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死得其所系统 >

第12节

死得其所系统-第12节

小说: 死得其所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周万岁!陛下万岁!将军英明!当随将军立不世功业。”

    “将军英明,当随将军立不世功业。”

    ……

    “将军,不知南边,现下情况如何?”

    “我这里,收到了秦怀远的最新消息。”萧歧晃了晃手中的信件,“这秦怀远倒是个有意思的,就像我小时候家里养的一条大狼狗,逮人就咬,看着主人就摇尾巴。这事要是成了,我就把他带在身边,如他所愿,给他个官当当。”

    “将军英明,论功行赏,唯才是举,岂是南朝那群腐儒能比的。”

    “嘿,南朝皇帝这次不知抽了什么风,竟是点了平康侯程靖挂帅,还派了他那个文文弱弱、白白净净的儿子到前线督军,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将军,程家在邺朝根基颇深,程家人领军还是有几分手段的。至于昭王,南朝并未立皇太子,据说昭王深受帝宠,且得文人拥护,位比太子,其来前线说不好便是来拉拢武将,捞军功的。派遣平康侯前来,估计便是为了保护这个昭王的。”

    “嗯,说得倒有几分道理。秦怀远在信中,也提到了,南朝皇帝极其宠爱这个儿子,而昭王本人在邺朝官民之中也享有颇高赞誉,堪称文坛年轻一辈领军人物。

    先不管这个昭王是来做什么的,若我们能生擒昭王,必能狠狠打邺朝的脸。到时候,是压着昭王去破关攻城,还是让邺帝割地赔款来赎人,都是一场大功。舞文弄墨的小白脸,非要跑到战场来舞刀弄枪,这也是他自找的。

    还有,若是程靖护主不力,他纵然活着下了战场,也逃不过皇帝问罪。”

    萧歧说着,便把诸将唤至地图前,“诸位且看,邺朝兵力近五万,如信中所述,对方军粮调拨已然到位。

    这两个月来,先后从安阳、曲黎、东兴,南、西、东三个方向,分别进入宁城。”说着,萧歧的手指在地图上沿着这几道路线来回划动,逐渐圈住某个范围,“日前,昭王并平康侯驻扎宁城,粮草又由富春入宁城。”说罢,手指骤然停在某处。

    “稽县!”

    “不错,正是稽县。此处便是邺朝军粮调度处。粮仓必在此。

    我方兵马与邺军相当。昭王在宁城,宁城约有士卒二万,北境大营约有人马三万,我大周此次发兵五万,数量上可与南方持平。我大周猛士悍勇,而邺军有地利之宜。南人总是喜欢紧闭城门,龟缩城内。若是直接攻城,我军尚未形成压制之势,未免消耗过大,不宜强攻。

    秦怀远送来的这个消息倒是颇为及时。

    稽县背靠宁城,我欲以一军奇袭稽县,引程靖回援。若是粮草有失,我看他们动是不动?宁城兵马离稽县最近,必可引程靖分兵。此时再率大军攻占宁城,生擒昭王。”

    “这,将军,这有几分可信?稽县正处于宁城与北境大营之间,贸然行事,若消息有误,那奇袭军队可就是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不错,将军,南人狡诈,不可轻信。”

    “你也说南人狡诈。秦怀远此人我认识,其人颇有手段,又贪图权势。他之前得罪程靖,在邺朝已无立足之地。我相信,他投效我是真的。至于稽县,一来是由邺军运粮路线推出,秦怀远又在运粮官身边,恐做不得假;二来,正是稽县位置处于大军之中,才可信。”

    “战场之上,机会稍纵即逝,若无这份胆量,不如趁早回家抱孩子,或是学着南人风气,去吟诗作赋。你们何人愿意领军取稽县?”

    “末将愿意!必取稽县!”

    “属下愿意!誓烧敌军粮草!”

    ……

    “好!不愧是我大周勇士。孟威,此番就由你领军,我予你五千精骑,你要拿下稽县。待你凯旋,为你记头功!”

    “诺,必不辱使命!多谢将军!”

    “不过,无论程靖分兵多少,昭王还在宁城,必会留下不少兵力护卫。我估计,起码得留下一半,约莫一万。宁城是场硬仗,我会亲自率三万大军前往。余者坚守大营,待我号令。”

    “诺,将军威武,必会马到功成。”

    ……

    ==========

    宁城府衙。

    “见过福安公主。”

    “程帅不必多礼。”

    “孩儿拜见父亲。”

    ……

    “程帅,不知如今军情如何?”

