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回唐 >

第188节

回唐-第188节

小说: 回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仁济问李清道:

    “去往宫中为了何事?”

    李仁济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担心。

    “还是日食的事情,另外说了一下书院的情况。”

    李清答道。

    一般情况下,李仁济很少去问李清入宫的事情。因为这些事算是国家大事,李仁济知道自己知道的愈少愈好,另外也没有必要就这些事劳心伤神。李清同样也很少就这些事情去跟李仁济讲,主要还是怕李仁济劳心担忧。

    李仁济点点头,书院的事情最近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部分建筑基本上已经初具规模,按进度不会影响李清所说的九月份的开学日期。

    “说到书院,我正好想起一件事情,前几天一次生意场合,碰到几位书生,都在议论二郎在建的书院,说到时候想入书院求学,拜在二郎这位‘算学宗师’名下,就是不知道入学书院的规程是什么?”

    王进之在旁插话道。

    李清听王进之如此说,用手挠了下额头。创办书院的想法虽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但是真正开始动手还不到月余时间,最近也只顾着建造书院的教舍等的事情了,具体的招收生源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出来。

    “这个……届时我会在《长安时报》上面公布。大约还是会有所筛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去,前期可能人数不会太多。”

    这时候的大唐,书院除了官方创办的国子监、太学等之外,并不太多,地方上的官学所教授的知识相对来说很浅,那些参加科举的书生,主要还是靠自学或者是遍访名师求教,真正能够如国子监这一类的书院的是少之又少,虽然一些世家家学渊源,在教育自家子弟方面并不逊色与国子监等国学,但是能够接受这种教育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李清的书院在招收生源的时候没有太多的门槛,兼之道门和李清自己的号召力,估计会有很多人过来想要入学。

    几人正说着话,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说道:

    “我能不能进书院呢?”

第277章 开门纳客() 
王芷薇一身浅红色深衣,头上的双环髻横插一支白玉孔雀步摇,在烛光下璀璨生辉,微微圆润的脸上未施粉黛,泛着凝脂般的光辉。

    说话的正是王芷薇。

    夜色已临,晚间的长安城马上就要宵禁。王芷薇惦记着前院的父亲,告辞刘氏后在丫鬟的陪同下过来前厅,正好听到李清等人在说书院的事情,于是开口问道:

    “我也想学一些算学方面的知识,我也要入书院。”

    说实话,这时候的女子读书识字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当得起才女的很少。

    王家是经商之家,虽然也要求家中的子弟识书达理,然而毕竟不是那种书香门第的诗书世家,读书识字的氛围并不浓烈。家中子弟从小识字,很多时候还是希望在经商的时候能够用到,即便是有些才学出众的,因为商人的身份导致通往仕途的道路并不顺利,随后还是会回到经商的道路上来。

    王芷薇从小就在自家的私塾跟读,因为灵敏聪慧,书读的倒是比家中其他的男子还要好。因为深得老太太的喜爱,这些年倒是一直有关门的先生教导。王进之也不是那种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所以王芷薇这些年倒是比一般人家的女子学的东西要多一些。

    然而,王芷薇毕竟是女子,即便是才情才高,学问再好,终究在其他人看来没有什么用途。这两年王芷薇把心思转移到家中的生意上来,虽然不抛投露面,但也帮了家里不少忙。

    王芷薇上前给李仁济等人见过礼,坐在了王进之身旁。李清看向王芷薇,十二岁的王芷薇在后世看来还是一个不因世事的小孩子,然而对于这时候的女子来说已经有了些许成人的韵味。

    “哈哈哈哈,我这侄女倒是心高,想着跟男子一较高低了。”

    李仁济哈哈笑道。

    王进之见李仁济说笑,面带惭愧的说道:

    “让仁济兄见笑了。”

    “哪里哪里,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我大唐女子名誉天下的比比皆是,芷薇有入书院的心思,我倒是感到欣慰,哈哈。”

    李仁济扶须笑道。

    王芷薇坐在那里,向李仁济微微示意,然后目光看着李清。

    李清笑了下,郑重说道:

