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情穿维也纳 >

第6节

情穿维也纳-第6节

小说: 情穿维也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在这种地方还能见到中国的古典乐器,不由分说的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沈桐不再多想,径直朝那家乐器行走了进去。

    乐器行的老板是个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一双褐色的眼睛,在沈桐一进门时,就没有离开过她的周身,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将她打量了个遍。

    他见沈桐向着钢琴的方向走过去,以为她对钢琴感兴趣,再加之,从她的衣着来看,虽是麻布质地,却绝非下乘,而她呢绒的长袍外套,则更说明了她绝不是普通人,老板便一下来了精神,殷勤而恭敬的跟在她的身后。

    当他正打算向沈桐介绍这架钢琴层被哪些名人弹过时,却发现沈桐竟从钢琴后面绕了过去,直至那架无人问津的古筝。

    “请问,您是从哪得到的这个琴?”在这个地方居然能发现这样乐器,说明这有可能是中国人卖的,这附近应该有中国人。

    即便是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年代,但终归能遇到一个中国人,对她来说,既兴奋又亲切。

    老板愣了一下,沈桐以为他没听懂,又再次极慢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请问,您是从哪得到的这个琴?”

    “中国,这是中国的琴。”老板缓过神,急忙解释到。

    还好,这老板也会英文,不然,她还真不知道怎么打听卖这古筝的人的下落。

    沈桐正欲再往下询问,老板便已经不问自答:

    “这是一个奥地利人拿来卖的,据说是战利品。”老板有些不以为然,“中国的稀有珍宝无数,可惜,我这儿也只能有这么一架琴。”

    沈桐知道,这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清朝末期,经历着万恶的鸦片战争,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那些帝国列强们用卑鄙的手段,得来了不少中国的奇珍异宝。

    “我能看看吗?”

    “哦,女士,这当然可以。”

    老板帮她把琴擦拭了一遍,沈桐才坐下。

    她轻轻的抚摸着琴身,从小就跟着姑姑学习古筝的她,早已能分辨材质的种类,而这架琴恰好是用最珍贵的上好金丝楠木而制,琴弦则是几乎少见的鹿筋。

    随意的拨了几个音,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姑姑一遍又一遍的让她联系着考级曲。

    指尖拨动琴弦,铮铮而悠远的沉静音色,随着一曲广陵散,从沈桐的指下流出。

    一曲弹完,老板惊的说不出话,没想到这看着有些古怪的琴,竟然还能弹出这么有韵味的曲调。

    正待两人继续说话时,才发现门口倒是聚集了不少的人,不知是为了看人而来,还是被琴声吸引,或许两者皆是。

    “女士,看您对这琴这么有兴趣,就便宜些卖给您,一百马克,就一百马克。”

    沈桐对马克这个单位有些熟悉,但并不知道一百马克到底是多少,虽然,她很想把这架琴买回去,却是囊中羞涩,当然,除了那些被她藏好的宝石外。

    她讪讪的一笑:“可是,我没有这么多。”

    老板极为诧异,这不俗的穿着竟然连一百马克都没有!有些不信,可能她觉得这琴不值这个价。他又想了想,反正这琴放这里也无人问津,干脆再便宜点,卖给她算了。

    “五十,五十马克!”老板伸了个手掌:“不能再少了,女士。”

    见沈桐没有回话,只是一味不舍的看了又看那架古筝,他这才相信了她刚才所说是真的。

    老板立时换了嘴脸,一副嫌弃不耐的样子:“那就请您出去吧,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

    说着,就要把她赶出去,沈桐实在是不舍,这古筝虽不是价值连城,但也绝不是普通货色,这种以动物的干筋为弦的琴,也只有在年代久远的古时才有。如果她能将这琴买回去,也算是为收回国家古宝做一份贡献。

    见老板言语不善,沈桐看了看门外,灵机一动。

    “我可以天天再您这弹琴,相信,您的生意一定会比现在的好。”这是当然,如果天天都有这么多人来观看的话,总能遇到不错的买家。

    老板很快明白沈桐的意思,做生意当然以利益至上,他想了想,“我可不会付您报酬。”

    “我不要报酬,到时,您只需要把这琴送我就行。”

