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明宦 >

第148节

明宦-第148节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东暖阁。

    “万岁爷,有辽东来的捷报”,曹化淳一边小心翼翼的把手里的军报文书向前递上,一边偷偷瞥眼察看着朱常洛脸上的神情。

    不知为何,自从唐近贤被派去西南之后,万岁爷的性情似乎就忽然有了几分变化。原本乾清宫中夜里当值的差事,都是由邹义,王安这几个东宫潜邸的旧从兼当。可近些日子来,却常常唤了曹化淳,魏朝,甚至还有当年在福王爷身边呆过的卢九德在御前听差。

    虽然觉得古怪,但是皇上心里都想着些什么,曹化淳不敢去多想,也不想去想,每日间只是恭恭敬敬地伺候在驾前。

    听见曹化淳的声音,朱常洛也并不急切,只是朝着曹化淳微微的点了点头,示意他把军报在御案上放下,直过了半晌,方才是探手取了过来。

    “倒果真算得上是捷报。”,低头略看几眼,朱常洛的脸上也不禁展开几分笑意。

    “赖得万岁爷的洪福,又有将士用命,想来克复辽东三镇,也是指日可待。”,虽然并不是想帮着袁应泰说话,可见朱常洛高兴,曹化淳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说些不动听的话。

    “此话说的未免过早。”,岂料听了曹化淳的话,朱常洛脸上的喜色非但没有增上几分,反倒是微微摇了摇头,又把手上的奏报拿起来看了几眼:

    “辽阳到京师,一千多里的路程,三日前的军报,今日便就送到,他袁应泰倒也是丝毫不耽误。”

    “袁大人知道皇上记挂辽东的局势,便想着尽早报于皇上听,也算得上是忠恤体国。”,曹化淳欠了欠身,在脸上挤出一丝笑来。

    “忠恤体国是不假。”,朱常洛看着奏疏的目光,似乎有些入神:“可这纸军报与其说是呈给朕看的,不如说是拿给朝廷里的百官们看的。”

    曹化淳的眉角,微微的挑了一下,像是也跟着想到了些什么,只不过却仍是垂着两手,侍立在一旁一言不发。

    “不管他揣的是什么心思,这一回能保住三岔儿堡,到底是有功。”,又过了半晌,朱常洛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既然有功,朕也不会吝惜赏赐。”

    “只不过他如今已是辽东经略,一时间朕也升不了他的官爵,便就赐他蟒袍一件,荫其一子侄入国子监罢。”

    经略一职,尚且在总督和巡抚之上,已经是一品封疆大吏,若想要升官,只怕也只有入阁了,如今即便是朱常洛,对其也已经是几乎赏无可赏。

    “辽东军中阵亡的鞑靼和女真勇士,便就按照他所奏报,赐予我大明军籍,家中父母子女一切抚恤,按照我大明军制而行。其余将士,亦依旧例。”,朱常洛一句话说完,并没有太多停滞,而是一口气说了下去。

    “奴婢这就去替万岁爷拟旨。”,曹化淳应了一声,吩咐一边的内官们去取水研墨。

    “万岁爷既赏了辽东,那西南那边”,曹化淳手上扶着砚台,眼看着墨汁已经研得浓黑,好似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一般的开口问道。

    “朕就知道你会问。”,朱常洛转过了头,似笑非笑的看了曹化淳一眼。

    “奴婢”,曹化淳顿时心里一紧,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开不了口。

    “无须多言。”,朱常洛看曹化淳欲言又止,当下便抬起手来摆了几下:“朕知道你的心思,你若丝毫不提,便也就不叫曹化淳了。”

    “圣明无过皇上。”,曹化淳略微低了下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如今成都之围未解,若是操之过急,日后只怕反倒是会落人口实。”,朱常洛的目光,也从眼前徐徐抬起,向着西南方向转去:

    “西南诸司,当年于朝廷亦曾有过大功。若不是情非得已,朕也不想逼之过甚。”

    四川,成都府。

    成都府地处川中平原,四周原本就是一马平川。再加上永宁乱军破泸州之后,成都府守军就开始坚壁清野,所以如今四川巡抚朱燮元只站在城楼上,便可以对四周的情形一览无余。

    “自从前日里开始,贼匪便未曾前来攻城。”,城中的四川巡按御史薛溥政,正指着城外的敌营,向朱燮元说道。

    “哦。”,朱燮元也抬起了头,朝着龙泉镇的方向看了一眼,眼里略微露出几丝诧异。

    朱燮元如今竟是这成都城里的主官,这几日里永宁乱军未曾攻城的事情,自然也是知道。可如今登上城楼远眺敌营,看见整座永宁军的大营,都像是一片死寂一般,心里多少也生出几分疑惑。

