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宦 >

第21节

明宦-第21节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初高中政治,还是大学里所学过的哲学、或者马毛邓,其实如果把每一章分开,都是一篇篇杂文和策论,当然这其中的思想大多无法拿到如今这个时代来说,但是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谓“一点通,点点通”,突然醒悟了的唐把总,在孙先生的尽心指导下,如今的杂文和策论的水准,据说已经和孙秀才当年县试时所差不远

    在几乎是每天三点一线的奔波中,时间也过得格外的快,转眼间,已经是八月初一,离翰林院里的恩考,只不过还有短短八九天时间。

    按照孙秀才的说法,唐旭如今的水准已经差不离。但是按照唐旭自己的想法,这差不离里边,终究还是带了一个“差”字。

    这差两点也是差,差一点也是差,若是落了今年的恩考,那么自己就只能再等上一年。

    可是谁知道这一年里,究竟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自己只有祈求老天开恩,千万别出什么幺蛾子了。

    时间又是几天过去,已经是八月初五,唐旭还只剩下四天的时间去准备,但是孙秀才的口中,仍然是“差不离”,三个字。

    唐旭也没指望能在前面几天里能有多少提高,当然后面几天希望也不大,到底结果如何,只能是看自己的临场发挥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约莫就是这个意思。

    剩下的几天,唐旭干脆在东城司和孙秀才那里都告了假,安心呆在家里,一边琢磨着这段时间里来自己所曾经作过的文章,一边希望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发掘出更多地东西。

    眼看着已经是到了八月初八,还有两天时间,就连唐旭自己都隐约有些不淡定了。

    就算是当年的高考,考不过起码还能混个差点的学校上上,可自己这一回,只有两条路可走,成或者不成。

    八月的天气,正是极为炎热。唐旭在屋里眯了一会,方才是走出屋去。在院子的井里打出一桶水来,朝着自己迎头浇下,顿时忍不住全身打了个哆嗦,感觉舒畅了许多。

    “唐哥儿。”唐旭正要重新走回屋里,忽然间,似乎门外有人在喊。

    唐旭拿起挂在井沿的衣裳披在身上,打开院门。

    “果然是唐哥儿家。”出乎唐旭的意料,门外站的人,竟然是洪哥儿家的老仆李忠。

    “亏得知道唐哥儿是住在花市街上的,老身一问便有人指了出来。”李忠进门以后,视线不停的在小院里来回转着。

    “老身这回来,是我家小主让我给唐哥儿带几句话。”李忠收回目光之后,向着唐旭微微笑道。

    “李先生请说。”唐旭也不大明白,这主仆两人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我家小主说,唐哥儿是君子,与唐哥三次同游,无一次不乐。”李忠仔细的寻思了一阵之后,开口徐徐说道,“只是唐哥儿虽然讲义气,若是遇见上回店里那伙计一般的人,却只能和他们在利字上相争。”

    “我家小主让唐哥儿千万把这几句话记好了,万万莫要忘记。”李忠既传完了话,也没有再多逗留的意思,唐旭几次邀请屋里坐都是不肯,只是向着唐旭略一作揖,便折身返回了。

    “三次同游,无一次不乐?”唐旭见李忠神神叨叨的,刚说完了话就走,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不过既然让自己记好,那么这话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唐旭陷入一片沉思当中。

    “君子,三,乐。”唐旭仔细琢磨着。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足足琢磨了有半刻钟之后,唐旭忽然眼前一亮,难道说得就是这句话?

    那么另一句岂不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难道这是今年恩考的考题?唐旭不禁有些发愣,如果真是今年的考题,那么这洪小哥是怎么弄到的?

