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第12节

不识明珠不识君-第12节

小说: 不识明珠不识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得了就管,管不了就不管。今日,我主观,这些人进了我三清观门里。我就必须管。”少年天师的面容一肃,气正神严,如神如仙,气势大盛:“人可以不敬人,不敬上司,但不可不敬神不敬天!大名鼎鼎的司礼掌印和御马持符大太监也不敢不敬佛道不敬天吧。”

    崔悯冷冷刹刹的却不让步:“一些嫌犯怎么敢与佛、道连到一起?即便是真的有联系,凡是敢触犯我大明皇帝的天威者,多少佛道也一并灭了!自古以来皇帝灭佛灭道也是常有的事。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用道佛来压我?”

    张小天师与他目光相接,坦然说道:“我怎么敢以佛道压锦衣卫佥事呢?崔大人多虑了。小道只是一片慈悲心,为这满山来进香的香客安危着想。崔大人不怕天,不怕道,不怕太后。却怎么能不怜惜弱小妇孺呢?这么打打杀杀,叫这满山遍野的普通百姓们如果看得?更何况这些人誓死不走,难道你还要全部杀了他们吗?万一真的血溅国观死在这里,岂不是给道圣不恭,给太后蒙羞,给朝廷添乱。还毁了我道家的清净道场。到那时你要怎么办呢?”

    “那你想怎么办呢?张小天师。”崔悯阴郁地一笑。知道今天遇到硬茬子了,这人要包庇儒生。

    张灵妙忽然噗嗤一笑。这一笑,一身肃穆高洁的得道高人的风范尽去,变成了精灵顽皮的少年。陡然间就从仙佛天师变成了凡夫俗子。

    他粉面含笑,身姿潇洒,轻飘飘地走过来。走近了,忽然伸出手臂紧紧得勾住了崔悯的肩膀,亲亲热热地说:“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跟崔哥哥求个恩典?”

    围观众人差点一跤摔倒。这位小天师想干什么?

    这一招却把崔悯恶心住了。他少年富贵,养父权盛,从小就是奢靡过人。他天性/爱洁,常常是一身白衣片尘不染。是个有洁癖的人。被这少年道士一把抱住肩膀可恶心坏了。他顺手一甩,就想把小道士甩出个仰面跌倒。谁知道一下子居然没甩脱。他眼光微沉,心里提了起来,看来这个碧云观小天师有些门道。碧云观号称“国师法观”,观主都有“护国国师”的称号。果然有些本事。

    张小天师紧紧搂着他,笑嘻嘻的,变得又亲切又和善。眨眼间就从道家的护国天师变成了笑眯眯的邻家小弟。周围一些等着进观烧香的夫人小姐们立刻投过去又爱怜又喜欢的眼光。这个笑嘻嘻的俊俏少年郎比那位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崔先生,要讨人喜欢多了。

    崔先生美则美矣,太凶悍严厉了。

    张灵妙一脸谄媚讨好的笑,鼓动着如簧口舌说:“小弟一向仰慕崔哥哥很久了。早就想见一面。果然一见之下,啧啧,崔哥哥风神如玉,不愧为京城第一美男子。小弟倾慕不已,什么时候也能像崔兄一样光彩照人享誉京城就好了。嘻嘻,小弟是碧云观观主新收的徒弟,今日初次管理观务,一不小心就被这些人冲撞进碧云观。也是小弟倒霉啊。崔哥哥,你冲进来抓逃犯,也是在帮小弟的忙,我怎么能不承崔兄你的情呢。嘿嘿。”

    “这样吧,我们来商量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处置法子。崔兄,你撤去周围的官兵和锦衣卫,免得惊饶了我的道场。几百人在外面鬼哭狼嚎,把我这清净之地变成了阴魂地狱。太不成体统了。你撤了兵,我就把这些混帐东西交给宫里的董太后处置。皇上母子连心,也算是交给了皇上处置。这样做即不违了崔兄的差事,又圆了我道观的体面。如何?”

    “别伤了我们一见如故的感情,给小弟一个面子吧?”他幽怨地看着锦衣卫。眨眼间,这位小天师的态度就来了个天地/大/逆/转。同意交出了儒生,想跟崔悯私了了。人人瞠目结舌。这投降得也太快太没品格了。大家刚开始还以为气势非凡的小天师要跟锦衣卫死磕呢。

    那群跑进观里的儒生们却不怒反喜:“我们愿意被交与董太后,我们要面见董太后告”

    张灵妙立刻甩下了锦衣卫佥事。返身走回去,啪啪啪得扬手打了领头儒生几记大耳光,打得他傻了。他阴着脸怒叱道:“你们算是个屁!也配口称董太后?一些不通俗物的蠢货也配面见太后?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那领头儒生终于被打醒了。连连叫道:“天师救命,天师救命。学生是不配,学生就是来碧云观向董太后投案自首的。”

    哗,周围的锦衣卫和围观群众险些摔倒了。这瞎话说得也太没诚意了。你们演戏也演得像样点好吗?

