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1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让李清讲些算学方面的知识,李清倒是可以应付过来。然而涉及到道门经典理论等东西,李清跟道门的宗师差的就有些远了。献丑不如藏拙,于是李清把时间都放在了书院的建设上面,远离道门开坛讲道的事情。
“小郎君,广平王真要来书院读书么?”
昆仑不解的问道。
二十五日日食过后,李清在回府的路上被太子李亨的车驾给拦住了。两人讲话的内容让李清有些意外,却又有些期待。
太子李亨在知道李清在城南建造书院,想要著经讲学的时候,心中就一直在盘算。东宫官员献计,请太子聘李清为弘文馆博士,教导广平王李俶,从而进一步加强侯府跟东宫之间的关系。
太子原本想,既然都已经想着创办书院讲学了,那聘任李清为弘文馆教职一事应该不会拒绝。
然而,令太子李亨没有想到的是,李清依然还是不愿意去弘文馆。当时只是说道:
“我只不过是对算学有些心得罢了,经、论等跟弘文馆和国子监的大学士相差甚远,实在怕是误了广平王的学业。不过书院开学之后,广平王如果想要学习算学方面的知识倒是可以入书院读书。”
李清不是不知道太子李亨伸过来的这根橄榄枝,用处极大,然而入弘文馆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自己如果想要成为未来的唐代宗李豫的老师,不如让这时候的广平王李俶、未来的唐代宗李豫入书院读书。
说实话,如果能够成为未来的唐代宗的老师,李清是十分愿意的,这个位置无疑会给李清带来很多便利。皇帝的老师,仅仅这个身份就会让李清在李俶登基之后转化为巨大的优势,甚至于在李清想着阻止安史之乱的计划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此时的东宫和李林甫之间的争斗不止,李亨现在基本上还是处于守势。李清创办书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够避免跟李林甫之间造成直接的冲突,从而退而结网,以待后效。如果这时候真成了李俶的老师,李清就需要直面相府的打击。
因为日食的缘故,李清在李隆基面前的宠信几乎跟李林甫不相上下了,这时候再站在东宫一方,怕是会有无穷的麻烦。李林甫的手段李清是知道的,即便是自己这个后世之人也不一定就是他的对手。这时候李清势弱,如果一着不慎被李林甫给陷害了,想要翻身怕是就难了。
然而李清并没有在李亨面前把事情说死,除了令李亨有些失望之外,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事后,李清和太子的见面还是被李林甫给知道了,在了解了两人之间所谈的事情之后,李林甫对李清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不过对李清的提防之心淡了许多,想着对付李清的心思暂时放在了一旁,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李林甫去处理。
“广平王来与不来,书院都是要办的。”
李清轻声说道。
马车已经出了长安城,走过数里就能望见远处正在建造的书院工地。
李清掀开车帘,外面大道两旁的绿树成荫,花草点缀道路两旁,黄渠上清波荡漾,一切看上去悠然而清新。
而纷乱的复杂的长安城已经在身后远去。
第283章 一件大事的开端()
五月的天气在长安城卷起阵阵炎热,马上就要进入六月,城南外的黄渠两岸也是热浪滚滚。
黄渠两岸,杨柳青青,野花野草在茂密的生长着,偶尔有蝴蝶飞过,绕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翩然舞蹈。因为临近官道,河渠两岸倒是有不少人歇脚,大都是在河渠岸的树荫下躲避炎热的行人。
马车缓缓在书院的建设工地前停了下来,李清下了马车,昆仑把马拴在旁边的一颗大树上,随后随着李清进了书院。
