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19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当中,坐在玉真公主身边的李清看着场中的舞蹈有些兴致阑珊。七夕佳节,李隆基特意在兴庆宫沉香亭设宴邀请皇族、大臣共享晚宴。过来参宴的除了皇族的王公之外,便是位列相位的李林甫、陈希烈等人。
参宴的人里面出现杨钊和杨玉环的几位姊妹,李清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些日子,李隆基对杨玉环愈发宠幸,整个杨氏在长安城成了最具权势的家族,就连李林甫有时候对杨钊这个五品的官员也谦让三分,一直以来深受李隆基宠爱的玉真公主在杨玉环面前也要礼让。
在座的人们都是长安城最为显赫的人物,李清在这里的身份比较小,倒成了今晚上最不起眼的一个人,李清也乐得逍遥,除了最开始跟众人见礼之外,几乎整个晚上都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倒像是神游物外。
当然,并不是没有人留意李清,相反的是,场中大多数人整晚上都在有意无意的观察着长公主这位义子,此时的开国县侯李清。
陈希烈坐在人群当中,看着玉真公主身旁的李清,心中多少有些迷惑。按理说,像陈希烈这种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是见过的。最初的时候,陈希烈对李清并没有太关注,李清给陈希烈的印象就是一个初得富贵的少年,刚入长安就莽撞地跟长安城中的勋贵子弟打架斗殴,惹是生非。
虽然事后李清低调很多,但陈希烈认为李清应该是受了长公主的责备,或者是知道了长安城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心生惧意,所以沉寂了。
而随着李清的才名在长安城响起,陈希烈对其倒是感兴趣了。在知道李清跟长安城中的那些纨绔子弟并不一样的时候,陈希烈多少还有些惊讶,不过随后想想,能够被长公主看重收为义子,并被道门领袖司马宗师收为关门弟子,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才对。这两年李清在长安城中的表现也确实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出来的。
特别是最近李清编纂的《数学要义》和《论语正义》的出版,让陈希烈这位才华出众的左相也对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陈希烈精通玄学,犹精《老子》和《周易》,并不是李林甫那种学识不高、靠溜须拍马而位极人臣的。陈希烈是有实实在在的学问的,早年更是于书无所不览,虽然于《论语》一书并不似《老子》、《周易》那般精通,但还是有自己的一番见识。今早陈希烈也收到了李清派人送来的《论语正义》,翻开来时的确是大吃一惊,以至于整个晚上几乎都在观察李清的动向。
难道这位小侯爷真的是无心于仕途而一心做学问?陈希烈心中暗自猜测。
李林甫对李清的态度和此前所有的动作,陈希烈是知道的。李林甫不希望出现一个因为受圣上宠信而平步青云跟自己分庭抗礼的人,虽然李清看起来实在是年轻了一些,但是依旧在李林甫的关注和提放之中。
此前李林甫没有大的动作还是因为李清暂时对他形不成什么威胁。而上次李清赴李适之的晚宴就让李林甫警觉了很多,随后想着采取行动却无从着手了。没想到李清竟然自己辞去了大理寺少卿的职务而专心于书院的建设,看上去好像再无心于朝廷的争端,而那次前去李适之府上也像是顺路所为。
陈希烈看了一眼不远处坐在太子李亨附近的李适之,暗自皱了下眉头。李适之这些天闭府避嫌,显然是在李林甫面前示弱,然而没有想到今晚上竟然也会出现在宫中的晚宴上,难不成又有了入仕之心?
不知道李相有什么想法,陈希烈往李林甫那里望了一眼,见李林甫关注的观赏着歌舞,好像并没有注意到宴会上的情况。
琴瑟停,歌舞收。一曲既罢,杨玉环身形款款,挪动着腰肢回到座位,双手攀住李隆基的左臂,仰着脸娇媚地说道:
“三郎,奴家的霓裳舞跳的可好?”