    “多数书院并没有招收女子的先例,不过以后倒是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女子书院。当然,如果有算学方面的疑难,我倒是可以勉为其难。”

    李清和王芷薇是订了亲的,虽然不像有些人家那种礼俗,两人婚前互不相见,然而平日里来往还是极少,真要为王芷薇教授算学知识的机会还是很少。

    王芷薇性子活泼好强,并不似大家闺秀那样柔弱婉约,不然今日王进之过来李府的时候也不会要求着一同过来。王芷薇的心中对书院之事还是十分好奇的,心中也多有期盼,然而听李清这样说,知道短时间之内事不可行,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脸上像孩童般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

    时辰将晚,王进之起身告辞,李仁济和李清等人送至门外,看着王进之和王芷薇上了马车,李清吩咐昆仑前去护送。这几天,因为日食的缘故,晚间盘查的比较厉害,有昆仑跟着,兼之侯府的关系,倒也不至于会出什么意外。

    临行的时候李清倒是吩咐了几句关于日食的事情。

    随后数日,长安城中纷乱异常,各个报纸不断报道日食的消息,《长安时报》和《明报》专门刊登了相关的消息,安抚人们对可能到来的日食的恐慌情绪。

    二十四日一大早,李清是在一阵锣鼓声中被吵醒的。

    李清起身看向窗外,时辰尚早,太阳不过刚刚升起,还没有完全脱离地平面的束缚,而侯府的院中却是一阵忙乱。

    “小郎君,小娘子,不要乱跑,快把铜锣放下,郎君正休息呢,不要吵醒到他们。”

    没有看到人,倒是传过来府上丫鬟焦急地劝阻声,应该是李瑞的两个孩子又早早起来在院子里面玩闹了。

    刚才的锣鼓声应该是两个小孩子玩闹时敲得。铜锣和皮鼓是管家为驱赶日食专门准备的,也许是小孩子这几天见家中丫鬟、仆人在忙碌着置备这些东西,好奇之下偷偷拿出来玩。

    在小孩子的单纯的心思中,对日食没有任何的概念,对府上慌乱中准备的锣鼓也只是觉得是个玩具罢了。

    天已经亮了,到了该起床的时候,李清起身穿了衣服,洗漱过毕,在二楼的走廊上呼吸一下清晨微带清凉的空气,满心舒适。

    今天是佛门预测日食的日子,长安城中的人们大都已经准备好了救护的仪式,单等着天狗的到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走这个试图吞噬太阳的恶魔。

    朝廷应对日食的救护仪式已经由礼部准备妥当,虽然上次李清在李隆基面前简单地说了一下日食发生的原因,但是并没有被采取。李林甫还是按照以往的管理让人应对即将发生的日食。

    昆仑从楼下上来,轻声说道:

    “小郎君,今日估计很多人要过来侯府,是不是闭门谢客?”

    虽然昆仑对李清有信心,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临近,昆仑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今日上门来的人很多都怀有各自的目的。

    李清笑了笑,摆手说道:

    “不必了。今天我就不出门了,专门在家待客,等候客人临门。吩咐下去,有登门拜访的人一律请去前厅招待,不要怠慢了。”

    昆仑看着李清,喃喃两声,担心的话没有说出来,随后下去传达去了。

    昆仑的担忧,李清是知道的。道佛两门关于日食的赌注闹得是满城风雨,今天也是该揭晓的时候了。关心李清的人担心道门会输,自然登门拜访想着安慰李清,而还有另外一部分人是站在佛门那里的,今日过来侯府自然是想看看李清输掉后的样子。

    既然如此,索性今日闭门谢客,倒不用去看到那些嘲讽的嘴脸。

    不单单是侯府,估计曲江池那里,今日也会有很多过去幸灾乐祸的人。

    李清下了楼往外走,路上看到丫鬟们已经劝阻住了玩闹的两个孩子,刘氏刚才匆匆从后宅出来,拉着两个孩子正往回走。看到李清的时候,点头示意了一下,李瑞的两个孩子倒是恭敬地给李清行了礼,李清笑着回礼,说笑了两句往前院而去。