    生意成交,可挣钱的目的依然没有落实,看来,她目前只能动用那些久洛安德拉希留给她的珍贵宝石。

    沈桐挑了一颗看起来不是太骇人的紫色宝石,交给了旅馆的老板娘,从那之后,老板娘专门为沈桐另起炉灶,单独给她准备餐食,房间也从之前的简易房换成了舒适的“景观房”。

    沈桐每天都按时前往那家乐器行,正如沈桐所说,店里的人络绎不绝,有来听她弹琴的,有来看她这个外国女人的,这期间,老板还真的卖出了一把小提琴和一杆横笛。

    这一天,沈桐照例再次前来,然而,她刚坐下没多久,一曲高山流水也只是弹了一半,就被突然闯进来的酒鬼打断了。

    “你长的可真美,皮肤真******好!”那酒鬼一下趴在了琴上,抬手就要抚上沈桐的脸,一张口满是恶心的酒气。

    沈桐躲了躲,不想引起麻烦,怎奈她越是闪躲,酒鬼越是想往她身上蹭,最后直接就拉着她的胳膊,将她使劲往外拖。

    “放手!你放手!”沈桐挣扎着,店老板也急忙过来阻拦,但这酒鬼力气实在太大,将老板一把推倒,再次,把沈桐拉着往门外拖。

    沈桐极力想要挣脱,甚至打算张口去咬那酒鬼的手,可就在她刚要动口时,手腕上的力道猛然一下松了,她没站稳,一个趔趄坐到了地上。

    只见酒鬼旁边多了一个男人,而那酒鬼只忙着点头哈腰,冲男人极尽讨好的说着什么,因为是德语,沈桐并不明白。

    身后,一双皙白而有些圆润的手将她从地上搀扶了起来,“你没事吧?”

第11章 海伦妮2() 
轻柔中带着稍许骄矜的声音,在沈桐的头顶响起,她这才抬起头,整齐又错落的红褐色卷发垂在胸前,一张稍显稚嫩,却精巧的脸被羽花礼貌遮住了小半张。

    看着她受惊后怔愣的样子,女孩儿以为她还没有缓过来,微微冲她一笑:“别害怕,他不会再来找你麻烦。”

    沈桐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忙感激的道谢,这时,酒鬼早已不见了踪影,刚刚的那个男人已经站到了女孩儿的身后,微微躬着身,敛着头,略带恭敬。

    女孩儿拉着她,好奇的问:“你弹的那个琴是什么,听起来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不过,很好听。”

    沈桐抿唇一笑:“古筝,是中国的古典乐器。”

    女孩儿了然的点点头。听着她一口流利的英语,身着高贵的服饰,身边还跟着侍从,想必出自大户人家。

    若不是这样身份的人救了她,今天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沈桐再次向她道谢,女孩儿摇摇头:“其实,我已经来这里两天了,只不过,你没注意到。”

    没想到,她居然是她的“粉丝”。

    不过,因为沈桐的特殊,也确实有一部分人经常来这里,或是坐在门外偷偷看她。

    乐器行的老板讨好的上前,想引她们上楼去攀谈,那女孩儿只冲他淡淡的说了几句德语,那老板立即躬身退后,面露尴尬的站在一侧。

    “你叫什么?”女孩儿转身问她。

    “沈桐。”

    “沈桐,从今天起,你不必在这里弹琴了,你跟我走吧。”这话听起来虽是个问句,却是个陈述句,她并不是在询问她,而是已经帮她做好了安排。

    沈桐哑然:“跟你走?”

    女孩儿转身,对身后的随从说了几句,然后边拉着她边向外走:“请原谅,应为对你太感兴趣,所以,我查了你的身份。你一直在旅店住着,也从没去过别的地方,只是每天在这里弹琴,说明你无处可去,既然这样,你不如跟我走。”

    原来如此,沈桐在心里暗暗嘀咕:看来,所有的有钱人都一样,都喜欢调查别人的身份。

    女孩儿不再说话,只是拉着她向街对面的马车走去,似乎有意给她留时间消化和思考。

    见她们走近,马夫从前面下来,替她们拉开车门,女孩儿正欲拉她上来,沈桐才忽然想起自己和乐器行老板的约定。

    “等等,我还有件事没完成。”

    沈桐刚转身,就看到身后的那个随从,抱着那架古筝走过来。

    “我知道,你跟哈瑟夫老板的约定,好了,现在上车吧?”

