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邓稼先 _2 >

第1节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邓稼先 _2-第1节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邓稼先 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邓稼先 


… Page 3…

                               一、童年时代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白麟坂的铁砚山房。 

     这所大院为什么叫铁砚山房哪?原来,最早建设这所宅第的是邓稼先的 

六世祖邓石如(1743—1805),自号完白山人,是清代篆刻、书法第一大家; 

因友人赠他四方铁砚,遂以此为自己的书斋之名。 

     铁砚山房一面临风水,三面环龙山、龟山、白麟山,所以邓石如曾自刻 

石印为“家在四灵山水间”。 

     邓稼先的祖父叫邓艺孙,1912年曾任过安徽教育司长,在安徽学界是颇 

有名气的人物。 

     邓稼先的父亲叫邓以蛰,1892年生。少年时代,在老家受邓艺孙先生的 

严格家教,苦读诗文,工画山水。1907年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及早稻田大 

学,以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从大学到研究院共学习五年。他 

从美国归来后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在《晨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特殊的见解。1928年著有《艺术家的难关》一书,由北京 

古城书社出版。1933年至1934年,他又出访西欧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 

英、法、德等六国。归国后出版了《西班牙游记》,进一步广泛接触了西方 

文化。 

     邓稼先的母亲叫王淑蠲,是一位温顺善良的妇女。 

     邓稼先8个月就被抱到了北京,父亲早已学成归国任清华大学教授了。 

当时他们住在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前后两个院,后院有一株丁香,邓稼 

先非常喜欢,几十年后,他仍喜欢到颐和园后山上长有许多丁香花的小径上 

散步。 

     邓稼先四五岁时,常常要在父亲书房里站在比他高得多的大铁火炉前背 

诵《左传》、《论语》等古书。一次,父亲的挚友张奚若来访,正碰上稼先 

穿着一件齐地长袍站在那里背书。张先生便顺口问道:“叔存(邓以蛰的字) 

兄,这是什么时候了,你还让孩子们背这些东西?”邓以蛰却笑着说:“嗨, 

我不过是要让小孩子知道一下我们中国文化里都有些什么东西,这有好处。” 

邓稼先看了父亲一眼,他的严肃的眼神此时已经变得很慈祥了。 

     父亲不仅要邓稼先读四书五经,也要他读外国的文学名著。1929年邓稼 

先5岁时开始上学,先在武定侯小学,四年级时改上四存小学。在上小学时, 

邓稼先就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陀斯妥也夫斯基等名家写的小说。父亲又 

让他跟一位王老先生学习国文,对他的英文学习要求也很严格,亲自当启蒙 

老师,指点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以蛰教授并不用孔孟伦常的严厉规矩来束缚孩子们的心性,他从外国 

