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回到七零年代 >

第150节

回到七零年代-第150节

小说: 回到七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捐多少?”韩檬小声问许清嘉。

    许清嘉翻了翻书包,翻出两块八毛:“就这些了。”

    就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不少人有意无意的在看她,一来她是学习委员;二来她家境尚可这一点知道的人不少,一个学期下来,不是太迟钝的都能把同班同学的情况猜个七七八八;三来大伙记性好,都记着他们家和霍家的恩怨,等着看她的反应。

    人言可畏,况且人死如灯灭,那一家子也怪可怜的,多多少少尽点人道主义吧。

    身为英语课代表的韩檬摸出两块:“那我捐两块。”

    十几分钟后,归总了一算,五十个学生,凑了五十二块七毛五分。

    蒋老师一看很是不少了,又看了看名单,捐的多的都是家境尚可的,开学填过家庭情况表,看穿戴也看得出来,没人打肿脸充胖子,故而松了一口气。

    再看看班长后面的十元,蒋老师心里苦笑,学生都捐十块,她这个当老师的待会儿可不能捐少了,要不还不得被人嚼舌头。

    把钱锁在办公桌抽屉里,蒋老师让班长帮着她把寒假作业抱到教室,一边发作业一边嘱咐他们寒假注意安全,又老生常谈:“再过一年半,你们就要高考了,去年187万考生,录取32万,录取率17%,你们自己掂量掂量,这个寒假该怎么过。”当然这个录取率在他们学校可以多几十个百分点,他们京大附中是首都最好的重点高中之一,一半学生从初中部直升上来,另一半则是各个初中的佼佼者。

    底下一片呜呼哀哉,身在重点班,一只脚已经进了大学,可谁不想去好大学啊。

    念完紧箍咒,蒋老师乐呵呵地宣布放假,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

    许清嘉和韩檬背着颇有分量的寒假作业离开教室,在楼梯上遇见了潘永年,旁边跟着眼眶泛红的霍竹菊。

    许清嘉和韩檬异口同声:“潘老师好!”潘永年是高二年级组长,也教他们班语文。在报刊和杂志上都发表过文章,在学校内小有名气。

    潘永年朝她们点了点头。

    许清嘉和韩檬便往边上让了让,让他们先走。不经意间,许清嘉对上霍竹菊的视线,脸色一沉。

    她在霍竹菊眼里捕捉到了一闪而逝的怨恨,简直莫名其妙,她怨什么恨什么?

    许清嘉瞬间觉得自己那两块钱喂了狗,她能不能去要回来?

    因为正月十二是老太太六十大寿,所以今年她们离京特别晚,就是为了能晚回来一点,再长秦慧如也不好意思向领导开口。

    抵达三家村那天是腊月二十八,没有到自己家歇息一下,一家人径直去老屋。许向国回来了,他去年十二月份出狱的,提前了两个月。

    纵然再恨这个儿子不争气,孙秀花见了许向国爷俩也忍不住湿了眼眶。出来没多久许向国就把许家全从千湖市接了回来。

    “大伯。”许清嘉愣了下,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衰老干瘦的人是许向国。

    许向国如今也不过四十出头,可看起来却像是五十来岁。

    当年,他比小了他五岁的许向党都显得年轻,这会儿两人就像掉了个个,甚至差距更大。

    许向党生活富足,心情愉悦,这几年不用再下地干力气活,愣是越活越年轻了。

    尤其是周翠翠在多方求医之下已有四个月的身孕,怀相稳定,许向党更是满面红光,精神焕发。兄弟们都至少有两个孩子,就他只有一个许家宝,他一直都想着再要一个孩子,最好是个女孩,儿女双全,老四的嘉嘉多好,乖巧又贴心。

    虽然去年九月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十二月写入。但是目前这个阶段主要是城镇居民管控严格,敢怀孕就得丢铁饭碗,这边农村还不大管这个,到时候去交点罚款就行。

    许向国和许向军与许向华就更没法比了,这两个,一个仕途坦荡,步步高升,另一个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正处于事业黄金期,皆是意气风发

    许家阳也乖巧喊人,许清嘉都不敢认,他就更加了,许向国进去的时候他才五岁,实际三周岁半。

    许向国似感慨又似追忆:“嘉嘉和阳阳都这么大了。”