    张小天师却满意地含笑点头。他信了。

    ***

    好一群当场作戏的家伙。崔悯暗自冷笑。他也早心知肚明,这群儒生逃到碧云观是为了惊动董太后,救那些被关押的官员。董太后如果愿意出手自然会与皇帝太监们过招。

    他暗自想着,看来今天是抓不住嫌犯了。张天师是国师,后台是董太后。他们在清流和太监之争中保持中立。但是哪方面也不能做得太过份了。董太后是个极严厉苛刻的人物。这位小天师也是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从哪儿冒出来的?江湖上竟然多了这号人物。

    而且这帮书生都太蠢太木。东厂太监还命令他痛下杀手血洗书生。一不小心就陷身进了大麻烦。这些年,朝堂纷乱,江湖催人老。崔悯越发深沉。办差时该圆滑时便圆滑,该放手时就放手。将本心收敛得纹丝不露。

    罢了,反正跑得了道士跑不了观。崔指挥佥事给了小天师面子:“好。即然小天师这般处置,最妥当不过。我就不抓逃犯和这些人了,由张天师交与董太后。崔悯告辞了。走。”随即领着人,像潮水般的退出去了。

    一场风暴转瞬化雨,烟消云散。人们目送着东厂锦衣卫退走,再扭头看向观门的张小天师,都露出了头晕目眩之状,这小天师也太厉害了。

    **

    一场风波平息。碧云观山门大开,接纳众位香客进门。

    旁观的范明前等人也看得目瞪口呆了。对小天师佩服至极。能从崔长侍崔悯手底下抢人,还抢得这么举重若轻。这就是老女官和于先生说的“以柔软的姿态”解决事情吧。果然比她当年硬生生得抢人高明多了。

    范家马车也驶进碧山观大道。明前还觉得惊心动魂。没想到东厂锦衣卫竟然嚣张如厮,当众抓捕儒生学子们。这些都是官宦子弟读书士人啊。她想起了出城时看到的午门外跪求皇上理事的官员家眷们。可想而知,如今朝堂上,清流和宦党之争是多少激烈惨烈啊。她的父亲范勉做为朝堂上清流一派的中坚力量,也是如履薄冰吧。

    一想到父亲,范明前忙命人避开锦衣卫,从侧门进碧云观。如今宦党横行人人自危,如果被有心人发现她在这里看热闹,被人勾连到她父亲身上。岂不是自找麻烦?

    他们匆忙地躲避锦衣卫们进寺,却在山路上扎了眼。

    锦衣卫佥事崔悯带领人马回京城。他扫视全场,眺望到了侧门进观的几辆马车,顺口问:“那是什么人?”

    旁边人答:“是今天来碧云观敬香礼拜的一些官员家眷。要去查问吗?”

    崔悯摆摆手,上香的车辆看来跟闹事儒生们无关,他随意问:“都是谁?”

    须臾间有人去查得清清楚楚,回禀:“是渭南太守刘伯牙家,礼部尚书谢纭家,还有两位外地进京的六品武官的妻女,还有龙华阁大学士范家家眷。”

    崔悯眼光一跳,精光乍射,平静如瓷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表情:“范家?”

    旁边的锦衣卫千户姜折桂对他点点头,会意道:“就是她。大人没忘吧?就是那个范勉遗失之女。听说也来碧云观替亡母敬香了。一晃眼七年过去了,时间真快啊。”

    白官袍的美少年陡然回头,盯着那行人的背影。正好看到了一个娉婷修长的身影走下马车,袅袅萦萦地走进道观。惊鸿一瞥,她长眉如剑,黑眸如星,一张英姿勃勃的骄矜容颜。

    就是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敢从他刀下夺人的小嫌疑犯,真假莫辨的范丞相之女。他怎么能忘?

