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他的小泪痣 >

第21节

他的小泪痣-第21节

小说: 他的小泪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啦,二哥不要生气,现在这事还八字没一撇呢,以后再说。”陈乖宝先安慰壮壮,拉着他的手说道。

    然后她又转头对着杨四郎道“四郎哥哥,你想要考状元,那就要好好读书,你什么时候回书院读书?”

    “过两天,麦收结束了,我过两天就回书院去。”

    “嗯,那你回到书院,要用功读书,只有用功读书了,才能考上状元,考上状元之后,才能娶我喔你不是状元的话,我不嫁喔”

    陈乖宝这话说的直白,说的也残忍,当然,在杨四郎心里,他的乖宝妹妹说这话很残忍,他万一没发挥好考不上状元呢,他的乖宝妹妹就不嫁给他了吗?

    不过杨四郎坚信他一定会考上状元的,一定不会让他的乖宝妹妹等太久的,所以他很坚定的说了声“好!”

    陈乖宝闻言笑了,这才对嘛,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为了这个理想去努力奋斗,即使最后实现不了这远大的理想,但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太令人失望的。

    接下来,便是下山了,这五个人结伴回去。在路上,杨四郎紧紧黏着陈乖宝,舍不得分开,他马上要去书院了,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这一走,要好长时间都见不到乖宝妹妹了,他要趁此机会多看看!

    面对着杨四郎的没话找话,陈乖宝显得很耐心,作为一个老师,陈乖宝有足够的耐心,杨四郎问什么她回答什么,并且时不时旁敲侧击的提点杨四郎,到书院之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过等回家之后,陈乖宝就把此事给抛到脑后去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们老陈家,现在在闹分家呐。

    陈宋氏回娘家去了,而且还把大麦和小麦也带走了,陈大牛一个人,干脆又把东西一点点的搬回老院子去了。

    陈大牛很固执,他身为大哥,就应该照顾下面的弟弟,多吃些苦,受些罪,是应该的。虽然现在住的老院子,但努力干活挣钱的话,总有一天,他们也会住进新院子的。

    对此,陈三牛和陈杨氏很不赞同,他们两口子私下里也商量过了,这些年受了老大一家不少的照顾,虽然村里的规矩如此,老大得和老人一起住老院子,但他们陈家人多,不必顾忌着那些规矩。

    而且大麦都十三了,再过两年就能说亲了,住在新院子里,也好说亲呀。

    既然陈大牛都尽量在为他们考虑了,他们也要为陈大牛考虑一下。

    陈三牛和陈大牛说不通,陈大牛死活不把陈宋氏叫回来,陈阿嬷阴着一张脸,陈家小院里气压极低,死气沉沉。

    低气压之下,陈乖宝过的小心翼翼,虽然不管她什么事,她一个小孩子,完全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的该干嘛干嘛。

    但是她做不到。

    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她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陈家的境况太差劲,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她心里谋划着很多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便是送大壮和壮壮去上学。

    在和杨四郎接触之后,陈乖宝明显的感觉出读书和不读书的差别,陈家因为穷,家里的孩子都没有读过书,陈家上下老少十几口,唯一能读书识字的只有她了。

    这是陈乖宝无法忍受的。

    她上辈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身边的人也全都上过学,陈乖宝享受着知识带给她的快乐,她真的不敢想象,要是她不识字,她的人生过的该是如何的遗憾和苍白。

    之前她刚穿到这里,浑浑噩噩的,做事没有什么统筹性,整天想的便是如何赚个小钱钱,在淘宝上买什么样的零食以满足她的口腹之欲。陈家人都不识字,而且陈家的生活里也没有需要读书识字的地方,所以陈乖宝一时之间,并没有想过读书识字这个问题。

    和杨四郎接触过之后,陈乖宝才发现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到底有什么差别,杨四郎虽然读书的时间不长,但言谈举止和大壮、壮壮有着明显的区别。

    陈乖宝发现,其实她和杨四郎更能说到一起去。

    这个发现让陈乖宝心思活跃起来。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是读书人,不管书读的如何,和普通的农民商人比起来,读书人总是高人一头的。

    陈乖宝也不期望大壮和壮壮能考个状元回来,这两个人能中个秀才她就很高兴了。成了秀才,大壮和壮壮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在贫瘠的土地里刨食了,他们可以教教书,清闲的过日子。