书院的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整体的轮廓已经出来,教舍、食堂、住宿等等功能区均匀地分布在百余亩的校舍内。书院一开始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大,先期购买的土地有很大不部分空了出来,以备后面规模大了扩建。
书院的中心并不是教舍,而是位于湖畔的图书馆。在李清的规划中,图书馆是一个三层的庞大的木制建筑,可以容纳千余人在这里阅读学习,图书馆前面便是被修整成半月形的湖泊,周围用青石铺道、奇石点缀。
图书馆的地基已经建好,周围是堆积的木料和砖石,现在还看不出建成后的样子。整个书院在建的场地都被围了起来,防止伤害到过来这里观看的人们。这些天的确有很多人过来这里参观,除了附近的居民之外,更多的来自长安城的书生学子。
虽然李清常来书院建筑工地,但是认识李清的人并不多,在这里做工的人只知道李清是城中的勋贵,这座书院就是这位贵人出资建造的。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这些人也不敢随随便便过来跟李清说话,负责监工的将作监的首领见到会过来拜见李清,但大部分时间李清还是不会去打扰这些人。
原先位于书院中的那个小道观已经被拆除掉了,最初的打算是在其他地方重建这所道观,然而却被黄老道给拒绝掉了。
除了那块残破的石碑,原来小道观所在的地方已经被清理干净,以后会成为书院讲堂所在地。道观拆除之后,黄老道名下的两名小徒弟被送去了宗圣观。宗圣观是天下道门宗派之地,对于能够入宗圣观,那两个年轻的道门信徒是极为高兴的。李清询问黄老道以后的打算,黄老道却是不愿意去宗圣观而是待在了书院。
“这块石碑记载的是百余年前淳风道长预测日食的轶事。当时……淳风道长被惊为天人,而今我道门又出了玄清道长这样的‘神仙’般的人物,准确预测出这次日食。百年轮回,道门兴隆长盛,能人辈出,功德无量。老道预备效仿先师在这里再给玄清道长立一块功德碑的。”
自从日食过后,黄老道每天的事情不再是坐在那里晒日头,而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跟过来这里的书生学子们讲石碑上的故事,更兼这次李清预测出日食,倒是让黄老道与有荣焉,整日里笑容不断,以侍身道门四十载自夸。
旁边围观的学子们点头夸赞几句,七嘴八舌的向黄老道打探书院的事情。书院之事黄老道虽然不太清楚,然而整日待在这里,哪些建筑是要做什么用的却是门清,见这些平日里心高气盛的读书人向自己询问,不免七七八八指点一番。
李清站在人群外围,背着手听黄老道给那些书生讲解。这些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冲着李清的名头过来观看的,李清预测日食的影响在这群读书人之间反响很大,过来书院这里除了想看一下书院究竟是什么状况之外,未必没有想着随后入书院读书的打算。
黄老道在人群中看见李清,打住话头,挥挥手让这些读书人去往别处参观。待人群散去,黄老道上前给李清见礼,笑着说道:
“玄清道长今日过来的早啊。书院有老道看着,有事情自然会及时向玄清道长汇报,玄清道长不用每日辛苦过来这里的。”
李清今天是书生打扮,然而黄老道依然习惯称呼李清为玄清道长。无论是道门还是世俗的身份、地位,李清都比黄老道高上不少,一开始黄老道是称呼李清为侯爷的,然而在知道李清成功预测出日食之后,坚持按照道门的身份称呼李清的道号玄清。黄老道也把书院之事当成了道门的事情,十分上心。
李清点点头,笑着说道:
“这几天正好没事,闲来看看。这两日我父亲不能常来,倒是让黄道长费心了。”
书院的建设步入正轨之后,李仁济在其中的作用就小了很多,校舍建造方面有将作监的人负责,钱财的事情有道门的人掌管,李仁济剩下的只是看着这间书院在一天天的由蓝图变成现实。
前些天,因为李清预测日食,李仁济担惊受怕,整日里忧心李清参与道、佛两门之间的争斗而受到牵连,在日食过后精神一松懈,倒是病了,这几天就在侯府静养,书院这里的事情还是李清亲自负责。
“哪里哪里,能够为道门的这所书院尽些力,也是我这个当了一辈子道士的人应该做的。”
黄老道笑着谦虚道。
李清看着在书院四处走动、好奇观看的书生们,打趣道:
“没有看出来黄道长好为人师啊,哈哈。”