    许清嘉便状似腼腆地笑了笑,看他语气神态挺平和。若是被监狱改造好了,倒是一大好事。

    许家阳望着许向国身后的许家全,想了下,唤了一声:“全子哥。”

    许向国推了推身后的许家全:“还不跟你姐姐弟弟打招呼。”

    许家全拘谨开口,小声道:“姐姐,阳阳。”

    碰上他小心翼翼中带着讨好的眼神,许清嘉心头发钝,立时灿笑:“全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

    许家全似不大好意思,滑开视线。

    见状,许清嘉不免唏嘘。当年多熊的一孩子,现在却变成了这幅谨小慎微的模样。

    一开始许家武和许家双到底放心不下许家全母子两个,试图想和那边联系,只刘红珍通过范大娘传过话来,他们过得很好,让他们别联系了,这样许家全会老想着许家人,养不熟,陈麻子不高兴。许家武兄弟俩才死了心,待许家武工作挣钱之后,偶尔往那边汇点钱,钱倒是收了的。

    一开始陈麻子待许家全还是挺好的,陈麻子指望着他养老送终,对他能不好吗?

    直到去年三月份,刘红珍终于怀孕,许家全的待遇急转直下,辍学回家干活,好吃的好喝的也全部紧着刘红珍来。

    刘红珍壮着胆子说了几句,被陈麻子一瞪,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许向国找过去的时候,正遇上许家全拿着一大盆衣服尿布在结了薄冰的河边洗,两只鸡爪子一样的手上长满了冻疮,有些地方都烂了。

    见到父兄,许家全直接嚎啕大哭,哭着求许向国带他走。

    哭得许向国和一道过去的许家武两个大男人心如刀绞,随即怒火滔天。

    拉着许家全去陈麻子家一看,刘红珍正在坐月子,养得脑满肠肥。

    襁褓里的小儿子也是白白胖胖。

    陈麻子亦是一身冬膘,包产到户之后,农村的日子好过不少,后来改革开放,陈麻子就收收山货拿到城里卖,赚个差价,家里日子过得不错。

    可许家全却是瘦成了一根麻杆,一张脸蜡黄蜡黄,显见的营养不良。

    两边差点打起来,最后许家武给了陈麻子三百块钱作为这几年许家全的生活费,便把许家全带了回来,户口也迁了回来。

    陈麻子也乐得甩掉这个拖油瓶,他有自己的儿子了,哪还乐意养别人的儿子。

    那厢长辈在许老头屋里说话,许清嘉几个拎着行礼往自家去。

    想起许家全那双手,许清嘉忍不住问帮忙拎行礼的许家双:“全子的手去医院看过了没?”

    许家双:“看过了,配了些冻疮药。”思及弟弟遭遇,许家双心头沉甸甸的。原以为他在那边过的还好,万不想他过的是那种日子。

    辍学干农活干家务,饭都不敢多吃。刚开始许家全尚且不能接受这种变化,哭闹换来一顿狠揍。从此以后,但凡他哪里手脚慢了,就是一顿毒打。而刘红珍这个做母亲的,没有选择保护儿子,而是袖手旁观。

    许家双都要想,她是不是在庆幸,从此以后有人代替她挨揍了。从许家全口中,他才知道,陈麻子偶尔也会打刘红珍,尤其是喝了酒以后,打得更狠。

    想起来,许家双便觉得心口发凉。

    见他眉眼沉郁,许清嘉宽慰:“回来就好了。”再待在那儿,不定被折磨成什么样。就是她那会儿,长辈打孩子打得厉害,都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更别说现在,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是常态。

    许家双轻轻吁了一口气:“是啊,回来就好了。”他爸回来了,全子也回来了。

    他爸说家里有田有地,怎么着也养得活一家人。

    三哥工资不错,他再有一年半就要高考,考的上他就去读,大学有补贴他还能去兼职打工挣钱,考不上他就去找工作。他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借着在楼上整理东西的机会,许清嘉问早回来几天的许家康:“全子在那边的情况,阿武哥他们不清楚,许家文也不清楚?”