    当然,这两人如果能考上举人进士什么的,那就更好了,在陈乖宝的规划里,她以后是要做生意的,古往今来,官商都是勾结的,她做生意,她的哥哥们做官,那么他们陈家,可就是要发达了。

    幻想很美好,为了这美好的幻想,陈乖宝需要努力奋斗。

    首要的,便是陈家有闲钱送大壮和壮壮去镇上的书院读书。兜兜转转,陈乖宝最需要做的,还是赶紧赚钱钱。

    陈乖宝又开始拉着大壮和壮壮去河里摸鱼了,这是目前陈乖宝所能找到的,最清闲,来钱最快的方式。

    上次弄的蘑菇和木耳,他们三个辛辛苦苦的在山里搜寻了一下午,最后才卖了有一百块钱,也就是一百文钱。

    陈乖宝问过杨四郎了,在镇上的书院读书,一年的束脩是二两银子,二两银子对于陈家人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陈三牛这个小家来说,更是一笔巨款,而送大壮和壮壮读书,一年就需要四两银子。

    四两银子,四千文钱,真是笔巨款啊。想想陈乖宝的账户里面如今才存了三两银子,读书很遥远,赚钱要抓紧啊。

第32章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带着大壮和壮壮在河里摸了三天的鱼,陈乖宝的账户里多了五百块钱的进账。他们摸鱼,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要防着别人,在河边没有人时,他们才敢放心大胆的摸鱼。

    与其说摸鱼,不如说是偷鱼。而且现在天气炎热,即使是站在河里,也热的受不了,三个人在太阳底下摸了三天的鱼,大壮和壮壮都黑了一圈。

    不过陈乖宝却没有晒黑,她的小皮肤依然水灵灵的,白白嫩嫩的。

    三天之内,三个人的精神高度紧张,身心俱惫。所以起早贪黑了忙活了三天,三个人累坏了,他们需要歇息一下。

    而这时,经过几天的冷静之后,陈家人终于平静下来了,每个人都开始恢复正常,陈大牛开始想念自己媳妇和儿子,陈阿嬷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具体的情形如何陈乖宝并不知道,她只知道这天一大早,陈大牛便起来了,匆匆吃了早饭,手里拎着上次陈阿嬷去集市上买的还没来得及吃的点心,然后便出门了。

    陈乖宝在心里猜测,这大伯是要去把陈宋氏和大麦小麦接回来。果不其然,中午的时候,陈大牛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陈宋氏和大麦小麦。陈宋氏一进门,便回她的屋子去了,大麦和小麦则是跑来找大壮和壮壮玩了。

    中午的饭是陈杨氏做的,凉拌黄瓜,黑面馒头,能照人的米水粥。吃饭时,陈宋氏没有出来,陈大牛把饭食端到屋里去了,待吃过饭后,又是陈大牛把空碗给端回了厨房。

    待吃过饭后,陈家召开了全家人都参与的家庭会议。

    陈老汉和陈阿嬷把所有人都叫到了正屋,小小的正屋被挤的满满当当,陈杨氏干脆搬了个凳子坐在门口,陈乖宝依偎在她的怀里,睁着眼睛静等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陈阿嬷见人来齐了,她把众人的表情扫视了一圈,然后开口了“今天把你们叫过来,为的就是分家的事。”陈阿嬷首先点明了今日召开家庭会议的主题。

    “咱们老陈家,人多,分家是迟早的事,如今大麦也大了,也快说亲了,这时候也该分家了。不过上次老大家的说,她想住新院子,说我偏心。”

    陈阿嬷说道这里,自嘲的笑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想住新房子,这是人之常情,都想住新房子,都想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说我偏心,我知道我偏心,大牛二牛三牛全是男的,孙子辈的只有乖宝一个丫头,老陈家三代才有乖宝一个丫头,我自然是偏心她多一些。”

    “这些年,因为乖宝,我偏心老三一家多些,老三也和我说了,这次分家,他愿意少要一点东西,但是老大家的,你想搬到新院子去住,这是不可能的,我不会让村里人戳咱们老陈家的脊梁骨的。”

    陈阿嬷把话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下,最后一句更是直指陈宋氏,陈宋氏被点名,她出声道“不住就不住,不过等到大麦说亲的时候,这老院的房子必须翻新。”陈宋氏也很坚决。她可以不住新房子,但大麦成亲时,家里的房子必须是新的。

