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1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知微还以为李清是疑惑他的一身装扮为什么不是道袍。
李清忙拱手说道:
“哪里哪里,玄清不敢。”
在座的都是宗师级的人物,钱知微也是玄静道长的好友,身份地位与宗师无疑,李清虽然年轻,但是道门辈分在那里,跟几位宗师说话也没有什么拘束。
李清笑着对钱知微说道:
“我最近正好整理了一步《数学要义》,钱道长既然精通《易经》,届时还请多多指正。”
钱知微手扶髭须,微笑着说道:
“玄清道长作《数学要义》,我已经从玄静道兄这里得知,没想到玄清道长对算学一道如此精通,钱某愧不敢言啊。”
“知微兄太过谦虚了,这样岂不捧杀玄清了。”
一旁的李含光笑着说道,随后看着李清又道:
“钱道长最拿手的还是卦象,就连当年圣上也邀请过钱兄给公主的王子、公主卜卦。玄清师弟今日正好在,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
李清也笑着拱手对钱知微说:
“玄清也正有此意。”
钱知微看着李清,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钱某对《易经》却有几分自信,刚才玄清道长进来的时候我已经暗中卜了一卦,怎知今日一卦,我竟有些详解不来。”
旁边的李含光和其余宗师听了,诧异不已。李清微微偏了下头,微睁了一下眼睛,心中暗道:
“难道这就是穿越众的缘故?”
第255章 道藏佛经、道门佛门()
钱知微的卦术,即便是在座的诸位道门宗师都是佩服的。没想到李含光略带玩笑的一句话竟然让钱知微说出如此严肃的话来。
李清站在那里微微怔了怔,旁边的李含光和诸位宗师却大为不解,李含光奇怪地问道:
“钱道兄卦术通神,这么多年没有道兄算不出来的卦象,今日见我玄清师弟,难道有什么怪异之处不成?”
钱知微拱手对李含光说道:
“玄静道长不用疑虑,我观玄清道长骨格清奇、神宇清粹,自然是有极好的运势。正所谓‘自幼持守定,功在众人先,别有非常喜,随龙到九天’,若是一般人有此卦象,钱某自然能够推算出其前程往事、未来吉凶。不过观玄清道长之相,钱某却是解不出来这卦象到底是什么含义,未来前程尽皆看上去虚幻缥缈,或有大凶,亦或是大吉之兆。”
李含光听了,脸上神色稍定,笑着说道:
“玄清小时候倒是出过一次事故,后来追随吾师修道王屋山,这些年也算是奔波劳碌惯了的。当年吾师曾对玄静说过,小师弟是有宿慧的,这两年在长安城中小师弟弄出来的活字、报纸等倒是令人称奇。依小师弟的品性,这日后自然是大吉之兆。”
钱知微听了李含光的话,脸上露出恍然地神情,笑着问李清道:
“玄清道长幼时有何磨难?”
“倒也没有什么,那时候小记不太清楚,应该是被人牙子给拐卖了去,幸好无大事,平安回来。”
李清轻描淡写地说道。
李清在听到钱知微说“自幼持守定”的时候,心中微感诧异,其实卦象并不难懂,说的是命运小时候发生过一次根本性的转折。李清不知道钱知微是怎么看出来的,不过自己穿越到一个五岁孩童的身上这种事情确实无法解释,从那一刻起,当年的那个“李清”的命运就已经开始转变。
“司马宗师道行高深,既然能看出来玄清道长是有宿慧的,那定然是准的。不知道玄清道长可还曾记得前世之事?”
钱知微认真地问道。
李清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我与师父结缘,蒙师父青睐而收入门下,倒是辜负了恩师的期望,从来不曾想起过什么前尘往事。”
钱知微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有些人有宿慧,自己并不知道,也许某一天忽然之间就醒悟过来。不过我观玄清道长这两年在长安城中的动静,即便他人前世觉醒,亦不过如此。玄清道长发明的活字印刷之术,在座的诸位宗师都是佩服的,刚才我们正在讨论这件事情呢。”
李清看着钱知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问李含光道:
“师兄把我叫来何事吩咐?”