    不过,唐旭虽是愕然不解,但是如今离八月初十的考期,已经只有短短的三天,唐旭也来不及去多想了。

第28章 翰林恩考() 
也罢,反正自己之前该做的功课都已经做完了,只不过毕竟底子太差,如果能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去好好准备,估计应付起来问题不大。如今这个时候,自己也只能是把死马当活马医了。

    想到这里,唐旭飞快的把衣裳穿好,出门直接向孙秀才家里奔去。

    虽然知道如今孙秀才对自己已经算是极为用心,可是此事毕竟牵扯太大,唐旭也不敢直接和盘托出。

    先是自己做了五题,把君子三乐藏于其中,请孙秀才点评,随后又拿出论语里整篇的里仁章,请孙秀才详细给自己讲了一遍。

    等回到家中,再把自己的文章和孙秀才的点评讲解仔细对照修改,或者重新加上自己新的感悟。

    一连三天里,两篇文章足足被修改了有十多次,自己看起来已经几乎是找不到半点瑕疵,方才是作罢。

    而明天,就已经是八月初十,翰林院的恩考之期。

    翰林院里专为军户所设的恩考,与地方上的府试一般,都只有一天的时间。

    自从早上起来之后,洛雪霁就开始不停的帮唐旭忙碌整理着。

    “只不过是一天罢了,晚间不就回来了。”唐旭无可奈何的看着自家娘子忙碌,却也不好多说。

    “如今正是八月,天气炎热,饮水哪里少得了。”可是洛雪霁给唐旭装上的每一件东西,似乎都有道理,“可若是凉水喝多了,也是不好,有这个炭盆,便可以热一热再喝。”

    “既然有了热水,不如再泡一杯茶,多少可以提神。”“”

    “夏日里蚊虫颇多,点一柱艾香,既醒脑又可以驱虫。”“”

    “陈皮既可以醒目,又可以提神,自然要带着。”

    “”

    最后洛雪霁还没有忘记再塞进一盒赶早做出来的糯米蒸糕。

    “吃食只带这个便就够了,蒸糕,蒸糕,相公若是吃了,定是能高中。”

    “又不是乡试会试什么的,哪里有什么高中。”唐旭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那可不一样,相公若是过了恩科,日后可就能算是正经读书人了呢。”洛雪霁开心的憧憬着。

    看得出,虽然明知道自家相公兴许功力尚且不足,洛雪霁仍然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好,加油。”看着娘子一脸的期盼,唐旭也禁不住是一阵热血沸腾,大喊一声出来。

    “什么油?”洛雪霁不解的望着相公。

    翰林院的恩考,虽然只是为军户家里所设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程序,都是仿照院试的程序所做出来的。

    虽然之前还对恩考的十取二有些念想,可是望着翰林院前那密密麻麻仿佛蚂蚁搬家一般的人群,唐旭仍是禁不住的心里一阵阵发虚。

    看眼前这架势,前来赴考的起码有近千人之多,十取二的的话,也就是只有两百人左右才能算得上“学有成效”。

    唐哥儿终于发现自己算错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虽然说,虽然说翰林院的恩考中,十有一二能够被选上,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十有八九是要落榜的。唐旭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孙秀才总是对自己说“差不离”三个字了。

    四百年后的公务员考试,也不过是这个架势吧。不过,若是能考上,倒真的也是和成为预备公务员差不多了。

    横竖总归是一刀,今年不考,明年还是要考,就算不是为了给自己搏个前程,唐旭也不喜欢让别人总是把自己的弱点拿在手里。

    况且来应这恩考的,大多都是经卫所里举荐的,其中不乏大把的滥竽充数之辈,想来撞一回大运。大明朝立国时便就有三百二十九卫,此后虽有增减,但在总数上相差也并不太大。即便一个卫所只举荐数人,加一起也有两三千号,所以能考过的概率低些,也并不奇怪。最起码,唐大人自觉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从前唐简总是听说军籍子弟在科举场上没有什么地位,可是如今亲眼见到,似乎并非如此,甚至就连各考房里的监考官,都是翰林学士,况且这还只是个恩考罢了。若是能入得这些翰林学士的法眼,过得了恩考,日后若是能更进一步,其中的各种好处自然不必多说,远非寻常的府试和院试能比。

    想来兴许当年老朱家的初衷,原本是想给这些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子弟些许优待,只是经过百余年的世事变迁,反倒是完全变了模样了。

