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唐 >

第77节

回唐-第77节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今晚才情渐露,我哪里还要在这里献丑。”

    王维谦虚道。

    “摩诘,还是作一首吧。今晚上这些年轻人的诗是不错,但是还是有些浮躁的味道在里面,毕竟历练不足。你也好写上一首让年轻人学习学习。”

    崔琚说道,旁边的其他几人也随声附和。李清也是颇为希望王维能写一首诗的,不知道是不是后世流传的佳作了。

    “那……恭敬不如从命。”

    王维笑着,迟疑了一下说道。

    随即有服侍的人拿过笔墨纸砚来。王维也不起身,让人把面前案几上的酒食撤了下去,在案几上铺开纸张,略微沉思的片刻,提笔在笺纸上书写起来。这时候在红楼中有不少人齐聚了过来。

    诗作一气呵成,是一首五言律诗。王维放下毛笔,拿起笺纸轻轻吹了吹,待墨迹干了,递给崔琚说道:

    “请崔公指正。”

    崔琚接过笺纸,拿在手中看了一遍,口中默念着,看到最后,笑着点点头:

    “摩诘的诗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单就这首诗也是可以流传百世的了。”

    随后崔琚把诗作递给旁边的几位老者欣赏,接着吩咐在旁边伺候的人说道:

    “抄一份送到前面的水馆那里,让大家都学习学习。”

    有仆人忙抄录了去,随即送去了前方。

    水馆之中,李婉儿坐在那里轻轻的拨动琵琶,轻捻慢挑,轻声细唱。周围一片寂静,唐方远、于是之及众人围坐在周围倾听李婉儿的歌唱。场间没有了猜酒划拳、呼朋唤友的声音,多数是轻声闲谈。

    “于兄,今晚上那红楼好像并没有多少诗作传过来啊。”

    唐方远对于是之说道,语气中倒是有些微的讥笑。

    从刚才几人对猜灯谜平局之后,两人就坐在一起谈论些诗词方面的东西,两人才学相近,大约是惺惺相惜,虽然性情大不同,但是依旧找到了共同话题,一晚上谈性颇浓。

    唐方远的意思于是之自然知道,因为红楼之中大都是权贵之家,相对来说总体上还是不如像他们这些从底层出来的才子,毕竟十年寒窗苦读的大都是寒门子弟,那些所谓的权贵子们哪里会下大工夫攻读诗书,才情不如水馆这里的人也是有道理的。

    “估计是都没什么人出手作诗吧。刚才我们过去的时候可是看到了崔公和王摩诘在那里的。这几人的才华可是远胜我等。”

    于是之说道。

    “不如崔、王两人,我是承认的,其他人,呵呵,这可未必了。”

    唐方远笑道。

    “不要忘了作刚才那个灯谜的人也在里面,看刚才的两句诗,这人也是极有才华的。”

    “哦,我们刚才过去的时候,没人引荐,也不知道哪位是灯谜的作者。不过那人一晚上没有作诗,想来也许并不怎样吧。”

    唐方远说道。虽然刚才的灯谜确实难住了几人,后来李瑞念出的两句诗也确实很好,但是唐方远还是觉得仅凭一个灯谜、两句残诗就认定那人才华横溢有些武断了。

    于是之摇摇头:

    “这倒是不清楚。不过我倒是希望那王摩诘能作首诗让我等欣赏欣赏。”

    两人正说着话,一人从水馆门口拿着一张笺纸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这可巧了,于兄刚说,这王大家就有诗作出来,大伙一起品赏品赏。”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于是之轻声念着手中的诗作,其余人都在旁边安静的聆听,就连李婉儿的琵琶也停住了,走了过来。

    诗作自然是极好的,在座的众人把这首诗与刚才水馆之中公认的几首好诗做了对比,也不得不承认,王维的这首诗不管是在遣词上,还是在意境之上都要比其他的诗作高出许多。

    诗是心声,同样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到王维这几年的心境了。由于王维这些年官场并不算是通达,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诗词的最后两句倒是颇合王维这时候的处境。这大约也算是诗人在诗词技巧上极为高超的一面了。