“下个月,佛门天竺僧不空就要来到长安了。”
李含光说道,
“据传来的消息,数日前不空与弟子数十人已经在泉州登陆,此次来我大唐,携带有千余卷佛经,最多半月就将来到京城。”
“同行的还有狮子国的使者等人,到时候圣上预备召见这些人。”
旁边的楼观派宗师插话道。
“佛门有什么动作没有?”
“兴善寺的主持已经派自己的师弟智积和尚前去迎接去了,各地的佛门众僧有不少人正赶往长安。”
宗圣观观主尹乐说道。
“此次不空携千卷佛经入长安,佛门中人定然会组织大规模的译经活动,也幸亏师弟之前提出的道藏整理计划,我道门才不至于被动。”
李含光接着说道,
“前日入宫,我跟圣上说了道经印刷的事情,圣上已经首肯。道门经典基本上已经校正完毕,接下来就该小师弟忙碌了。宗圣观也有印经坊,不过规模很小,这些道经的刊印主要还是放在小师弟的文渊斋。这次把你叫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
李清点点头,对在座的诸位宗师说道:
“我已经安排好了,文渊斋经过这次扩充,一次能够印刷万册道经,半月时间能够印刷千余卷。到时候再有《长安时报》的配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李含光与诸位道门宗师听了李清所言,点点头,说道:
“此次道经的整理耗费了我道门很多心血,小师弟也参与其中,师兄就不多说了。道经印刷出来以后,我和诸位道门宗师将在长安开坛讲道,若是预料不差,怕是不空和其余佛门高僧也将开设法场,届时将会是道、佛两门冲突之时,师弟也要做好准备。”
“是。”
李清答应了。
这次的道藏经典的整理和校对工作,李清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了提出来的道教教义改革的思路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接手了这些新整理出来的道经的印刷和发行工作。文渊斋前次已经扩充完毕,除了应对《长安时报》的刊印,就是为了此次大规模的道经印刷。
自从《长安时报》创办以来,李清就有意识的开始把道门新整理出来的起源和宗教主张在报纸上做宣传,虽然使用的是编写传奇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的方法,但是效果还不错,在长安城底层民众之间,谈论和信仰道教的人开始多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位于长安的宗圣观应该感受的到,过年以来,道观的香火要比往年多了很多。
而长安城的上层人士,达官贵人、皇族公侯之间本来信仰道教的就多,随着李含光入长安已经近一年,道门中数位宗师也齐聚长安,这些勋贵们跟道门的这些得道宗师来往更为密切。
而接下来的动作除应对佛门,更是道门发展的一大契机,也难怪李含光和其余道门宗师如此重视。
李清陪坐在李含光身旁,跟诸位宗师和钱知微商讨接下来的事情。这时候门外进来一个五、六岁的道童,手捧茶壶,给众人添茶。李清看过去,正是南霁云的儿子南昭。
李清看到南昭,不仅开心地笑了下,倒是让李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初入王屋山的情景。南昭身量比同龄人要高一些,虎头虎脑,透露着一股机灵劲。
南昭身着道袍,看上去就是一个十足的小道士。
南昭上前给李清见礼:
“南昭拜见师叔。”
李清笑着问道:
“什么时候拜在师兄门下的?可曾行过拜师大礼没有?”
“上个月,还不曾举行拜师大礼。”
南昭有些羞涩地说道。
一旁的李含光看着南昭,眼中流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说道:
“真正的拜师礼等回到山上再说。”
李清点点头,当年自己拜司马承祯为师的时候就极为隆重。现在李含光已然是道门的领袖人物,上清派的宗师,看样子南昭的拜师礼届时定然也是盛大无比的。
南昭添完茶出去了。
李含光问李清道:
“南昭的父亲南霁云应该也有不错的武艺,为什么没有亲自教授南昭?”