    “甲字房二十三号,兴武卫唐旭。”翰林院的杂役们,正在通过抽签的方式在给考生们分配座位。一人抽名,一人抽号,凑到一起,便是一位考生的座号。

    “在,在。”唐旭用力的从人群里挤出,接过属于自己的号签,又把包裹衣物都让杂役们检查一番之后,便朝着考场里走去。

    刚走到座前,还没来得及坐下,便总感觉有人在偷窥自己。

    抬眼朝四周望了一下,却发现离自己三四米远的地方,站得不正是钱谦益。

    “愚兄静候贤弟的大作。”钱谦益朝着唐旭咧嘴一笑,露出两排还算是白净的牙齿,引来唐旭的几阵斜眼。

    考生都已经按照自己的号签坐下,各考房里都是一片宁静,气氛陡然间也变得紧张起来。

    虽说恩考不过是和府试一样,即便是考过了,却就连个秀才的功名也没,但是毕竟是这条路上的第一道卡。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被卡在门外。

    只要能过恩考,就可以算得上是正经的读书人,也才能有资格参加以后的院试,乡试,乃至会试。

    可是相对于这十取二的概率,南北二京的乡试,常年的中举率居然都高达十分之四左右,比恩考还高出了足足一倍,可见难度着实是不小,唐哥儿也并没有太多的底气。

    “相公若是过了恩科,日后可就能算是正经读书人了呢”

    “别忘了你唐家的军籍,始终在这兴武卫里。”

    唐旭也没想到,只是这么一瞬间,自己眼前竟然浮现出这许多曾经的场景。

    “唐近贤,加油。”唐旭咬了咬牙,在心底对自己大喊一声,“我偏不信了,老天把我送到这四百年前,就是来让我来忍气吞声,敷衍度日的。”

    “哐”只听门外一声锣响,考院的大门发出“呲呀呀”的声音,被徐徐关上。

    紧接着,守候在卷房里的数十个杂役,也几乎是同时涌出,分别向着不同的号房走去。

    甲字房里,钱谦益接过杂役送过来的卷题,揭去外面的封漆,慢慢展开。

    一时间,唐旭感觉四周安静的几乎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声音,手心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渗出一层滑腻的汗珠。

    “第一考。”钱谦益的目光在四周扫了一圈以后,落到了唐旭身上。

    “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杂文一篇;以莲花为题,作诗一首。”

    “呼”一时间,唐旭感觉自己有种近乎昏厥的感觉。

    “狗日的,老子终于要把自己的户口本拿回到自己手上了。”,唐旭两眼充血,几乎就要喊出声来。

    对于到底是先抄文,还是先抄诗的问题,唐哥儿是很慎重的考虑了一段时间的。

    之所以要用这个“抄”字,因为实际上情况确实如此。而在旁人看来,唐哥儿是正在为要作的文章和诗词冥思苦想。

    可是望见钱谦益在自己身后探头探脑望了几次之后,唐哥儿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先抄文。

    不过即使是先抄文,也不能抄得太快。一次的恩考其实又分三四次小考,每次小考一个时辰,如果自己抄的太快,只怕十来分钟里就能解决问题,那剩下的一个多小时,就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了。

    先从包裹里掏出一片娘子做的糯米蒸糕,撕下一片之后放进嘴里嚼着,倒不是饿了,纯粹就是消磨时间。

    眼看着时间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已经开始动了笔,唐哥儿仍然是在两眼望着屋顶。钱谦益也跟着朝屋顶看了几眼,自然是除了房梁什么都没有看到。

    半个时辰以后,唐哥儿终于开始动笔了,先写的果然是杂文。钱谦益又来绕了一圈,失望的走了。

    时间还剩下半刻钟,唐旭终于磨磨蹭蹭的“抄”完了杂文,开始拿起了另一张纸。

    随后,唐旭也不再磨蹭,提起笔来,就是在纸上一阵笔走游龙,几乎是片刻之间一蹴而就。紧接着拿起考卷,向着钱谦益塞了过去。

    钱谦益早就急不可待,伸手接过,立刻展开了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