    “正如所料,消息确已传出。”程靖却是真没想到,秦怀远竟真有通敌之举。本想在昭王面前上一场大戏,没曾想如今大家都在戏中。

    彼时瑜儿提及秦怀远,自己还当她想借机报复,还被她手段所惊。可此时想来,瑜儿当时是否已知秦怀远与北周有瓜葛?若是不知,只当她是权术手段样样不凡。若是早就知了,那这份消息从何得来?

    不过虽有疑惑,程青瑜总是程氏女。眼下首要之务是赢得战局。若北周入瓮,此战想必会十分痛快。

    “大哥可否知晓?”

    “已是上报昭王殿下。殿下十分愤怒,本欲拿下这狗贼,好生审问。臣进谏殿下,劝他将计就计,得殿下首肯。如今各方人马已就位,只待北周行动。”

    “此次北周号称十万大军,实际兵力却并没有达到,估摸着不过五万余人,大概一半。北周统帅,乃是北周皇帝的外甥,萧歧。此人是北朝中坚定的主战派,以军功擢升至一等将军,自领兵以来,几乎未见败绩,是个难缠的人物。”

    萧歧固然厉害,程知却觉得,是此人,甚好。萧歧便是那个与秦怀远相识多年的北周人。他比任何北周人都了解秦怀远,也就更容易上钩。

    遂接到,“正因如此,其人心高气傲,更不会轻易放过此次机会。

    看此人出生经历,观其以往作战风格,此人一方面少年意气,为人激进,依仗武力,喜好身先士卒;另一方面,其营盘稳健,用兵谨慎,有常胜将军之称。

    故而,依孩儿浅见,一则,此番两军兵力相近,有秦怀远消息相助,萧歧必定不甘普通攻城战,徒耗士卒,他必会一试。

    二则,依其性情行事,萧歧多半不会守于营内,而会选择亲领一军。

    三则,拿下稽县,便可毁我大军粮草,确是大功一件,可比起生擒敌方皇子,终是寻常。若得到昭王,便是将我大邺脸面踩在脚下,此人心高气傲,这等扬名天下的事儿,他多半会亲自出马。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而昭王在宁城,纵使分兵,宁城兵马也会在一万左右。萧歧虽自恃武力,却绝非不通兵法冒进之辈。只是宁城地处边境,虽也算得易守难攻,却终究比不得中原城池高门厚墙。

    萧歧若攻宁城,兵力起码在二万以上,约莫三到四倍。

    加上稽县,北周也是在分兵。周营留守兵马大概不会超过二万。

    而我军北境大营有四万兵马,待萧歧兵至宁城,出其不意,抢攻周营,烧其粮草,必能重创敌军。届时,待萧歧见到火起,匆匆回赶,必料不到我方竟能出动四万人马。如此便可各个击破。有攻城战消耗在前,急速行军疲累在后,仓促应战,也不知萧歧此番还能剩下几成人马。”

    眼见程知面向沙盘,侃侃而谈,程靖说不震惊也是不能。瑜儿未曾领兵,其军事敏锐度和战场感知力竟像是天授才华。分析对方将领行为性格,推断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筹谋布局,抢占先机,克敌制胜。这便是留侯所言,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么。我程氏有子孙如此,真乃幸事。只可惜,青瑜非男儿,否则程家后继有人,必在此子手中兴盛。

    程知自是不知程靖此番感慨。不过即便知道,程知也就一笑了之。

    现代社会,运筹学和统计学的兴起,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广泛传播,不说个人运用如何,好歹战术、计谋、庙算等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有上个世界的实践指导,又有系统信息的加成,程知倒也做得还算有模有样。不过,却也不会自大地认为自己点亮了军事技能,能独自领兵上战场了。此刻所做的,也不过是将所知所想透露给程靖这个前线指挥官、战术执行者。

    至于,男女之见,那就更不必多言。历朝历代,纵使文明发展的现代,不也依旧存在么。程知更信奉实力决定话语权。

    程靖沉下心思,带有几分考校,问道:“四万兵马攻打周营?那几人守宁城?几人在稽县?