    府上的人已经都起来了,李仁济和李瑞正在院子中说着话,看见李清过来,李瑞试探着问道:

    “二郎,今天的日食……”

    李清摇了下头,笑着说道:

    “让仆人准备锣鼓好了,不过估计是用不到的。”

    李仁济看了一眼李清,缓缓说道:

    “唉,这些事家中帮不上什么忙,一切由你自己拿主意,道门的事情还是要道门出面的好。”

    李仁济还是担心李清,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今天的来人我就不出面了,你们兄弟两人招呼吧。”

    “是,让父亲担心了。”

    李清恭敬地说道。

    李仁济摆了摆手,没有说话,随即背手去了房间。

    太阳已经升起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然而今天不同以往,长安城中一缕诡秘的气息在飘荡,带着些许不安和烦躁。

    人们早早用了早餐,留在家里的,出了家门的,都面带紧张和不安。

    侯府门前的大街上,有马车和行人正往这里过来。

第278章 长安城中人影动() 
长安城另一侧的一间酒肆中,平日里辰时的生意并不好,然而今天却来了不少书生学子,围坐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

    “这位小侯爷自入长安以来,确实做了几件出乎常人的事情,创办报纸,刊印道经书籍,编纂《数学要义》,这才华和名声冠绝京城,没想到竟然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是不知道这预测之能是否灵验。”

    坐在靠窗位置的一位年轻人,看着街上步履匆匆、准备驱赶天狗的行人说道。这人年纪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正是长安城中有名的才子于是之。

    酒肆之中,其余诸人也都是跟于是之平常来往的读书人,为了观看这次日食,早早的相约在里坊最高的一处酒楼上相聚。

    在普通的民众眼中,日食大约带着诸多神秘的色彩,是老人们一直流传下来的天狗食日。然而在于是之等学子的眼中,即便是听着这种传闻长大的,其内心深处对这些传闻却并不以为然。

    日食这种天象为什么会出现,他们并不了解,是不是天狗要吃太阳也并不太关心,然而,众人心中对天地有变牵扯社稷安危这种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

    这次日食的出现,这些读书人比普通的百姓更为关心。自从传出佛道两门预测日食、报纸上大肆刊载这种消息以来,长安城的书生学子更是密切关注了。

    说实话,儒、释、道三教,这些学子算是儒家的代表,然而其中依然有信佛、信道的人存在,有时候议论的中心往往偏向与这次道佛两门之间的赌博,而其中,李清这个预测日食的人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左右不过再等一个时辰就能知道。今天是佛门预测日食出现的时间,如果日食真的发生,那位小侯爷的预测就成了一个笑话。”

    旁边一人说道。

    “魏兄这话说的,即便是日食在今日出现,也只能说是佛门预测的时辰精准罢了,那位小郎君不也一样知道日食会出现?”

    一人站起来反驳道。

    “哼,当日佛门道证大师和智诚大师去往曲江池,定然早就知道了日食将要发生,而后匆匆赶去的那位侯爷和道门诸位道长应该并不知道会有日食发生,谁知道是不是那位侯爷突然得了佛门的消息,骑虎难下,随便编了一个日期?”

    姓魏的那人说道。

    刚才反驳的人脸色微变。自从知道有日食的消息以来,长安城中的这些学子中间,那些精通于算学和天文历法的人,查阅历法,计算天时,得出的结论大都倾向于佛门预测的日食时间,对于李清说的延后一日的结论认同的并不多。在这些人心中基本上已经认为道门的胜算不大,这也让那些倾向于道门的学子多少有些势弱。刚才反驳的人喃喃无语。

    于是之看着争论的两位,轻声说道:

    “佛门预测的时辰将至,到时候自然见分晓,两位仁兄何必为此伤了和气。”

    除了酒肆这里,位于不远处的平康里,这时候一片宁静,早晨的时光本来就不是寻欢作乐的时刻。拙园里面的歌舞姬们还都在歇息,除了想要瞧热闹看一下日食的人之外,一切都静悄悄的。

    李十二娘站在窗前,看着初升的朝阳,心中浮现出那个年轻的俊逸的身影。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