失误,柴米油盐的交易,就算短斤少两再加算错了账,那点损失也算不了什么。投资失败,搞不好把你一辈子的心血全部赔光,几十年的积累就白攒了。攒钱如抽丝,亏钱如山倒。穷人投资尤其要谨慎。
投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一般的穷人不具有这种投资的能力。看见别人投资成功就眼红,其实成功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不成功的人并没有把失败宣扬出来,因而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投资赚钱是容易的。
任何事都应该以一种专业精神去做,一生做好一件事,这是一项最有用的忠告。
老老实实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这就是最好的投资。你擅长做技术,就争取把技术做到最好;擅长做生意,就把生意做到一流。做这些赚钱,比你去心急火燎地投资稳得多。
投资于自己的事业,才是一本万利而又长治久安的。连比尔·盖茨这样聪明的人,都不去倒腾微软的股票,他说他最成功的投资就是自己的公司,就是微软本身。
除非你的事业就是炒股,如果只是业余捣鼓,最好不要到股市上去混。
投资致富需要素质
世界上最大的富翁都是办公司的,但如果让你也投资办一个公司,你可能又会感到为难。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不创业办公司,又能成为亿万富翁呢?
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式: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持续40年后,你能积累多少财富呢?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14万×(1+20%)×40=10281亿,你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听起来不错,从理论上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很多人一年的储蓄可能还不止14万元,推断下去,你还完全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又是多少呢?同样依照公式:14万元×(1+5%)×40=169万元,你只是个区区百万富翁。
且不说40年后百万富翁还算不算富翁,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单就亿万和百万的比较,两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这个公式里,每年投入的14万元是不变的,40年时间也是固定的,惟一不同的是投资回报率。穷人要想致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高回报的投资。
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穷人,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也归功于此。1896年,诺贝尔捐献980万美元作为诺贝尔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但是每年发布的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到1953年基金会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也就在这一年,基金会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理财方式,改变为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这样到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竟然滚动至2亿多美元。
不过,管理诺贝尔基金会的都是专家,他们有投资的素质。穷人投资未必就有这样幸运。看一看周围的人,投资房地产的多半是富人,穷人买房大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投资股票的倒不少,但没见几个赚钱的,到头来反而是多数人血本无归。正因为穷人富人都在投资这条路上挤,这条路才是格外凶险的。凡是回报率高的投资,风险必然也大,投资理财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由素质决定。
投资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险道,投资成功的许多范例都只是特例,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投资的公式也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为你提供一种思路而已。
从理论上说,你想成为亿万富翁,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一点,还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
有计划地赚钱
富人赚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
人在迈出左脚的时候,很容易预见到下一步迈出的是右脚,但多走几步以后,心里是不是还那么清楚呢?更多的人其实是只能看到眼前,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凭着惯性,随意地走。所以大多数人的人生,也就不是他们自己安排的人生,而是一连串偶然的结果。
棋坛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往往就在于眼光的远近,高手能算到几十步之后的局面,一般的人也就只能看到两三步远。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这就是素养的问题。
想赚钱就要认真赚钱,把赚钱当成职业,以专业的精神去对待财富,而不是几个哥儿们喝醉了酒,随便说说而已。有计划地赚钱,是很多富人的必由之路。有计划,是高素质赚钱人才的标志之一。
人们常常将富人的成功归结于聪明和勤奋。聪明犹如一部车的四个轮子,灵敏、结实、质量很好,车要跑得快,跑得远,离不了这样的轮子,通常所说的聪明才智,就属于这个范畴。
但光有好轮子显然不够,一部好车最重要的是发动机,没有发动机就没有动力,再精美的汽车都只是摆设。对于人来说,发动机相当于激情、毅力,它使人产生创造的欲望,产生工作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然而,这还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车跑得越快就毁灭得越惨。对于人来说,这些控制着人生的方向和方式的因素,就是信念和理性。
一个人成功的素质中,聪明仅仅只是一种很表浅的东西,虽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光有聪明远远不够,如果不解决好其他问题,聪明甚至是有害的。
能够有计划地赚钱,就说明你拥有了方向盘和发动机。有计划地赚钱,一步一个脚印的赚钱,所赚到的钱才是真正的钱,而不是一堆泡沫,随时有破灭的危险。
抓住支配权
