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第194节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194节

小说: 不识明珠不识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前已被方才的消息震懵了,人浑浑噩噩得似听非听。朱元熹却听到了军令,吓得他浑身瘫软得昏死过去了。

    鞑靼大汗冷酷地微笑着:“至于你李崇光,是赤胆忠心的南院大王,还是两面三刀的汉人奸细,都随你。看在你以前救过我和九王子的份上,我暂且不杀你。呵呵,如果你们俩敢反抗我的军令没有被辛吉擒住,我还会高看你们一头。现在么,一群废物。把李崇光撤掉兵权押解起来。等待大战结束再来探究你们的真假。到那时候,这个真假也时过境迁不重要了。时间会带来最正确的结果的。”

    李崇光汗如雨下,伏地无声。

    库恩里大汗肥厚臃肿的脸颤抖着,显得很仁慈。在这张看似慈祥的面容上眼神也少了些阴冷喋血。他转向了九王子脱利,悲悯得看一眼他,就像看着一匹穷途未路的孤狼。他慈祥又轻柔地摇头说:“天空中没有飞不起的雄鹰,草原上也没有跟不上狼群的幼狼。我本来以为你是个有希望能带领诸兄弟们前进的头狼,但是你现在掉队了。我库恩里没有掉队的孤狼儿子。滚吧!”

    脱利九王子的脸顿时变得惨白无血色。辛吉大王子欣喜若狂。

    金帐武士们一拥而上,将四个人分别抬下或押解下去。

第二百五十五章两军阵前() 
战场,黑云压城,狂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灰白的雪花,大地一片苍茫。

    “金都”城外战势正酣。荒原上排列着两军,明军是进攻方,鞑靼军守卫着城池,中间的开阔地是战场。两军在开阔地上进行着殊死搏斗。明军奋勇地冲杀着,鞑靼人也顽强得抵御敌人守护金都。战场极混乱。

    进攻的号角吹响了,战场像掀起巨浪的大海沸腾不休。大地震颤,浓烟滚滚,两只军队都派出了重甲的连排马队,像一支支重型火炮射击向敌人,把敌人的防线撕开豁口。头顶上铁箭如雨,步兵们居中冲锋。混战中又有一部分明军穿过撕开的防线冲到了城池近处,用火炮和投石机等机械攻城。机械很有威力,准确得发射出一块块巨大的火石和石块,反复击中同一段城墙,城墙便开始松动并燃起了大火。鞑靼军立刻分出一部分军队回防,将这队明军阻断在战场中央,城头上的鞑靼弓箭手也从城垛上射箭。两军陷入了苦战。

    明军后方,大明皇帝代宗亲自指挥战斗,小梁王和崔悯等将军们也穿好盔甲准备迎敌。

    金都城头忽然登上了大批人,把两人并排绑在城垛旁的铁旗杆上。鞑靼大王子辛吉亲自站在两人身旁,向着战场大声疾呼:“鞑靼大汗库恩里大汗有令,如不退兵,就立刻千刀万剐了大明先皇与太子妃!”

    声音不大,却如一团星星之火瞬间就燎起了整片草原。转眼间传遍了战场。无数人停止了厮杀,转身眺望着城头。人们觉得心里火辣辣的,又冷冰冰的。

    大明军中,代宗朱堪直和小梁王、崔悯、凤景仪等北疆群臣都骇然得眺望着这幅情景,觉得胸口快炸开了。

    ——最坏的场面出现了!鞑靼人把俘虏去的先皇朱元熹和太子妃范瑛绑在了城头,赤/裸/裸得威胁明军退兵。

    战场上短时间出现了一片寂静。突如其来的消息把所有人拉入了极度混乱的漩涡。明军的代宗、小梁王、众将军和北疆群臣们,甚至连鞑靼军参战的众王子和万夫长们,都有点迷乱得望向金都城。人们都觉得很惊奇,转瞬间又变得憋闷又愤懑,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了。是愤怒、憎恨、厌恶、还是觉得受到了羞辱、轻视?每个人都木然得瞪着城头陷入了呆滞。

    小梁王朱原显觉得头“嗡嗡”得鸣叫着,瞪视着前方,嗓子里热热的,却发不出一句声音。只能惊骇绝伦得看向那里。他转脸看向另一面的崔悯。仿佛在确认自己看到的不是假相。崔悯笔直得骑在马上,久久地盯着那方向,满面冰冷。他也觉得浑身发冷,胸口却火烧火燎的,像一只火箭射中了他的躯体,把他的身体烧了个灰烬。其他的北疆谋臣武将们也震惊得瞪着前方。阵地上一阵动荡。