    沈桐上了车,心里思量着,自己确实无处可去,何况,她也不能总是这样,天天抛头露面引人注意,既然有人愿意收留她,不如顺了对方的心意。

    女孩儿始终盯着沈桐的脸瞧着,沈桐被盯的有些不好意思,笑笑:“好吧,我答应跟你一起走,不过,我还得回旅店收拾东西。”

    “没问题,我们这会儿正是朝那走。”女孩儿又开始盯着她的脸仔细瞧着,仿佛要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沈桐,为什么你和我们长的不太一样?瞧,你的眼睛。。”她抬起手,指了指沈桐的眼睛:“你的眼睛是黑色的,头发也是黑色的,还那么直。”她又想了想,努力的继续找不同,“你的名字,也那么短。”

    沈桐被她逗乐了,说到:“因为,我是中国人。”

    “中国人?”女孩儿沉思了一瞬,像是在思考中国到底在什么地方。

    思考无果,女孩儿耸耸肩,“我叫海伦妮,以后,你就叫我奈奈。”

    乐器行对面,再次停了一辆马车,只是这辆马车看起来更为显贵,马车里的人没有下来,车前的侍从走到窗口,聆听着里面的交代,之后才走近乐器行。

    哈瑟夫老板正坐在桌后有些出神,只听有人问到:“在这里弹琴的那位女士呢?”

    见这人身姿挺拔,言行皆像军人的做派,也不敢怠慢,忙起身:“刚刚走了。”

    “走了?她不是每天都要在这里弹到下午吗?”

    哈瑟夫老板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把海伦妮带走沈桐的事告诉他,只是,海伦妮是权贵,而这人。。

    “今天是最后一天,所以,也结束的早。”他决定,还是什么都不说的为好,谁都不得罪。

    侍从快步走回到马车跟前,向里面的人恭敬的说到:“老板说,那位女士已经走了,今天是她弹琴的最后一天,明天不会再来了。”

    侍从看着马车里的主人,虽然正襟危坐,但漂亮的眸子里隐隐透着些失望。

    里面的人“嗯”了一声,沉默了一会儿,才对他说到:“走吧,波克。”

    透过马车的玻璃窗,沈桐看到外面是一片低矮,种着茂密植物起伏的丘陵,远处,一大片的丛林在日光的照射下,显的更为高茂而神秘。

    很快,马车停了下来。

    下了车,在她面前出现了一栋两层楼,带着独门别院的欧式建筑,大门外的两侧开满了鲜花,有人从里面迎了出来。

    她的面色恭敬中带着急切,用德语和海伦妮说了些什么,海伦妮回了几句,只笑着,仍旧拉着沈桐往里面走。

    院子很大,另一头是个缠满绿植的长廊,隐约能看出长廊的尽头像是个小型的保龄球场,因为,那里整齐的摆放着球瓶。

    看似佣人一样的妇人跟在她们的身后,因为不会说德语,她只好向她微笑着点点头。

    还未进门,一个看起来有些雍容的妇人已经站到门口,看起来和海伦妮有几分相像。

    海伦妮主动上去,撒娇似的和妇人说着什么,妇人虽是不悦,却也能看出神情里的宠溺,二人说了几句,均看向她。

    “沈桐,这是我母亲。”

    沈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行见面礼,只弯了腰,冲海伦妮的母亲鞠了一躬:“您好。”

    海伦妮的母亲皱了下眉,不过,很快就礼貌性的回了一笑,“奈奈说,你是她朋友,既然这样,就无需行礼了。”

第12章 特别的皇室1() 
沈桐正和海伦妮母女二人说话,三四个半大孩子从二楼跑了下来,在母亲身边欢快的打着转转,时不时的往沈桐身上看。

    海伦妮的母亲笑着说了句什么,这几个孩子便跑开了,藏在二楼的拐角处偷偷的瞧着。

    三人在沙发上坐下,海伦妮的母亲吩咐仆人端了茶上来。

    “沈桐小姐从哪来?”海伦妮的母亲端起茶喝了一口。

    “妈妈,沈桐是中国人,您听说过中国吗?”不待沈桐回话,海伦妮倒是替她抢先回了话。

    “中国人?我曾听过我的姐姐说,中国是个富庶的国家,丝绸锦缎,黄金白银可以堆满整个巴伐利亚。”

    在研究欧洲的服装简史时,沈桐知道,中国的丝绸和锦缎,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