    陈阿嬷听了这话,脸色阴沉了下来“咱家什么情况你也清楚,盖两个新院子,咱们家差不多已经掏空了,大麦说亲的钱,由我和老头子出,但翻新房子,咱们家真没有那个能力。”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虽然偏心乖宝,但大麦身为老陈家的大孙子,我也是很疼他的,大麦成亲花的钱,由我和老头子出,但盖房子的钱,真的没有,咱们陈家,也就是这几年才吃饱饭了,前几年,乖宝还没有出生时,咱们家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也就这几年,能吃饱饭,存下俩钱了。”

    陈阿嬷所说的吃不饱饭的事,大麦还是有印象的,但此时并没有他插话的余地,他觉得住新房子老房子都一样,但他娘不同意。

    陈阿嬷这话虽然说的是实话,但陈宋氏并不领情“家里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大麦说亲的钱,由我和大牛出,大麦是我和大牛的儿子,他成亲的钱,不能由爹和娘出。但是,大牛和二牛三牛一样,都是爹娘的儿子,既然二牛和三牛都有新房子住,大牛为什么没有?现在我可以不住新房子,但等到大麦说亲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必须是新房子!”

    “老大家的,这次分家,可以多分给你们东西,而且大麦说亲的钱,由我和老头子出,翻新房子的事,咱们老陈家,实在是没有那个钱。”相比较成亲,盖房子的钱要多的多。

    “翻新房子能花几个钱?”陈宋氏的声音大了起来“娘,你算算,盖一个新房子能花多少钱?工人除了请几天泥瓦匠之外,咱们家的人就够了,就买砖,买木头,这些能花多少钱?”陈宋氏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指手画脚起来“翻新老房子,老房子的一些砖和木头都能用,请泥瓦匠的钱,买砖和木头的钱,加一起也就不超过三四两银子,三四两银子都掏不出来吗?!”

    “三两银子,三两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陈宋氏激动起来,陈阿嬷也有些动气了。陈宋氏屡屡和她犟嘴,陈阿嬷逆反心思上来了,她就是不愿如了陈宋氏的意。

    “我不管,反正大麦成亲的时候,老院的房子必须得翻新!”陈宋氏大手一挥,语气很是坚决!

    气氛一时僵硬了起来,陈阿嬷和陈宋氏说不到一起去。

    这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陈三牛开口了“娘,大嫂,你们别吵了,大麦身为陈家的大孙子,他成亲的时候,的确不能太寒碜,这些年,我和木莲还有三个孩子一直受到大哥大嫂不少的照顾。这样吧,等到大麦成亲时,我和木莲出二两银子,这二两银子,是我和木莲的一点心意,大哥大嫂一定要收下。”

    这些年,陈三牛和陈杨氏两个人成亲多年,也攒下一点银子的,不多,才二两多点。如今自己老娘和大嫂为了分家这事一直吵闹,陈三牛心里很是愧疚,所以他才这样提了出来。

    这事他也和陈杨氏瞧瞧商量过了,陈杨氏这些年经常受到陈宋氏和陈李氏的嘲讽挤兑,她虽然平日里在言语上吃些亏,但实际上,这些年还是她们一家在占便宜,所以陈杨氏对陈三牛的决定很是支持。

    “三牛,你有三个孩子,你攒点儿钱不容易,大哥怎么能要你的钱?”陈大牛出声了。并不是他任由自己媳妇和自己老娘对着干,而是他实在是没有立场多说些什么,他今日能把陈宋氏劝回来,也是因为他做出了种种让步,他得学着为自己的小家考虑些,他虽然身为老大,但他也有自己的小家需要顾及。

    “三个孩子还小,没有花钱的地方,倒是大麦,身为陈家的大孙子,他的亲事,一定要办的隆重,不能丢了陈家的脸面。”

    就在陈大牛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陈宋氏开口了“三牛这话说的对,你这话大嫂可是记下了,到时候大麦成亲,你可要掏二两银子啊。”陈宋氏的声音很是热情。

    “嗯,到时候一定会掏的。”陈三牛点头道。

    既然得了陈三牛的话,陈宋氏的脸色放松下来了,她对着陈阿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