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

第503节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03节

小说: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秦庄王赵子楚而言,死是一种解脱。

    当新王继位之后,秦国就已经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秦王元年,赵政继承王位成为秦国国君。六国使节皆来祝贺,给秦王赵征送来不少好东西。

    几家欢喜几家仇,有人就高兴不起来了。先前她是太后,所以秦国大小事务全都由她掌控,现在她是太皇太后了,大权被人从她手中给拿走了。

    赵政继位是毫无悬念的,但是继位时的赵政不过十三岁,按理说十三岁的孩子是不能掌控大权的。赢姓赵氏一族有殇公带头,朝中又有吕不韦鼎力相助,所以最后秦国大权落在了身为太后的赵姬手中。

    于情于理,赵姬这个太后都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赵政是她唯一的儿子,谁想害他赵姬都不会害他。秦国大权交给赵姬,基本上就像是交给吕不韦一样。

    赵姬是个妇道人家,虽然华阳太后也是妇道人家,但是毕竟人家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以前是安国君的宠妃,然后是秦国太子妃,之后是秦国王后,最后是秦国太后。赵姬可是一步登天,跳过去了绝大部分环节。

    六国使臣自然不仅仅是来送贺礼的,每一位使臣都带着一个任务。临行前他们的国君都有交代,一定要跟秦国新任国君说上几句话。目的是想让他们看一看秦国这位新任国君本事如何,几句话虽然探不出全部却能探个虚实。

    赵政逐一接见了六国使臣,并且跟齐国使臣和赵国使臣谈的时间最长。因为七国之中除了秦国就数赵国和齐国最强,他们可谓是秦国的劲敌。

    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不管使臣们问题什么,赵政都能够对答如流。这场见面让六国使臣长了见识,回去之后六国同时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前几年秦国放缓了发展壮大的脚步,可如今有了这么一位国君,今后的秦国前途不可限量。

    按照秦国惯例,在国君未曾行冠礼之前,朝中琐事皆由某位大臣代为处理。如今大权在赵姬手中,朝中事务她自然要交给吕不韦管理。

    赵姬让赵政认吕不韦为仲父,由吕不韦全权管理秦国一切军政大事。赵姬不像华阳太后,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虽然太后御玺还是秦国最高权力象征,但是她直接把太后御玺给了吕不韦。

    赵政身边只有赵高一个贴心人儿,有心事他也只能跟赵高发发牢骚。不过赵高这两年变化不小,先前他一直给吕不韦报告赵政的行踪。自从赵政教训过他之后,他现在已经是赵政最值得信赖的心腹了。

    吕不韦在赵高口中得不到赵政半点儿行踪,好些次还被赵高故意诱导差点儿气疯。不过赵政知道此时的他离不开吕不韦,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跟吕不韦翻脸的。

    华阳太后心有不服,所以他把赵熊琪安排去了边境领兵。这个面子赵姬和吕不韦还是会给的,虽然这事儿也实在朝堂之上提出来的,但是赵政压根就没有决策权。

    这也是赵政第一次体会到秦庄王的苦衷,听群臣汇报各类工作,手中却没有决定任何事务的决策权。

    尤其是刚继位那几天,六国使臣全都住在咸阳,他们总会找各种理由跟赵征见面。不管他们有什么提议,赵政均无权当面做出回应。一句话,此事关系重大,容商议过后另行通知。

    那怕是出宫打猎,赵政都没有决定的权利。必须要吕不韦点头,太后御玺盖章方可放行,否则连看守王城城门的侍卫都不听秦王赵政的话。

    继位后的赵政每天只需要做三件事,吃饭睡觉上朝。吃什么由御膳房决定,何时睡觉由赵姬决定,上朝所奏之事皆由吕不韦决策。

    秦王二年,当了一年秦国国君的赵政烦透了,他过够了如今的生活。每天三点一线毫无乐趣,他甚至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得抑郁症的。

    既然治理秦国的权利不再他手上,而且他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现在希望可以出去看一看秦国的大好河山,或者说是出去看看这个天下。