文化中汲取了精华,用于家教,母亲脑子里也没有要对孩于们严加管束的想 

法。 

     邓稼先每天上学,就到街上买点枣糕锅饼等食品,边走边吃,算是“早 

点”。母亲持家的节俭,无意中使孩子们贴近了贫苦市民的生活。不论贫富, 

稼先弟兄和邻居的孩子们都能玩在一起,能说标准的市民语言。邓稼先在童 

年时代,就没有书香世家与劳动人民的心理隔阂。 

     邓稼先小时候放风筝、抖空竹,在同学中技高一筹,带把的茶壶、茶碗 

盖都是他的玩具。他还喜欢弹球,他不爱打扮,但是爱美,漂亮的玻璃球, 

他必妥善保存,有时拿出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 Page 4…

     一次,家里人带他去珠市口剧场听戏,他一个人跑到台前,两手托着下 

颊看得出了神。演猴王的杨小楼一个跟斗,使他乐了怀,不小心把前排看客 

面前的瓷茶壶碰到地上,响声惊动了四座,邓稼先为此受到了母亲的训斥, 

但一夜之后,他就完全忘记了。 

     邓稼先还喜欢用双手吊在门框上,身子来回摆动,亨受打秋千所特有的 

乐趣。有时,见到有熟人来了,他总要边打秋千边报来客的姓名。一次恰巧 

遇上了许德珩教授和夫人劳君展来访。许夫人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没 

有想到,这个顽童日后竟是她成大事业的女婿。 

     邓稼先淘气,但很守规矩,二年级时,他和同学玩耍时把窗玻璃打碎了, 

被老师处以罚站,直到大姐邓仲先来了,付了赔款才把他领回家。 

     邓稼先也不会耍滑,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二百五”他却毫不介意, 

有时听见了,也忍不住会哈哈大笑起来。 

     1935年,邓稼先考入志成中学念了一年书,初二时转到崇德中学。崇德 

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注重英文,邓稼先的英文从此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数学、物理方面,他得到了高年级的扬振宁的帮助,引起了他对理科,特 

别是数学的兴趣。父亲专请了师大附中的李老师到家里来给他补课,给他一 

个在数学上起跳的机会。他也对数学着了谜,每天晚上做题到深夜。 

     邓稼先也开始读鲁迅的书,读更多的外国小说。他常常对弟弟邓槜先说: 

 “屠格涅夫的《罗婷》里有一句话说‘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句话说真好。”他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二、西南联大物理系 



     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 

     7月29日,北平(即北京)沦陷。这以后,邓稼先除读书之外,开始和 

一些同学聚会,谈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根据当时日本军部的规定,凡是中国老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 

向其行鞠躬礼。血气方刚的邓稼先,对此怒火满腔。他宁肯绕道走冤枉路, 

也不去干这种事情,他决不让别人任意玷污他的人格和尊严。 

     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了,一贯温文雅的 

邓以蛰教授竟勃然大怒,严厉质问他是干什么来的,那人羞惭的不知所对。 

教授大声喝斥他:“你给我出去!”这一声把正南房里看书的邓稼先兄弟惊 

呆了。这件事,给邓稼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此后,邓稼先更加仇恨日寇,热爱中华,关心社会;同时,认真读书, 

刻苦用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由一个不懂事的顽童,变成了一个有抱负 

的青年人了。 

     邓稼先时常去转旧书摊,寻找那些被伪官方禁读的书籍。有的小书摊主 

每当看见他这边走过来时,便赶紧把藏在下面的书准备好。邓稼先在摊前装 

模作样地随手翻书,摊主便轻声说:“小兄弟,今天有你的书。”他就会挤 

挤眼满意地微笑起来,好象又得到了一袋粮食。 

     邓稼先在中学时已经朦胧的意识到,要救我们的国家,必须有知识,有 

本领,所以他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邓稼先在高中一年级时,已经能够吃力地阅读外文小说。时常去思考人 

生和社会问题,和一群思想激进的同学一起聚会,议论天下大事,相互影响, 


… Page 5…

彼此激励,思想越发成熟。 

     有一次,日军逼着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庆祝他们的胜利。会后,邓稼先 

扯碎了小纸旗,扔在地上踩了一脚,被狗腿子发现了。这时因崇德中学停办, 

邓稼先已重回志成中学念高三了。 

     事情终于向志成中学校长提了出来,校长把事情搪塞过去了。后来他知 

道是邓稼先干的,便来到邓宅,对邓以蛰说:“邓先生,邓稼先的事早晚会 

被人密报的,这样下去怕是太危险了,想个办法赶快让他走吧!” 