    精灵女孩糊涂案。奇耻大辱。

    他深深地盯了她纤细修长的背影一眼,收回了目光。大跨步地走下台阶。艳阳高照,春风吹荡起他的长袍。他仰起头,眯着眼睛,轻声细语地道:“去查查,这位范丞相小姐干了些什么,还有那个神秘小天师。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交集”

第十四章贵贱反转签() 
碧云观很巍峨宏大。屋脊如云塔钟成林。观里更有古秦时候所铸的铜钟,成为全国有名的镇观之宝。主殿是三重九阁的殿落,分别是太上、清无、万寿宫。整个碧云观极辉煌磅礴。

    知客道士领着明前等人,去万寿宫的三清宝殿敬香礼拜。三清宝殿很冷清,不像平时人多拥挤的景象。殿内只有零星的几个香客在礼拜。也都是行色匆匆地烧完香就走了。人们还在惧怕外面的锦衣卫。

    范府众人也简化着做法事。明前随着知客道士叩首三清,焚香添油,心里默默地祷告着。请诸位神明保佑亡母和自家。之后她又向礼事道士送上了两百多套道衣道履,六百两银票,当做今年的香火钱。知客道士很是欢喜。李氏也私下拿出了二十两银子交给礼事道士,求碧云观替她供奉一盏‘赎罪消业香油灯’,多照顾一些观外墓地的程大贵之墓。她就不去上香了。

    正经法事做完了。明前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展了些。打量起碧云观的三清宝殿。丫环们去侧殿的抽签台排队抽签算命,据说碧云观的签筹非常灵验。

    知客道士也夸耀着:“我碧云观的签筹一向灵验,今天更有张小天师亲自解签。天师精通玄签,解算极真,能事先算出危难。也正好可以趋吉避祸。”

    是那位精明厉害的小天师。明前提起了兴趣,方才门前退敌的精彩一幕她们还记得呢。她也走到签台旁,恭谨地叩首三回,心里默念三遍道号,请求签神给于指点。虽然她受李氏的影响不太相信这些神佛的,但也很尊重。

    她伸出纤细的双手捧着签筒。木签筒粗如碗口长如小臂,是如铜似金的铁木质地,非常沉重。明前双只手没有捧住歪倒了,旁边的小雨忙上前帮忙扶着,四只手紧紧抓住了签筒,才没有摔落在地。“哗啦”一声,签筒歪斜,掉出了一只红头木签。小雨忙俯身捡起。她的眼光落在签杆上,微微一滞,就交给了明前。

    这时候,碧云观的小天师张灵妙施施然得走回了三清宝殿。在殿侧的黑檀木桌后坐下,向众人神色自若地一笑。这个人霎时间就从诙谐俏皮的圆滑世俗人士变回了神秘莫测的小仙师。他敲了下桌子醒木,神定气闲地问:“下一位是哪位香客抽了签?快快来解。小道一天只解六签,此为最后一签。”

    小雨忙说:“多谢天师,是我们范府。”丫环们高兴得簇拥明前走上去。明前犹豫了下,也走上前,坐在桌旁的太师椅上。小雨恭恭敬敬地奉上了签。

    张灵妙接过签,看了眼,又抬头看了几眼明前,又瞧了瞧小雨。长眉一蹙笑了。

    少年天师容貌俊秀,面带神秘,眼神凝重,嘴角带着一丝洒脱的笑意。颇有仙风道骨之姿。如果不是人们刚刚看见他在山门前做小伏底得抱住锦衣卫佥事大叫崔哥哥求人退兵的一幕,还真以为坐在这儿的是个得道仙人呢。张灵妙手擎铁木签,雪白的手指敲着桌面,沉思一会儿,才问道:“这是谁抽中的签?”

    明前刚要答话。小雨悄悄得扯她袖子,歪着头俏皮地笑了:“小天师请猜猜。”

    张灵妙笑了:“这叫我如何猜起呢?不同的人持同样的签,结果也大不相同。姐妹间都有差异,更何况是小姐和丫环,更是天差地别。”他当然看出了面前二女是大家小姐和丫环的关系。

    小雨噗嗤笑了,眼珠转动娇笑说:“小天师看不起人,小雨好伤心呀。嗯,这签如果是我和小姐同时抽出来的,又该如何解释呢?”

    明前微笑不语,心里也有点好奇。这位张小天师手段非凡,一句话就逼退了锦衣卫佥事。他以一个出家道士之身却在世俗世间混得风生水起。能上达董太后下退崔悯,是一个绝顶人物。这种人真的会解天机吗?

    张灵妙面容带笑,仿佛了解明前的想法,坦然道:“即是如此,我就直言不悔了。两位姑娘就随意听听吧。此签面上是‘北春纷乱两不知,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个下下签。这签不是好签,取得是前景纷乱离别分手之意。从签文上推断,未来不是前途堪忧就是别离分手。恐怕持签之人最后的结局是‘与家人分别,往陌生之地。’”

    他胸有成竹,眼光咄咄,黑蒙蒙的眼睛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