“好,好。”
李隆基哈哈大笑,
“玉娘的霓裳羽衣舞当为我大唐第一,朕是百看不厌啊,哈哈。”
杨玉环故作羞涩的往下面人群望了一眼,摇了下李隆基的左臂,随后给李隆基敬酒,这时候围坐的人群忙躬身向圣上敬酒,大赞杨玉环舞艺精妙绝伦,人间少有。这马屁听的一旁的李清心中暗自皱眉。
听到众人的夸赞,杨玉环满面笑容,暗自得意,不时跟一旁的出席晚宴的女宾敬酒,以显贵妃娘娘的平易近人、端庄贤淑。杨玉环看到玉真公主身旁不远处坐着的李清,笑着问道:
“一晚上怎么不见二郎说话?”
李清见杨玉环注意到自己,忙起身拱手说道:
“回娘娘话,微臣不胜酒力,怕酒后失言。”
“自家人面前有什么失言不失言的。”
杨玉环看了李清两眼,嗔怪一声,随后接着说道,
“自从二郎做了侯爷,倒是在本宫面前愈发拘谨了,难不成还要避嫌不成?”
“李清不敢。”
“好长时间没有见你入宫,听说是在城南建了一座书院?”
杨玉环有些好奇地问道。
“是,书院正在建设中,倒是有些抽不开身,所以未能入宫给圣上和娘娘请安,请圣上和娘娘恕罪。”
李清想躬身施礼,想在旁边留意两人说话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说道。
杨玉环掩嘴笑道:
“这有什么好怪罪的,建书院也是为圣上培育人材,你说呢,三郎?”
杨玉环扭头看向李隆基,娇声问道。
李隆基看这玉真公主和李清,哈哈笑道:
“持盈的这位义子真真是了不得,连朕都佩服不已。能够想起办书院的确是一件利民之事,朕也是支持的。”
李清忙谢过李隆基。
杨玉环接着问道: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本宫提,本宫能做到的定会尽力。不然,还有圣上在。”
李清拱手说道:
“多谢娘娘关心,暂时还能应付的来。”
虽然杨玉环一片热心,但是李清确实不想跟这位安史之乱中魂散马嵬坡的贵妃娘娘有太多的瓜葛,即便知道攀上她定会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和飞黄腾达的仕途之路。杨国忠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李清可不想最后自己变成那样的结局,虽然可能性并不大。
一旁的李隆基见李清这么说,知道李清应该是有所顾虑,笑着点头说道:
“书院的建设朕一直在关注,有什么需要不方便跟玉娘讲的就跟朕讲。”
李清忙整理了一下衣袖,躬身说道:
“书院开学在即,缺少师资,微臣想向圣上要一个人。”
第293章 沉香亭,君与臣()
音乐声在沉香亭中蔓延,四周微微晃动的灯火映照出些许迷蒙的氛围,众人的注意力转向李清这里。
“哦?不知道想向朕借用何人?”
李隆基看着站在那里的李清,好奇地问道。
“颜真卿?”
“颜真卿?”
李隆基诧异了一下,微微皱了下眉毛,印象中已经记不起来有一个叫做颜真卿的臣子了。
李林甫见状,起身离席,上前说道:
“回圣上。颜真卿是琅琊颜氏子弟,为颜之推的第六世孙。开元年间甲科进士,现在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
颜真卿的监察御史其实是个很小的官职,在长安城这个王公贵族遍地走的地方几乎可以忽略了。李清现在也身兼监察御史,不过平常人们称呼李清的都是李侯,就连李清也差点忘记自己还有监察御史的身份。
李隆基恍然大悟,好像有些印象,又问道:
“哦,颜氏子孙,家学渊源,颜氏是不是还有一个叫做颜杲卿的?”
李林甫躬身答道:“是。颜杲卿是原濠州刺史颜元孙的儿子,现在范阳任职。”
李隆基点点头,有些疑惑的说道:
“颜杲卿朕是知道的,之前听安禄山提起过,才能出众,这位颜真卿又有什么才学?”