    “可曾经派人出城查探过?”,略沉思片刻,朱燮元转过身来,向着身边的副总兵官白光荣问道。

    “回大人的话。”,白光荣听了,也丝毫不敢怠慢,连忙点了点头,开口回道:“属下昨日间已是派侦骑出过城,匪兵也并未上前阻止,只是却近不得龙泉镇附近的匪兵大营。”

    “难不成他们也知道时近年关,想要过个安生年不成?”,朱燮元再远眺几眼敌军大营,呵呵笑道。

    “属下记得,这永宁军中,有过半都是彝人,若按照彝历,新年已是过了。”,白光荣虽是成都副总兵,可出身却也是成都卫里,听了朱燮元的话,连忙出声提醒。

    “彝历新年,乃是在十月间,本官岂能不知。”,朱燮元肚量虽然不小,可仍是觉得白光荣有些多嘴。

    “属下冒犯。”,白光荣这才觉得自己有些表现过头,连忙低了低头,憨笑一声。

    “那永宁一地,虽是蛮夷,却也颇有胜我中华之处。”,好在朱燮元并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轻叹一句:“如今又有几人知晓,当年秦汉三国之时,我中华也曾以十月为新年,若说起来,这苗彝诸族,也算是颇有古风。”

    “此战过后,只怕这永宁一地也免不了要改土归流。”,相比较起来,四川巡按御史薛溥政倒显得有几分不解风情。

    当年播州杨应龙之乱之后,朝廷便就撤了播州宣慰司,置遵义府管辖军民,想来这回永宁之乱的结果,约莫也会是如此。

    “此事日后朝廷自有主张,就不是你我眼下所虑之事了。”,朱燮元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想想的太远。

    “如今石柱,安绵两军已破了新都县里的匪兵,大人可要调这两军入城协防?”,既然朱燮元不愿再多说,薛溥政也不再提,而是转过另外一件事情说起。

    “如今钦差宣抚使唐旭唐大人尚在石柱军中,你等可曾去问过他的意思?”,虽然早就知道锦衣卫同知唐旭奉圣旨入川蜀宣抚,可是这段时日以来,城外的叛军日夜攻城,朱巡抚也是分身乏术,只在新都之战后派人前去问候过一回。

    朱巡抚不出城,唐钦差好似也没有进城的意思,所以虽然唐大人入川已经足足有了一个月,可两位大人却至今却还没有见过面。

    “巡抚大人可是担心那唐旭”,薛溥政口中的话,只说出了一半。

    “你若是这般想,未免也太小看这唐近贤了。”,朱燮元却只是微微一笑,心里的想法,似乎与薛溥政大为不同:“他若是急着要入城,我反倒是要多担心些。”

    “只不过”,朱燮元又低头沉吟片刻:“如今匪兵既闭营不出,想来这位唐大人也是该来了。”

    听了朱燮元的话,薛溥政略微皱了皱眉头,似乎若有所思;白光荣则是把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移了几次,眼里一阵茫然。

    “大人。”,正要走下城楼去,忽然听见城墙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抬头去看,却见一名小校沿着城墙,朝自己这边奔了过来。

    “何事慌张?”,朱燮元见来人走的急促,立刻出声喝道。

    “回禀巡抚大人。”,奔来的小校,看清楚了站在眼前的果然是巡抚朱燮元,方才松了口气似的站住了脚:“北城外有一干人马叫门,说是从京城来的钦差宣抚使,小的们不敢擅开城们,特来启禀大人。”

    “果然来了。”,朱燮元当下也像是跟着松了口气似的,左右看一眼薛溥政和白光荣,伸手一指北城,呵呵笑道:“既然是钦差大人来了,我等不妨一同去见一见?”