本来一个平常的街口,因为建了一座大商厦,陡然就热起来,成了黄金宝地。其实想想,这个宝地并不只是这一座商厦营造出来的,因为有了这座商厦,就有了某种号召力,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场,就会吸附上很多中小投资者,从而形成一个商圈。
这个商圈的中心就是这个商厦,哪怕除去经营的收益,大厦本身,从当初进来时的低廉地价,到此时作为黄金宝地的地标性建筑,也已经增值不少了。
富人是潮流的领导者,他可以制造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寻找,当他把一股潮流带动起来的时候,因为他是走在最前面的,也就最先尝到甜头。
富人是以大搏大,手里越有钱,越可以赚更多的钱。
如果某个企业总价值100万元,其中60%是一个人的,那这个人就是最大股东,假设他的职务是董事长,他就具有对整个企业的支配权,包括对别人的那40%股份,实际上,他的资本就放大了。
然后他拿这个企业去融资,吸收到80万元,现在资产增加到180万元,他仍然是最大股东,仍然是董事长。然后他又以180万元,去和一个150万元的企业合股,这时的企业总值已经升到330万,他还是董事长。其实最初的资金只有60万,经过几次放大,也就是资本运作,他成功地实现了财富的飞跃。这就是所谓的蛇吞象。
蛇吞象是以小搏大的典范,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本运作都能这样顺利,真正做到的只是凤毛麟角,简直就相当于神话。大部分的人,能实现其中的十分之一,就算相当成功了。所以最终以小搏大的人很少,更多的是以大搏大,甚至以大搏小。
蛇吞象很难,象吞蛇就容易了。日本的相扑运动员为什么要长那么胖?体重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技巧相当的情况下,力量决定胜败。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没有特别的智慧,钱多就是大哥。
能够攀上金字塔尖的人,永远只是极少数,但是他们的高度对整个塔的结构是一种提升。如果把“蛇吞象”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那它提供的最有用的经验就是,永远要有资本的支配权,并且把资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把一件事做透
有一个寓言“猴子掰包谷”,说的是猴子在包谷地里收获,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又扔掉手里的,去掰那个“更好”,不知不觉走到玉米地的尽头,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赖子包谷。也只好将就了。
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可是换了你,又会怎样?
猴子犯傻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包谷有层层叠叠的壳包着,里面的内容究竟如何,并不那么容易判断。其次,太多的包谷摆在面前,形成了诱惑和干扰。只有一个包谷时,你会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包谷,你会放在一起比较;满眼的包谷,你就分不清谁是谁了。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一律地摇曳生姿,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谁?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
我们都熟悉一条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的“多数”意义并不大,反而是“少数”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一个将军的某一个念头,可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从这种意义来看,很多人的血是白流的。十只股票中,你只要买对了两只,这两只所赚的钱,也许比其他八只都多。一个公司,占总人数20%的那部分员工,却创造了超过80%的利润。同样,只要有20%的员工和你捣乱,你这个公司基本上就稀里哗啦了。
穷人创业,往往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赚钱的机遇,也曾经有过潜力很大的项目,那真是一段愉快的日子,干什么都顺,前途无限光明。然而当那一阵高峰过后,日子又渐渐平淡了,许多人便开始烦躁,一心想创造新的辉煌。于是大量的精力用于开拓,原来赚钱的事反而顾不上了,时间一长,自然废弃。
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像那掰包谷的猴子,随便对付一个了事。
一个好项目的珍贵,是要在事过很久以后,回头再看,才能发现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正如你买了十只股票,也许80%的利润来源于其中的两只,如果你不紧紧把握住它们,狠赚一把,那另外八只的亏损就可能把利润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那两只赚钱的股票也许并没有消耗你多少时间,另外八只赔钱的买卖,却让你殚精竭虑。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径,千万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手上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坚持就是胜利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赏赐一个大臣,就让他自己提一个方案。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装4粒,第四个格子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办!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
我估计那大臣是被杀掉了!敢开这种玩笑。
穷人就像棋盘的前几个格子,1粒米和2粒米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穷人创业基数太小,起点太低,就算你发展的速度很快,你疯狂运转,还是个小雪球,说不定没等你滚大,天气已经暖和了,雪又要化了。
穷人的发展很难,起步难,坚持更难,面前就那么几颗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
铺垫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第1颗米,就没有后面的车载斗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能不能等到那最后的一天,就看你的功夫了。
敢于做大事
穷人总是直观地认为路边的鸡毛店饭菜便宜,大饭店必然昂贵,其实不然。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子,毫不节制乱点一气,最后结账也是一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