    唐方远、于是之、李婉儿等人品味这诗良久,也发现自己在诗词上的造诣还是跟王维有些不小的差距。

    众人不免有些沮丧,这倒是崔琚和王维没有料想到的。一开始众人还沾沾自喜,自认为红楼之中的那些人都是些才华平庸之辈,诗词一道跟自己差的很远。但是这时候一首诗过来就压得众人几乎都说不出话来,任谁都会有些无奈的。

    虽然一开始大伙就认为自己不如诗作者,但是写没写诗又是不一样的。王维没写诗之前,众人说不如王维算是自嘲,也不会有人太过在意。而诗词写出来后,发现真的不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任何人心中都是自认为是最好的,然而事实摆在眼前,算是对这些人的一种小小的打击。

    过了片刻,唐方远笑着说道:

    “王摩诘不愧为诗佛,诗词才情远在我等之上,确实是我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啊。哈哈,婉儿娘子,要不试着把王摩诘的这首诗演唱一番让大家欣赏欣赏如何?”

    李婉儿回过身来,笑着说道:

    “有何不可,不过倒是怕奴家不能演奏出其中韵味。”

    李婉儿坐会坐席,调了调琵琶,略微沉静了片刻,右手轻拨,一曲幽静的旋律荡漾开来。

    周围有人议论:

    “王摩诘丢这首诗过来难道有什么深意?”

    “不会是看着红楼那边没人出手,怕失了颜面,才不顾身份,写了一首过来压一压这面的锐气吧?”

    “哪里会是这样,刚才过来送诗的人说道,是崔琚崔公的提议,因为之前的诗在崔公等人眼中有些浮躁,所以才请王摩诘写一首让大家学习的。”

    “哼,说是这样说。不过还是怕红楼那里丢了面子,毕竟那里的人都是王侯之家的子弟。”

    “不如我们这里也出题难为一下那面的人?”

    有人提议。

    “怎么?难道赵兄有什么佳作不成?”

    “我哪里有?再说连唐、于两人都甘拜下风,更不要说是赵某了。”

    “那赵兄有什么好的提议?”

    “刚才不是有一个灯谜难倒了所有人吗?不妨送过去让红楼里面的人也猜猜。”

    “这主意好。”

    随即便有人把刚才的灯谜抄写了一份,让在两处传递消息的人送了过去。

    红楼之中,崔琚跟王维及众人正在品评刚才的诗句,这时候又有仆人送过来一张笺纸,递给崔琚后,又在崔琚身旁小声的说了些什么才退了下去。

    众人有些好奇,其中一位宿老问:

    “崔兄,难道水馆又传过来什么诗词不成?”

    崔琚看着手中的笺纸,笑着对众人道:

    “这倒没有,不过确实送过来一个灯谜。听说在那是难住了不少人,因此送过来也请我们猜上一猜。”

    “呵呵,什么灯谜这么难猜,难道水馆之中那些才子连个灯谜都猜不中了么?”

    崔琚看了几眼手中的灯谜,递了过去,道:

    “大伙也猜猜看。”

    刚才说话的那人拿了过去,低头看了几眼:

    “‘沉舟侧畔千帆过’,这谜底有何难?谜底就在下一句诗中嘛,谜底是,是……”

    本想张口而出的话语堵在了心口,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一句诗到底是什么,甚至于自己印象之中就没有过这首诗,口中喃喃,说不出话来,脸色因为情绪的变化倒是一阵红一阵白的变换着。

    周围之人看那人的神情,诧异起来,都在猜想是怎样的一个灯谜竟然让这人哑口无言的顿在了那里。众人迟疑着把灯谜接了过去,看过的人心中默念着,一边把灯谜传给另外的人,看过的人低着头开始猜想着谜底,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李清并没有去看,刚才那人念出谜面的时候,李清心中颇感无奈了。其实这灯谜并不是什么太难的灯谜,只是在之前众人并不知道这首诗,而囿于猜灯谜的规则,想着谜底就在后一句。因为没人知道下一句到底是什么,所以大都卡在了那里。

    这时候寿春公主凑到李清跟前,笑着说道:

    “小表兄,这不是你白天……”