    帮着把大箱子放到衣柜上头的许家康冷笑:“他当然知道,全子还求过他呢。可他除了说两句漂亮话还会干什么。这人和他那个妈一样,自私自利到极点,他们自己养不了,往老家递个话啊,奶奶和阿武还能不管全子。可一个怕是拉不下面子,另一个呢,只怕想全子替她挡灾,还能多个丫鬟伺候多好。你是不知道,刘红珍自己的内衣裤都叫全子洗,让十来岁的儿子给她洗内衣裤,我算是长见识了。”

    许清嘉张了张嘴,半响说不出话来,她也长见识了。

    许家康胸口发闷,眼神冷然,这几天一看见许家全,他就忍不住想起当年自己在新疆的遭遇。连带着看随着许向军回来过年的许文诗和许家磊都不顺眼起来。

    看他模样,许清嘉一怔,忽的明白过来,心里酸涩,轻轻唤他:“二哥。”

    许家康扬唇一笑,毫无阴霾:“明天带你们去县城看看,街上开了好多新店,变化不少。”

    许清嘉便也笑:“大老板记得把钱包塞满,我要去血拼。”

    许家康拍拍口袋,豪气道:“钱管够。”

第一百三十九章() 
许文诗徘徊片刻;终于鼓足勇气;走向许清嘉。

    许清嘉正在研究院子里的枇杷花;覃老给她布置了作业;回去得交三幅画;她还差两幅。

    眼下第二幅画也有了;枇杷花开傲寒冬;可怜见的,同样的凌寒独自开,却远不如岁寒三友鼎鼎有名;可见颜值的重要性。

    许清嘉站在树前,在脑海里细细勾勒着大体轮廓。

    “嘉嘉,”许文诗唤了一声;见许清嘉没有反应;她略微加大了声音:“嘉嘉。”

    许清嘉恍然回神,转过脸来;赧然地看着许文诗:“不好意思;我在想事情没听见。”说罢笑盈盈地望着她;等她开口。

    许文诗眼神飘了飘;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许清嘉心里升起微微的讶意;她这是有什么为难的事?

    捏了捏衣角;许文诗暗吸一口气,轻声问她:“明年你就要高考了,你想考什么大学?”

    许清嘉笑了笑:“京大吧。”

    许文诗脸色一僵;觉得自己一肚子的话;突然间坠了回去。

    她听她爸说过,许清嘉成绩很好,可没想到她能好到冲京大的地步。

    她在她们学校成绩也算好的,只他们学校是部队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一般,多数学生都是毕业后被家长曲线救国送去参军。

    去年是考上大学最多的一届,包括大专在内,一共三十七个。这次期末考她考了年级三十九,介于可上可不上之间,他爸就说下个学期给她请个家教补数学,她数学最差。

    心念翻转,许文诗讷讷重复:“京大啊。”语气中透着淡淡的羡慕。

    许清嘉想了想,笑:“考不考得上到时候再说,先给自己定个目标,压力大动力也大。”

    许文诗应景的笑了笑。

    许清嘉笑眼看着她,纳闷许文诗寻她要说什么,瞅着也不像是来唠嗑的。说来好笑,当年小姑娘为了江一白的事儿跟她起了隔阂,对她变得淡淡的。

    许文诗亦看着她,定了定神,她才期期艾艾地说出了目的。

    许清嘉从她拐弯抹角的打探中归纳出主干,她想知道江一白考了哪个大学。

    许清嘉啼笑皆非,算算时间,三年半,不曾想许文诗居然还念念不忘江小白。

    许清嘉只觉得匪夷所思,江小白哪儿来这么大的魅力。思来想去,只能想初恋情怀作祟,又因为得不到,越觉得美好,于是不断在心里美化了再美化。

    然而江一白本质上就是个逗逼二货缺心眼儿,那就是个二哈,还是只超级怕猫的二哈。

    见许清嘉不语,许文诗心跳如擂鼓,脸颊越来越红,不由自主的咬住下唇。

    在她把下唇咬破之前,许清嘉终于给出答复:“他考上了华清,学的是建筑。”

    许文诗再遭重创,比知道许清嘉要考京大更甚。

    看她小脸都绷不住白了白,许清嘉顿生同情。

    许文诗胡乱说了一声,神不守舍的离开,显见被打击的不轻。

    许清嘉不禁担心,可别被打击到一蹶不振,不过要是从此奋发向上,倒是好事。

    片刻后许家阳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姐姐,我们去县城吧。”

    许清嘉应了一声,回屋拿围巾帽子和手套。

    乌拉拉一群人前往县城,许家全也去了,许家双觉得他过于胆小怯弱,遂想想让他多和外界接触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