李林甫愣在那里,说实话,李林甫对颜真卿也不是太了解,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相国,颜真卿不过是一个小小监察御史,平日里根本就不会去关注这个小角色,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李林甫关注颜杲卿而知道有这么一个他从弟在朝中任职。
李林甫监察百官,除了朝中的大臣之外,对在外的官员也是暗中派人监视,范阳安禄山那里更是了若指掌。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深得李隆基信任,手掌重兵,对长安城中百官多看不起,但是在李林甫面前,安禄山还是心有惧意,这主要是李林甫对安禄山的一举一动太了解了。
坐在下手的陈希烈见李林甫顿在那里,知道李林甫并不清楚颜真卿的学识才艺,忙出席,走到李林甫身旁稍后位置,躬身行礼道:
“回圣上,朕颜真卿学识渊源,特别是书法造诣高深,听说之前是师承书法大家张旭,他的楷书圆润中筋骨自在笔力雄健,有自成一派之相。”
一旁的李清听了陈希烈的回答,暗中瞧了陈希烈一眼,心中赞道,这陈希烈也真是有些见识,书法的历史上,颜真卿的楷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后世之人临摹楷体书法基本上都是以颜真卿的字迹为模板。陈希烈能够在颜真卿没能功成之前看出来,的确是有些道行的。
陈希烈并不是李林甫这种才疏学浅的人,如果可能,李清倒是希望陈希烈能够也去书院教授一下《老子》和《周易》,单凭陈希烈为李隆基讲过这两门经书就能够吸引无数的学子前往。这相当于跟圣上为“同学”啊,当然,嘴上虽然不敢说,心中却是怕会暗爽不已的。
“没有想到颜真卿竟然还有如此本事,朕倒是不知。”
李隆基点点头,随后扭头问李清道:
“李爱卿之前认识这颜真卿?”
听李隆基问两人之间的关系,李清心中一怔,忙答道:
“回圣上,微臣与颜真卿从未见过面。”
“那李清怎么知道这颜真卿有此才能?”
“之前见到过几副颜真卿的墨迹,微臣深爱之,让人打探后知道颜真卿书法造诣颇深,所以动了请他去书院任教书学的念头。颜真卿现任监察御史,为圣上臣子,所以微臣才斗胆向圣上借人。”
李隆基哈哈大笑,接着说道:
“朕自然是许的,就是还要看朕这位爱卿的意思啊。不过,朕倒是听说二郎这些天因为聘请书院教职一事上颇为为难,这不,都求到朕这里了,哈哈。”
在座的众人跟着哄笑,李清附和着,装出一副惭愧的神情。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几人,接着说道:
“二郎的书院有什么困难,可以请林甫协助。”
站在李清身旁的李林甫满脸笑容,向李清点头道:
“李侯如果有什么需要本相协助的,尽管开口,本相定会尽力。”
李清创办书院,背后的意思李林甫也是知道的,除了想从长安城中的官场争斗中脱身,另外也是向自己示弱的一种表现。然而,对于李林甫来说,李清这位背景深厚有深得圣上宠信的侯爵始终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现在李清急流勇退,李林甫找不到攻讦对方的地方。李清创办书院,依照李林甫的品性也是想着在书院之中安插属于自己的势力,如果李清真的要李林甫帮忙,正好可以藉此机会把手伸到书院中去。
李清忙拱手向李林甫笑道:
“李清先在这里谢过李相了。”
李林甫摆了下手,笑道:
“好说好说。李侯创办书院为圣上培育英才,这书院的事情也就是朝廷的事情,本相责无旁贷。”
李清和李林甫笑语连连,看上去倒是一团和气。
李隆基挥手让众人回座,随后看向玉真公主,笑着说道:
“持盈好眼光,在二郎小时候就能看出他的不凡之处。今日二郎创办书院,日后定能桃李满天下。”
玉真公主微倾了下身子向李隆基见礼,随后看了一眼李清,回头笑着对李隆基说道:
“皇兄谬赞了。二郎虽然是书院的院长,但是这书院终究算是皇家的书院,将来培养的人材也是皇兄的弟子。”
“哈哈哈哈,那朕岂不成了天下师。”
李隆基哈哈笑道。
李林甫见状,忙出列高声喝道:
“微臣恭贺圣上。”
其余诸人也跟着随声附和。
待众人重新落座之后,一整晚几乎都在沉默的李适之出列,从袖子中拿出一本书来,双手呈上,躬身说道:
“微臣恭贺圣上为天下师,也恭贺圣上能够有李侯这样的臣子。”
李隆基见李适之捧出一本书来,有些好奇。高力士忙上前接过那本书,递给李隆基,随后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