    代宗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城头。距离很远,也能望到两个单薄身影,用远望镜可以清晰得分辨出两人的形态。就是他们。朱元熹和范瑛。人们急速得思索着这种局势。

    面对着敌军临场威胁要杀掉先皇和太子妃的困局,所有人都明白不能妥协退兵。两国兵力相当,在平原上开战,正是比拼士气和勇猛的时候。一旦退缩,就会勇气顿失,士气丧失,就会输了此战。也将失去了两国边界线。鞑靼军会一鼓作气得杀散明军,越过边境,杀入北疆。而代宗镇守北疆二十年,又苦战两年多才赢得大好局面就会完全逆转!而不理会鞑靼人的威胁继续进攻,那么鞑子说到做到,他们会当众凌迟处死先皇朱元熹和太子妃范瑛的。

    这是鞑靼人的惯用伎俩。鞑靼军经常驱赶着被俘的汉人平民,充当肉盾,进攻北方军。一开始北方军不忍心杀害自己的边民,一退再退,被敌人趁机攻破阵地,占领城镇后。反而造成了整座城池城灭民亡的惨剧。两相其害取其轻,后来朱堪直就冷酷无情得下令射死肉盾了。

    但这是本朝先皇和太子妃啊!明军将士们都有些惶恐了,人心浮动,如果被敌人当场虐杀掉本国的重要人物,对明军的士气是种巨大的打击。虽然也有可能激起已方的义愤,哀兵必胜。但是战场上的变数太多了,不能指望这种万中无一的机会。鞑靼人就是要搅乱他们的军心。他的一生之敌鞑靼大汗库恩里会卑鄙得出此招式的。

    代宗面沉如水,脸色阴鸷,眼里放射出冷酷的寒光,浑身紧绷着如临大敌。战场上容不下一点仁慈!要怪就怪你们命不好,落到了鞑靼人手里,落到这种必死境界吧。他眼盯战场,大手一扬,喝道:“敌人用假先皇和太子妃来扰乱我的军心!杀无赦!我军不会上当,来人,派硬弓手上阵,给我放箭射死他们!”

    弓箭手们领命就要冲进前线,一个人从大军中奔过来拦住了他。

    小梁王朱原显脸色赤红,从千军万马的军队中穿插过来,黑袍带风,满面赤红,双眼跳动着火焰般的光芒,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父皇!等等!刀下留人。”

    “父皇!你在战场上当众射死先皇,会成为你的一生污点!这种弑王的大恶会被儒家清流们垢病永记史册!父亲杀他,是为不仁。与战无益,与已不详。会被那些史家大儒们污蔑成为私心借刀杀人。父亲你三思而后行!”

    代宗直直得看着太子,神色复杂地说:“我知道,这场乱箭射过去后患无穷。但我必须这样做。为上位者手里必定要沾上鲜血,那些双手清白的贤良圣人是保不住江山的。原显,别太仁慈了。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为了一举打垮鞑靼人,让他们二十年、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都不敢再踏马中原,我们必须要打赢这场仗。我有个弑侄杀先皇的污点算什么?被那些儒生文人垢病痛骂又算得了什么!我要为大明江山留下一个大破大立的好局面!我必须这么做,你也要必须这么做。”

    小梁王赫然瞪着他,脸上露出了绞痛。放声大叫:“不!不行,父亲。”他梗着脖子看着他,紧抓住朱堪直的双臂,不敢回首望向金都城。怕自己会突然崩溃了:“不行,父亲,她太可怜了!”

    他面目狰狞,浑身打颤,对父亲吐露出满腔激烈的感情:“她太可怜了!此生此世,她没有过过一天平安喜乐的日子,从头到尾都被卷进了这个该死的婚约阴谋和北疆。孤苦伶仃,颠沛流离,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她这一生太悲哀了。她不该是这种结局的!她没有做过什么恶事,她不该被人千刀万剐得死在敌国城头!这不符合‘善有善报’的天理啊。我对她满怀愧疚,我对不起她父亲,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对不起她,我做不到亲眼看着她死!”