“这些读书人,很多都自诩通读圣贤书,知晓天下事,是不太信我道门信仰的,正好可以借这次机会,老道好好给他们上一课,也让这些人知道知道我道门的厉害。当然,这些都是玄清道长和道门诸位宗师的功劳。”
黄老道谄媚地笑。
李清摇摇头,笑着说道:
“黄道长,何不跟徒弟一起去长安宗圣观那里静修,凭借我师兄的颜面,宗圣观总不会亏待了你。要不是离王屋太远,怕你长途劳累,我是想请你去我王屋山修行的。”
见李清如此说,黄老道激动道:
“王屋是天下第一洞天福地,老道哪里有这等福分。两个弟子去宗圣观都是托了玄静道长和玄清道长极大的福分,感激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奢望。老道这把老骨头就不去那里添乱了,只希望玄清道长允许我到时候给书院看个门就好,平日也能看看这块石碑,有个念想。”
黄老道的神情变得有些落寞。黄老道在原来的小道观待了一辈子,这里几乎是他终生的寄托所在,现在没有了,心中难免悲伤难过,也幸好自己收的两个小徒弟都有了好的去处,自己剩下的时间留在这里回味一下过往的日子就好。
也幸亏黄老道平常是一个好动欢乐的性子,不然这种打击对他来说可就大了,也不会像现在在书院嘻嘻哈哈的给过来的人讲解石碑和书院的事情。
李清躬身给黄老道行礼,谢过黄老道。
日头几近正午,头顶的阳光正烈,在太阳底下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一头汗水,李清正想去别处看看,背后突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这位仁兄,长的挺高嘛,正好站在这里,就借用一下帮我挡挡这日头。”
李清这时候的身高已经跟成人无疑,因为学武,身量倒是比之同龄的人要高上一些。背后的声音有些古古怪怪的,像是压着嗓子说话,他听过之后,随即便反应过来,笑着回头望去。
第284章 清薇()
因为学艺,李清的反应远胜常人,断不会让人随随便便就近到身旁。不过这时候昆仑随身站在李清身后,既然昆仑没有提醒,身后之人定然是认识的人。
李清笑着回头,只见那人穿着一身牙白长衫,头戴幞头,比李清要矮上一些,身体看上去单薄许多,一张清丽脱俗的小脸微仰,故作正经地看着李清,正是王芷薇。王芷薇虽然穿着男装,然而并没有多少男子之态,因为年纪还小,倒是看上去有些憨态可掬。
“你怎么过来了?”
李清有些惊讶王芷薇出现在这里。
王芷薇扭头,往不远处一指,恢复正常的声音,笑着说道:
“随四兄过来的。我也好奇这书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就过来了。”
李清看过去,王四郎正和认识的书生在说话,看到李清,跟对方那人告了声罪,往这面走过来。
“其实早想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不过一直抽不出身,到现在才得空过来瞧瞧。”
王四郎环顾书院四周,接着说道,
“二郎,这书院规模很大啊。”
“是,既然想办书院,总归要正式一些,大约后期还会有所扩展。”
李清笑着说道。
王四郎拱手问道:
“听说书院是二郎出资的?”
李清点点头。
王四郎略带责怪地说道:
“书院如此规模定然耗费甚巨,如果有用到我四郎的地方,尽管说话,凭我们两家的关系就不要见外了。”
虽然王四郎话中的意味甚是亲近,然而依旧还是有着商人特有的口吻。如果李清真要向王家借钱的话,估计也能拿出一些,至于能不能倾囊相助那就难说了。
李清笑着答道:
“资金的事情倒是无虞,很大一部分是道门在出资。”
王四郎恍然道:
“哈哈,这倒是我多虑了。有玄静道长在,资金当然不成问题。”
道门富可敌国,王四郎当然知道这些,即便是整个王家大约也抵不上道门的九牛一毛。
王四郎现在跟李清一点都不见外,当然更多的还是有着商人的习性在。既然王家跟侯府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李清又不希望双方之间的关系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有所改变,王四郎自然愿意像以前一样跟李清交好。
王四郎的话却让站在一旁的王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