    成都,龙泉镇。

    望着眼前犹如楼船一般的巨物,即便是奢寅,眼中也不禁露出几分赞叹。

    眼前这艘陆上巨舰,高度近两丈,几乎可与成都府的城墙齐平,四周长宽更是足足有三五十丈,共分为五层,每层皆可放置兵甲器械。四周空缺处,又用牛皮包裹。为了防火,再分别在牛皮和木料上各刷上了一层泥浆。只站在这巨物之下,抬头直望,便犹如仰视坚城。

    “据说此物乃是当年姜尚姜太公所创。”,负责督造吕公车的樊龙,见奢寅的眼中生出几分赞叹,顿时心里也不禁有些得意:“当年明朝开国第一虎将常遇春,曾用此物攻陷过衙州。”

    “有此利器,想来这成都府早晚唾手可得。”,奢寅又左右看了一回,口中啧啧叹道,稍待了片刻,又回过头来,向着樊龙问道:“这吕公车,如今已造成了几辆?”

    “只要木料和牛皮足够,打造起来倒并不困难。”,樊龙对自己的工作进度,看起来颇有些满意:“每二三日,便可造成一辆,如今已是有七辆。”

    “那岂不是再过五六日,便可以凑足十数?”,奢寅点了点头,惊喜的回道。

    “其实这吕公车,如今倒算不上最大的喜讯。”,樊龙轻轻咳嗽一声,开口向着奢寅笑道:“属下这里另有一则消息,正要呈报大王子。”

    “可是与罗乾象有关?”,奢寅虽算不上绝顶聪明,可是却也不傻,只略想了一下,便猜出了几分。

    “不错。”,樊龙点了点头,顺便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适才大王子来时,属下可巧刚收到那罗乾象传来的信报。”

    “如何说?”,奢寅迫不及待的向着樊龙开口问道。

    “那朱燮元当日称罗乾象做‘永宁文武第一’,虽不知他真心如何,可却到底帮了我等一个大忙。”,樊龙说起这事儿的时候,看起来多少有些得意:“那位钦差大人,据说年纪不过刚及二十,平日里最喜的就是虚名,如今听了罗乾象的名声,已是留他在身边做了书办。”

    “拣要紧的说。”,奢寅似乎并没有耐心去听樊龙细说详情,只是摆了摆手,示意直入正题。

    “那位钦差大人自从在新都县取了小胜之后,已是有些得意忘形,如今便急着要入这成都。”,樊龙依着奢寅的意思,把罗乾象传来的信报一一道出。

    “如今这成都城里只有两千守军,尚且难下,若让他入了城”,岂料奢寅听了樊龙说出的消息,非但没有喜悦,眉目间反倒是生出一丝忧虑来。

    自从十月间奢寅率军开始围攻成都,至今已是有近两月的时间。虽然成都城里的朱燮元,手中只有两千兵员,可是经过近两个月的日夜围攻,成都城却仍是屹立不倒。

    只有两千守军尚且无法取城,如果再让城外的近万明军入城协防,这成都府岂不是固若金汤。望着刚才口称是喜讯的樊龙,奢寅实在不知道这喜从何来。

    “咳”,不需要多说,樊龙也看出了奢寅眼中的担忧,轻轻咳嗽一声,继续开口说道:“大王子当是知道,这攻守之间,未必是以人数多少论成败。况且这成都城下,我军人数足有两万有余,即便明军聚作一团,也仍是占上几分优势。”

    “那除非那朱燮元肯出城与我鏖战。”,虽然是有着几分官二代的身份,可是既然是统兵的将领,奢寅对于兵事也算是精通。

    诚然,正如适才樊龙所说,这攻守之间,未必是以人数多少论成败,如果只是一比一的比人数,这成都城早就该拿下了。

    但是无论如何,这成都一城,在西南也算得上是第一坚城。只要明军据城坚守,即便如今有了吕公车,也占不上太大的便宜。

    “若是明军果真出城接战,又当如何?”,见奢寅仍是担忧,樊龙也不再继续卖关子。

    “那朱燮元若是肯,这成都府早已是我等掌中之物。”,奢寅摇了摇头,表示不信。

    永宁军并不善于攻城不假,尤其是面对成都府这样的高墙坚壁,即便是奢寅自己,站在城下也有好几回生出了一阵阵无力感。但是若论野战,即便这里并不是永宁军最擅长的山地,可是就算一个拼一个,两万多的永宁军也能把寥寥几千成都守军扫个精光。

    “朱燮元不肯,可如今另外一位大人,却未必和他想的一样。”,樊龙呵呵笑着,话里的意思,倒似乎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罗乾象所说如何?”,奢寅抬头扫了樊龙一眼,知道这厮平日里并不善于算计,如今却好似颇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