    俗语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这个念头已经在赵政脑子里出现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他一直在仔细筹划着每一步。从离开咸阳开始,从哪里出发到哪里歇脚,然后再由那里经过那里。这一切他都计划的妥妥当当,然后他才决定把这事儿告诉仲父吕不韦和母后赵姬。

    距离行冠礼还有六年时间,赵政不想把这六年时间浪费在深宫大院。他将来的目标是整个天下,所以他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用自己的脚来丈量必将属于大秦的天下。

    把赵姬和吕不韦叫到一起,赵政一本正经的将此事告知二人。他已经做好的充分准备,所以他料到了二人一定会坚决反对。

    赵政问赵姬,若是他不离开咸阳,今后是否就能拥有处理朝政的权利?

    赵姬的回答很简单,等到你行过冠礼之后,秦国一切事务自然由你处理,在此之前绝无可能。

    赵政又问吕不韦,若是他不离开咸阳,今后是否能在朝堂之上一言九鼎?

    吕不韦的回答跟赵姬相似,如今赵政年幼,等赵政行冠礼之后他必将大权悉数奉还。

    (本章完)

第711章 0018,新王即位(中)() 
好了,赵政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他什么主都做不了,那他留在咸阳又有什么用呢?这些年他读的书已经够多了,在一个地方宅的也已经够多了。现在他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想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

    赵姬和吕不韦仍不同意,但是他们有拿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赵政决心已定,赵姬和吕不韦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不在都城恐怕有点儿说不过去,吕不韦倒是勉强找到一个挽留赵政的借口。不过他忘了,赵政以前可是住在邯郸,赵国一直都有负笈游学一说,意思就是说书生离家游历四方增长见识。

    普通书生皆能如此,更何况他堂堂秦国国君呢。他不仅要离开咸阳,而且他还要去很多地方。他的身份是秦国国君,离开咸阳之后隐藏或者暴漏身份都没有关系。

    原因很简单,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成为七国之首。就连以前不可一世的齐国也不得不忌惮三分,赵国更是在秦国手中吃过不少败仗。七国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但却没有一个国家胆敢找秦国的麻烦。

    就眼下这个形式,只有秦国去找别人的麻烦,没有那个国家敢跟秦国过不去。更何况秦王赵政刚刚上任,很多人都不认识赵政,即便认识也没有关系。若是连这点儿险都不敢冒的话,以后赵政还怎么一统中原兼并南北呢。

    赵政的话让赵姬和吕不韦陷入沉思,他俩都希望赵政有出息,一个是赵政的仲父一个是赵政的亲娘。但是他们不放心赵政出去冒险,可他们已经做不了赵政的主了。

    若是以前的赵政,即便赵姬和吕不韦不拦着,他也不会想到出去走走。如今的赵政乃龙飞神识,自然不会留在咸阳城过那几年憋屈不堪的日子。

    在咸阳他就是个摆设,但是出了咸阳可就不一样了。若是到了其他国家,他受到的待遇绝对是最高规格的。当然了,前提是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赵姬和吕不韦慎重考虑之后,决定答应赵政的要求,不过他们需要挑选足够多的侍卫给赵政护驾。这事儿当然不能马虎,不过随行之人不能太多,大多数侍卫都只能在暗处保护赵政。

    如此一来,赵政的计划就算拉开序幕了。他带上赵高,然后再加上几名贴身侍卫。装作一个负笈游学的书生毫无破绽,这样他就可以痛痛快快去玩耍了。

    若是赵姬和吕不韦一心不让他走,赵政的确也没办法离开咸阳城。不过他早就料到了二人的顾虑,所以他一语道破天机。他早就提醒过吕不韦,若是今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他总有一天会让他后悔的。

    吕不韦听出了那句话的意思,但是他不能把那话告知赵姬。毕竟赵姬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如今她成为后宫之主,野心早已今非昔比。华阳太后不吃香了,而她赵姬正是如日中天。

    以前赵姬对吕不韦是百依百顺,那会儿的赵姬最听吕不韦的话。如今刚好相反,吕不韦见到赵姬都躲着走。不躲不行,赵姬现在对他是挑三拣四。一不顺心就要吕不韦陪她聊天,有时深更半夜也让人去吕府宣吕不韦入宫。