    “是。我们不要猜了,出去走走吧。”李清打断寿春公主的话,正要起身的时候,旁边的李珍说道:

    “二郎这是要去哪里?正好二郎一晚上也没有写诗,这时候猜猜灯谜吧。猜出来的话,本王这里有件礼物送给二郎。”

    “就是,听人说李兄之前可是‘神童’,想必这灯谜也难不住你了。哈哈。”

    却是武十一郎在说话,

    “不如我也压些什么东西,要是你能猜出的话,一并送给你。”

    倒是有几个人附和着起哄。

    李清皱了皱眉,随即笑了起来,正要说话时,那寿春公主拉了一下李清,随后对李珍说道:

    “还是王兄你们猜吧。我们就不凑热闹了。”

    李清也笑着站起来,跟崔琚和王维说道:

    “今晚家兄也过来赴宴了,就在前面水馆,清过去看看,失陪了。”

    随后并没有理会武十一郎,与李珍点头示意了下,出了红楼。

    武十一郎倒是追问了句:

    “怎么不敢猜了?还是猜不出来啊?哈哈哈哈。”

    坐在一旁的李俶这时候沉声对武十一郎说道:

    “我要是你们,这时候最好闭嘴。”

    诸人想了片刻,并没有猜出谜底来,有人问崔琚道:

    “崔公可知这谜底?”

    “哈哈,老朽倒是也没有猜出。不过听刚才的仆人说,在水馆中也是难倒了所有人的。后来还是一个商人见过这首诗才知道的谜底。”

    “不知道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哦,这样就通了,‘枯木逢春’嘛。”有人恍然大悟。

    “不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首诗。”

    “听那商人说好像是那人的兄弟写的。”崔琚说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见一下这位作者。”

    “从这句诗可以看出来应该是一首不错的诗词,想来这作者也是很有才华的。”王维在边上说道。

    “崔公刚才不已经见过这首诗的作者了。”

    旁边的李俶笑着说道。

    “哦,不知道是在座的哪位?”

    “人已经去往水馆看他那位商人兄长去了。

    “这个灯谜是白天寿春公主让李清作的,没想到被挂到水馆那里去了。这首诗也是今早的游戏之作,是李清的兄长让李清为家中写灯谜的时候,临时写的一首诗。”

    “你是说这首诗是刚才的李清所写?”众人惊讶道。

    “是啊。呵呵,可笑的是还有人让出灯谜的人去猜谜底。”

    李俶看着武十一郎几人讥笑道。

第108章 他乡遇故人() 
晚宴到午夜才结束,欢庆了一晚的宾客带着一夜的兴奋和疲惫陆陆续续的告辞离去,李清倒是最后离开的。

    期间,李清被玉真公主叫去询问了一番晚宴上的事情。玉真公主吩咐李清在宴会上与过来参宴的宾客多多来往,以后在长安城中还是会经常见到的。

    在后面玉真公主的居住的寝殿,玉真公主笑着问道:

    “清儿今晚上不打算写些诗词出来么?”

    “王摩诘等人在,我就不献丑了。”

    李清笑了笑,心中揣测玉真公主未必没有想着让自己在晚宴上扬名的打算,不过还是算了,文抄公的职业还是少做为好。

    “小表兄的灯谜可以难住了所有人。刚才嗣岐王和武国侯家的孙子还想着让李清猜呢,真是好笑,呵呵。”

    边上的寿春公主插话道。

    其实晚宴之中发生的事情,玉真公主同样知道的,宴会上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及时禀告给玉真公主,之前大声的灯谜的事情,玉真公主也是清楚的很。玉真公主笑了笑,倒是没有说什么。

    “本宫把王摩诘、崔公等人请来,也希望你能跟他们经常往来,对你的诗词等会有很大帮助的。再说你也要准备着参加进士考,到时候也挣个状元回来。”

    玉真公主笑着对李清说道。

    科考在这时候倒是最好的晋身机会,虽然世家子弟、王侯贵族子孙不通过科举依旧能获取高官,但是有着进士出身和没有进士出身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时候的风气,有进士身份的就觉得比其他人高上一等。每当科举放榜的时候,长安城中跨马游街的场景绝对算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于是考进士的风气更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