    代宗长叹一声,痛责地说:“那么,你就能看着这战场的十万明军死吗?这一战如果败了,我们会全军覆灭,大部分将士会死在此地,北疆又将陷入战火,连带着中原不稳。十万将士的性命也比不过两个人吗!原显,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身为帝王,你不想去做但必须去做的事很多,你必须要背的黑祸要下的毒手也很多。你生为太子没有选择。”

    “不——”朱原显痛彻心肺,失声大叫:“不是这样的。一定有什么能救出她的法子。我找寻了两年,不是为了看她死在敌国城头。我这个帝王不能把自己的江山社稷建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找寻她了。让这个失去记忆的女子在大山里平安终老罢了!他痛苦,她起码能活命。如今他与他们又一次把她带进了漩涡,逼到了死路上。

    战场后方的崔悯已经换好了重型盔甲,抬头望一眼漫天雪花的灰天,催动金马进入了万人攒动的战场。他不能再停留了,他要去杀开一条血路,救出心爱的人。

    小梁王朱原显咬紧牙关,猛然转身翻身上马,对着父亲高声喝道:“给我两个时辰。我去救明前!我会将她救出来的。我不会输,无论是跟鞑靼人比,还是跟崔悯比,我都不会输。我要娶她做皇后来报答她。半天后,你就下令射箭吧!”说完他催动金马,跃入了茫茫战场。大批将士匆忙跟了过去。

    代宗颓然长叹。

第二百五十六章城头痛斥() 
明前觉得又冷又僵硬,身体四肢像是被牢牢冻住冰柱上似的,不能动弹。等她极力得荡开脑子混沌时,慢慢睁开眼睛清醒时,惊讶得发出了一声叫喊。

    天地是苍黑色,她居高临下得被捆绑在十余丈高的城楼的铁柱上。举目四望,身旁是呼啸过的凛冽寒风,天空飘洒着大雪,城头甬道上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守城鞑靼兵,城下是如炼狱般沸腾的战场。战场上布满了像蚂蚁般的渺小又繁多的两国军队。

    明前骇然得转头,意外得发现身旁另一根粗壮高耸的铁旗柱下还捆绑着另一个人。他披头散发形态疯狂,被牢牢得绑在铁柱上,全身都瘫软了。像被挂在旗杆上的破口袋。是大明先皇朱元熹。他告发她后也没有逃过鞑靼人的惩罚,被绑在城头当人质威胁明军了。两个人并排绑在城头的铁柱上,身后站满了鞑靼将军和金帐武士们。鞑靼大将们紧盯着战场上明军的动向,金帐武士持着利刃杀气腾腾得站立旁边。

    朱元熹吓得身体瘫软成泥,脸色惨灰,止不住得哆嗦着。他竟然还没有吓昏吓死,只是呆呆地瞪着城下战场对面的大明朝的皇龙旗,眼里淌着泪,颤着嘴唇喃喃说:“朕是大明天子,他们绝不敢杀朕的。鞑靼人在恐吓我,皇四叔也不敢不救我。我是皇天保佑的大明皇帝,绝不会死的”

    明前看着他都不知作何感想了。她紧蹙眉头,厌烦得看着这位已经沦落到地狱里的前任皇帝。连痛恨他的情绪都淡了,只剩下了深深的厌倦。她转动面孔扫视着这片兵戈相争的战场,心中直想到。如果老天注定他们要沦落到这种城头砍头的地步,她也不要像朱元熹那么的胆怯恐惧。怕什么呢,这时候不论是坦然而死还是崩溃吓死,都是一样下场。何不像个大明男人般的慷慨赴对呢!

    她身体被紧紧捆绑着不能动弹,就费力得转过头不想看他了。意外得发现城头的宽阔城道上,鞑靼兵卒们推搡着押过来一个人。他衣冠盔甲不整,满身狼狈,正是她的义叔鞑靼南院大王李崇光。李崇光被五花大绑着,从押解得人群里挣扎得走向她。明前侧头盯着他觉得极了。他丢卒保车得抛弃了她,还过来干什么?

    金帐武士们想押解他走下城道。李崇光怒吼着挣扎着冲过来,南院大王被撤职后还余威尚在,金帐武士们畏惧得退后几步。旁边的鞑靼大王子冷笑着挥手让他去见范瑛。辛吉大王子在库恩里面前大获全胜,一举击败了长久政敌南院大王和九王子,心花怒放。也不介意让政敌临死前跟另一个死人多说两句话。

    李崇光踉踉跄跄得冲到了明前身前,虎背熊腰变得佝偻,一身的落魄失意相。

    明前凝视着他的面孔,静静地道:“为什么?”

    李崇光满是刀疤的面容扭曲着,身体剧颤,声音痛苦极了:“我是想救你!绝不是想害你。我说的那些都是权衡之计,你要相信我。”

    明前听了几乎想放声笑了,又想大哭了。她哭笑不得,满腹辛酸,忍了又忍终究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少女,面临着兵临城下千刀万剐的绝境,再也隐不住内心的悲愤。怒声道:“你诬陷我,把我绑在城头等死,就是想救我吗!你到现在你还不肯对我说实话,当是我是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