“他学的是马上的功夫,这些年天下太平,一身武艺几乎无用武之地,因此希望能够南昭拜入到我道门门下,学些修道的法门。”
李清说道。随后把南霁云要离开长安去外地的事情跟李含光说了下,另外的原因就是南霁云不想南昭跟着自己整日奔波了。
李含光闻言,叹口气道:
“马上的武艺这些年确实有些没落了。不过南昭是个难得的练武之材,希望日后艺成出山,能够助小师弟一臂之力。”
第256章 笑颜之下,暗中伎俩()
湖水悠悠,曲江池上的灯火荡起来时,湖边草丛中响起夜虫鸣唱,混合在丝竹歌舞声中,不仔细听很难分辨出来。夜间流动的灯火在曲江池岸边和湖面上流转,伴随着丝丝雾气,忽远忽近、飘渺迷人。
画舫停靠在曲江池岸边,船头和船尾都亮着灯光,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李”字。画舫很大,站在二楼的栏杆旁边,吹着夜风可以看到整个曲江池的夜景,画舫周围分布着数艘小船,把这里围出一片小小的天地来。
“去年我们便是在这里遇到的,没想到一年之后,我与李少卿又能在这里相聚。”
站在画舫二层的甲板上,李清呼吸了一下晚风吹送过来的清凉,笑着对身旁的一人说道。
李清身旁的那人笑道:
“李侯还真是贵人难请,如果不是我拉来广平王,李侯怕是还不会赴李某的晚宴呢。”
李清转过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神色,笑道:
“不是不想应李少卿的邀请,三月份里面实在是太忙。相必李少卿是知道的,整个三月,除了报馆那里的事情,我还在整理另外的一部书籍,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我第一个参加的聚会就是这里了。”
“哦,李侯难道要著书立说?这可是大学问。家父对李侯的才学极为欣赏,叮嘱我几次请李侯过府相聚。李屿惫懒,不曾跟李侯多亲近。”
跟李清站在一起说话的是李林甫的儿子、太常少卿李屿。整个甲板上只有两人在,其余诸人都在下面的画舫中间欣赏着歌舞。
三月中,李屿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派人前去侯府请李清参加牡丹宴会,被李清给推掉了。这在李屿心中多少有些恼怒,随着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官外放,长安城中已经没有官员敢于与李林甫作对,相府宴请,谁人敢不去,没想到竟然会被一个小小的侯爵给拒绝掉。
李屿告知李林甫,李林甫沉默半天,没有说什么,只是命李屿接着邀请。
李清整个三月的确是忙的很,终于在三月底的最后一天,李屿邀请来了广平王赴宴,广平王李俶名人前去侯府,李清才过来曲江池参加李屿的宴请。
当然,这其中有李清的考虑在。李清并不想表现的太过于亲近相府或者是东宫,上元夜太子邀请都被李清拒绝掉了,自然也不会参加李屿的邀约。这次宴请,出面的是广平王李俶和相府李屿,这算是太子和李林甫的代表,李清才过来赴宴。至于李屿是怎么把李俶邀请来的,就不是李清想知道的了。
相府与东宫关系紧张,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然而,双方见面,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晚宴的整个过程,李屿和李俶两人相处的也很好,这倒是令李清不得不佩服的事情。
“承蒙相爷厚爱,实不敢当。”李清笑着说道,
“代我向相爷请罪,就说我一直在整理《数学要义》,并不是怠慢李少卿。”
“《数学要义》,难不成是算学方面的书籍?”李屿顿了一下,拱手问道。
“正是。”
“此前长安城传说李侯在算学方面才华出众,这《数学要义》李屿定要拜读一二。”李屿笑道。
李清曾在李隆基面前说自己对算学略懂一二,李屿知道也是可能的。
“《数学要义》即将付梓,到时候还请李少卿指正。”
李清笑道。
“哪里敢当,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请教李侯。”
李屿同样的笑容灿烂。
谈话的气氛其乐融融,外人看来,还以为两人是多年的至交。
李清和李屿看着彼此,哈哈大笑。
过了片刻,李屿想起什么来,看着李清说道:
“前两天听家父讲,因为李侯算学方面的才华,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