    她是太后,他是臣子,议政时见面情有可原,深更半夜见面让人看见是会出事的。赵姬丝毫不在乎这些问题,她只觉得如今的秦国她说了算,什么人也不敢挑战她的权威。

    要不怎么说她是一个妇道人家呢,根本就不懂得王族之中的险恶。若是赵姬跟吕不韦深夜相见让人发现,恐怕他俩都活不过明天。

    随行侍卫由赵政亲自挑选,他在王宫待了一年,认识不少底子好人又忠诚的侍卫。不过他们都得不到提拔,干了那么多年侍卫还是最低等的九品侍卫。

    其中有四人赵政最为喜欢,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念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所以这四人是赵政的首选,其次便是几名深藏不漏的高手。他们一直籍籍无名,其实本事不再大将军之下。

    赵政了解此五人的真实身份,隐藏实力无非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嫉贤妒能在那个时代都会发生,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便是遇到了伯乐,也要小心不被那些十里马和百里马陷害。

    九名侍卫加上一个赵高,这便是赵政挑选了随行之人。至于暗地里有多少人那就不是赵政该关心的了,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明天的天气。既然是第一次出远门,怎么着也该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吧。

    天不遂人愿,第二天的咸阳城小雨绵绵,赵高和九名侍卫在宫门口候着。赵政准时出现,并未因为天气不好而改变行程。他这个人一直这样,不管决定要做什么,首先都会想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最好,一种是最坏,所以不管出现那种情况他都可以接受。

    离开王宫之后,赵政一行人直奔赵国都城邯郸而去。他这次出来是有目的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去邯郸找夏玉房。当初他只是一介布衣,如今他贵为秦国国君。他希望夏玉房可以看到这一切,也希望有个人能够分享这份喜悦。

    在赵政身处秦国这三年,夏玉房也有了不小的变化。刚开始郁郁寡欢,后来听从父亲夏无且的安排,进入赵国王宫成为一名御医。再后来成为了赵国公主赵丹的闺蜜,最后就相当于是赵丹的专属御医了。

    在整个赵国,唯有赵丹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这是赵王批准的,对于这个知书达理的女儿,赵王视其为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就是如此,长大之后更不得了。

    赵王如此宠爱公主赵丹不是毫无缘由,说出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若不是赵王亲身经历他也不信。

    王宫之内勾心斗角之事常常发生,只要不违背律例赵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丹的娘亲速来不得太后喜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赵国太后的眼里,没能生儿子的赵丹娘亲不配称为赵国王妃。

    但是,赵丹是赵王唯一的女儿,也是太后唯一的孙女。她虽然不喜欢赵丹的娘亲,却对赵丹格外喜欢。而赵丹也特别懂事,每天都陪在太后身边。她知道太后的一切喜好,想方设法的讨老太太欢心。

    (本章完)

第712章 0019,新王即位(下)() 
老太太喜欢吃辣,她就去御膳房跟御厨学习烹饪之法,然后再研究出一道道新菜。但是她从来不会主动邀功,将这些功劳全都让给了做菜的御厨。

    太后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赵丹都知道,每逢佳节或者太后诞辰之时,赵丹就会奉上一件让人看了就爱不释手的精致衣袍。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而且从不重样。但赵丹从不会说是自己送的,多半会说是娘亲让她转交的,要么就是说父王让她转交的。

    她聪慧过人,却从未对任何人动过歪心思,她每天忙的只能缩短睡觉时间。一心只为家庭和睦,多少年来她一直努力缓和娘亲和太后之间的关系。若不是因为那件事,太后和赵王夫妇都不会知道,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才能遇到这样一个懂事的好闺女。

    那天是太后的寿辰,赵丹亲手给太后缝制了一件袍子。颜色是太后最喜欢的大红,那上面的刺绣是赵丹一针一线绣的。她满心欢喜的送给太后,然后又拿出一对琉璃杯。那对翡翠琉璃杯太好看了,只一眼就让太后爱不释手。

    按照赵丹的原话,袍子是她娘亲亲手缝制的,绣了足足三个半月。因为太后不喜欢赵丹的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