    萧歧得知营地有失,若不回援,而是继续攻占宁城呢?毕竟其精锐尽出,拿下宁城,拿下昭王,纵是大营有失,也算一场胜仗。”

39 侯府嫡女(二十一)() 
程知微微一笑,“这正是时间差。

    五千在稽县,五千守宁城,够了。周军得知稽县粮仓,为出其不意,必要兵贵神速,定会择精锐骑兵奇袭稽县,绝对不会超过一万。五千兵马,早有埋伏,以逸待劳,足以解决几千骑兵。

    稽县背靠宁城,离宁城近,而周营距宁城远。待到萧歧闻得火光厮杀,再兵临宁城,此时稽县战斗已然结束。稽县兵马即可回援,从南面入宁城。考虑伤亡,这相当于宁城人马只略低于一万,与萧歧的预估差不离。萧歧人马应是三到四倍于我方,勉强可以攻城。

    宁城是边境第一城,防御力在边境一线已是最佳,又有父亲亲自坐镇,必能僵持到萧歧闻讯营地出事。那时,萧歧必然惊疑不定,毕竟我方近万余兵马,守城情况如何,他作为军中宿将,是能看出来的。萧歧必然揣测,是否还有援军?是否有诈?我军北境大营还有三万兵马,若是尽出,他大本营纵是守住,也会被重创。而宁城一时半刻无法攻克,以他一贯谨慎性子,如何决策也就不难猜了。

    孩儿赌的便是,萧歧不会料到,我军早有准备,能够拿下大营。他必会回援。

    待到他调转方向,直奔大营,我军将士便在等着他。

    这一次,也好让北周知晓,我邺朝上下不好战却不畏战,非不能战而是不愿战。要让天下知晓,犯大邺国土者,虽远必诛。”

    程靖抚须,神色复杂,半晌,终是笑了,“便依吾儿所言。”

    ==========

    是夜,无月无星,正是夜袭的好时候。

    稽县之外,孟威策马而立,身后是五千虎贲,在他面前的正是此行目的所在,敌军军粮所在地。一路上,人衔草,马衔枚,急行军,孟威誓要踏平眼前这座小县城,烧毁邺军粮草,立下头功。

    想到自家将军的栽培与器重,把这个功劳交给自己,孟威心头便是一阵火热。抬头,挥臂,火箭出。随着道道箭雨照亮夜空,孟威发动了进攻。

    数息后,稽县城门破,孟威率军冲入城中,正是踌躇满志打算下令寻找粮库、四处点火之时,忽听四周金鼓齐鸣,火把林立,阵阵喊杀声不绝于耳。只见刚才还空无一人的街头巷尾,顷刻间如潮水一般,冒出了大批兵马。

    ==========

    宁城城下。

    “城中孬货,我乃是大周大将军萧歧麾下勇士,可敢出城与爷爷一战?”

    “哈哈哈,南朝人果真都和娘们一个样,大概连武器都拿不起来,怎么敢和我们大周勇士叫阵?”

    “就是就是,南朝的男人估计只会躲在女人的裙子底下哭泣,呜呜呜,哈哈哈……”

    “听说这南朝的王爷就在城内,是个兔儿爷般的小白脸,嘿嘿嘿……”

    “难怪带出来的兵连战场都不敢上……”

    ……

    “呵,萧将军好歹也是北周名将,怎么带出来的兵竟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倒是让程某好一番见识!”

    程靖!他没出城?一军粮草何其重要,程靖没有前去支援?这是留在宁城保护昭王?不过这等可能也在预料之中,萧歧倒没有太过惊讶。

    本来想着,皇室子弟,没见过什么世面,经不得激,若是能将昭王引出,那是最好不过。如今知道程靖在城内,倒也算收获,只是要调整战术,强攻宁城了。毕竟程靖也算邺朝排的上号的将领,颇有几分才干,先前也做好了啃硬骨头的打算。不过区区边境小城,我大周勇士还能踏不过去不成?

    “平康侯竟还在宁城,这是为了你那个废物主子,不管大军口粮了么?此刻,稽县当是付之一炬,不复存在了吧。不过也无妨,死人要什么粮食,本将军便送你们去和你们稽县的弟兄作伴!”说罢,见程靖没什么反应,便放声大笑。

    稽县近宁城,城中士卒必能见到子夜火光,萧歧在城下散布稽县乃粮仓、粮草全被烧的消息,程靖无法解释,必然会有损士气。对方士气低迷,我方战意高昂,这才能最大程度扭转攻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