     邓以蛰看到事情已经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只好让邓仲先带着稼先绕道 

国外到昆明去避难。 

     邓稼先在临行前,骑自行车驮着10岁弟弟槜先,绕过了东四牌楼、景山、 

故宫、北海、西四,默默地告别美丽的北平。 

     临行前的晚饭很丰盛,但谁也吃不下去,父亲坐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以 

从未有过的眼光看着稼先,过了很久,才平和而坚定地说:“稼儿,以后你 

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邓稼先把 

这句话一下子就印在脑子里了。 

     邓稼先和小弟站在院子门口,他深沉地对槜先说:“毛弟,现在我只有 

仇恨,没有眼泪。”年青的邓稼先,已经被环境逼得一名爱国主义者,这作 

为一条主线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1940年春末夏初,他们姐弟二人随汤、熊两位同行的教授夫人和孩子乘 

船南下,第一站是上海,住在胡适家里,不久,他们又结伴乘船南行经香港 

到越南海防。 

     经过海防,再到河内,走通往老街的道路,进入中国国境,在1940年夏 

到了昆明。 

     邓稼先到昆明后不久,又遵从父命,到了四川江津,他的四叔邓季宣当 

时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任校长。他插班入高三,于 1941年7月在国立 

九中高中毕业。 

     中学毕业后,邓稼先到重庆去考大学,正遇到日军飞机轰炸,一颗炸弹 

在离他们很近的江面炸开。他终于明白,大后方竟是这样不安全。一个弱国, 

备受欺凌,是没有平安日子可言的。 

     1941年秋,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原来的 

北京、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在1937年南迁后合并办起来的一所学校,名教授 

聚集,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校舍简陋,分散在昆明市的几个地方。 

     联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很强,有叶企荪、吴有训、赵忠尧、饶毓泰、周 

培源、吴大猷、王竹溪、张文裕等许多知名学者。邓稼先的大姐夫、知名教 

授郑华炽也在联大物理系执教,并于1944年初接任物理系主任。邓稼先有他 

的经常指导,获益良多。崇德中学的好友杨振宁也是联大物理系高年级的学 

生,在学习上常帮助他。 

     联大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就连写阿拉伯数字的斜度多少都有要 

求。联大校歌的歌词中有“绝徼移栽桢干质”(意思是说在边塞城市培育栋 

梁之材)以及“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句,说明名师严教使这 

所学府培养出大批的杰出人才。 

     联大的学生宿舍又透风又进雨,每间宿舍住40个人。学生一律睡双层木 

板床,两张床前有一个长条桌,桌子下面有一块板子放东西。学生们大都很 

穷,有些人到12月份还只穿一条单裤。宿舍里只有油灯,点一根灯草。邓稼 


… Page 6…

先的幸运在于他有大姐的照顾,可以看看电影。 

     食堂平价米的砂子多得可以用砂子打着玩。盛饭时第一碗盛满了,去盛 

第二碗时,就没有饭了。学生们在大棚子里吃饭,刮起风来,砂子饭上又浇 

上一层,同学们戏称为“八宝饭”,每月只能靠两次打牙祭(改善生活)饱 

餐一顿。 

     教室的房顶多是铁板做的,下起大雨时,犹如重锤打铁,老师讲课的声 

音就完全听不见了。教室里没有课桌,只有带扶手的椅子。敌机轰炸时,警 

报一解除,学生们就回来上课。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大批人才,靠的是志 

气,好的教师和校风。 

     邓稼先有一次借到一本难得的书,他将全书重要的地方一字不漏地誊抄 

下来。他还和江泽阶同学一起背牛津英文字典,肯用笨功夫。他还喜欢和杨 

振宁一起念古诗,用古诗来陶冶情操。 

     邓稼先在学习探讨中非常大胆,基础课学得很扎实。他特别喜欢听科学 

家的故事,如数学家阿贝尔、科学家居里夫人等,还喜欢听外国名著,如《双 

城记》、 《冰岛渔夫》、《简爱》、《基督山伯爵》等。他发现了好的电影 

片就推荐给同学们看,如《翠堤春晓》、《寒夜琴佻》、《北非谍影》、《大 

独裁者》等。他看了 《碧血黄沙》后,把目光转到饥饿和战争方面,投向了 

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的深层。 

     邓稼先还和一个北京来的新生吴鸣锵成了好朋友,他反复叮嘱小吴要多 

看教学参考书,常常给小吴讲碰撞、虹吸等物理概念。 

     邓稼先到三四年级的时候,经常到虞福春老师那里要新华日报,有时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